那么该如何设计课程,从而最有效地促进知识与任务建立联系呢?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强调先储备知识,设想把知识与任务连接关系的形成放到个体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完成,这一过程被称为“知识的应用”,即通过应用知识来产生实践和行动,形成职业能力。问题是,“应用”是简单的线性演绎过程,还是复杂的结构转换?应用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如果应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结构转换过程,那么课程就不能仅仅给予个体知识,而是有必要按照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征方式来给予这些知识。遗憾的是,以往的学习理论极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应用”的心理机制一直是学习理论研究的空白。事实恰恰是,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征方式与纯粹知识的表征方式是有结构性差异的,“应用”实质上是打破知识的内在关系结构,重构知识与行动的产生是结构的过程。这意味着,学科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并非是简单的演绎过程,也并非知识的简单移植,而是同时伴随着知识性质的变化,即从原来具有“普通性”的知识变为具有“职业性”的知识。这好比钢铁厂生产的钢材,当用到汽车制造厂制成各种零件时,虽然其物质成分仍然是钢铁,但其性质与功能已发生根本转变。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打破以往仅仅关注“知识点”的观念,引入结构观念。要充分意识到,为了有效地培养个体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个体获得了哪些工作知识,更要关注个体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结构是影响个体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正如萨曲威尔所说,专家的领域知识越多,组织得越好,越能理解技术体系是如何运作的,所获得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越强。
教师们受职业习惯的影响,总是对课程结构的重要性评价过低,往往比较关注课程中的知识、技能这些具体内容,认为学生只要获得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便会具备某种能力,因而并不重视课程结构设计。但事实上,知识的组织方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正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用知识。如果把人的能力比喻为对外的功能,那么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结构是决定功能的最为重要的变量。对课程结构的关注源于认知结构理论的进展。奥苏贝尔是最早发现认知结构对学习存在重要影响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一旦获得了这种知识(认知结构),它本身便成为影响学习者获得同一领域内的更新的知识的那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自变量”。
事实上,和新手相比,熟手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的量,对某些专业知识的掌握熟手可能还不如新手。但熟手的知识表征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处于其意识焦点的是工作任务,与之相关的知识则以背景方式存在着,其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构成一种动态的因果促成关系,推动着主体的选择和行动。相比之下,新手的知识则是脱离工作任务,按照知识之间的关系而被表征的,尽管这种表征方式因突出知识的内在关系而易于进行理论思维,缺乏生成实践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工作任务给人们提供了学习这些产品的不同方面的机会。这些研究为项目课程开发突出结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www.xing528.com)
可见,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结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给了学生什么知识,然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编排方式、教材中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顺序对学生来说都是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它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知识更为合理的组织方式,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至少包含三层含义:①体系结构,指某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即按照什么样的逻辑设置课程;②内容结构,指一门课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方式;③教学顺序,指教师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项目课程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在这三个层面都要按照工作逻辑,采取结构思维进行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