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境内分布着大量的古代墓葬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国宝级的文物。如雷台汉墓、磨嘴子墓群、旱滩坡墓群、五坝山墓群、青嘴喇嘛湾墓群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汉简及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珍贵文物皆为这些墓葬遗址中的出土品。
雷台汉墓 位于武威市城北金羊镇新鲜村。1969年9月22日,当地农民在雷台下面挖地道时发现。墓葬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有右耳室,从墓门至后室总长19.34米。墓葬虽多次被盗,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玉、骨、漆、石、陶器共230多件,其中铜质器物达172件,铜器中最突出的是一套铸造精致的铜车马仪仗俑,包括俑45个,车14辆,牛一头,马39匹。俑有持戟、矛、钺等兵器的骑俑,有男女立俑;马有驾车马、骑马。这些铜马骏健生动,姿态各异,反映了当时雕铸艺术的成就,其中工艺水平最高的是铜奔马。雷台汉墓是一座拥有武装的豪强官僚的墓葬,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1979年至1982年,政府拨款对墓葬进行了加固维修。1996年5月,又在雷台北段土台下发现一座砖室墓。文物部门进行了清理,此墓为前、中、后三室,后室有两个墓门。墓葬形制与前墓基本相同,但墓葬盗掘严重,墓内文物被洗劫一空,仅出土陶器残片,几枚五铢货币和铜马尾巴等遗物。同年对墓葬进行了加固维修。1981年9月10日,省政府将雷台汉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磨嘴子墓群 位于武威市城东南15公里的祁连山麓,杂木河西岸。这里地势起伏,形成丘陵地带,西依西山顶,东接沃野,阡陌纵横,有杂木河流过其间。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汉代墓葬。磨咀子也以出土大批汉简、木雕、丝、麻、草编织物等重要珍贵历史文物而闻名。墓葬分布在一片土山形成的丘陵台地上,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700米的范围内,墓葬密布,非常集中。墓葬一般为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规模较大的墓葬还有后室、侧室或耳室。墓道为斜坡式,墓门为过洞式连接沟通墓室。墓室多为长约4米,宽约3米的长方形窑穴,三人、双人、单人墓葬均有,葬具为木棺。由于这里土质含碱性大,土内又夹杂着一种石蕊物质,土质非常坚硬,加之丘陵台地,地气干燥,具有保存地下文物的优越条件。因此,此处的墓葬及室内的随葬器物保存较好,特别是一些不易存放的木器,丝、麻、草编物等都能够得以保存下来,并且文物的蕴藏也极为丰富。1955年和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三次发掘,共清理汉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第6号墓出土了完整的9篇《仪礼》竹木简,首尾完整,次第可寻;第18号墓出土了王杖和《王杖十简》,完整无缺。出土的这些竹、木简及王杖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为研究汉代经学、版本学、校勘学、古文字学和简册制度、礼俗制度及尊老、养老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72年又在这里清理发掘汉墓35座,出土了一大批陶、木、漆器以及丝、麻、草编等织物。特别是48、49、62三座墓出土的大型彩绘铜饰木轺车、推算天文历数的木质仪器式盘、有铭文的漆耳杯、苇席胎套色印花绢箧、六博木俑、有题记的毛笔、砚台等,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彩绘铜饰木轺车、六博木俑、毛笔均被定为国宝级文物。1981年以来,在这里又发现了《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这是继《王杖十简》以后,又一次王杖简册的重要发现,解决了千百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围绕《王杖十简》提出的很多问题。此外,还发现有两座汉代壁画墓,是研究汉代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磨咀子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70年代以来发现大量的彩陶及其他陶器,较珍贵的有马家窑类型的彩陶钵,以及舞蹈纹彩陶盆等。磨嘴子汉墓群是一处蕴藏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在丰富我国考古研究、历史研究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81年9月10日,磨嘴子墓群被省政府重新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旱滩坡墓群 位于武威市城西南沿祁连山北麓的一片台地上。墓葬分布面积较广,东起金塔河,西至西营河,地跨柏树、松树、西营3个乡镇,宽约1公里,长约20公里。这片坡地,因地势较高,祁连山的雨、雪水从几条大河向下流泻,终年干旱,草木难生,因此,人们称为“旱滩坡”。从西汉到魏晋,有大量墓葬分布在这里,形成了今天宽广的旱滩坡墓群。旱滩坡墓群具有丰富的汉代文化遗存。1972年在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了一座汉代土洞墓,出土医药汉简92枚,对研究我国古代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方面的原始文物。1974年9月,在这里又发现了一座汉代土洞墓,出土了陶器、木牛车及彩绘屏风架等木器,特别是在木牛车两侧的栏板上,发现有书写文字的纸。经研究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写有文字的纸,对我国造纸历史提出了新的论断。1975年和1984年,武威地、市文博单位先后在这里清理汉代墓葬1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木器、陶器、货币等文物。1988年又发现一座东汉土洞墓,出土完整的鸠杖一根和17枚王杖律令汉简及其他文物10余件。汉简大部分保存完整,保存文字270余字,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赡养老人制度和刑律条款等,涉及内容甚广。旱滩坡又是前凉时期的墓地。前凉在凉州建都长达76年(301—376年),但在这里,以前并未发现明确纪年的前凉墓葬。1985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发掘了这一时期的墓葬3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其中前凉升平三年(369年)姬瑜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内容十分丰富,有彩绘木俑、木牍、木莲枝灯,有毛笔、面制花卷、丝绸衣物等。这些墓葬及其文物的发现,为研究前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丧葬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旱滩坡墓群多为土洞墓,间有少数砖室墓。1981年9月10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五坝山墓群 位于武威市古城镇宏化村的一片山丘台地上。东依宏化村二组村庄,西邻古城小河村的耕地,北与磨咀子山头隔河相望,南接杂木河二干渠。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为其保护范围。1983年,在这里开始修建砖厂,陆续发现各代墓葬,大多为土洞墓,少数为砖室墓,出土大量遗物。1984年9月至1985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这里进行发掘,共发掘墓葬6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根据发掘情况看,五坝山既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又是一处两汉、魏晋、西夏时期的墓葬群。马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精美彩陶,属马家窑文化在甘肃西部地区的新类型;西汉中期墓葬中出土的金花,工艺水平很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西汉壁画墓中绘制的人物、山水和狩猎宴饮场面,绘画技巧娴熟,色泽鲜艳,是我国早期人物山水画的杰作。1987年5月28日,五坝山墓群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嘴喇嘛湾墓群 位于武威市城南的新华镇青嘴村一组和七组。这里,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在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分布着唐代吐谷浑墓容氏族的墓葬。唐龙朔三年(663年),因吐蕃所逼,吐谷浑徙居凉州、灵州一带,为唐王朝蕃屏。唐贞观二十一年(805年)以后,其封嗣才绝。青嘴喇嘛湾是唐代吐谷浑族的王陵,唐代吐谷浑王室的墓葬大都埋葬在这里。1917—1978年,先后在这里出土了弘化公主、青海王慕容忠、辅国王慕容宣彻、政乐王慕容宣昌、代乐王慕容明、金城县主、燕王慕容曦光等墓志铭共九通。这些墓志铭为研究吐谷浑的历史及补订史籍,提供了可靠的资料。1980年7月,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青咀湾弘化公主以及其他几座残墓进行了细致的清理,出土了一批彩绘木俑、漆器、陶器、银器、骨器、木器、丝织品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及侧面反映了唐代吐谷浑族的历史,是研究吐谷浑历史和唐代民族关系史的珍贵资料。此外,这里又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986年,在这里发现大型研磨器以及彩陶片和其他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同时,这里也是西夏党项族活动的重要地区,1978年,这里还发现一批西夏时期的窖藏瓷器。1981年9月10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祁连岔山村唐代吐谷浑墓 位于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北的山顶之,东距武威市区35公里。墓葬所在地属祁连山北麓,为局部较为平缓的山间盆地和纵谷结合地貌。墓葬为单室砖室墓,由封土、墓道及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封土呈丘状。2019年9月25日,天祝县自然资源局在整备土地时发现墓葬1座,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甘肃省文物局指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其展开抢救性发掘。发掘确认,该墓为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墓道内随葬有木构件、墨绘砖块、调色石、木旌旗杆及殉牲(马、羊)等,近墓门处东西两侧各设一壁龛,壁龛内均随葬有彩绘陶、木质仪仗俑群,总计70余件组。封门墙由砖砌墙和墓门组成,其中砖砌墙共四道,封门砖墙里侧、券门口内安设有双扇木门。因木门柱底部部分腐朽,门整体由南向北坍塌,打开封门墙后可见其整体坍塌平铺于甬道内。角道为砖砌的双券结构,券顶上有双层砖错缝平砌而成的照墙,上绘有壁画,内容主要为双层门楼形象。墓室近方形,盈顶。墓内西侧设棺床,并放置棺木一具。甬道部保存较好者可见下端壁墙上主要为人物形象图,券顶部分绘有星象图。甬道及墓室内随葬有彩绘陶、漆木、石、铜、铁、金银器及革制和丝麻织品等,共计220余件组。其中陶器有彩绘陶罐、素面双耳罐、陶盆及数量较多的彩绘人俑、骑马俑及狗、羊、鸡等家畜家禽俑,木器有彩绘天王俑、镇墓兽、武士俑、男女侍俑及带帷帐的床榻、门、胡床、马鞍、朱雀、玄武、羽人、凤鸟等,部分髹漆,见有漆盘、碗等。铜器有铜锁、各构件上的铜饰、铜勺、筷及“开元通宝”铜钱。铁器见有铁甲青。金银器主要为腰带饰、节约及革带饰。革制品主要为箭箙、腰带、方盒等。丝麻制品数量较多,主要覆盖于棺盖上、铺于棺床上及床榻帷帐上。甬道正中出土石质墓志一方,上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志文内容显示,墓主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因病于“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终年42岁。墓志载慕容智系拔勤豆可汗、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第三子。该墓的发现,对完善吐谷浑后期王族谱系及相关历史问题起重要补充作用。墓志信息显示,慕容智死后、按照礼制于“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从目前发掘来看,该墓为武威地区发现和发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在国内亦属罕见,是吐谷浑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后期吐谷浑葬制葬俗及唐与吐谷浑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