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汉,字云章,祖籍宁夏卫门城驿,明朝末年迁居凉州卫,嘉庆十三年(1808年)出生于凉州府武威县。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享年84岁。
道光十一年(1831年),李铭汉应乡试没有考中,从此更加勤奋学习。同乡尹世阿从江西辞官回乡,家中藏书十余万卷,专以奖励后学为事。尹世阿看到李铭汉的文章后大加赞许,派人赠送了一部阮元刻印的《十三经注疏》。李铭汉去尹府致谢,尹世阿与之长谈。尹世阿问他学习的志向,他回答:“事求是”。尹世阿夸奖说:“这才真正是读书的种子啊!”从此他随尹世阿研读经书。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李铭汉到西安应试,这时张澍已辞官寓居西安,他去拜见,受业门下,帮张澍校勘《诸葛忠武侯文集》《蜀典》等书。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再次应乡试没有考中,房师陈世熔很赞赏他的文章,为此颇抱不平。后来陈世熔任古浪县知县,写信叫李铭汉到古浪县衙署跟他学习了五年。
李铭汉博通经史,才华出众,对天文、算术、舆地等都认真学习,对音韵、训诂学尤有研究。在当时陇右士人中极负声望。但是,他在科举上非常不得志,一生8次应乡试,都没有考中。晚年时,李铭汉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州甘泉书院,主要著作有《续通鉴纪事本末》,共110卷,第1—89卷是李铭汉辑纂,90—110卷是其次子李于锴续辑。《续通鉴纪事本末》是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宋、辽、金、元史,将这一时期的史事概括为110件大事,每卷写一件大事,有的卷下又附有若干小事。另著有《尔雅声类》《说文谐声表》《日知斋诗稿》。关于李铭汉的治学思想,汪辟疆评论说:“平生论学,实主顾亭林(炎武)经学即理学之言,其教子侄生徒,亦以行己有耻,勤学好古’八字为主旨,教生徒如是,主甘州书院讲席亦如是……盖晚近西北一醇儒也。”(www.xing528.com)
李铭汉一生关心民瘼,深得乡人士绅敬重。学使胡景桂为朝廷疏荐陇右耆儒三人,李铭汉即为其中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湖南安化举人龙锡庆(字仁陔)代理凉州府知府,数访李铭汉咨商政事。武威六渠水源皆出南山,水势湍急,傍河田亩,年有冲决,乡民屡次申诉水冲地皆以斗石计,官方要求必须以顷亩折算。官员不懂折算方法,积数十年不得解决。这时,李铭汉从吏员中选熟悉珠算的人,教以开方算式,钩稽剖析,数月即完成。龙锡庆知府取乾隆年间旧册核对,数字完全符合,便将嘉庆年间以来冲没的数字上报。光绪八年(1882年)九月,奉户部批文称:“武威县属沙压水冲地一百七十七顷二亩,应纳正耗仓粮七百六十四石八斗,悉予豁除。”更名地粮事,因龙锡庆调任甘州,这项利民的好政策没有继续实行,李铭汉大为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