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读凉州:民勤曲子戏-品读凉州

品读凉州:民勤曲子戏-品读凉州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民勤曲子戏是流行于民勤城乡及西北部分地区的曲牌体地方戏曲剧种。明代,眉户剧传入民勤后,因其音乐风格与唱腔、曲式跟民勤小调相近似,很快就被吸收到民勤曲子戏中,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大大丰富了曲子戏的表现力。民勤曲子戏的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民勤曲子戏的内容多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民勤曲子戏的表演风格独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集唱、念、做、舞为一体的规范戏曲化综合表演形式。

民勤曲子戏是流行于民勤城乡及西北部分地区的曲牌体地方戏曲剧种。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当地民间艺人以坐唱形式表演的小曲,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综合戏曲艺术。

民勤曲子戏音乐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是在甘肃民歌与内蒙古民歌(主要是河套地区)的基础上,吸收山西、陕西、浙江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而形成的,属于曲牌连缀体戏曲音乐。明代,眉户剧传入民勤后,因其音乐风格与唱腔、曲式跟民勤小调相近似,很快就被吸收到民勤曲子戏中,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大大丰富了曲子戏的表现力。

民勤曲子戏的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调”有甜、苦音之分,有二曲调、四曲调等八种。“腔”有硬、软音之分,有三腔、慢腔等十二种,俗称“八调十二腔”。唱腔属曲牌联体腔,曲调丰富,有100多种曲牌。唱腔优美动听,道白唱词使用民勤方言,诙谐通俗,亲切感人。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嗓),独特之处是有些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可达到特殊的演唱效果。

民勤曲子戏的内容多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已知名剧目有460多种,记录到的有近百种,其中独有剧目5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二瓜子吆车》《张琏卖布》《下四川》《怕老婆顶灯》等。(www.xing528.com)

民勤曲子戏的表演风格独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集唱、念、做、舞为一体的规范戏曲化综合表演形式。其服装有边塞民族融合特色。化妆独特,旦角常戴“古装楼”发式,线尾子头饰后垂黑色丝绦,长可及地,显得端庄飘逸,一动一静,极具美感。

经过600多年的传承演唱,民勤曲子戏形成了“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兼具北风南韵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