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凉州屯田的意义与规模-唐代历史回顾

凉州屯田的意义与规模-唐代历史回顾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全国范围的屯田,始于高祖武德时期。《旧唐书·河间王孝恭传》载,武德中李孝恭于荆州“开置屯田”。凉州及河陇地区的屯田到武则天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至唐玄宗时更加兴盛。唐代屯田的单位称“屯”,《唐六典》记载,大者50顷,小者20顷。唐代凉州屯田,与西汉等朝代的屯田目的略有不同。唐代的河西屯田主要目的是满足军粮供应,但客观上却对河西农业开发等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凉州屯田的意义与规模-唐代历史回顾

唐代全国范围的屯田,始于高祖武德时期。《新唐书·窦轨传附窦威传》记载,武德三年(620年),益州行台左仆射“始屯田松州”。又据《通鉴》卷一百九十载,武德六年(623年),并州大总管长史窦静上表:“请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馈运。”《旧唐书·河间王孝恭传》载,武德中李孝恭于荆州“开置屯田”。其后,唐朝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屯田。

凉州及河陇地区的屯田到武则天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至唐玄宗时更加兴盛。据《唐六典》记载,唐玄宗时河陇屯田共计348屯,其中河西屯田计98屯(缺瓜、沙数州)。唐代屯田的单位称“屯”,《唐六典》记载,大者50顷,小者20顷。军屯多在边地,地广人稀,当以50顷为一屯。(www.xing528.com)

唐代凉州屯田,与西汉等朝代的屯田目的略有不同。西汉在河西推行屯田主要是使劳力与土地大规模地结合起来,使荒凉的河西变成繁荣的农业生产区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河西地区。唐代的河西屯田主要目的是满足军粮供应,但客观上却对河西农业开发等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一是屯田为凉州及河西农业开发增加了大批劳力。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河西甘、凉、肃、瓜、沙四州合计人口为172086人。另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凉州以及吐谷浑部落等八州府有人口17212人,加上这部分,河西共有在册人口189298人。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胡注,河西各地屯军“兵七万三千人”,据此计算,河西屯军占在编人数的26%。如果再加上民屯劳力,河西屯田为河西农业开发提供了半数左右的劳力。二是开垦了大量耕地。据《新唐书·地理志》等统计,唐代河西仅军屯就有耕地约合今50万亩左右,民屯的耕地也为数不少,只是史无记载。三是获得较好收成,促进了河西农业的繁荣。武周垂拱二年(686年),陈子昂途径河西,回京后作《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其中写到河西屯田说,凉州仓储6万余石,甘州仓储40余万石,亩均1石。这只是“人功不备,犹有荒芜”情况下的产量。所以,陈子昂又讲:“今若加兵,务穷地利,岁收三十万不为难得。”四是创造了以军养军的成功范例,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凉州屯垦为巩固边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了边军的粮秣,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反过来,边防得到巩固,民族关系也随之得到调整,社会安定和谐,从而为凉州屯田的发展和凉州的全面开发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