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鸡市渭滨区婚嫁习俗的变化及影响

宝鸡市渭滨区婚嫁习俗的变化及影响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1年后,渭滨区男女青年婚嫁一般要经历议婚、相亲、订婚、报日、迎亲、完婚等程序,各个程序都有相应的礼仪风俗。其后,青年婚嫁风俗有所变化,时代色彩日趋鲜明。渭滨区婚俗中还有“回门”和“避灯”习俗。回族女子一般不与汉族通婚,择婚不合“八字”。随着时代发展,回族婚嫁习俗也不断简化和改革。

宝鸡市渭滨区婚嫁习俗的变化及影响

1991年后,渭滨区男女青年婚嫁一般要经历议婚、相亲、订婚、报日、迎亲、完婚等程序,各个程序都有相应的礼仪风俗。其后,青年婚嫁风俗有所变化,时代色彩日趋鲜明。

一、议婚

又叫合婚、“合八字”,从前在一些农村比较流行。议婚后,女方用红纸开好姑娘的“生辰八字”由媒人带到男家,压在神龛的香炉下。若三天内家中平安无事,便可订婚,否则即退婚。现在,男女青年大多经过他人介绍认识对方,或与熟悉的同学、同事、朋友自由恋爱,自主结婚。随着人们交流地域的扩大,远程婚姻相对增多。外县、外省姑娘嫁到渭滨区的已不少见,有些港澳台乃至外国姑娘亦有嫁到渭滨区。昔日青年议婚重双方“门当户对”“生肖”“生辰八字”观念,现已转变为关注对方人品、职业、经济收入及住房条件。

二、定婚

又叫定式,即正式确定婚姻关系。一般在女家举行。定婚时,男女双方主要亲属都要到堂,商定彩礼和结婚事宜。男方彩礼以现金为主,兼有衣物。1991年后,彩礼标准一般在3000~500O元之间;嫁妆时兴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时称“小三件”。2005年后,彩礼逐步涨到1~2万元左右,越是贫穷山区彩礼越高。嫁妆时兴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时称“大三件”,也有陪送摩托车空调电脑的,个别条件优越者以房子为嫁妆。到2010年,一些山区农村的彩礼上涨至5万元左右,且有互相攀比、持续升高之势。区境内彩礼也涨到1~3万元左右。订婚后,男方逢正月十五、端阳、九月九要向女方送花灯、裹肚、花糕,并送布匹、衣物、鞋袜等物品及果蔬、糕点等,谓之“送节”。结婚前的最后一个节日,男方须向女方“追节”。先前是送四色绸缎、四色布料各2尺和棉花数斤,供女方做结婚衣物、鞋、枕等;现在改送成衣、鞋、枕等。(www.xing528.com)

三、结婚

结婚之日,男方要去女方家迎亲,女方也要派人送亲。迎亲者要向女方家送“四色礼”,送亲者要给女儿带“陪房”。农村多数人仍依旧俗,在腊月间举办婚礼;城区多选择“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吉日举行婚礼。2000年后,城乡均不分春夏秋冬,基本上月月有婚事。1990年后,城镇迎亲普遍用小轿车,少则4~6辆,多则十几辆。一路上鞭炮轰鸣,并有摄影师全程摄像,场面壮观。农村婚礼多在家中操办喜宴、招待嘉宾,城镇多在宾馆、酒店设宴。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城区婚礼日趋豪华,铺张之风大盛。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西装革履,新娘身穿婚纱;新郎偕新娘进入厅堂,司仪主持结婚典礼,来宾代表致贺词,新人父亲致答谢词,亲友为新人披红挂彩,新婚夫妇向家长、来宾相互鞠躬致谢。仪式结束,新郎新娘退场后,开始宴宾,新郎新娘和新郎的父母向宾客敬酒。司仪在主持婚礼时,不时向新人发问逗趣,甚至组织一些特殊诙谐戏谑的节目,以捉弄新郎新娘甚至公爹公婆,引来满堂欢声笑语。农村婚礼还保留着“闹洞房”的习俗。入夜后,新郎亲朋好友在新房内喝糖茶,要求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表演节目,玩笑逗乐。夜深而散。散场时由亲属在新房内放置“长流水”,在新娘枕下放置核桃大枣,意寓夫妻和睦相处、早生贵子。洞房内灯光彻夜不灭,寓长明之意。

渭滨区婚俗中还有“回门”和“避灯”习俗。回门是在婚后第三日,由娘家人送上饭食(现在多为食品)到女儿家看望,并接女儿回娘家住三天,以示不忘娘家养育之恩,三日后再送至婆家。避灯也称躲灯,一般在正月初六由新娘的婶子或姨娘接新娘去家中,待元宵节后的正月十六再送回婆家。躲灯习俗现已不大流行。

回族女子一般不与汉族通婚,择婚不合“八字”。订婚、结婚以伊斯兰教主麻日或主麻日前日为日期,如是双日最佳。婚后第三日回门。随着时代发展,回族婚嫁习俗也不断简化和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