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鼓文的拓本、摹刻本、影印本及摹写本简介

石鼓文的拓本、摹刻本、影印本及摹写本简介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传世石鼓文诸拓中最早的拓本。后来这些石鼓文拓本竟被为利所诱的民族文化败类秦文锦售至日本,获利万金。当时,收买石鼓文拓本者,是日本财阀三井银行的老板河井荃庐。唐兰定为明嘉庆、隆庆年间物,几经转手,后归朱翼簋,朱氏去世后家属遵循遗嘱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后有影印本。表32—2石鼓文历代代表性拓本存字一览表二、石鼓文的摹刻本(一)唐摹刻本唐初盛临摹,不少石刻借临摹得以传世。

石鼓文的拓本、摹刻本、影印本及摹写本简介

一、石鼓文的拓本

(一)唐拓本

唐窦蒙《述书赋》注(唐大历十年,775):“岐州雍城南有周宣三《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打本。”可证唐初就有石鼓文拓本。韩愈(768~824)在其《石鼓歌》中也称见到了石鼓文拓本,而且还是“毫发尽备无差讹”的精善拓本。但直至现在人们仍未见到有唐拓本面世。

(二)北宋拓本

现存石鼓文宋拓中,以明嘉靖锡山安桂坡原藏的北宋三种拓本最为精善。锡山安桂坡是明代嘉靖年间一位有名的藏书家,一生喜欢收藏石鼓文拓本,其收藏品中有三种北宋版本最古,他也最为爱宝,取墨仿笔阵之意,分别命名为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三本均经剪装,年代相差不远。先锋本最古,据郭沫若考证约为皇祐年间石鼓尚在凤翔时的地方“贡本”,安氏得此本于姑苏曹氏,故又称“曹本”或“前茅本”。是传世石鼓文诸拓中最早的拓本。和中权、后劲比,残字所存笔画较多,但由于此拓本在剪装时,剪掉了二十三个字,因此,仅从字数看,此本不如中权、后劲二本。后劲本本是浦长源遗物,故称“浦本”,据称为内监王寿康所赠,为王氏在故内废帖堆中拾得。安氏以寒字号良田五十亩购得,以带兵即有先锋,不可没有后劲,先锋容有挫折之虞,而后劲可免烽烟之苦命名为后劲本,此本不计重文、合文为496字,和中权本相比,剪夺残文六字,但亦为石鼓未到汴京前的“贡本”,故残字的残破程度也较中权本为轻。中权本又称徐本,为徐良夫旧藏,安氏从顾翊周处购得,为政和二年赐本,从残字的残破程度看比先锋,后劲严重,但剪装时因“付托得人”才使得“平字残画均未剪弃”,因而存字最多,墨色之精,也在安氏所藏诸本之上。安氏得到十鼓盈数的十种石鼓拓本后,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十鼓斋,再三告诫后人“毋鬻质假赠”,并藏一龛,置于其居天香堂房梁上,到了道光年间,其不孝后人因拆售天香堂发现这十种石鼓文拓本,几经辗转,民国初年流入安国邑人上海艺苑真赏社秦文锦之手,当时秦氏在其自办的艺苑真赏社影印了其中存字最多的中权本和朱才甫藏之名为“周石鼓文”的元拓本。后来这些石鼓文拓本竟被为利所诱的民族文化败类秦文锦售至日本,获利万金。当时,收买石鼓文拓本者,是日本财阀三井银行的老板河井荃庐。他把这些石鼓文拓本看成了天壤瑰宝而秘不示人。

1936年夏,刘体智把他所藏的甲骨文20册拓本托人送到东京,让郭沫若加以利用,郭沫若从中选择了1595片,编成了《殷契萃编》一书。当郭沫若正在从事编纂时,东京的古董家河井仙郎闻知郭沫若有刘氏的甲骨文拓本,便向郭沫若建议,用他珍藏的安国三种石鼓文拓本(先锋、中权、后劲)的照片和郭沫若交换借阅。据郭沫若先生讲:河井是三井的学术顾问,事实上就是帮三井收买中国古代文物的掮客。安国石鼓文拓本被三井收买时,正是他从中周旋的,故他藏三本的全套照片,即是最初进行交易时由上海送去的样本。郭沫若接受三井的建议,因而他就有机会得以看到前后跋俱全的《先锋》《中权》《后劲》三种北宋拓本的全套照片。郭沫若把河井的照片复制了,并把《先锋》本的全部资料寄给了上海沈尹默,请他设法印行,这就是今天所能看到的先锋本的影印本。据郭沫若说“1945年美国对日本东京进行大轰炸的时候,上面提到的河井仙郎已被炸死,他的住宅化为了灰烬,他所藏的石鼓文照片不用说也会一同被炸毁了。三井所藏的原拓本不知是否安然无恙,如果那一套原拓本也被炸毁,那么这部书的印行算是把一项文化遗产的遗蜕存下来了”。但我们从徐宝贵《石鼓文整理与研究》一书有关资料得知,先锋本原拓本现依旧收藏于日本三井文库中,但仍然应肯定郭沫若把照片寄回国内出版,无疑为石鼓文的学术研究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明代安国三种北宋拓本未出之前,以四明范钦天一阁所藏赵雪松家的北宋石鼓文拓本为最古。此拓本也是剪装本,剪夺很多残字,只存462字。乾隆五十二年,张燕昌摹此本重刻于石,后于道光年间被毁。嘉庆二年,阮元又摹此本刻于杭州,但张、阮所摹都非天一阁本原貌。天一阁本,据方若《校碑随笔说》:“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灾。”

(三)元拓本

元代拓本渐多,但因石鼓多次迁徙和不断墨拓,其文字已有较严重的残破。主要拓本“朱才甫”本,此拓本亦为明安国所藏,安国得之于朱志勋,乃朱氏远祖朱才甫旧物,故此本亦称“朱才甫”本,那志良《石鼓通考》称为十鼓斋中第四本,亦为剪装本,文字残泐较多,“马薦”石只存有重文符号的“”字及残“其”字,十鼓存字不计重文,合文共422字,此拓本虽然残泐得比较多,但剪装时不但残字未被剪弃,而且还有拓得比较好的文字。此拓本任熹《石鼓文概述》,那志良《石鼓通考》均列于宋拓本之列,唐兰则认为是元拓本,并说与现在保存着的元代潘迪《石鼓文音训》一对照就很清楚。那志良在《石鼓通考》中提到的“元拓石鼓文”,为故宫藏本,录有释文,存356字,以宋薛尚功排次。题跋录有章怀太子注,韦应物、韩愈、苏轼《石鼓歌》等。

(四)明拓本

石鼓经金元两代二百多年的流离漂泊,到明初又有较重的残泐。明初“汧”字本《马薦》鼓已无存字,然《汧殹》首行“汧”字完好,清末临清徐坊藏本,即为“汧”字未损本,罗振玉曾作长跋,误定为宋拓,未久即流入日本。明代孙克宏所藏,为明中叶拓“黄帛”未损本。唐兰定为明嘉庆、隆庆年间物,几经转手,后归朱翼簋,朱氏去世后家属遵循遗嘱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后有影印本。其他尚有灵石杨守敬、费西蠡、罗振玉、吴云藏的明拓本等。

(五)清拓本

清初石鼓继续残泐,拓本中残泐程度比明代显著增大。主要拓本有清初“氐鲜鳑又之”本,乾嘉“吾马”本,咸丰、同治年间的“允”字本,分别代表了清初、清中叶、清末石鼓的残泐状况。其中盛昱命黄士陵所拓本是盛昱为国子祭酒时,明黔县黄牧父手拓,氈墨均精,凡旧拓不能辨之残画,皆明晰可见,罗振玉誉之为“如拨云雾而见日星”。陆润任国子祭酒时监拓的“囿”字本,也是光绪年间诸拓本中拓得较好的一种。

表32—2 石鼓文历代代表性拓本存字一览表

二、石鼓文的摹刻本

(一)唐摹刻本

唐初盛临摹,不少石刻借临摹得以传世。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说:“孙巨源于佛龛中得唐人所录古文(指石鼓文),乃有497字。”但至今还没有见到。

(二)宋摹刻本(www.xing528.com)

比较重要的有北宋岐下摹刻本,所依据的本子可能为唐代摹本。还有淳化间的摹刻本,有450字。庐山甲秀堂缩刻本,存字441,虽失误较多,但对恢复石鼓文原文有重要参考价值,为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原文复原的依据之一。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摹刻本,据岐下翻刻本缩刻,存448字。

(三)明摹刻本

明代较有影响的摹刻本有杨慎木刻本。收入杨氏《石鼓文音释》中,世称“函海本”。因慎称“得唐人拓本,凡702字,……盖全文也”,故翻刻较多,也为今人李铁华等采用。但清人朱彝尊等详析其作伪,斥其以赝作,臆补为奇,是大多数学者公认的伪本。顾从义端砚摹刻本,是顾从义依据未剪装的北宋石鼓文拓本缩刻于端砚的。端砚形似堂鼓,石色类歙石,石质似山东淄川石。直径为19.5厘米,高10.4厘米,文字刻于端砚周围6篇,上盖下底各两篇。此砚摹刻的石鼓文字虽较小,也有一些摹误的字形,但摹刻本是依据未经剪装的北宋拓本的原行次、原字位摹刻的,它为后来的石鼓文原文的复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清张燕昌、阮元摹刻天一阁北宋拓本和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复原石鼓文时,都把《甲秀堂法帖》《石鼓文砚》二摹刻本作为参考。此砚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四)清摹刻本

清代摹刻本保存下来的很多。较早的有陕西耀县药王山摹刻《石鼓文》碑,为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耀州知州唐翰辅所刻,主要依据杨慎木刻本为底本,但略有出入。碑石除刻石鼓文摹本,《音释》外,还附刻韦应物、韩愈、苏轼《石鼓歌》及左重耀《刻石鼓文铭》,原碑现存药王山吕祖庙内。

乾隆御府本,实际为乾隆五十五年仿制十个石鼓的拓本。本编将在“中华石鼓园”一章略作介绍。

张燕昌重刻天一阁本。乾隆五十二年,张氏摹刻天一阁所藏的北宋拓本,乾隆五十四年,又用他所校的天一阁本重刻于石,但所据为经过剪装的拓本,又参考《甲秀堂法帖》,顾氏《石鼓文砚》和元以后拓本加以校订,石已于道光乙亥年(1839)毁于火灾。后徐渭仁按张燕昌所摹刻的天一阁本双钩锓本,称为“随轩金石本”,杨守敬光绪丁丑(1877)据阮元刻本,参校张燕昌刻本复刻,称作“望堂金石刻本”,清末姚觐元用张燕昌刻本重刻于四川,称“蜀刻天一阁本”。

嘉庆二年(1797),阮元据天一阁宋拓摹写上石重刻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实为张燕昌书丹,称“杭州府学本”。又于嘉庆十二年(1806)重刻石于扬州府学,称为“扬州府学本”。光绪十二年(1886),盛昱以阮元杭州府学本命黄牧父陵刻,尹彭寿续刻于北京,置国学韩文公祠壁,刻工极精,称“京刻天一阁本”,刻石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代摹刻本除张、阮两大系统外,尚有牛运震《金石图》刻本,冯云鹏《金石索》刻本,王昶《金石萃编》刻本,禇城尹彭寿《石鼓文汇刻本》、何绍业砖刻本、翁方纲“马薦”单刻本,吳昌硕再刻天一阁本等。

三、石鼓文的影印本

随着近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石印、照相影印、珂罗版、胶版等技术的应用,一些不易排字的书籍多用影印方法出版,这使一般人不易见到的北宋以来的石鼓文拓本善本得以影印面世、普及,从而推动了石鼓文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两个系列:一是北宋拓本影印本,二是元、明、清、民国一些著名拓本影印本。

北宋拓本《先锋本》影印本,最早收入郭沫若先生《石鼓文研究》。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珂罗版影印出版。1951年,第三次出版。1955年、1982年、2002年,又先后由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荣宝斋出版《春秋战国刻石简牍帛书》也收入《先锋本》,但采用的是拍摄于日本三井文库的北宋原拓本。1984年,第三期《书法》杂志、1999年,西泠印社《碑刻书法丛书》第一卷、2001年,上海书画社均出版《先锋本》影印本,但均据《中权》《后劲》对残缺字进行辑补,缩小了字形。

《中权本》在出售给日本人之前,艺苑真赏社以“中甲本”影印。1984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编入《历代碑帖法书选》,并命名为《秦石鼓文》,此后依据这两个影印本又有一些影印本问世。

《后劲本》影印本。1932年,郭沫若先生在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看到一套石鼓文拓本照片,并依之写成《石鼓文研究》,收入《古代铭刻汇考》内,1933年秋在日本印行,他又把照片寄回国内,由马衡、唐兰负责印出,后中华书局以珂罗版影印了《后劲本》,名之为《宋拓周石鼓文》,后有马衡、唐兰跋文。2001年12月上海书画出版社以《中国碑帖经典》重印此本,名之为《石鼓文》。

1994年6月,三秦出版社出版李铁华的《石鼓新响》,收入了前题、后跋及册中题识俱全的《后劲本》,印制精良。日本昭和六十年(1985)东京二玄社影印《后劲本》,收入《书迹名品丛刊》。日本骎骎堂辻本胜已所编《碑法帖大观》选入北宋拓本,名之为《周宣王石鼓文》于昭和十年(1935)影印,十三年、十四年再版,许多学者认为是与《中权本》非一次的拓本,尚有胜于安氏三珍本之处,誉为“最佳之宋内府赐本”。

元、明、清、民国一些著名原拓本均有影印问世,主要有元朱才甫拓本影印本,明徐坊藏“汧”字未损本影印本。刘鹗藏天籁阁本影印本,以上三本原拓均在日本。孙克宏藏明拓本影印本,原拓本藏故宫博物院。此外尚有清初“氐鲜鳑又之”未损本影印本,民国马叙伦《石鼓文疏记》“新拓石鼓文”、唐兰《石鼓年代考》“石鼓文近拓”影印本等。

四、石鼓文的摹写本

石鼓文古朴淳厚,结体严谨,臂力劲道,后世学篆者皆奉为正宗,一些研究者更是精于此道,试图从宋拓临摹中体验石鼓文的奥秘。清人杨祺孙、吴昌硕、伊立勋的摹写本均已影印出版,近代石鼓文研究的著名学者罗振玉、郭沫若、罗君惕、商承祚、许庄、由云龙、那志良、张光远均有摹写本,并已随其专著出版。当代研究者李铁华亦有摹写本,书法家中吴昌硕、邓散木等人的摹写本多是按自己的审美情趣、书法风格摹写,虽字体均匀,笔画圆转,有些却失去石鼓文原有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