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鼓的发现及称谓-宝鸡市渭滨区志

石鼓的发现及称谓-宝鸡市渭滨区志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近代、当代诸多学者考证,石鼓约制作于春秋中晚期之际的秦国,唐之前,未见著录。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石鼓文最早的文献记录。第一次将“关中史籀之迹”称为石鼓铭,将出土地明确为岐州。石鼓的具体出土地点仍未明确指出。“陈仓石鼓”当是盛唐时代人们对石鼓的普遍称呼。随着对石鼓诗的逐步解读和深入研究,历代对石鼓的称谓趋于多样。石鼓共十枚,每鼓刻有篇章不一的四言诗,称石鼓文。

石鼓的发现及称谓-宝鸡市渭滨区志

据近代、当代诸多学者考证,石鼓约制作于春秋中晚期之际的秦国,唐之前,未见著录。唐贞观(627~649)中,吏部侍郎、驸马都尉苏勖在石鼓拓本《叙记》中说:“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又说:“虞(虞世南)、褚(褚遂良)、欧阳(欧阳询)共称妙墨。”这里的“史籀之迹”“妙墨”即指石鼓文。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石鼓文最早的文献记录。唐高宗上元、调露(674~679)间,太子李贤注《汉书》,在《后汉书·邓骘传》“宠灵显赫,光震都鄙,时遭元之灾”句后注:“臣贤按:元,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於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字当两度言之,后人不晓,遂读为元二或同之阳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铭,凡重言者,皆为二字,明验也。”第一次将“关中史籀之迹”称为石鼓铭,将出土地明确为岐州。实际上岐州仍是关中西部一个较大的区域,当时辖周至、麟游、陇县、宝鸡(陈仓)、太白等县。石鼓的具体出土地点仍未明确指出。

其后,李嗣真(?~695),张怀瓘(713~758),杜甫(712~770)等盛唐的著名书法家、诗人又在其著作、诗作中多次提到陈仓石鼓。李嗣真《书后品》有“仓颉造书,鬼哭天廪,史籀堙灭,陈仓藉甚”。张怀瓘《书断》:“甄鄷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其迹有石鼓文存焉,盖叙宣王畋猎之所作,今在陈仓。”杜甫《赠李潮八分小篆歌》:“陈仓石鼓又(一作文)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这首诗虽是杜甫大历(766~779)中期在夔州所作,而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杜甫确曾到过凤翔。“陈仓石鼓”当是盛唐时代人们对石鼓的普遍称呼。

随着对石鼓诗的逐步解读和深入研究,历代对石鼓的称谓趋于多样。窦蒙《述书赋注》因石文记叙的内容多涉及渔猎而名之为猎碣。明代郭宗昌《金石史》辨其制以为非鼓,又名之曰石古。近人罗君惕在《秦刻十碣考释》一文中指出“刻石方者曰碑,圆者曰碣,十碣上窄下宽,其形如础,实碣也”。马叙伦继以文字、形制考之而定名为“秦刻石”。唐兰仿秦刻石通称“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惯例,以石鼓出于天兴县(今凤翔一带)而称为“秦雍邑刻石”。此外,因石鼓在秦亡后一直委弃于陈仓之野,也称“陈仓十碣”,又因曾断其为周宣王“岐阳之狩”而作,其地在岐山之阳,有时也称“岐阳十鼓”“岐阳之鼓”,但以其石形状似鼓而通称为石鼓,仍是沿用最久,广为人知的称谓。

石鼓共十枚,每鼓刻有篇章不一的四言诗,称石鼓文。据北宋王厚之《复斋碑录》载:“其数有十,因其石之自然,粗有鼓形,字刻于其旁,石质坚顽类今人为碓硙者”。元虞集《石鼓序略》:“大抵石方刓而高,略似鼓耳,不尽如鼓也。”明曹学佺《名胜志》:“大径尺余,高可三尺,其形似鼓而顶微园。”明郭宗昌《金石史》:“余曾手摩其文,与鼓形了不似,其坚类玉,故能久存。就石形之,自然少加雕琢,旋转刻文,行字或七或六,少华山前石之坚润者与此无异,想当时因有佳石,即刻置嵬而已。”

经近人马衡、任熹、郭沫若等研究者审辨,确认石质为青黑色花岗岩石,但“质颇坚硬,因而颇为沉重”(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因“历受侵蚀,剥泐独甚,石皮与骨率已皱起,做分离状,叩之则声响廓然,中若虚空,椎拓迁移,脱落立见”(任熹《石鼓文概述》)。“其剥泐之状,异于常石”(马衡《明安国藏拓猎石碣跋》),“外形似鼓,上窄下宽,圆顶平底, 四周圆而见方,中腰微微外凸,一般直径有一尺多,高3尺左右,十枚石鼓形状、高低、大小略不相同”(杨宗兵《石鼓文新鉴》)。从以上描述中,大体可以推断,十枚石鼓的原石极可能是采选附近河床上的较大型卵石,略为加工制作而成的。当代石鼓研究的著名学者罗启惕先生在其所著《秦刻十碣考释》中,对各个石鼓的高低、鼓围尺寸有详细的记载。(www.xing528.com)

表32—1 石鼓形制特征—览表

注:由于石鼓剥泐严重,难以复原全部文字,但石鼓文字排列整齐,现据郭沫若复原后的字位加上已经确定的文字计算,大致推算出石鼓原石应有的字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