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历史久远,影响较大的有朱雪慧的剪纸、扬甲虎的陶器制作、高田玉的马勺脸谱等。
一、剪纸
渭滨区剪纸有窗花、墙花、门贴之分,色彩有单色、色纸拼贴、点彩、渗染、纸塑、熏样之别。其中染色窗花以刀工细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套色绚丽而闻名,属陕甘宁交会区孤品。每年春节前夕城乡年集上窗花五彩缤纷,窗花、门贴为城乡居民广为喜爱之品。渭滨区妇女群众喜爱剪纸,常于春节或婚嫁喜庆时在窗户、墙壁、家门和灯笼上张贴剪纸,庆祝节日。燃灯寺村剪纸自清代以来,至今有百年历史,村民贴窗花较为盛行,成为时尚。村上擅长剪纸中青年艺人有杨秀连、李秀平、冯苟妹、冯月莲、王甲娥、李烈翠、刘东爱、康虎拴、冯振华。1996年,马营镇迎新春书画、剪纸、摄影大赛中,冯振华刻花“西施浣纱”“昭君出寨”“貂蝉拜月”“贵妃醉酒”四美图获一等奖,其作品被马营镇文化站收藏。其他剪纸艺术分别获三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朱雪慧,是宝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剪纸作品《松鹤延年》《辉煌六十年》《福禄寿禧》获陕西省首届妇女工艺技能大赛奖。2009年12月《十二属相喜结良缘》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五谷丰登》剪纸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收藏。2010年,高家镇、石鼓镇、神农镇、八鱼镇、马营镇共有上千名妇女喜爱剪纸艺术。
二、姜炎陶艺
渭滨区制陶历史悠久。早在炎帝神农时代,就开始了制陶活动,以应民用。瓦峪河两岸是黄土塬,为天台山余脉,在南岸崖边的翟家窑,有一座相传数百年的古陶窑窑址。窑主翟玉亭,靠烧制瓦盆、瓦罐、瓮、缸等农村传统生活用品为生。1960年,益门公社兴办乡镇企业,请来从河南逃难的民间艺人魏占一,领头在古陶窑为公社烧制陶器,杨甲虎便成为徒弟之一,他以诚实、守信、敬业的精神气质,很快在窑上挑起了大梁,成为师傅的接班人和姜炎陶艺的传承人。
三、刺绣
渭滨区群众称刺绣为绣花,将图案刺绣在织帛上,作为婚嫁陪妆,美化生活,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一种工艺品。刺绣手法有平绣、扎绣、抽纱绣、挑花绣4种。绣制品分为嫁妆、服饰、装饰、祭祀4类。刺绣内容大多是故事人物、花草、虫鱼、山水、风景、龙凤、狮虎、稼穑、狩猎、福、禄、寿、喜等图案。1984年,又有了贴花、喷花绣品:贴花是将剪成不同的图案花纹沿边沿缝绣在服饰或装饰品上,喷花即将花纹图案镂刻用不同颜色喷在服饰及床上用品作为装饰品,用红、黄、蓝、绿色喷制在镂空的图案上,晾干即可,简单易行,明艳大方。
1990年后,涌现出一批中年人,有李秀平、户秀秀、叶虎连、杨有爱、冯翠娃。2010年农村一代年轻人脱颖而出,有冯彦彦、刘巧玲、叶海霞、冯小霞、刘宝香、冯小琴等上百人。马营镇明星村、旭光村刺绣妇女达百人。以贴花被罩、门帘、枕芯、枕巾见长。
四、雕刻
俗称“刀子活”。在八鱼镇鱼池村,马营镇朴南村、燃灯寺村有悠久的历史。从清代至今,盛行木雕。以浮雕(俗称“半刀子”)及镂空雕(俗称“全刀子”)为主。木雕主要运用于民房的门窗、门楣,生活用品的手杖、家具、镜框,也运用于庵观寺庙,祠堂建筑的斗拱,摆阔、梁柱、屋檐、门窗等。雕刻内容以龙凤、狮、象、麒麟、牡丹、石榴、蜡梅、蟠桃、荷、菊为主的兽禽、花草、虫鸟图形。民国时期至1970年,木匠冯永昌在现存燃灯寺庙钟亭有雕刻作品。1982年,燃灯寺村青年木匠冯润民、冯少文、冯铁明擅长古建筑雕刻,凤翔灵山寺、石坝河诸葛山、尖山、马营北极宫、峪泉九龙泉炎帝祠均留有雕品。朴南户周太也擅长木雕,在市区庵观寺庙留有大幅作品。中年艺人冯振华擅长古典园林亭、台、楼、阁、牌、塑规划设计,彩绘、泥塑工艺。作品古典优雅,形象逼真,活泼自然。曾参与安康香溪洞、北京通州香河县“天下第一城”,天水市伏羲庙博物馆及南郭寺、张掖市大佛寺,内蒙古白塔寺,宝鸡炎帝陵大殿等28处古建筑群设计,彩绘、泥塑、雕塑。技艺精湛,远近闻名。
五、社火脸谱
20世纪90年代,宝鸡县(今渭滨区)八鱼镇鱼池村农民高田玉将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用桐木雕刻成社火人物脸谱,后染色成型,社火表演时,戴上面具、穿上服装即可表演。高田玉制作的社火脸谱以戏剧人物为主。1997年,社火面具关羽曾代表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出席在德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该作品获金奖。1999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专访高田玉社火脸谱,并做报道。2000年,《陕西旅游》杂志刊登脸谱于封面。高田玉先后制作出不同类型社火脸谱有220余种,雕刻绘制的“炎帝”“黄帝”“黑虎”“灵官”四个脸谱,直径90厘米,造型美观,做工精细,作品被宝鸡县(今陈仓区)博物馆收藏。制作的“梅山七怪”系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形象,分别是“羊精”“象精”“猪精”“白猿”“狗精”“牛精”“鸡精”被称为“梅山七怪”,曾帮助纣王讨伐姜子牙所率领的西周将士,后被姜子牙所征服,并封神。高田玉所雕刻的动物形象,拟人格化,既反映了动物的特点,又将其赋予人情味。宝鸡炎帝陵、金台观、陈家村老年中心等诸多景点均有高田玉制作的泥塑、雕刻作品,先后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授予“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六、焰火
渭滨区境内有燃放焰火的习俗。1991 ~ 2010年,每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日期间,城乡群众自发购买小型烟花进行燃放,欢度春节。有些大中型企业也在每年燃放大型焰火,有低空架花、中空盘花、高空礼花,五彩缤纷,十分壮观。(www.xing528.com)
随着现代化学元素的不断发现,焰火的品种不断增加,色彩更加绚丽多姿。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样式有花状、星状、球状、垂柳状,还有别具一格的“火树银花”“流星炮筒”“百鸟朝凤”“百鸟闹空”“全家乐”“大地开花”“天女散花”“蜡梅报喜”“满园回春”“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彩星争辉”“满树梨花”“万紫千红”“金盘托月”“星夜辉煌”等,其名目繁多。1987年2月,燃灯寺机械厂在村中心广场举办小型焰火。1995年2月14日,燃灯寺模型厂(燃灯寺机械厂后易名)出资1.2万元,在村广场举办小型焰火会。1997年2月21日(正月十五日),燃灯寺模型厂出资2万元,在村中心广场举办中型焰火大会,场面极为壮观。村民前往观赏助兴。区内部省属企业宝钛集团多次举办正月十五日闹元宵焰火晚会。焰火已成为城乡人民群众欢度元宵节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2010年,境内城乡在正月十五期间,自发燃放焰火,活跃春节文化活动。
七、锣鼓
渭滨区群众每逢春节、庆典,有敲锣打鼓习俗,高家村、淡家村、永清村、燃灯寺村相继组建了百人锣鼓队,阵容强大,声势惊天动地。燃灯寺村锣鼓敲打历史悠久,积累有《十样锦》《龙舞鼓》《秧歌鼓》和《三槌鼓》等精彩曲目,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共有10面鼓,专为社火表演配乐,衬托热闹气氛。1954年,燃灯寺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后,以自然居住点为队,相继添置鼓锣16面。每值过年闹元宵耍社火、集会庆典,欢送新兵员入伍参军,选举县(区)、镇人民代表、选举大队(村)领导班子,均以锣鼓奏乐助兴。外出表演时,以一鼓、一锣、二钹为一组横队排列演奏,也有以鼓、锣、钹集中列队演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演奏者头扎白毛巾,上着白色对襟褂,下穿黑裤子,腰扎黑色或蓝色大腰带,眼戴墨镜。指挥1人,手执红旗或口哨,统一指挥节奏和前进速度。七十年代服饰变化不大。1988 ~ 2010年,头扎红色包头,上着红、黄相间的古装对襟衫,下穿黄、红相配古装灯笼裤,眼戴墨镜。敲打起来,威风凛凛,震耳欲聋,村上锣鼓老艺人有:冯茂昌、陈志华、刘华、倪耀杰、阎振江、冯德荣、冯真仕、龚春荣等,打法铿锵,高亢有力。区境区以《十样锦》《龙舞鼓》《秧歌鼓》《三槌鼓》鼓谱即兴表演。八鱼镇淡家村,高家镇高家村、符家村锣鼓也闻名城乡。
八、纸扎
纸扎是渭滨区先民流传下来的古老技艺之一,在民间流传甚广。传统的纸扎有彩灯、风筝、祭祀品三类。
彩灯 又称灯笼,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境内城乡家家户户,古会场、戏场、公共办公场所,都有挂灯习俗,意取年年红红火火。春节期间,城乡群众从正月初六日开始,由长辈给晚辈送灯笼,孩子们从元宵节前就游灯了。灯笼样式品种较多,皆以禽兽、花鸟、虫鱼、植物、动物、人物为内容,大多用竹篾纸糊,亦有绸、布、塑料之分。
风筝 本地风筝常用竹篾扎架糊纸而成。主要有花、鸟、虫、鱼风筝。1991~2010年,市区胜利桥头北两侧,每年春节过后则有出售潍坊制作风筝10多个摊点,风筝的品种也具多样化,有长龙、长蛇、老鹰、戏剧人物脸谱等。每逢星期六、日两天,年轻男女则带小孩购买喜爱的风筝,在渭河公园、滩地、空旷地带放飞。有多位老年人则长年在渭河公园放飞风筝,以取乐欢度晚年。
祭祀纸扎 渭滨区境内城乡较盛行。以竹篾或芦苇秆绑扎成人马骨架及其他形状骨架,其上糊彩纸或白纸,摆设在灵堂之中,以示悼念逝世的老人。清代,有二十四孝或戏剧故事纸扎人物。民国时期,有童男童女纸扎。新中国成立后,纸扎祭祀品有亭子、白鹤、马(白、红两色)、摇钱树、铭旌、象蜡、金银山斗、花圈等。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纸扎祭祀被“破四旧”废除。1980年后,又逐渐恢复。1998年,纸扎祭祀品又出现纸彩电、纸冰箱、纸小汽车、纸席梦思床、纸电风扇、纸家电和纸家具等品种、工艺多而精彩,尤以大型花圈最为盛行。1991 ~ 2010年,区境内背街小巷均有祭祀品商店,花圈、香、蜡烛、祭祀衣服等应有尽有,生意也很兴浓。
九、社火
渭滨区社火起源于商周,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兴盛于当代。明清时期,境内各古庙会斗台唱戏,各家社火随场演出,昼夜不绝,形成赛社火的风习。新中国成立后,尤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104个行政村有社火会60余家,社火游演队伍庞大,表演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元宵节,各乡镇都要进行社火游演活动,社火艺术随社会进步而焕发活力。渭滨区境内社火仿效秦腔戏内容及人物服饰头帽和脸谱,装扮成各种造型社火,除唱曲儿、跑彩旦、马社火、背社火、高芯社火、车社火、山社火、床社火表演外,还有杂耍、舞刀、舞棍、舞鞭等技艺表演。其时,庙会活动频繁,马社火常入庙会参加迎神赛会。庙会活动带动渭滨区境内社火的传承发展,大部分乡村都有社火和社火箱子,大都扮装神话故事和古典故事,尤以《封神》《三国》《杨家将》《西游记》《水浒》《赶犟驴》《二鬼摔跤》较盛行。每年境内乡村的山神会、火神会期间,群众赶赴聚集地迎神赛会。距今约有千年历史的燃灯寺庙会,每年庙会必演社火。
十、面花
“面花”,又称“花馍馍”。区境内农村做花馍历史悠久,用面粉发酵蒸制,并涂以红、黄、绿、蓝、紫五种色彩,既可食用,又可作为礼品或献品。大至数斤,小至几两。面花起源于远古人们祭祀天神,用黄泥捏成供献雏型,以祈祷上天赐给新的食物。后来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分良莠,才有了粟(黍、稷)麦的种植。周秦以后,磨的发明,人类才由“粒食”变“面食”,出现了用面作为祭祀神灵的礼品面塑花馍,沿袭至今,在农村较盛行。出生小孩满月那一天,其舅家、姑家给贺生的礼馍,通常以牛、虎、猪、羊等十二生肖和花果捏制,称之“贺生面花”。“满月面花”,以示孩子将来长得乖、胖、长命百岁。小孩满周岁,抱舅家返回时,舅家要给小孩蒸制圆圈状的“囫联”大小各一。大囫联径达40厘米,中间空心,小的径10厘米以下,用棉线系于孩子颈下,喻体胖智广。区内各村老人60岁以上做寿时,女儿及女婿祝贺老人长寿献的礼品,有佛手、寿桃、石榴,喻延年益寿,福寿康宁。区内农村所做祭祀面花是献给去世老人的祭奠礼品。用于灵堂、墓冢祭祀,以示哀悼。祭献面花品种繁多,常有兽、禽、花卉、蔬菜、瓜果、虫、鸟等造型。除献桃、杏、佛手、石榴、莲荷、菊花、青蛙、萝卜、辣椒、葡萄、十二生肖、“二龙戏珠”、“八仙过海”、“捏生娃娃”、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红楼梦十二钗外,通常还要蒸制大如十多斤的猪头、虎头,献于灵堂。品种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至今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