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通风及空调方案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通风及空调方案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散流器与顶棚在同一平面上,送出的气流为贴附于棚顶的射流。图12.14为散流器向下送风,下侧回风的室内气流组织,所用的散流器具有向下的特点。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通风及空调方案

1.1 送、回风口的形式

1.1.1 送风口的形式

送风口也称空气分布器,对射流的扩散及气流流型的形成直接影响。按其安装位置分为侧送风口、顶送风口、地面风口;按送出气流的流动状况分为扩散型风口、轴向型风口和孔板送风口。

1.1.1.1 侧送风口

在房间内横向送出的风口叫侧送风口。工程上用得最多的是百叶风口,如图12.1所示,百叶风口中的百叶可做呈活动可调的,既能调风量,也能调送风方向。百叶风口常用的有单层百叶风口(叶片横装的可调仰角或俯角,叶片竖装的可调节水平扩散角)和双层百叶风口(外层叶片横装,内层叶片竖装;外层叶片竖装,内层叶片横装)。除了百叶风口外,还有格栅送风口,如图12.2所示,和条缝送风口,如图12.3所示,风口应建筑装置很好地配合。

图12.1 活动百叶风口

图12.2 格栅送风口

图12.3 条缝送风风口

1.1.1.2 散流器

如图12.4所示,散流器是装在天花板上的一种由上向下的送风的风口,射流沿表面呈辐射状流动。散流器的外形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的;按气流扩散方向有单向的和多向的;按气流流型可分为垂直下送和平送贴附散流器。

图12.4 散流器

1.1.1.3 孔板送风口

孔板送风口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为送风静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用下通过在金属板上开设的大量孔径为4~10 mm的小孔,大面积地向室内送风方式。根据孔板在顶棚上的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全面孔(孔板面积与顶棚面积之比大于、等于50%)。全面孔板是指在空调房间的整个顶棚上(除布置照明灯具所占面积外),均匀布置送风孔板,如图12.5所示;局部孔板是指在顶棚的中间或两侧,布置成带形、矩形和方形,以及按不同的格式交叉排列的孔板。

图12.5 孔板送风口

1.1.1.4 喷射式送风口

对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通用大厅等建筑常采用喷射式送风口。图12.6所示为圆形喷口,该喷口有较小的收缩角度,并且无叶片遮挡,因此喷口的噪声低、紊流系数小、射程长。为了提高喷射送风口的使用灵活性,可以做成图12.6(b)所示的,既能调方向又能调风量的喷口形式。

图12.6 圆形喷口送风口

1.1.1.5 旋流送风口

旋流送风口由出口格栅、集尘箱和旋流叶片组成,如图12.7所示。空调送风经旋流叶片切向进入集尘箱,形成旋转气流由格栅送出。送风气流与室内空气混合好,速度衰减快。格栅和集尘箱可以随时取出清扫。这种送风口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的地面送风。蓖板式回风口,如图12.10所示。此外如格栅、百叶风口、条缝风口等,均可当回风口用。

图12.7 旋流送风口

1—起旋器;2—旋流叶片;3—集尘箱;4—出风格栅

图12.8 置换送风口

图12.9 矩形网式回风口

图12.10 活动篦板式回风口(www.xing528.com)

1.2 送、回风口的位置

1.2.1 送风口

侧送风口通常装于管道或侧墙上用于侧送风口,空气横向送出。散流器是装在天花板上的一种由上向下的风口,是顶送风口。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为送风静压箱,通过在金属板上开设的大量的小孔,大面积地向室内送风方式。喷射式送风口,用于但空间,侧送风口,送热风时可用作顶送风口。旋流送风口,用于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高大厂房。置换送风口一般为落地安装,在工业厂房中,为了躲避机械设备及产品的运输,也可架空布置。

1.2.2 回风口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对于侧送风方式,一般设在送风口同侧下方。下部回风易使热风下送,如果采用孔板和散流器送风形成单向流流型时,回风应设在下侧。高大空间上部有一定热量时,宜在上部增设排风口或回风口排出余热量,以减少空调区的热量。有走廊的、多间的空调房间,如对消声、洁净度要求不高,室内又不排除有害气体时,可在走廊端头布置回风口集中回风;而在各空调房间内,在与走廊邻接的门或内墙下侧,亦设置可调节百叶栅口,走廊两端应设密闭性能较好的门。

1.3 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

按照送、回风口型式、布置位置及气流方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1.3.1 侧送风的气流组织

侧面送风式空调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气流组织方式,一般以贴附射流形式出现。侧面送风有单侧送风(图12.11)和双侧送风(图12.12)两种。单侧送风适用于层高不太高的小面积空调房间,它有上送下回、上送下送走廊回风和上送上回等气流组织型式。双侧送风适用于长度较长、面积较大的空调房间,它有双侧内送下回、双侧外送上回和双侧内送上回等型式。

图12.11 单侧送风气流流型

图12.12 双侧送风气流流型

侧送风口宜贴布置形成贴附射流,工作区处于回流区,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送风出口风速一般为2~5 m/s,送风口位置高时取较大值。冬季向房间送热风时,应将百叶送风口外层的横向叶片调成俯角,以便克服气流上浮的影响。

由于侧送风在射流到达工作区之前,已与房间空气进行了比较均匀充分的混合,速度场和温度场都趋于均匀和稳定,因此能保证工作区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此外,侧送侧回的射流射程比较长,射流充分衰减,故可加大送风温差。

喷口侧送风,图12.13是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火车站候车室等高大空间建筑中常用的一种侧送风方式。由高速喷口送出的射流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强烈混合的侧送风方式,使射流流量成倍增加,射流断面不断扩大,速度逐渐衰减,室内形成大的回旋气流,工作区一般为回流区。

图12.13 喷口侧送风

1.3.2 顶送风的气流组织

图12.14是四种典型的顶送风的室内气流组织模式,图12.14(a)为散流器平送,顶棚回风的气流组织模式。散流器与顶棚在同一平面上,送出的气流为贴附于棚顶的射流。射流的下侧卷吸室内空气,射流在近墙下降。顶棚上的回风口应远离散流器。工作区基本处于混合空气中。图12.14(b)为散流器向下送风,下侧回风的室内气流组织,所用的散流器具有向下的特点。散流器出口的空气以夹角喷射出,在起始段不断卷吸周围空气而扩大,当相邻的射流搭接后,气流呈向下流动模式。工作区位于向下流动的气流中,在工作区上部是射流混合区。图12.14(c)为典型的垂直单向流。送风与回风都有起稳压作用的静压箱。送风顶棚可以是孔板,下部是格栅地板,从而保证气流在横断面上速度均匀,方向一致。图12.14(d)为顶棚孔板送风,下侧部回风。与图12.14(c)不同的是取消格栅地板,改为一侧回风。因此不能保证完全是单向流,气流在下部偏向回风口。空气以很低的速度送出,诱导室内空气的能力很低,从而形成置换送风的。

图12.14 四种典型的顶送风的室内气流组织模式

条缝送风也是一种常用的顶送风方式,条缝送风,如图12.15所示。属于扁图平射流,与喷口送风相比,射程较短,温差和速度衰减较快。对于一些散热量大的且只要求降温的房间,以及民用建筑中宜采用这种送风方式。在一些高级民用和公共建筑中,还可与灯具配合布置应用条缝送风的方式。

图12.15 条缝送风

1.3.3 下送风的气流组织

图12.16为两种典型的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图。图12.16(a)为地板送风模式。地面需空,下部空间用于布置风管,或直接用于送风静压箱,把空气分配到地板送风口。地板送风口可以是旋流风口或是格栅式、孔板式风口。送出的气流可以是水平贴附射流或垂直射流。射流卷吸下部的部风空气,在工作区形成许多小的混合气流。图12.16(b)是下部低速侧送的室内气流组织。送风口的速度很低,一般约为0.3 m/s。温度低的送风气流将沿地面扩散开,在下部形成一薄层温度低的送风气流,室内的人体和热物体使其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携带污染物从上部的回风口排出室外。送风气流将不断补充、置换上升的热气流,形成接近单向的向上气流。

图12.16 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

由于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很小,因而构造简单,类型也不多。

下部送风的垂直温度梯度较大,设计时应校核温度梯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送风温度不能太低,避免脚部有冷风感。下部送风适宜计算机房、办公室、会议室、观众厅等场合。

综上所述,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人的舒适要求、生产工艺过程对空气环境的要求及工艺特点和建筑条件选择合适的气流组织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