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的计算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车间的余热,对于有害气体和蒸汽、粉尘等还要采用机械通风才能消除。
4.1 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
①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1—2002)和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室内作业地带温度,并要符合有关规定。
②对于以自然进风为主的建筑物的主要进风面应该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侧。当散发粉尘或有害气体时,在其背风测的空气动力阴影区内的外墙上,由于该位置处于通风负压区,所以应避免设置进风口。屋顶处于正压区时应避免设置排风窗。
③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迎风面与该地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且不应小于45°。
④夏季自然通风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2 m,为了防止进风被污染,还应考虑避开室内热源和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当进风口高于2 m时,应考虑对进风效率的影响,具体可查阅相关资料;在严寒地区或严寒地区用于冬季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应小于4 m,如小于,应该采取工作地点吹冷风的措施。
⑤自然通风也可以应用与民用建筑的厨房、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等,当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采用机械通风。对于普通建筑的卧室、起居室以及办公室等均可采用自然通风。
⑥散发热量的工业建筑,其自然通风量应根据热压作用进行计算。当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辅以机械通风。反之,当室内有机械通风时,应考虑其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
⑦夏季自然通风应采用流量系数大、便于操作和维修的风口;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选用的避风天窗应便于开关和维修。
⑧除天窗能稳定排风或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m/s地区可采用一般天窗外,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室内散热量大于23 w/m3和其他地区的水内散热量大于35 w/m3以及不允许天窗气流倒灌时,均采用避风天窗。
4.2 自然通风计算
4.2.1 假设条件
由于车间内工艺设备布置,设备散热等情况很复杂,须采用一些假设条件才能进行计算。
①整个车间的温度均一致,车间的余热量不随时间变化。
②通风过程是稳定的,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不随时间变化。(www.xing528.com)
③车间内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静压相等,静压沿高度方向的变化符合流体静力学规律。
④车间内空气流动时不受任何物体的阻挡。
⑤不考虑局部气流的影响,热射流、通风气流到达排风口前已经消散。
⑥进、排风口为方形或长方形孔口。
4.2.2 已知条件和设计目的
①已知条件:车间内余热量Q、工作区设计温度tp 、室外空气温度tw 、车间内热源的几何尺寸、分布情况。
②设计目的:确定各窗孔的位置和面积、计算自然通风量、确定运行管理方法。
4.3.3 设计计算步骤
①计算消除余热所需的全面通风量,用下式计算。
②确定窗孔位置及中和面位置。
③查取物性参数,如空气密度、空气比热、窗孔流量系数等。
④计算各窗孔的内外压差。
⑤分配各窗孔的进、排风量,计算各窗孔的面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