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康复学:脑卒中的恢复率差异及预后规律

中医康复学:脑卒中的恢复率差异及预后规律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病因发病急促、变化迅速、来势凶猛,故称为“脑卒中”。例如,复发脑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率明显低于初发病例,两侧复发偏瘫形成的四肢瘫比同侧再发的偏瘫预后更差。

中医康复学:脑卒中的恢复率差异及预后规律

一、概述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

在正常情况下,脑血管输送血液,为大脑神经细胞提供所需营养物质,以维持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等异常变化时,就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急性缺血坏死。该病因发病急促、变化迅速、来势凶猛,故称为“脑卒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风内动所致,故又称为“中风”。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通常指2~3周之后,约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重者可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偏瘫,脑神经麻痹引起的口眼歪斜,自主神经损伤引起的排泄障碍以及感觉语言、神志等方面的障碍。本节主要从中医康复学的角度讨论偏瘫。

偏瘫即一侧肢体活动困难,又称“半身不遂”、“偏废”、“偏枯”等。轻者仅表现为患者肢体软弱无力、活动不灵活,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

二、病因病机

偏瘫多为中风后遗症,因此又称为“中风偏瘫”。中医认为,中风偏瘫患者多因素体亏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或素有痰瘀内阻,经脉不利,或情志失调、饮食劳倦而诱发。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均可造成运动神经损伤,而引起对侧肢体半身不遂。由于偏瘫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因此针对中风偏瘫发病以及所致功能障碍的特点,应尽早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对于减轻中风偏瘫的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临床表现与康复预测

在脑卒中发病初期,尽早准确地预测患者将来的恢复情况,正确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最佳康复治疗方案。

偏瘫后运动功能的康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偏瘫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患者的年龄、既往身体状况、并发症、职业、性格、康复开始时间等。

(一)步行功能康复预测

在偏瘫发病初期,当意识清醒后,通过对下肢简单的运动功能检测,可大致判断将来是否能恢复步行功能(表10-1)。

表10-1 偏瘫步行功能恢复预测

(二)手功能康复预测

中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对于日常生活和职业能力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可根据手指出现运动的时间,来预测手功能可大体恢复到何种程度(表10-2)。

表10-2 偏瘫手功能恢复预测

(三)影响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运动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脑组织和脑血管损伤的原因、部位及程度。一般来说,皮层损伤较深部损伤恢复快;大脑后动脉损伤比大脑前动脉损伤恢复得好;脑出血比脑梗死死亡率高,但一般幸存的脑出血患者比脑梗死患者恢复得好;此外,运动功能的恢复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年龄对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尤为显著。年龄愈大步行恢复愈差。但年龄对上肢和手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小,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

(2)既往的运动障碍:既往的运动障碍,如既往脑卒中、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及神经肌肉的病变等,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复发脑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率明显低于初发病例,两侧复发偏瘫形成的四肢瘫比同侧再发的偏瘫预后更差。

(3)内科并发症:伴有内科并发症如血压、冠心病等,常常导致训练中止,并可引起某些继发性功能障碍,因此恢复较差。

(4)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特别是下肢早期适当的康复运动训练,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康复开始时间越早,恢复会越好。否则,若贻误康复功能训练的时期,常导致废用综合征,如出现关节的畸形、肌力的低下等。

(5)恢复欲望:恢复欲望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有些患者虽然具有恢复步行及独立生活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恢复的欲望,不愿意或不积极参与学习和训练,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这类患者,常需要与心理治疗师协同治疗。

(6)失认症、失用症:失认症、失用症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密切相关。特别是伴有重度失认症、失用症的患者,即使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也很难恢复实用步行及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

(7)失语症:伴有失语症的患者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思想交流,特别是伴有感觉性失语的患者,由于无法听懂治疗师的语言,往往难以配合康复治疗。因此,直接影响功能的恢复。

(8)视野缺损:视野缺损对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据有关统计,伴有视野缺损的中风偏瘫患者,约有60%不能独立步行。

(四)运动功能恢复过程

掌握偏瘫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对于正确估计阶段性康复疗效,预测运动功能的发展转归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偏瘫最初表现为完全瘫痪状态,接着出现的是联合反应和随意收缩,并逐渐出现共同运动。随着病情的恢复,共同运动的支配力减弱,逐步分解为单独运动。最后,完全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完成各种自由的、随意的运动。国外学者通过长期精细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偏瘫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将其整个恢复过程大体划分为六个阶段,并以此作为偏瘫患者运动机能恢复的评价基准。

(1)弛缓性完全瘫痪期:在偏瘫早期(2周内),患侧上下肢肌肉均呈弛缓状态,完全无收缩能力,不能进行任何的随意运动。

(2)联合反应和随意收缩期:联合反应是通过机体左右侧联络引起的反应。早期偏瘫患者在患侧还不能进行随意运动时,如果使健侧肌肉进行较强的运动,可引起患侧的肌肉收缩。在偏瘫的恢复过程中,患侧最早出现的运动即是这类联合反应。上肢主要为胸大肌和胸锁乳突肌的上部,下肢主要为髋关节的内收肌群。

随意收缩是指患侧肌肉的随意收缩。这种收缩可引起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但不能引起肢体关节的运动。因此,只能通过医生的触觉获得。

(3)共同运动期:共同运动是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动作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由于这种运动只能按照一定的固定模式进行,没有选择性运动,因此称为共同运动。此期上下肢均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并可带动一定的关节运动,且痉挛逐渐加重。

(4)分离度较低的运动:共同运动的支配力逐渐减弱,痉挛亦开始减弱。可进行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简单的分离运动。例如取坐位时,足可在地板上向后滑动,使膝关节屈曲90°以上;上肢向背后移动,手可触及体侧、腰部。

(5)分离度较高的运动:随着共同运动的支配力和痉挛的不断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可逐渐进行较为复杂的、分离度较高的运动。例如取站立位时,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运动;肘关节伸展,上肢可向侧方上举至90°以上。

(6)随意运动:几乎完全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痉挛基本消失,可完成各种自由的、随意的运动。同时在运动速度和运动的协调性、技巧性方面亦接近于正常水平。

必须说明的是,运动机能究竟可恢复到何种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并非全部能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凡贻误正常的训练时机或错误的训练方法,均可影响运动机能的恢复,造成误用症候群或废用症候群。

四、康复辨证

(一)急性期

本病多由忧郁恼怒、情志失调、嗜食肥甘厚味,或年老精气虚损所致。气阴不足为致病之本,风、痰、瘀为发病之标。其主要病机则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痰瘀血蒙蔽清窍,阻塞于脑所致。临床有中脏腑与中经络之别。

(1)中经络:病情较轻,病邪较浅,可见头痛、眩晕、舌强不语、半身瘫痪、肌肤麻木、口眼歪斜,可伴有耳鸣、腰膝酸软、脉弦或浮数等。但一般无昏迷等神志的改变。

(2)中脏腑:病情较重,病邪较深,可有精神或意识障碍。除半身不遂、肌肤麻木、口眼歪斜、口语蹇涩等症状外,常有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不开、牙关紧闭、两手握固、便闭、肢体强直或痉挛、脉弦滑有力等。

(二)恢复期

偏瘫恢复阶段大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所谓虚,多为气虚、阴虚,而阴虚又主要为肝肾阴虚;所谓实,则多为瘀血、痰浊。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气虚血瘀:偏瘫兼见体倦乏力、形体虚羸、半身麻木、肌肤甲错、舌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2)肝肾阴虚:偏瘫兼见腰酸腿软、耳鸣健忘、眩晕、视物模糊,或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弦细。

(3)脾虚痰湿:偏瘫兼见肢体软弱无力、感觉迟钝、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形体肥胖、面黄唇淡,或语言不利、舌体胖大、舌淡苔腻、脉滑。

五、康复适应证

脑卒中发生的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不能随意运动,可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此时,要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措施。但是由于发病初期,患者多有脑水肿,或伴有昏迷、高烧,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脉搏等尚不稳定,病情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应以临床抢救为主。虽然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措施对于减轻偏瘫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在恢复期,患者多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不能随意运动。可伴有肢体强直、拘急,或肌肤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此时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已基本稳定,意识清醒,大多数患者可理解医护人员的语言,并能配合康复治疗。因此,应鼓励患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六、康复治疗方案

(一)急性期

在脑卒中发病的急性期,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此期的康复治疗重点在于协助治疗原发病,防止病情恶化,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其主要方法为中药针灸等。体位疗法和运动疗法对防止继发性功能障碍,如压疮、关节挛缩、疼痛、肌肉萎缩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应用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1.中药疗法

中经络者,可平肝息风,兼顾肝肾之阴。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方含生龙骨、生牡蛎、牛膝、生白芍、龟甲、代赭石、钩藤、天麻菊花),水煎服,每日1次。若心中烦热者,可加生石膏、栀子;头痛头晕重者,可加僵蚕;头重、胸闷、痰多者可加竹沥、川贝,或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三化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生大黄、枳实、茯苓陈皮丹参),水煎服,每日1次。

中脏腑者,当以开窍熄风为主。可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同时服用羚羊角汤加天麻钩藤汤(羚羊角粉、钩藤、天麻、生石决明、蜈蚣、白芍、生大黄、胆南星、夏枯草),水浓煎,鼻饲或灌服。

2.针灸疗法

中经络者,如半身不遂,伴头晕头痛、耳鸣腰酸,可取风池、肝俞、肾俞、阳陵泉、太溪;如以半身不遂、痰多胸闷、便干等为主,可选风池、风府、大椎、肺俞、中府、天突、丰隆、足三里、曲池、肾俞、膻中、天枢、三阴交。每次取3~5穴,交替使用。

中脏腑者,应先开窍醒神,可取十二井穴放血,人中穴大幅度捻转提插,待患者稍微神清后,可取百会、风池、内关、外关、太冲、合谷、足三里。若出现脱证,可急刺人中沟,同时用艾灸灸百会、神阙、中极、气海、关元;待神清后用补法针刺足三里、太溪、膻中、内关、中脘,留针20分钟。每次取3~5穴,交替使用。

3.体位疗法

(1)保持正确体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第一步当保持正确体位。正确体位可以防止肌肉弛缓或痉挛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模式,防止因卧床引起的继发性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保证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临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下肢各关节肢位:下肢关节主要有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为了防止踝关节畸形引起的足下垂、髋关节的外旋以及膝关节的屈曲畸形,要注意保持踝关节0°、膝关节微屈约30°、髋关节轻度屈曲肢位,要特别注意防止髋关节的外旋。

腕关节、手指关节肢位:腕关节要保持轻度的背屈位(约30°),各手指微屈,可让患者握住直径约5cm圆柱形物。

③肩关节肢位:肩关节最容易发生疼痛和运动范围受限。因此,急性期的肢位特别重要。肩关节通常最容易发生内收和内旋拘挛,所以要尽可能保持外展、外旋位。可在患侧上肢和躯干之间放置枕头,或取上肢举上位。(www.xing528.com)

(2)定时变换体位:有关研究表明,末梢血液循环阻断两小时以上,局部组织即可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原则上应每隔两小时变换1次体位。

体位变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任何体位及体位变换都要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为前提。

②最好每隔两小时变换1次体位。在特殊情况下亦不应超过3小时,否则时间过长引起压疮。

③意识明显障碍者不能取俯卧位,病情稳定者亦需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

④若血压出现明显下降,收缩期血压在100mmHg以下者;或头部轻度前屈时出现瞳孔散大者;患者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者;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痉挛性强直者;呼吸不规则;呕吐频繁;双侧弛缓性麻痹;频发性全身痉挛等以上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体位变化。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即通过被动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主要在四肢进行,用于意识不清,或不能进行自我被动运动者。肢体的被动运动就是借助治疗者手法进行的运动。研究证明,如果关节制动超过3周以上,肌肉和关节等疏松结缔组织就会变为致密结缔组织而致关节挛缩变形。中风患者因肢体的高度痉挛,在肢位固定的情况下,2~3日内即开始继发关节活动受限。而肢位的被动运动可预防关节挛缩引起的活动受限,并可使患者早期体会正确的运动感觉。因此,当出现呕吐、发热、严重昏迷等危险症状得以改善,病情基本稳定时,应尽早进行治疗。一般地说,脑梗死患者多数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半身不遂,而没有意识障碍等危险症状。

肢体的被动运动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被动运动应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若患者出现疼痛,不可勉强。

(2)要充分固定活动关节的近端关节,以防止替代运动。

(3)运动要缓慢、柔和,有节律性,使患者充分理解正确的运动方向,以便记忆肌肉收缩的感觉。

(4)对容易引起变形或已有变形的关节需重点运动。

(5)每个动作每次要重复5~6遍,每日两次。

(二)恢复期

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时间,因人、因病的轻重和性质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缺血性中风多在发病后1周、脑部手术后2~3周内即进入卧床恢复期。

此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补虚、祛瘀、化痰,其主要康复治疗方法为药物、针灸、推拿等。运动疗法可降低肌张力,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作业疗法可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轮椅、矫形器可补充或替代患者部分功能。可适时选择应用。

1.中药疗法

气虚血瘀者,宜补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桂枝、川芎、红花、地龙、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瘀血甚者,加没药、乳香;病程较长者,加全蝎、蜈蚣。肝肾阴亏者,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枸杞子、菊花)。阴虚阳亢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有瘀血者,加丹参、全蝎。痰湿内阻者,宜祛湿化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茯苓、甘草、陈皮、丹参)。脾虚重者,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若偏瘫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可兼用中药熏洗法。如透骨草、荆芥防风、桂枝、当归、苏木、牛膝、红花,煎水大半盆,盆上放一木板,将患肢置于木板上,熏蒸烫洗。在患肢上可用小棉被盖住,用于保温。温度不可太高,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个肢体熏蒸烫洗30分钟左右。

2.针灸疗法

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内关、合谷、天泉、少海;下肢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解溪、昆仑。每次取3~5穴,交替使用。

头针可取患肢对侧部位;耳针疗法可取神门、脑干、枕、颞区、肝、肾,或用王不留行贴敷,每3日换1次,辨证取穴。

3.推拿疗法

推拿按摩可舒筋活络,缓解肢体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穴位推拿的取穴,可参照针灸取穴进行。手法要平稳,由轻而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宜。随着病情的逐渐恢复,可让患者自我按摩。

4.运动疗法

(1)肢体的被动运动:肢体的被动运动,就是患者利用健侧的力量带动患侧肢体的运动。主要用于意识清醒、能理解配合治疗师、患侧肢体无运动能力者。

被动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被动运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下肢仅有部分关节可以进行活动。

②动作要轻柔、和缓,活动范围以不引起疼痛为前提。

③每个动作需重复2~5遍,每日2次。

④每个动作完成后,要注意适当休息,以防止过度疲劳。

(2)肢体的主动运动:肢体的主动运动,就是依靠患侧肢体自身力量进行的运动。这种运动在最初阶段的活动范围可能较小,但效果较被动运动显著。所以,应尽可能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不能完成的动作,治疗师可给予最低限度的协助。

(3)床上基本动作训练:床上基本动作主要是指卧床期的翻身动作和移动动作。这是偏瘫患者能够利用的最原始的运动。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卧床患者掌握这些动作,会给大小便、擦洗身体、更衣等带来较大的方便。同时,对于预防压疮及继发性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翻身动作:从个体发育学角度来看,翻身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运动之一,对脑卒中后的患者,也是最初进行的运动之一。由于锥体束中约有15%的纤维不交叉,而是直接支配同侧的躯干肌。因此,躯干肌的瘫痪大多不明显或较轻。这对于翻身运动训练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患者需坚持每天练习,有助于早日康复。

②移动动作:卧床期的移动动作,主要是利用健侧上下肢及颈部的屈伸运动等,向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

(4)起坐与跪立训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让患者尽早进行起坐训练,并随着症状的不断改善及体力的恢复,逐步过渡到跪立位训练。

起坐与跪立训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肌力,打破下肢伸肌共同运动的病理模式,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进一步恢复,防止废用性全身机能低下,为将来独立行走打下基础。

①起坐训练:在脑卒中最基本的康复治疗中,最早开始进行的就是坐位和坐位耐性训练。一般地说,在发病时如果没有意识障碍,或者仅有极轻微的异常,生命体征稳定(约50%),约在发病后2~3天开始进行坐位训练。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强化颈部、躯干部和臀部的肌肉,对于未来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症患者在最初进行坐位练习时,动作要缓慢、柔和,要循序渐进。最初可将床头抬高或将靠背回调至30°,让患者靠背坐,下肢伸展,保持水平位。初次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以5分钟左右为宜,每日2次。此后逐渐增大角度并延长坐位时间,一般以每日增加10°,延长5分钟为宜。随着症状的改善,可通过上肢位置的变换,以进行坐位的稳定和平衡训练。

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脑卒中患者体位血压调节反射机制减弱,在早期坐位训练时,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在进行起坐训练时,要充分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发青、出冷汗等症状,应暂时停止训练。

②跪立位训练:跪立位运动,可锻炼患者从躯干部到大腿肌肉的功能、平衡机能以及患侧负重能力等。另外,以膝关节屈曲位支持体重,可抑制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打破伸肌共同运动模式,提高下肢的分离运动。因此,在抗重力和神经生理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稳定性逐渐提高,可再给以前后或左右适当的力量,以进行平衡功能训练。这不仅对固定肌具有强化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反射的技巧。

但必须注意的是,跪立位具有一定的难度,故仅适用于部分体力及功能较好的患者。凡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肥胖患者等不适宜此类训练。

(5)站立与步行训练:依靠双下肢站立和步行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独立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最基本需求。因此,站立和步行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坐位平衡功能基本恢复,患侧髋、膝关节能主动屈曲,说明该侧肢体已有下床站立、步行的能力,可逐步开始进行站立训练。并随着站立稳定性的提高,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

①站立位训练:对一般偏瘫患者而言,单纯站立并不十分困难,问题在于坐位与站立位的变换。站立位训练的重点在于起坐动作练习及站立位的平衡训练。站立位训练应尽早开始,一般应在发病后3周内开始。立位训练可在床边或平行杠内进行,起初一定要有人辅助,以确保安全,并注意指导患者尽可能以患侧下肢支撑体重。

②步行训练:当站立基本稳定、患侧能承受负荷时,就应尽早进行步行训练。由于患者长时间没有步行,最初进行步行训练时有摔倒的危险。因此,步行训练的前阶段,要在辅助者的适当协助下进行。同时要充分利用平行杠、手杖等在训练室中完成步行的基本训练。而后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的实用步行。

(6)上肢的功能训练:上肢的功能恢复与下肢不同。一般而言,在发病后1个月左右,即有50%的患者达到恢复的顶点,以后恢复速度急剧减少。特别是手功能要恢复到实用的程度,必须远端功能完全恢复,因此恢复能力较差、时间较长。另外,由于仅用健手就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动作,不像下肢那样仅用健侧不能行走,所以常忽略上肢的功能训练。实际上,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如能以正确的方法坚持功能训练,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外旋的运动受限及挛缩、疼痛;肘、腕关节的伸展受限;掌指关节的伸展位、拇指的内收位挛缩等。这些均可在发病初期通过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加以预防。在恢复期,充分利用模具推拉训练及积木、各种插件的抓握等作业疗法的训练。既可进一步维持和扩大各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抑制异常的病理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早日完成。

5.作业疗法

偏瘫患者的作业疗法的开始时间一般稍晚于运动疗法,轻症患者亦可同时进行。作业疗法内容很多,包括日常生活运动的训练、技巧训练、自助具使用训练、精神心理的改善、痴呆的预防等,其中重点是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日常生活运动训练,主要包括饮食、穿衣、洗漱、个人卫生等各种基本运动和技巧的训练。就正常人而言,这些活动是极其普通的,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以完成。但对于偏瘫患者,却常常成为极难完成的。这些动作训练贯穿于从翻身训练开始到技巧训练的全过程。它不仅限于患侧肢体的机能恢复,也限于整体的机能改善。因此,涉及利用必要的生活辅助器械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等。另外,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环境以及本人在家庭中所占有的地位不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内容亦有所差异。例如,对青壮年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应以能独立参与社会活动为目标;而老年人则是以能在家庭内独立生活为目标。

6.轮椅、矫形器疗法

(1)轮椅的移乘及使用:轮椅是中风偏瘫患者非常重要的代步工具。对于部分不能恢复独立步行的患者,轮椅即成为必需的交通和移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适时地使用轮椅,可帮助患者尽早脱离病床,以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而且便于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提高患者对独立生活的自信心;选择适宜的轮椅,并指导患者熟练掌握轮椅的移乘及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参与社会活动,并有助于心理上的恢复与平衡。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从床(椅)向轮椅的移动、从轮椅向床(椅)的移动以及轮椅的驱动。

(2)矫形器的使用:矫形器具有预防和矫正畸形、保护病变组织、弥补或代偿某些失去的机能的作用,是为了减轻四肢、躯干的功能障碍所使用的矫形辅助装置。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使用下肢矫形器,可有效地预防下肢的挛缩畸形,特别是踝关节的畸形,使站立行走稳定,步态接近于正常。

另外,在站立位和步行训练过程中,要适时选用各类手杖。这对于提高训练质量,乃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7.其他疗法

偏瘫的恢复期较长,且常伴有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往往需要多种康复疗法综合应用。如语言疗法、心理疗法、饮食疗法、沐浴疗法、气功疗法和职业训练等,临证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七、康复护理

(一)早期康复护理

在偏瘫发病的急性期,特别是在发病后的最初几天,患者常伴有昏迷、意识障碍,病情尚不稳定,因此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早期偏瘫患者容易继发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往往系受凉引起,因此要注意室内保暖。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淡盐水清洗口腔,以防止发病菌的滋生。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

(1)起居护理: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应预防“复中”。过度疲劳是复发的重要诱因,因此应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切忌劳累的过度;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但运动量不可太过,应以无明显疲劳感为度;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睡眠计划,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除多食用纤维性的蔬菜、水果外,应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要限制钠盐和脂肪,以防止血压升高以及肥胖、高脂血症的进一步发展。要多食蔬菜瓜果、豆类或豆制品、鱼类和奶类,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并可以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增强体质,益寿延年。要注意适当饮水,偏瘫患者大多对口渴不敏感,因此要养成每天不渴也要适当饮水的习惯,以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状态。既往有烟酒嗜好者,应戒除烟酒。

(3)其他:要加强患肢护理,注意局部保暖,可用热水袋或局部烫洗,但同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