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旦得知患病后,即存在严重的焦虑、不安、恐惧、绝望等复杂心理,这些不良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可变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如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就必须进行心理诱导,使其康复。施予恰当的心理支持治疗,其主要步骤:
(1)利用心理学技巧在访谈时了解病人对患病的态度,掌握其忧虑,期望和心理防御特征,采取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疑虑,提供保证等心理学技术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正视现实,从而达到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根据不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降低焦虑和抑郁,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
(3)心理暗示,必要时用精神药物和安慰剂。
(4)必要时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
(5)家庭及社会配合。国外常用的心理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教育诱导、行为训练、个体化心理治疗、小组心理干预。目的是激活病人的生存欲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对于如何更好地使病人的不良心态得到康复,我们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www.xing528.com)
(1)转移心理压力:即心理活动的转移,因为许多人患病后不是被疾病本身击倒而是被恐惧吓倒。应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如引导患者参加琴、棋、书、画活动,可以提高生活情趣、转移情志、陶冶情操。或参加癌病患者组织的俱乐部,以现身说法的实例来感染,说服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
(2)消除痛苦心理:痛苦心理包括躯体的不适,心理的不适,器官功能紊乱,行为改变,甚至会使病情恶化,影响预后消除痛苦的心理,对于晚癌患者来说,疼痛就如信号,随时提醒患者癌症的存在,死亡的临近,更加重患者的失望、恐惧,这些不良的刺激又会增加患者痛觉反应的程度。
对疼痛的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另有对疼痛的解释为;疼痛是对机体组织有损伤或有损伤威胁的刺激引起的。痛苦心理可以存在于癌症诊断治疗的临床全过程。因为癌症的确诊,放化疗对身体的影响,手术所致的紧张心理等都将直接导致和加重痛苦心理。所以消除痛苦心理,控制好癌痛,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带癌生存率。
(3)建立医患的信任: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态,医护人员和蔼、可亲、端庄、得体的语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其倾诉给予赞许或同情。均会增加医患间的信任。因为肿瘤病人所表现出的心态,多由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所决定,随着对疾病的渐进性的正确认识,患者增加了同肿瘤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取得医患间相互信任后,患者可以自觉地有意识地自我调整心态,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态是不断变化的,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是靠医患的相互信任维持的。
(4)心理暗示:患者一旦确诊,即处于强烈的心理应激之中,已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暗示疗法,就是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性格、心态、情绪的不同,利用医护人员自身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使患者信服您的诊治和心理疏导,以削减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恐惧、不安、焦虑,客观正确地认识疾病,重树战胜癌病的信心,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改善,能够自觉地无意识地接受医护人员的心理暗示。
(5)社会支持:生存是每个患者最基本也是最强烈的要求,患者渴望了解病情和生存时间,对生命的渴求,促使患者忍受治疗中带来的不适或疾病本身的痛苦。这时病人最需要理解,关心和支持,除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理解外,还渴望得到亲朋的安慰、理解和支持,使其减少或忘记疾病带来的心理和肉体上的痛苦,这即是社会支持,在良好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得到细微的关怀,精心的照顾,其患者生存意志增强,生活质量提高。在我国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族成员,因此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爱护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悲观、焦虑、绝望等。尽量使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医护人员面对患者,不仅需要生物医学的诊疗技术,而且要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康复指导,需有情感的赋予,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处于一种慢性病的状态中不能根治,随时有疾病复发的威胁,心理受到长期不良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及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所以正确恰当的心理康复可以使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目前我国对心理患者的治疗措施多侧重于生物治疗,以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比较薄弱。鼓励患者抱求生意志,持乐观精神,如《素问》篇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病人处于一种长期不良心态的慢性刺激中,可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致病情加重恶化,其中医理论和现代的心理学是一脉相承的,求生是人的天性,是生命受到威胁的一种本能反应,只要施予正确的心理学治疗,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康复,临床治疗就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