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康复学:饮食康复法与冬令养生

中医康复学:饮食康复法与冬令养生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食康复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选择具有康复治疗意义的食物或食物与药物配合的药膳,按照饮食调理的原则,以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种康复方法。饮食康复法,一般分为饮食疗法和药膳疗法两种,适用于多种病证的康复。不过,冬令饮食虽以温热为宜,但亦要注意到人体内在的生理变化。

中医康复学:饮食康复法与冬令养生

饮食康复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选择具有康复治疗意义的食物或食物与药物配合的药膳,按照饮食调理的原则,以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种康复方法。饮食康复法所形成的康复食谱有别于日常食谱,其作用表现为:具有康复身心的作用,如《千金要方·食谱》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如《素问·生气天论篇》云“谨和五味”则“长有天命”;具有病后调理的作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新愈之后,藏府气血皆不足,营卫不通,肠胃未和,惟宜白粥静养。”

饮食康复法,一般分为饮食疗法和药膳疗法两种,适用于多种病证的康复。

一、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食治,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由于康复病患元气亏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减,气机郁滞,阴阳失调,而食疗与中药治疗疾病一样可因其寒、热、温、凉属性的不同而功效各异。如《本草求真·卷九》说:“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所以,在辨证的基础上,可施用食疗以扶正补虚、协调阴阳的偏盛偏衰。正如《养老奉亲书·序》说,是以一身中之阴阳运行,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如羊肉味甘性温热,有补虚温中、益肾壮阳之效,故能治疗脏腑虚寒一类病证,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

(一)基本原则

食物作用于人体,需根据一定的原则来应用。食物虽然作用平和,仍有一定的偏性,故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进行灵活取舍,并应强调合理利用。即根据个体需要,选用相应食物,或合理搭配,以符合人体健康需要。具体应坚持如下原则:

1.整体性

人体的生理、病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春夏秋冬气候的变迁、东南西北地势的高下、个体长幼体质的差异等。因此,饮食养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掌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整体性原则,灵活选食。

2.因人制宜

即重视饮食的个体特异性,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来配制膳食。以体质而论,阳虚阴盛之体,宜食温热而不宜寒凉;阴虚阳盛之体,宜食清润而不宜辛辣;痰湿体质的人,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少吃肥甘油腻;素体脾胃虚者,宜食温软之品,忌吃粗硬生冷;过敏体质之人,又应慎食海腥、鱼虾之类,以免诱发风疹、哮喘等病。从年龄而言,老人生理功能减退,脾胃功能多虚,只宜茹淡平补,五味不宜太过,厚腻炙馎、辛辣生冷等食物皆应慎食或节食。因此,老人饮食以素为主,清淡可口,烹调上要做到熟、细、软、烂,进食宜少吃多餐,最好是多食些粥类,因为粥能推陈致新,养胃生津,极易消化,可培育后天,令五脏安和,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相宜。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未健,气血未充,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因而,为了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营养必须丰富、全面、合理。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注意“乳贵有时”,正确掌握哺乳的时间、方法、数量及断奶的时间。断奶后,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基础上,要注意“食贵有节”,即饥饱适度,不能纵口填腹,否则小儿饮食过多,更伤脾胃,致使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能为机体所用,从而形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导致肥胖。正如《格致余论·慈幼论》所说:“惟务姑息,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

在性别方面,主要是女子以血为用,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如经期前后饮食宜温,切忌寒凉酸冷,以适应气血喜温恶寒的特性。若恣意进食生冷瓜果或酸凉饮料,可使胞宫经脉拘急,血液运行不畅,发生痛经闭经等。当然,若过食辛辣,亦能生热动血,导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妊娠期间,出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增加营养,但不可偏嗜,一般认为产前宜清补,有“产前一盆火,饮食不宜暖”之说。分娩后气血多虚,且血液上行化为乳汁,故当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并宜温补。因产后体质多属虚寒,故又有“产后一块冰,寒物用当心”的说法。

3.因时制宜

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之别,食物性味也有清凉、甘淡、辛热、温补之异,故饮食摄养宜顺应四时而调整。《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中明确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治其寒。”

春三月,气候渐温,万物复苏,人体肝气当令。《千金要方·食治·序论》中有“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之说,其意是要求少吃酸味食物以制肝木旺盛,多吃甜味食物以增强脾的功能。一般认为春宜甘温平淡,再适当地配合具有清肝疏肝作用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芹菜菠菜荠菜荸荠等。夏三月,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体消化功能下降,食欲普遍不振。因此,夏季饮食应以甘寒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并少吃肥腻、辛辣、燥热等助阳上火、积湿生热之品。食西瓜、黄瓜、绿豆扁豆玉米、薏苡仁、豇豆、豌豆、冬瓜、丝瓜、西红柿、枇杷等清淡的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此外,夏季出汗较多,津液亏乏,故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肥腻食物一般难以消化,特别是在长夏季节,易致湿困脾虚,因而忌食。

秋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气候偏于干燥,且肺气当令。故在饮食方面多选择甘润性平的食物,以生津养肺,润燥护肤,如梨、柿子香蕉甘蔗、菠萝、百合银耳、萝卜和乳品、芝麻、糯米、蜂蜜等。此外,秋季人体肠胃内虚,抵抗力较弱,是胃肠疾病的多发季节。此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虽然天气尚有余热,也不可多食瓜果,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

冬三月,气候严寒,万物凋谢,朔风凛冽,冰冻虫伏,易伤阳气,故饮食宜选温补的食物,以助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要补助肾阳,如选择牛肉、羊肉、狗肉桂圆、红枣、核桃仁等食物。在调味品上,也可多吃些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不过,冬令饮食虽以温热为宜,但亦要注意到人体内在的生理变化。因为气候虽冷,但人体腹内较温,故温热的食物亦不宜吃得过多,否则有耗阴伤精之弊。又由于冬季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相对较低,且人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所以,根据中医学“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月进补才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以滋养五脏,培育元气,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为来年健康的体魄打下良好的基础。

4.因地制宜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相同,故应采取相适宜的饮食养生方法。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多高原,气候较寒冷、干燥;东南地区,地势偏低洼,气候较温热、潮湿。根据这一特点,在饮食上应有所选择,以适应养生的需要。通常是髙原之人阳气易伤,宜食温性之品以胜寒凉之气;又由于多风燥,耗损人体阴液使皮肤燥裂,故宜用滋润的食物以胜其干燥。而平原之人阴气不足,湿气偏盛,要多食一些甘凉或清淡通利之品,以养阴益气,宽胸祛湿。总之,根据地区的不同,正确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5.辨证施食

所谓辨证施食,即指根据不同的病证来选配食物。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配应在辨证施食的原则下进行,如虚证宜用补益之物,实证宜用祛邪之品,表证宜用发散之品,里实证宜用通泄之品,里寒证宜用温里之品,里热证宜用清泄之品。针对同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证候,在选择食物时亦有差别。如同为泄泻,属湿热内蕴证,宜食马齿苋;属食积中焦证,宜食山楂、萝卜;属脾胃虚弱证,宜食莲子、藕;属气滞胃脘痛,宜食橘子,但不宜食柿子;属胃阴不足应食含水分较多的水果,不宜食干果。

6.辨病施食

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在病理和生理上具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尽管在不同人体和不同阶段,其证候的表现有异,但它固有的变化规律依然存在,在治疗中必须注意到疾病的特殊性,故食疗也讲究辨病施治,如遗精病,无论何证均宜用莲子;消渴病,宜食用南瓜山药。在食物选配时,既要注意证候的多样性,又要重视疾病的内在特殊本质,在疾病的诊断确立后,辨明其证候是正确选用食物的前提。掌握每一食物的性能特点,有针对性施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辨证与辨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

7.合理调配

由于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调配,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8.谨和五味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五味对五脏有其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强壮身体。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当然,五味偏嗜甚至太过,久之也会引起相应脏气的偏盛偏衰,导致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失调。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腹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可见,五味对五脏具有双重作用,不可偏颇,应五味和调有节,才有助于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适当吃些酸食,可健脾开胃,促进食欲,并增强肝脏的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故睥胃有病者宜少食。苦味具有除烦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等作用,但多食将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甘味具有补养气血、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毒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壅塞滞气、助湿生痰,甚至诱发消渴病。辛味可发散、行气、活血,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但食之过量会刺激胃黏膜,故患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神经衰弱的病患不食为好。咸味能软坚润下,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以及正常的水钠钾代谢作用。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量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但过食可诱发水肿、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

9.粗细结合

粗细结合是指主食中的五谷相杂。五谷,是稻、麦、薯及豆一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了必需的热量和能量。所谓五谷相杂,是说人们每天的主食,不可单一化,应粗粮与细粮相结合,才能符合人体的营养结构,满足人体气、血、津液等物质生成的需要。在五谷中,一般认为上等的粳米面粉为精细品,而高粱、玉米、大麦之类为粗粮。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只把营养视为肉、鱼、奶、蛋、精米、白面,忽视了营养丰富、保健力强的粗粮。其实,从营养学观点来看,所谓精品其营养价值反而不如粗粮高。据现代营养学测定,同样1kg粮食,供给热能较多、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莜麦面、糜子面,其次为小米、玉米和高粱,而大米、白面的含量最低。小米、玉米中的钙相当于精细米的2倍,铁为3~4倍。维生素及纤维素的含量,精品更比粗粮少。不少粗粮还有防病治病的特殊功效,如玉米富含木质素可使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2~3倍,谷胱甘肽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还强500倍,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而甘薯含有一种令癌细胞凋亡的化学武器——去氢表雄酮,其抗癌功力远比茶叶为强。至于米糠、南瓜、马铃薯等,均能分别提供大量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硒、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祛病防病的重要物质。因此,无论从营养学角度,还是从防病延年的角度来看,都应五谷相杂,粗细结合,否则不仅不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严重的还会产生脚气病等营养缺乏症。

10.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是指进食菜肴时,当有荤有素,合理搭配。荤指肉类食物,素指蔬菜、水果等。中医养生学历来是讲究索食,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饮食当知所忌论》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但讲究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菜,因肉类对人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清代医家章穆的《调疾饮食辨·鸟兽类·豕》说:“大抵肉能补肉,故丰肌体、泽皮肤,又能润肠胃、生津液……内滋外腴,子孙繁衍。”指出肉类对内滋养脏腑,对外润泽肌肤,并有利于生殖后代。不过,若偏嗜膏粱厚味,反而有害无益,容易助湿、生痰、化热,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等病的病机,是由于“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广脾瘅”的病因是由于“数食甘美而多肥”,以致口甘、内热、中满,甚至转为消渴(《素问·奇病论篇》);还有痈肿的发生也与多食肥甘有关,所谓“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动物性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过食可能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肥胖症等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历代养生家都强调,肥浓油腻之品太过,即成腐肠之药,提倡要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格致余论·茹淡论》)。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也主张既要荤素搭配,又要以素为主。因荤素食的合理搭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而素食不但有补益的功能,还有疏通胃肠、帮助消化的作用。素食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大量的纤维素。维生素C可促进细胞对氧的吸收,有利于细胞的修复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而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通便,成为防治胃肠疾病的重要因素。曾有人总结了素食的五大优点,即增加营养有助消化,防止某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防止肥胖,有利于血管的疏通,防癌治癌。尤其是新鲜的蔬菜、干果、浆果等,生物活性极髙,是延年益寿的良好食物。一般而言,比较合理的菜肴是蔬菜的总量要超过荤菜的1倍。通过长寿地区的实际调査,证明了以食各类蔬菜瓜果为主者,多获得高寿。在我国百岁以上的老人中,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也都有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的特点。

11.寒热适宜

寒热适宜,一方面指食物属性的阴阳寒热应互相调和,另一方面指饮食入腹时的生熟情况或冷烫温度要适宜。食物除五味外,还有寒热温凉等不同的性质。《寿世保元·饮食》说:“所谓热物者,如膏粱、辛辣厚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寒物者,冰水、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有之。”属于前者的还包括姜、椒、蒜、韭等,属于后者的还包括鱼、鳖、蟹、贝类水产等。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漠·饮食门》指出“饮食致病,凡伤于热者,多为火热,而停滞者少”,可见阴虚痰热、胃脘灼痛、热结旁流等证,外可见疮疡痈肿等。“伤于寒者,多为停滞,而全非火症”,常见食滞腹胀、腹痛、泄泻,甚至飧泄滑脱、手足厥冷等。

此外,进食时食物的寒热也要讲究,应适合人体的温度。《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更进一步指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意即进热食时,口唇不能有灼热感;吃寒食时,也不能使牙齿感觉冰凉。这是因为过食温热之品,容易损伤脾胃之阴液;过食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从而使人体阴阳失调,出现形寒肢冷、腹痛腹泻,或口干、口臭、便秘、痔疮等病症。故《寿亲养老新书·饮食用暖》说:“饮食太冷热,皆伤阴阳之和。”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中各种消化酶要充分发挥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温度。只有当消化道内食物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大致相同时,各种消化酶的作用才发挥得最充分。而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二)饮食类型

食物服用方式主要分为“饮”和“食”两大类。其常用饮食类型式有:米饭:一般以粳米为主,蒸食用,具有补气益脾、养血作用。粥食:多以粳米、糯米、玉米、小米为主,加水煮成半流质状,适用于病后、身体虚弱进行调补。汤羹:多以肉、蛋、奶、鱼、银耳为主,主要起补益滋养作用。菜肴:多以蔬菜、肉类、禽蛋、鱼虾进行凉拌、蒸、闷、炒、卤、烧、炖、氽等。汤料:是以某种物质加入多量的水进行煨、炖而成,如排骨汤、银耳汤。饮料:是将某种原料和干燥糖粉制成干燥颗粒状散剂,如橘汁精、菠萝精。酒:一般以粮食或葡萄经发酵制成。酒具有散寒、活血、温胃、利尿、助药力的作用。粉:是将食物研末晒干,临用时加水冲服,如糯米粉、荸荠粉。蜜膏:将食物切碎,熬取汁液,浓煎,加入蜂蜜或白糖收膏,如雪梨膏。多具有生津止咳、滋养的功效。(www.xing528.com)

蜜饯:以水果加水煎煮,快煮开时加入蜂蜜,小火煮透即成。多具滋养和胃、润燥生津的作用。糖果:以糖为主,加水熬炼至稠状,再渗入其他食物的汁液、浸膏或粗粉搅匀,熬至不粘手为止,冷却后成块。饼干:用面粉、糖、油、乳品、香料、疏松剂等原料加水调和成面团,经过辊压成薄片成形,烧烤而成的一种疏松干制食品,便于携带,随用随取。

(三)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老残病证和瘥后诸证以及慢性虚损痼疾,如心痛、眩晕、消渴、虚损、失眠、健忘、癃闭、头痛、心悸;痿痹、脏躁、五迟五软;遗精、阳痿、早泄、肥胖、老人咳喘、妇人漏下等。

(四)注意事项

饮食疗法应掌握一定的食物禁忌,否则会导致身体出现偏差,甚至引起病变。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食物禁忌有如下几项:

1.疾病禁忌

指患有某种疾病,某些食物在此期间不宜食用,如久患疮疡、皮肤疾病患不宜食发物,如公鸡、鲤鱼及辛辣之品;阴虚热盛者应忌辛辣动火之品,虚寒泄泻不宜生冷、寒凉之品。一般来说,患病期间凡属生冷、黏腻、腥臭及不易消化之物均应避免食用。

2.配伍禁忌

一般情况下,食物都可以单独使用,有时为了矫味或提髙某方面的作用,常常将不同食物搭配起来食用,其中有些食物不宜在一起配合应用,即所谓配伍禁忌,如柿子忌螃蟹、葱忌蜂蜜、蹩忌苋菜等。但古人对某些禁忌因经验性成分较多,应灵活分析,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3.胎产禁忌

妇女胎前、产后饮食应有不同。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机体的阴血相对不足,而阳气则偏盛,故凡辛热温燥之物不宜食用,即所谓“产前宜凉”。若有妊娠恶阻者,则更应忌用油腻、腥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产后随着胎儿的娩出,气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常呈虚寒状态,同时多兼见瘀血内停,此时凡属寒凉、酸收、辛酸、发散之品均宜禁食,故有“产后宜温”之说。

4.时令禁忌

四季气候交替,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可悖。春夏阳气旺盛,万物生机盎然,应尽量少食温燥发物,如春夏之际忌食狗肉,少食羊肉;秋季气候干燥,万物肃杀,人们常常出现口干舌燥、鼻出血,此时应尽量少食辛热食物,多食含水分较多的水果;冬季严寒应少食甘寒伤胃的食物,宜进食温热性食物。

5.食物质变禁忌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曾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不闲调摄,疾病竞起。”意思是说人们之所以进食各种食物,是为了滋养身体,但吃了不相适宜的食物,反而会危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饮食康复也应重视其禁忌。例如,“肉中有如米点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等(《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6.偏食当忌

五味各有所偏,适时适量搭配食物有益于身体健康,过食易致弊,如经常食用猪肉者易发胖、多痰。

二、药膳疗法

药膳疗法是用药物与食物相配合,经过烹调而形成的具有康复治疗作用的药膳处方治病的一种方法。药膳既有营养,美味爽口,又能防治疾病、保健强身。食药同源,皆以性味功效疗疾,只要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食药性味与五脏病性结合,就能产生康复的养治作用。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尤其是老残虚弱者,“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从而康复脏腑和形神功能。

药膳疗法能充分发挥药物和食物的康复作用,是饮食康复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广泛地用于各类康复病证。

(一)制作方法

药膳疗法的康复饮食调理配方、制作方法多取法于日常饮膳,常用的有煎、煮、熬、蒸、煨、炖、炸、烩、炒、烧等。其制成品主要有膏、粥、饼、面、酒、膠、醴、糖、汤、饮、汁、蜜饯、罐头、糕粉、膳食及菜肴等。

(二)药膳类型

针对常见康复病证的需要,其药膳调理大体可分为七类。

(1)补益类:本类药膳有滋补强壮、延缓衰老、益寿之意。针对气虚、血虚、气虚血亏、阴虚、阳虚的不同要求,在补益类中又分为补气类、补血类、气血双补类、补阴类、补阳类,其中补气类如人参酒、黄芪膏;补血类如地黄酒、红枣黑木耳汤;气血双补类如参枣汤、归参鳝鱼羹;补阴类如枸杞子酒、五味子膏;补阳类如海马酒、鹿茸酒等,可结合具体脏腑选用。

(2)安神类:本类药膳有养心安神、养血镇静、强身健脑、益智的功效,如核桃仁粥、枣仁粥、龙眼肉粥等。

(3)理血类:本类药膳主要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等作用,如丹参酒等。

(4)止咳祛痰平喘类:本类药膳有止咳、祛痰、润肺平喘的作用,如燕窝汤、银耳羹、秋梨膏、枇杷叶粥、糖渍陈皮等。

(5)祛风除湿类:本类药膳多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如五加皮酒、虎骨酒、川乌粥等。

(6)理气、消导类:本类药膳有消积导滞、理气止痛、快胃除满、温中止呕、健脾燥湿等诸方面的作用。常用的有橘饼汤、香砂糖、青盐陈皮、山楂粥、藿香粥、五香槟榔等。

(7)润下类:本类药膳有润燥、通便的作用,如瓜蒌饼、牛乳粥、紫苏麻仁粥、芝麻粥等。

(三)适应证

主要宜于慢性病、老年病、伤残病证及精神疾患的康复,如遗精、阳痿、早泄、肥胖、老人咳喘、各种虚损、小儿五迟五软;心痛、心悸、眩晕、消渴、失眠、健忘、癃闭、便秘;截瘫、痿痹、中风后遗症、夜盲、耳聋;脏躁、癫狂痫、郁症等。

(四)注意事项

饮食要适度,忌太过与不及,做到饮食有节。不可偏食,不仅要注意五味不可偏嗜,而且过食寒凉或温热之品,贪食生冷、肥美、瓜果等,亦在禁忌之列。进行药膳的配方制作时,应注意到药物与食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配伍宜忌问题,如食鲫鱼、鲤鱼忌猪肝;食桃、李忌白术;食参、芪等滋补药忌莱菔子等。但古人的经验,应在康复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探讨。要注意制作药膳的器具,凡煎煮熬制以砂锅为宜。药膳调理疗程的考虑,要区别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康复治疗,疗程宜短,通常病愈即止;食补调理,不但要因人而异,而且要注意季节、地域方宜,时间可稍长;营养调理,则日常进行,必须持之以恒,方见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