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心理康复法: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促进全面康复

中医心理康复法: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促进全面康复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心理康复法传统称之为情志疗法,是康复工作者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影响或改善疾病给病患带来的不良认知和异常情志,使心情平和,以减轻功能障碍,促进病患全面康复的一类康复方法。中医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集中在情志学说之中。自古以来中医学即强调,医者必须充分重视心理因素才能有效地帮助病患康复。这是中医心理治疗中最系统、最具特色的心理康复法。

中医心理康复法: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促进全面康复

中医心理康复法传统称之为情志疗法,是康复工作者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影响或改善疾病给病患带来的不良认知和异常情志,使心情平和,以减轻功能障碍,促进病患全面康复的一类康复方法。中医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集中在情志学说之中。情志是人对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意志过程,即包括认知、情感、情绪、意志在内的心理过程。关于心理康复,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付诸临床实践,所提出的形神统一理论正是世界上最早身心医学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形神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在病理状态下,形伤可引起情志失调,精神情志的失调又会加重形体损伤。正如《景岳全书·郁证》中所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情志和疾病之间存在着“因病而郞”和“因郎而病”的相互关系。在躯体遭受疾病致残后,病患的心理通常要经历震惊、否认、悲痛、抑郁或愤怒、过分依赖,直至适应等几个阶段。而在疾病康复期,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和社会适应困难,其心理状态更是复杂多样。这些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病患的健康,若不能到达最后的适应阶段则会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心理康复在整个康复医疗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医学即强调,医者必须充分重视心理因素才能有效地帮助病患康复。

一、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纠正其所制约的另一种情志的反常活动,从而改善或消除这种异常情志所导致的身心疾患,又称以情制情疗法。这是中医心理治疗中最系统、最具特色的心理康复法。按其所依据的理论不同,情志疗法可具体分为五志相胜疗法及阴阳情志制约法两类。

(一)五志相胜法

根据五行制约关系确立的情志相胜法,即五志相胜法;五志归属五行,构成了悲—金、怒—木、思—土、恐—水、喜—火的对应关系。情志相胜的思想源于两千多年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金元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悲可以制怒,以怆悴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志此之言夺之。”使之广泛应用于临床。悲胜怒通过引发病患的悲伤情绪来纠正其愤怒太过的方法。本法常用于兼有情绪激昂的病证,如眩晕、狂证、痫证等。喜胜悲通过语言、影视等方法使病患喜笑颜开来克制其悲哀太过的方法,临床上各种悲伤证、脏躁证和由悲哀过度所致的病证都可以使用喜法治疗。如《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住。药皆无功,议用蟠针炷艾,病患恶之,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戴人曰:《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又云喜胜悲。”另外,凡心理障碍表现为抑郁等病证也可应用此法;但表现为亢奋、狂躁等病证禁用。疝气、出血证、脱肛、妊娠等,均不宜用喜法引起大笑。

恐胜喜通过危言使病患恐惧来收敛其因过喜而耗散的心神,恢复心神功能的方法。常用于喜笑不止、心气涣散的病证和因过喜而致的情志失调。思胜恐通过使病患深思明辨来克制其过于惊恐的方法,常用于惊恐证的康复医疗,以消除病患的恐惧情绪。怒胜思通过激发病患大怒来减轻其思虑太过、气机郁滞的方法。适用于长期忧思结节、气结成痰或情绪异常低沉,或用喜法治疗无效的病证,如郁证、失眠癫痫等。《儒门事亲·内伤形》曾记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倶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但怒法只能是权宜之法,不可久用,且要用喜法来善后。”凡病患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易升、心火亢盛和阴虚阳亢等证禁用怒法。情志相胜法的治疗原理与情志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有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如气之消沉可抑制气之上逆,故悲可胜怒;气之下夺可抑制神气的涣散不收,故恐可胜喜。现代神经心理学认为,情绪反应属于神经系统的暂时联系,它可以被新的暂时性联系取代。因此,以情制情疗法是具有临床治疗意义的,但临床运用时应注意灵活掌握、因人而异,不可简单照搬。

(二)阴阳情志制约法

依据阴阳对立统一原理,将阴阳属性相对立的情志进行组合,选择一种情志反向调节异常过激的情志,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阴阳情志制约法。人类的情志活动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多种情感互相交错,很难明确区分其五脏所主和五行属性。然而情志活动可用阴阳属性来分,如怒与思、怒与恐、喜与悲、喜与怒、惊与思、喜乐与忧、喜与恶、爱与恨等,此即现代心理学所称的“情感的两极性”。性质彼此相反的情志,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也正好相反。因而相反的情志之间,可以互相调节控制,使阴阳平衡。即喜可胜悲,悲也可胜喜;喜可胜恐,恐也可胜喜;怒可胜恐,恐也可胜怒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记有明代医家徐迪“以笑制怒”医案。现代心理学则将笑视作一种愉快心境或轻松情绪的体现,对改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奇症汇·卷四》里记载一医案,病患由于儿子步步高升大笑不已,开始还是偶尔发作,后来通宵达旦不能停止,历时十年。医者让其儿子捎信回去说自己死了。病患大悲,悲属阴,正好用来调节喜,但大悲是阴盛于阳,于是儿子又捎信回来说病治好了。最后病患阴阳平和,疾病痊愈。

二、情志引导法

情志引导法是指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来启发病患,使其逐渐认识到原有的认知、情绪表现的错误。从而建立起健康的认知,能够用以克服情绪、行为等方面不良表现的方法。情志中的“思”是情绪和认知的混合体,不局限于七情;“思”既有认知上的“思考”之义,又含有情感上的“思念”之义,而在思虑致病的中医案例中,思虑兼有认知和情绪两种成分,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人的认知和情绪是相互作用的。“思”的运用是通过疑问、比较、观念移植、实景验证、语言疏导等具体方法,作用于病患认知和情绪心理层面,治疗认知不当引发的身心障碍,相当于西方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

(一)顺情疗法

顺情疗法是指顺从病患的某些意愿,满足病患的身心需求,以找出病患心理病因,改善病患不良情感状态的一类心理疗法,又称顺情从欲法。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支持疗法。主要适用于外界条件所限,或因个人过分压抑、胆怯、内向而情志意愿不遂所引起的身心疾患。张景岳曾强调,“若思虑不解而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清代医家程文囿治疗一呕吐之症的室女时,亦认为其症必待婚嫁后,求偶意愿得尝方会自愈。在客观条件下,同情、尊重、体谅、迁就病患的情绪,创造条件,适当满足病患的愿望,包括正常的求偶婚配意愿、被压抑的求知和社交意愿、某些生理性欲望如食欲、性欲,以及提高儿童的安全感等,都具有明显的正性心理效应,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运用此疗法,要求医生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察言观色地洞悉病患的各种意愿,正确地分析其合理与否、利弊怎样、客观条件允许与否,对于病患某些不合理或者客观条件尚不允许的意愿要求等,则又要配合疏导说服工作。在临床上医者常常会遇到偏执、多疑、不明事理的病患,或某些精神病病患,不可采用说理、解释、分析等方法,犹如对牛弹琴。例如癒病的病患,总是顽固地认为身体上的不适是因为体内有水、有虫、有鬼或者其他常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如果医生简单地批评他们无知,或是苦口婆心地向他们宣传科学道理,其疗效自然不好。在临床上不妨顺水推舟,用病患的“歪理”来实施医生的“正治”,这也是顺情疗法的灵活运用。又如“奔豚气”是一种典型的癒病,很多病患将其描述为“有老鼠在内乱跑”,并固执地认为是真的老鼠钻进入体内。此时医生不能简单地说为荒诞,应顺其思路告诉病患,医生的中药针灸是专门驱逐(或杀死)体内老鼠的,非常有效,等等。待其痊愈后再告知其真正病因,或向其家人说明原委。

(二)移情疗法

移情疗法即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通过语言等行为,或改变所处的环境因素等方法,转移病患对病痛的注意力,改变病患思想中心的指向性,排遣负性情绪,借以调整气机,使精神内守、疾病痊愈的一种心理疗法。在身心疾病病理过程中,一些导致或影响疾病的情景,常成为病患身心功能的刺激点,它反复地作用于身心功能使之日趋紊乱,而这种紊乱又强化着这类刺激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使病证难以治愈。对此,可有意识地转移病患的病理性注意焦点,以消除或减弱它的负性刺激作用。凡病患过分关注自己的病痛,以至心理活动有碍于疾病治疗和康复时都可以选用。如《续名医类案·目》曾记载:“杨贲亨治一贵人,患内障性暴躁,时时持镜自照,计日责效,数医不愈。召杨诊,曰公目疾可愈。第服药过多,毒已流入左股,旦夕间当发毒,窃为公忧之。既去,贵人日夕视左股抚摩,惟恐其发也。久之目渐愈而毒不作贵人以杨言不验,召诘之。对曰,医者意也。公性躁欲速,每持镜自照,心之所属,无时不在于目,则火上炎,目何由愈。故诡言令公凝神于足,则火自降,目自愈矣。”这样的病患急躁焦虑,治疗者用巧妙机智的言语,将其对眼疾的病理性过分关注,转移到其他部位,促进了病患眼疾的痊愈。“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的关键在于使病患“心机一转”,“乐此而忘彼”。对待病患因生理疾病产生的焦虑反应,采用移情疗法是比较有效的心理康复方法。但在使症状转移或症状转换时,要注意转内病为外病,转重症为轻症,转要害部位的症状至非要害部位。除利用巧妙的语言转移病患的注意力之外,医生还可引导病患采用琴棋书画等行为方式,影响情感、转移情志、陶冶性情,起到移情易性的作用。古代医家归纳出澄心静坐、读义理书、与良朋益友交谈、学法贴字、看山水花木、登城观山、浅花种竹、听琴玩鹤、寓意弈棋等,皆有助于移易性情,修养身心。情绪不佳时,听合适的音乐,观赏幽默的相声或喜剧,均可使苦闷顿消,精神振奋。

在疾病康复过程中,临床医生更要有针对性地改变病患的心态,对愤怒者要疏解其怒气,对悲痛者要使其脱离产生悲痛的环境,对屈辱者要增强其自尊心,对有迷信观念者要用科学知识消除其愚昧的偏见等。应鼓励病患用意志战胜身体的功能障碍,促进康复。

(三)语言疏导法

语言疏导法是针对病患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情感障碍等,釆取语言交谈方式进行分析劝诫,以此来缓解或解除不良情绪和情感活动状态的一种方法,或称为说理开导法。对病患而言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向家人、医生倾诉、朋友、宣泄心中郁闷,主动接受劝解疏导,可以借此化解或排遣不良情绪;临床医者则可以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此法。故其应用范围极广,是中医心理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安慰、鼓励、解释、保证是一般语言疏导法最常用的方法。《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即提出了此法的基本原则,并说明了疏导法的四项主要内容:一是“告之以其败”,即以广泛搜集完整、可靠的病史为前提,为病患实事求是地分析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情的轻重,以引起病患对疾病的注意,使病患有认真对待疾病的态度。至于真实病情应告知到病患什么程度,应视疾病的性质、病患的个性特点而定,不可一视同仁。对于不配合治疗的病患,应抓住“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的心理状态,“告之以其败”,使其重视自身疾病,以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对那些敏感、心理压力极大的病患,则应指明其消极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不利影响;对那些通情达理者,应适当地说明病情,使之更能自觉地配合医生的工作。二是“语之以其善”,即提出对病患有利的观点,启发病患自我分析,指出只要措施得当,调节及时则可以避免不利的情况,恢复正常的状态。三是“导之以其所便”,即讲明调养的具体措施。四是“开之以其所苦”,即帮助病患解除紧张、恐惧等消极的心理状态,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人类的语言对大脑皮质发生影响,再通过大脑皮质而作用于躯体的强有力的刺激,是心理治疗最为有力的工具。病患常由于不了解自身病证的关键所在,总是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治疗。若及时积极地加以说明,则其每能主动地从心理、行为上配合治疗,故此疗法对于身心病证治疗具有普遍的意义。而病患在进行劝说开导时,应掌握语言的技巧,取得病患信任,以便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病证的病患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医家张子和让病患明白病因,用经典文献使病患信服,让病患建立起健康的信心,治疗了10年难治的心病,在这个案例中病患很好地理解了病因,医者用开导劝慰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施行此方法过程中,医者要斟酌自己的语言,多用明确果断的语气,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迟疑不决的词汇,以免给病患造成没有把握的错觉。

(四)暗示引导法

暗示引导法是指采用婉转、间接的方式,对病患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信息,诱导病患不经过充分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无抵抗地接受医者的治疗性意见和信念,并做出相应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康复疗法。本疗法可采用言语、手势、表情、动作和环境进行。暗示有着惊人的力量,“望梅止渴”的故事,正是曹操利用语言暗示而收到止渴之效的范例。早在先秦时期,古代医家已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本疗法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素问·调经论篇》就载述了通过暗示的方法以获取最佳针刺效应的实例:“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医者暗示要深刺,使病患集中注意力,使针刺疗效得到提髙。暗示引导的成功与否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方面,病患有尽快解除病痛折磨的迫切需求,所谓“病急乱投医”,这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心理暗示,使得其受暗示性增强,为医者的暗示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医生的医术高明、地位和威望,亲和而又自信的态度,则打开了医患之间暗示的通道,这两方面的条件必须正相吻合,也就是说,只有当病患觉得医生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接受对方的影响时,他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医者的智慧,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从而达到暗示的成功。暗示与说理的区别就在于某种意识进入自我观念是否经过理性思考,如果说理劝导是从正面通过理性思考后进人思维。那么暗示则是未经理性思考而直接进入思维的。一般说来,个性不强、随和者及女性和儿童易受影响。当然,任何人都会存在缺乏“主见”的一方面,为弥补这一缺欠而接受暗示。因此,找到病患缺乏的主见点,甚至可利用其坚持自我的那部分心理内容为突破口,顺其情而导之,施加积极暗示,则正是暗示引导法的实施技巧所在。同时,医者的言行举止对病患都有潜在性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注重医生这方面的修养。《内经》中强调医者当“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后世医者也认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包括“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以及“言无轻吐,目无乱视”等。因此,医务工作者除了必须注重品行医德修养外,在诊疗疾病时神态端庄、亲切热情、言行审慎,不但可避免某些消极的不良暗示,而且可由此产生病患的信任感而获得充分合作。运用此法的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以及较强的分析推理力,掌握相当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方能使暗示更有趋正性、稳固性、持久性和巧妙性。

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及自我暗示两类,他人暗示法主要是由医者施予暗示以达到治疗目的。自我暗示法则是由病患通过意念活动,塑造某种意识形象,或进入某种情景,以心理影响其生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等目的。如《道枢·枕中》中引孙思邈所述“瞑目内视,使心生火,想其疾之所在,以火攻之,疾则愈矣”,就是借助于入静存想的方法,以暗示导引治病的一种自我暗示疗法。在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康复中,自我暗示法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法。按照作用结果的性质,暗示可分为积极暗示及消极暗示,即产生正面效应、积极结果暗示称为积极暗示;产生负面效应、消极结果的暗示称为消极暗示。在临床上,积极暗示可使疾病向愈发展;相反,医疗工作者不慎的言语和行为带给病患的消极暗示,或病患的自我消极暗示,则会使病情加重。按照实施的形式,暗示引导法包括语言暗示、借物暗示、祝由、催眠四种类型。

(1)语言暗示:语言可改变意识,医者的思维可以通过语言暗示病患,甚至可以设计使病患“无意中”了解到疾病的有关情况,从而解除疑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消极的情绪状态。语言暗示不仅包括词句语言,而且还包括行为语言,如医生的表情、神态、动作等均具有暗示作用。若能巧妙而综合地加以运用,每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如《儒门事亲》记载:“庄先生治某喜乐之极为病者,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我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病属不治,吾不久矣。庄知此情,再予慰之,喜乐所致之病遂愈。”这是康复医学行为语言暗示的例子。(www.xing528.com)

(2)借物暗示:借物暗示指借助于一定的药物或物品,暗示出某些事情,以解除病患心理症结的方法,中国古代有“假借针药疗心病”的暗示医案。对待某些顽固性疑心病的病患,用语言劝诫开导说明道理往往无效,甚至引起病患反感,此时应顺意假用药物或针灸来治疗他所疑心的疾病,解除病患的疑团则可治愈疑心病。如《名医类案》曾载:“一人在姻家过饮,醉甚,送宿花轩,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许,天明视之,槽中倶是小红虫,心陡然而惊,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觉闭塞,日想月疑,渐成痿膈,遍医不愈。吴球往视之,知其病生于疑也。用结线红色者分开,剪断如蛆状,用巴豆两粒同饭捣烂,人红线丸十数丸,令病患暗室内服之。置宿盆内放水。须臾欲泻,令病患坐盆,泻出前物荡漾如蛆,然后开窗,令亲视之,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这是借物暗示的典型病例。进行此法的医生必须谨慎从事,认清病情,切不可令病患看出任何破绽,否则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再如,北宋名医王况曾治一豪商,因见新颁布的盐税法而失惊吐舌,而致舌伸不得复入,多日食不能下咽,羸瘦日加,虽遍请京师名医而不得治。王氏应诊,心知常法断难奏其功,忽然大笑不已。家人怪诘之:“可笑京师之大,竟无人能治此些微小恙。”并请家人取来银针漫检之,恰有一穴主治要应,便对家人说:你们须立契约给我,万一不治不得责怪,我一针见分晓。家人无奈,遂立契约。王氏急针舌底,袖针之际,病舌已伸缩自如。王氏先以调侃嬉笑方式暗示其病并非不治之症;复以取针灸、立契约等行为暗示其治疗有据,以坚定其信心。随即进针病所,一针而治。此医案虽兼暗示和针刺两法,但其中精心设计的医疗情景起到了重要的暗示治疗作用。

(3)祝由:“祝由”一词语出自《素问》曰:“黄帝问曰:余闻上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自《内经》成书至明代,祝由一直为中医学的主要学科,即古代的“十三科”之一。在历史变化过程中,祝由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符咒式祝由和病由告知。符咒式祝由是指一定权威性的人物,如巫医在祈祷神灵等仪式中,诉说病患发病的原由,使病患绝对信从以至精神内守,情感改善,病态得以调整。“祝,咒同;由,病所从生也”故曰祝由。《灵枢》中有“因鬼神而猝然发病者,治以祝由之说,其所从来者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先巫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就是对祝由法的叙述。一些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如印度医学、拉丁美洲医学等,都存在着与我国学祝由、占卜等相似的疗法,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具有渗透性,不可能人为地在短时间内取消。现在必须采用时可先从心理上抓住病患的某些信念,并加以利用来治愈病情。这样做常有较强的心理效应,往往能够调动起病患的抗病意志。病由告知简称“告由”,自清代取消了祝由科,而此期的吴鞠通则扬弃了祝由中的玄奥成分,提出应该“告知病由”的理论,即病患向医生倾诉病情。在他的《医医病书》中明确提出:“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吾谓凡治内伤者,必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使病患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壮言以惊觉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情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即搞清病因并给以解释,此处的病由多为缺乏理性认知之成。吴鞠通提出以“婉言”、“壮言”、“危言”等不同会话方式,引发病患不同的心理效应,从而取得疾病的治愈。

(4)催眠疗法:催眠法是使用一定的催眠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暗示病患的身心状态和行为,以解除和治愈病患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疗法运用暗示施加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是在催眠条件下进行的。这是有别于其他暗示疗法的地方。对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采用激发其想象的手段,可以促使其病态心理向良性积极方面转化,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三、行为疗法

中医行为疗法是指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帮助病患消除或树立某些适应性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康复方法。人们的情志心理活动与外在的行为密切相关,病态心理往往出现反常行为。由于病伤残疾本身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对社会生活环境不适应,很容易导致病患各种病态及不良行为的产生,如自戕、自责、厌食、自杀、烟瘾、厌世、酒瘾、药瘾等。医生针对病患的不同身心状态,可按康复计划,分别采用厌恶、奖惩、习见习闻、劳动等措施指导其异常行为,康复其身心。奖惩法是对病患能坚持强化某种正常行为进行奖励、对不良病态行为予以某种“惩罚”,以达到加强良性行为、康复身心目的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情志心理失常、智残或弱智以及染有某些恶习的康复医疗。对于伤残、小儿和老年病患,尤宜多釆用奖励方法,以增强其康复的信心,促进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1)厌恶法:厌恶法是现代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惩罚来纠正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中医行为疗法的厌恶疗法把可以令病患产生厌恶情绪的感觉刺激与其病态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躲避倾向及明显的身体不适,从而纠正其病态行为的方法。本法主要适用于嗜烟酒、吸毒、嗜异症等沾染恶习者的康复医疗。《世医得效方》中记载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家人把他手脚捆绑起来,放一坛酒在其口边,“其酒气冲入口中,病者急欲就饮,坚不与之”。一会儿病患吐出一块癖血,家人将癖血放入酒中烧煮,癖血形状难看,又散发出恶臭味。这个嗜酒如命的人“自后虽滴酒不能饮也”。

(2)习见习闻法:中医行为疗法中的习见习闻法,是通过反复练习使易惊、敏感的病患对刺激习惯而恢复常态的心理疗法,相当于现代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疗法。《素问》中提到“惊者平之”,张子和治疗受惊病患的案例就是使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典型例子。《儒门事亲》中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入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敝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人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逍人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一二日,虽闻雷而不惊。”该医案体现了系统脱敏疗法的三个基本步骤:首先,了解到病患的焦虑和恐惧是由精神突然遭受刺激所致;第二,指导病患在引发焦虑的刺激出现时,做出抑制焦虑恐惧的放松反应;第三,由弱到强、击茶几、击门窗,使之逐步适应引起其焦虑恐惧的刺激,“平常之见,必无惊”之意,病患从开始时收到惊吓到习惯了不再对木棒猛击茶几的声音感到恐惧,遂快速疗效。

(3)劳动疗法:劳动疗法是让病患参加有医疗意义的劳动或工作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行为疗法。劳动疗法不仅能减轻或纠正病患的病理状态,为将来重返工作岗位做准备,而且可以恢复和加强病患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生产技能,帮助病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病患感到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快,从而促进病患健康,促进疾病康复。劳动内容可分为室内劳动和室外劳动两种,室内作业如刺绣、油漆、做花、编织、雕塑、缝纫、糊纸盒、做儿童玩具、磨豆腐、糊纸袋、做家具、做糕点等;室外作业如种植树木、花草、蔬菜和饲养鸡、牛、兔、羊,及作田间劳动等。采用劳动疗法,应根据病患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志趣、体力、文化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符合病情需要的生产劳动在劳动疗法中,医生和亲友要做好精神鼓励和思想工作,并注意劳动安全。《四川医林人物》中记载:“肖文鉴,南充人;一室女患郁症,形销骨立,鉴嘱女结伴锄菜园蔓草,日刈草二背;女初不耐,久习为常;如是一百日,体渐强壮,面生华泽。”文中病患是个室外活动极少的“室女”,需要加强户外活动,故医生采用结伴割草来治疗抑郁症。

四、色彩疗法

古代把青、黄、赤称为彩,把黑、白、玄称为色,合称色彩。色彩疗法是根据古代五色配五脏理论,让病患目睹各种相应颜色,从而发挥治愈疾病、康复身心作用的疗法,简称为色疗。中医学认为各种色彩对人体脏腑功能均有影响,《素问》中提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多年来,五色配五脏理论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近年国外专家对色彩疗法的研究也很重视,国外学者认为,色彩具有治疗功效;如黄色可治胰脏疾病,红色可治小肠和心脏部位的疾病,绿色可治肝胆疾病,蓝色可以治大肠和肺部的疾病,与中医五色配五脏理论异曲同工。

(一)色彩疗法的作用机制

色彩对人的神情影响,一方面是色彩本身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经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心功能;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联想来影响人体的心理、生理功能,如太阳、炉火为红色,让人感到温暖;月光为银白色,使人感到清冷、宁静;森林为绿色,海洋为蓝色,让人觉得心胸宽广、心情舒畅等。

(二)色彩疗法的处方原则

色彩疗法使用简单,对某些疾病疗效显著,临床反应较好。开处方时应依据两个原则,一是制约平衡,即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通过搭配不同的颜色,以调节五脏之间的失衡,如脾虚者用青色以抑其肝郁之强;肝虚病证者可用黑色补其母,以滋水涵木等。二是生化助益,即取不同的颜色对相应脏腑的增强功效,以加强相应脏腑的功能,如用青(蓝、绿)色疏肝解郁、用黄(橙、茶)色培益脾土等。常用的色彩处方及其适应证如下:

暖色方以橙色为主,包括红、黄系列。给人以温暖、愉快、健康、活力之感,具有驱寒、养血、使人兴奋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虚寒证、气血不足证及郁证、痿证、嗜睡、癫证、痴呆等疾患。具体而言:橙色——能产生活力感,具有诱发食欲的作用;粉红色——给人以温柔之感。据研究,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因此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孤独症、精神抑郁者也适宜经常接触粉红色。红色——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它给人以火热之感;但过多注视大红颜色,不仅会影响视力,而且易使人产生头晕目眩之感;所以心肝火旺、虚火上炎之证的病患宜避免过多注视红色。

冷色方以蓝色系为代表,包括青色、绿色、紫色,给人以清凉、理智、深邃之感,具有清热、镇静安神、松弛紧张情绪的功效。适用于阴虚阳亢、阳热内实诸证及失眠、吐血、烦躁、咳血、易怒、低热、惊恐等病证。具体而言:蓝色——是最冷的色,但纯净的蓝色并不意味着情感的冷漠,而是给人以平静、理智和纯净之感;但应注意的是患有精神衰弱、心情忧郁的病患不宜接触蓝色,以防加重病情。绿色——给人以稳重、舒适之感,具有降低眼压、镇静神经、解除视觉疲劳等作用。自然的绿色还对晕厥、疲劳、恶心和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淡雅的蓝、绿色除了具有上述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可以使人感受到恩惠、慈善的启迪,这种意识很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医院、诊所适宜釆用此色调来装饰医疗空间。

喜色为红色、粉红色,具有养性、怡情,使人愉悦、抑怒制悲的功效;主要用于易悲泣、情绪低落、抑郁不乐、易怒及血虚证等。悲色为黑色为主,亦可用白色,或兼少许黄色;具有克制过喜之情的功效,用于情绪过喜;易恐色黑色具有抑制过度喜乐的功效,主要用于狂证、喜笑不休等证。思色为黄色、浅蓝、淡绿,有利于情感思维,用于脾虚、精神不集中、思虑过度等证。化瘀色为绛红、紫色、枣红、黄色;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阻滞的经脉诸证。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伍,单色、淡色、复色、浓色,灵活选择。

(三)色彩疗法的操作方法

色彩疗法的实施,主要是对病患接触居所、环境的颜色加以科学设计、合理搭配。如居室、墙壁、窗帘、用具、家具、衣被、陈设、灯光以及与病患接触的康复医护人员的衣着,均按病情所需的治疗颜色布置和穿戴。在医院或疗养院设置色彩疗法康复室,进行“色光浴”。根据病患病情需要,室内可设置冷色光或暖色光,让病患沐浴在色彩之中,同时可配合音乐疗法。每日2次,每次30~60min,进行色彩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四)色彩疗法的注意事项

应用色彩疗法应根据中医五色配五脏理论,注意补虚泻实原则。深浅不同的同类色彩称为类色,色较深者起泻的作用,色较淡者起补的作用。在临床上可根据病患病情需要适当配伍,或用单色,或用复色,或用浅淡色,或用深浓色,灵活搭配。运用色彩疗法进行康复时,切忌颜色过多或杂乱无章,否则会使病患产生兴奋、烦躁之情。此外,除了以病情为主要依据外,还应考虑到病患的年龄、喜好等其他因素,如少儿喜欢鲜艳生动的色彩,老人喜好安静的色彩等。有的色彩应具体应用因人而异。如黄色具有双重特性,对健康者具有稳定情绪、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则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