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而说明了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康复医疗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而康复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地谋求人体的阴阳平衡。并将五志和相应的五脏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所以康复医疗,都有使经气流通的要求。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内容

一、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

(一)阴阳互根,互生互长

北宋·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是在阴阳的概念中,明确提出了“互根”的观点。明代医家赵养葵结合人体的生理活动,阐明了“阴阳互根”的重要,他在《医贯·阴阳论》中曰:“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子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其实质是阐明了阴精(即一切营养物质)是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阳气(即一切功能活动)必须依赖阴精的资助。如果没有阴精的资助,生理功能活动便无以产生,而阴精的生成,又必须有阳气为之生化,如果没有阳气为之生化,也就不能形成阴精。这种互相依赖的作用,便可称为互生互长。反之,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角度而言,必须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故《素问》中就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观点。又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从而说明了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又必须是互生互长的动态平衡。保持阴阳的平衡,在各种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年时期,阴阳俱不足,称为“稚阴,稚阳”,壮年时期阴阳俱充,自四十以后,阴阳渐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所以康复医疗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在生命过程中,体内阴气平顺,阳气固守就能保持人体的健康。而康复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地谋求人体的阴阳平衡。对此,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阴亦不足”是致病致衰的主要机理,故而他在治疗中都是阴阳并重的。而在阴阳并重的思想指导下,亦重视对阴精的培补。故他提倡“善养生者,必宝其精”。又曰:“无论阴阳,凡病至极……总由真阴之败耳。”意指即使是阴阳两虚,仍当注意补益真阴,由于人的气化过程,是阳根于阴,故补阳亦须补阴,补阴亦须补阳,观他所创制补阴的左归丸、左归饮,补阳的右归丸、右归饮,都是补阴与补阳药并用的,只是有主次的区别。从而获得补阴者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补阳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效果。

(二)五脏坚固,脾肾为本

五脏之强弱,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在于五脏虽居体内,但与外在的筋、骨、血脉、肌肉、皮毛等五体;眼、耳、鼻、舌、口、前后二阴等五官、九窍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且功能的发挥又莫不源于五脏,情志的活动,亦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本藏》将这种关系概括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明确地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将五志和相应的五脏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五脏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由于能藏精气,而精气则是增强抵抗能力的物质基础。因而五脏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抵御外邪的入侵,《灵枢·本藏》对此功能概括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

五脏之中又强调以脾肾为本。因人的生长发育由乎肾,而人的衰老亦是从肾开始的,由肾衰而后导致其他脏器的相继衰退。这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具体的论述。这是古代医者对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作了长期的观察,从人体的外在组织器官的变化而得出的结论。人衰老的外在表现如发白、齿落、耳聋、目花、腰弯背屈等,无不与肾衰有关,故欲使幼儿期生长发育的正常,壮年后推迟衰老的到来,培补肾阳,固护肾精,实是重要的一环。脾主中州,其主要功能为运化,由于脾运功能的正常,才能保证人体各部分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足够的能量,故有“得谷则昌,失谷则亡”之说;脾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脾肾先后天之间,又存在相互资助的作用,唐容川曾将这种关系归纳为:“未生之前,先天生后天,既生之后,后天生先天。”培养后天,在养生和康复医疗中都有其重要作用。因培养后天的同时,能使先天的精气,得以不断的充壮,这是由于既生之后,肾中的精气,必须得到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的滋养。对此,李东垣曾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更可贵的是,张介宾认为即使是先天不足之人,也可通过后天培养而转弱为强。“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事实上确实如此,凡是高寿之人,虽养生之道或有不同,但无不是脾胃健运者,从这一点来看,又可悟“土生万物”之义。故脾胃健,实为养生之根本。

从康复医疗来说,调补脾肾亦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慢性病之重疾沉疴,虚损衰弱者,从病机来说,大多与肾有关,正如张介宾所说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但从康复医疗的角度来说,又首先应重视脾胃,若脾胃不健,而骤进补肾药,实际上起不到补肾的作用,相反更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故从治疗的效果与预后来说,均取决于脾胃之盛衰,故胃气竭者,汤药纵下,胃气虚不能纳,脾气虚不能运,虽有灵丹妙药,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经气流通,血脉和调

经脉在人体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经脉中的十二经脉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络遍布一于全身,从而沟通表里,贯穿上下使人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脉在人体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所以康复医疗,都有使经气流通的要求。

经气和调,血脉流通,之所以和康复医疗也有重要关系,主要由于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经脉有关。因经脉既是病邪传变的途径,又是血脉痹阻的所在。表现在病邪的传变途径,如外邪之内传脏腑,内在脏腑的相互传变,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等均是。血脉痹阻所产生的病变,如各种痹症、痿证、厥证、瘫痪、关节不利等,内、外、妇、儿以及骨伤科中的有关病变,均多数与经气失调,血脉不通有关。特别是痛证,故有“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论点,所谓通与不通,无不与经气之和调与否有关。

经脉与脏腑密切相关,经脉之气源于相应的脏腑,故有“脏腑为本,经脉为标”的论说。所以经脉的病变,多与内脏有关,而内脏有病后,又往往在其相合的经脉的循行部位反映出来,如肝气郁结,气滞失疏,常有胁肋疼痛等;总之,内在脏腑发生了寒、热、虚、实的病变,多可在其经脉部分反映一定症状和体征。此外,十五别络亦各有虚、实的病变。更有邪气入侵,常由脏虚而经气运行不畅,使邪气留滞,滞于经脉出入的枢机穴位,如《灵枢·邪客》篇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这也是说明内在五脏受了邪气的侵袭,会影响其所属经脉、经气的运行,不能逐邪外出,故可出现关节不能屈伸,或为拘挛,或伤经络而致疼痛。

(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

气血与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沛,是指气血充盈,则可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故《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津液布扬,是指津液在生命活动中的正常运输。津液的运输过程,在《素问·经脉别论》有概括的说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于肺有“朝百脉”的功能,故肺为运行津液的主要脏器。但在运输过程的同时,其他四脏亦相应的发挥输布津液的作用。因此又有“五脏化五液”的区别,从而使五脏所属的五官九窍,五体都能得到津液的濡养,使之维持正常的活动。清·姜礼说:“津液者,血之余,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说明津液对人体全身的营养,犹如清露对草木的滋润。

气血在运行中,气能行血,血能载气;在生理功能上,气能生血,血能化气,两者是相互依赖的。但气血又有其各自的功能,气的功能一般可归纳为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作用。这些功能的产生和发挥,还要结合所属的脏器或其他的物质。血的功能,从总体来说是营养和滋润全身组织,输送营养物质以及运输排泄代谢废物。血液的生成及其功能的发挥与五脏密切相关,只有五脏功能的正常,才能使血液充分发挥其营养和运输的作用。明·徐用诚认为:“血为营……生化于心,总统于脾,藏受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出入升降,濡润宣通,靡不由此。”

津液的功能,除与血液的滋润和营养,运输废物作用相同外,还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故《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又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更进一步指出津液中质稠的,对骨腔脑髓有补益的作用。由此可见,凡行于外而起温养作用者为津;流而不速者则为液。

气血津液的性状,生理功能虽各有其不同,但其生成却都是源出于水谷之精,其生成过程中又多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在发挥其生理功能时,是相互依赖,并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对此,必须深刻的理解,才有助于康复医疗的运用。

气血津液功能的正常,对康复医疗的作用,在《灵枢·天年》曾有概括的论述,如“血脉和调”、“气以度行”、“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久长”。说明了血脉和调与津液布扬是人身能长寿的基本条件。具体地说,在气的作用中又以元气最为重要,因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治疗用药亦需元气为之运行。清代徐灵胎对元气在康复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如“故终身无病者,待元气之自尽而死,此所谓终其天年者也”。对疾病的预后如《医学源候论》曰:“故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之所以有如此重要者,以人之生死,都因元气存亡丽决。“故患病者,元气已伤,即变危殆,盖元气脱,则五脏六腑皆无气矣。”其次则属卫气,卫气行于脉外,常作用于体表,为抵御外邪入侵的屏障。正如《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血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经脉的运行,阴阳的协调,筋骨强弱和关节的活动等。故《灵枢·本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且血液对人体体魄的强弱亦起着重要作用,故有“血液生旺则诸经持其长养,衰竭则百脉由此空虚,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之说。津液能外润皮肤,内滋脏腑,滋脏腑又能成为脏腑之液,从脏腑的经髓而滋养其所属的官窍和所属的组织。故历来养生家非常重视调息生津和叩齿咽津的功法。明·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这里所说的咽津之津,主要是唾液。近年有人研究发现,唾液腺能分泌一种腮腺激素,该激素具有抵抗机体老化的作用。再有通过实验,证实唾液趋于中性,其中还含有血浆中的各类成分,如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钾、钠、钙,还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有机物和无机物。故而经常咽津,具有助消化、清洁口腔、润滑咽喉、保护口腔和胃粘膜的作用。于此可见,津液确为人身的一宝,作为康复、养生者,更应十分珍视。

(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致病有多方面的因素,外在的气候因素是六淫、疫疠之邪,为外感、传染性疾病的因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常为内伤病的因素;此外,刀伤、烧烫伤、冻伤、虫兽咬伤等,为外伤性疾病的因素。所以张仲景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此三条,至后世发展为三因学说。在康复医疗中,调节情志,使脏腑器官能得以协调,从而尽快恢复康复对象的正气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康复医疗中之所以首重七情,是因为内伤病,多数由七情过激而引起的。因七情生于五脏,而七情太过,又能损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这是指出七情对五脏的损伤;而《素问·举痛论》更指出了七情太过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所致的病证,在《素问·举痛论》、《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本神》等篇中,都有概括的论述。而七情过激为病中又以大怒和过度忧思伤人为多,而怒之伤人又以郁怒为甚,故有人说“肝为百病之贼”,此肝字,实即为怒。清·李冠仙《知医必辨》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因“肝一病即能延及他脏”。故“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揆诸临床,凡内科杂病,确实涉及肝郁、肝气失疏而变迁为他病者,比比皆是,故清代王旭高在其《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有治肝三十法,可证肝怒、肝郁为病之多了,其次则为忧思致病。世之善忧之人,常自扰于忧患之中,正如清·费伯雄所形容的那样:“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思有情思、悲思等,凡久思不解则伤脾,由思而病者甚多。这在古今医案中有不少记载,即现实的社会中亦屡见不鲜。于此可见七情过激致病之多。现据调查长寿的老人中也证实了这一点,1982年有人综述了以往对长寿老人的研究,全国所有的长寿者中性格开朗者占43%。事实说明七情对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反,有些老人一旦失去配偶,或丧至友,由此产生了孤独、颓废、忧郁,往往因而相继去世。也有人对此作过调查对比,丧偶老人在居丧第一年内死亡者有12.2%,而无丧偶的老人在一年内死亡率仅1.2%。

其他由七情中喜惊恐而致病者,当然亦不是绝无仅有,相比之下,当比怒、忧思、抑郁者较少。且所患者多数属精神性疾病。

七情太过之为病,能够损伤五脏,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故欲养生防病,须加调摄而勿犯;既已犯病者,亦应善自调摄,方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调摄之法,唯宜调心。以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主神明。心神能统领五志。《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均是说明心神的指导作用,世就是说若人的理智能控制不良情绪的刺激,便能杜绝情志病的发生,有病亦能随之而康复。对此喻嘉言《医门法律》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

因此在养生与康复医疗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心神的主宰作用,努力减少不良刺激对机体的影响,以增强养生与康复医疗的作用。

(六)顺应四时

顺应四时,是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它是人与自然整体观念的内容之一。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认为人和自然都由气所构成的,人处于天地之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关系。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就是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必须要适应,养生者更宜注意及此。王冰说:“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他还指出不顺应四时的危害,“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顺应四时,不仅养生者宜遵循,即康复医疗,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是因为要达到身体的健康,必须要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只有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才能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如果自然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而人体的功能又不能调节适应时,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性遭到了破坏,便会产生疾病,有病之人,更因此而不能康复。

1.四时与精神调摄的关系

人们的情志变化,与四时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调摄精神,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规律。有关四时与精神调摄,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具体的说明,“春三月,此谓发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若所爱在外”;“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调神,还应注意气候特点和五脏相通的关系,如春气通肝,肝主升,其性喜条达恶抑郁;故春日之调神,应特别重视培养乐观的情绪,喜悦的心情,其心情喜悦之情应与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相似,则能遂肝气之条达。余如夏气通心,秋气通肺,冬气通肾,长夏之气通脾,其调神养生亦与之相似。

2.四时与气血运行的关系

四时气候变化对血气的运行有着明显的作用,如春夏天气温热,则气血活动趋向于表,运行更为通畅;秋冬气候凉寒,则气直运行趋向于里,运行较为涩滞,便是例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由于四时气候变化对气血的运行有直接的作用,故而在与气血运行有关的脉象便有四时的不同,出现了春脉微弦,夏脉微洪,秋脉微毛,冬脉微石的差异。这四时正常的脉象变化,又是人体气血适应四时气候变化的反映。

3.四时与起居的关系

这里讲的起居,是指起居中的作息,这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有具体的说明,春夏季宜夜卧早起,而夏日更指出要“无厌于日”,是指夏季虽炎热,但也不能厌恶酷暑而不见阳光;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是由秋冬季节,人体气血趋向于里,对外邪的抵抗力相应降低,故力求趋温避寒,以调节内外阴阳的平衡。当然,这是讲的保养方法,若从强身锻炼而言,则不完全适合。但对体虚有病的康复者来说,还是应当遵循的。

所以《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说养生者必须顺应四时之变。《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明·喻嘉言说:“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这虽说的医治疾病,但亦包括康复医疗在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又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再次指出康复医疗,应该重视顺应四时阴阳。

近代亦有人用顺应四时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对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的痰饮喘嗽,提出了“冬病夏治”的防治原则,即利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调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七)形神合一

形,指形体,包括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形神合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形态和精神活动的统一。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故养生者,应该看到形与神之间并重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早就说过:“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指出入若要健康活到应有的寿限,注重形体和精神调摄,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历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形神的调养,并从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如三国时嵇康在其《养生论》曾说:“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子旱苗者也。”这是以形象的比喻论证了神对形的重要作用。接着他还进一步阐明形神相互为用的关系,他说:“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其后南朝齐梁时的范缜在其《神灭论》中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榭则神灭也。”这不仅对形神合一作了精辟的说明,同时又说明形体对精神的重要作用。因形是神的依附,神是形的主宰。这样对形神关系的认识,便较为全面,和医学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神不敝,精神不散。”《素问·疏五过论》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在生理上人的精神活动对内脏器官的功能起着主宰作用,故精神活动正常,亦是人的内脏功能及其有关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的因素之一。现在医学研究也证明,由精神失控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功能紊乱,并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另一方面若人体的脏器功能发生病变,也能引起明显的情绪改变。如临床常见形体衰弱者,精神大多萎靡不振,甚者情绪悲观。至于脏器功能发生病变,而影响神志者,若肝实善怒,胆虚者善恐,肺气郁善悲,男、女到了更年期,可以产生综合征等。这又是病理中“形神合一”的体现。

由此可见,康复患者必须注意形与神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的健康与长寿。如《臞仙活人心法》指出:“古之神圣之医而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合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

(八)动静适度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动与静又是不可分割,有其内在的联系。但两者之间,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亦即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对此,王夫之曾说过:“太极动面生阳,动之动也;静面生阴,动之静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动与静的运动形式。僻如人体的阴精与阳气,便有相对的动静运动,阴精主静,是人体营养的根源;气主动,是人体运动的根本,精属阴主静,代表物质结构,气属阳主动,反映生理功能。这动与静,必须适度,即不能出现太过与不及的状态,就能保持人体的健康。故周述官《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

人在生活中,亦宜保持动、静的适度,这主要指形与神。从宏观上讲,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心神宜静,以心神为一身之主宰,能统帅五脏六腑。所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以静养心神,又称为守神。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至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要求以至虚和守静的功夫,以达副心境空明宁静的境界。《素问·痹论》说:“静者神藏,躁者消亡。”《医述·医学溯源》也说:“欲延生者一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前者说明神静的重要,后者则明确神静对养生的作用。人若能保持心神清静,则安宁舒畅,就能神藏而身强,既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神之静,应是心无妄用,而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际上是精神专一,摒除杂念之谓。

总之心神与形体的动静,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静有常,就能保持身心的健康。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亦宜保持其动静的协调,以五脏和六腑而言,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藏为静,泻为动。只有维持脏腑的相对动静,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素问·五藏别论》说:“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谷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故治疗脏腑之病,基本上要根据其生理功能的特点而拟定治则,如治六腑便据其“以通为用”的生理,“六腑以通为补”的治则。

如以体育运动而言,也有动静的适度。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按摩是外动而内静。外动是形体的运动,内静是指精神内守。故运动锻炼应达到要“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要求。又如各种气功锻炼虽是以静为主,是外静而内动,外静是指做各种气功时,不论坐式或卧式,闭目垂帘;内动是指以意行气,故练气功时,要“外静内动,静中有动”。气功锻炼,是通过自我调控意识、呼吸,来调整内脏功能活动,加强身体稳态机制,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古人认为气功是练精、气、神的有效方法,并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代表了人身的正气,故练气功可使精气充沛而神旺。

(九)葆精养气

葆精,是指精液的珍贵并应加以保护;养气,是对气的保养和培养。康复医疗之所以强调要葆精养气,是因为精和气,都是人体性命生存的必需物质,不能使之匮乏,更不能须臾脱离。

精和气在人体的重要,早在《素问·金匮真言论》就指出“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故《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此精是生命的原始基础,人的生成,必从此精开始,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血脉筋骨等。后天之精,由水谷之精微所化,其生成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故人需日进饮食,精液得以不断充养,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身之精,从其来源说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但从其发挥作用来说,两者是混为一体,因先天之精在人既生之后,必须有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其言五脏六腑之精,实为脾胃水谷精微所化之精华,此精充足,方能输之于肾而为肾精,故精不足者,必补之以味。

养气,指培养元气,因元气即是微小的精微物质,是一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对人的生命活动,亦至关重要,所以《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介宾说:“人之所赖者,唯有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体能生化不息,有赖元气之充盈,从而获得气化活动的正常,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若元气一有亏耗,则生命力便相形减弱,精神萎靡,气血乖乱。徐大椿认为培养元气为医家第一活人要义,“若元气布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若是“有先伤元气而病者,此不可活者也”。由此可见,精和气的葆养,二者不可有偏。且精和气在生理活动中,又是互生互化的。故有“精食气”和“精化为气”之说。精食气,是指精能资助元气的作用,精化为气,则是精液转化为元气。至于气之于精,亦同样具有互生互化的作用。故有“气归精”和“气虚无精”之说。气归精,即气能生精,气虚无精,这是从病态反证了气能生精和助精的作用。故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其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精盈则气盛,精少则气衰,气聚则精盈,气弱则精失,我们在实践中,对养生,必须重视精与气的保养,而对于康复医疗,又当审视精与气的盈亏,进行适当的调补。

五藏之精,除肾精属先天之精外,余如心肝之阴血,脾藏营,肺之津液,均为阴精的范畴;故从葆精来说,肾精固宜保藏,而余脏之精亦宜保养,以从“五藏之精藏而不泻”的生理规律。气,除元气之外,脏腑亦有脏腑之气,脏腑之气中以胃气最为重要,因胃为六腑之本,为水谷之海,又为十二经之海,为后天精气之源泉。故胃气一衰,百病由生;胃气一盛,诸病难起。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谷则昌,失谷则亡”之说。因此养气除元气外,亦应重视胃气的保养。

在葆精养气的方法上,应注意到先天和后天相互关系,尤其康复医疗,除重视脏腑精气盛衰外,更应重视肾精和元气的调补,因为一般慢性病缠绵日久,必定损及先天之精气。即张介宾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同时可悟赵养葵治慢性病,善用八味丸、六味丸之真谛。这是因为五脏六腑之阴阳精气不足,若补之不愈,必须从温补肾阳(气),滋补肾阴(精),方能奏效。对此作用,张介宾和徐大椿都说过:“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这一认识,对临床实践,颇有指导意义。

(十)避邪护正

避邪与祛邪不同,护正与扶正有别。避邪是预防邪气的入侵,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的“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即是,从而保护了正气,不受邪气的损害。如东汉时桓景为了避九月九日的灾难,于是离家到山上饮菊花酒,此即“重九登高”的传说。随着医药水平的提高,避邪护正的方法和措施亦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对各种传染病,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亦属于避邪护正的范畴。

避邪护正的观点,在《内经》中亦有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谓四时不正之气,应及时回避。《灵枢·九官八风》说:“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这又进一步说明了避邪的要求和重要作用。王冰更把避邪与养生的关系联系起来,他认为“欲养其正,避彼虚邪”。即如现在夏日的避暑,冬日的防寒,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实亦有护正的作用。

避邪护正,不仅是避外在不正之气的侵袭,即对七情因素的刺激,亦应该防止。七情的太过,成为不良的刺激因素,它不仅能损耗五脏之精,而且还能导致其功能的紊乱。所以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心境的恬惔虚无,实质就是对内伤疾病邪气控制(避邪)。以情志因素,能导致内脏气机的失常,所以《素问·疏五过论》说:“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情志因素还能导致阴阳失调,如《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乃失其常。”情志因素还能损形伤神,如《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脑脱肉,毛悴色天……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四肢不举。”这是因为情志过激,使内脏功能紊乱,并损耗了内脏的精气,或使五脏所藏之精失去统摄,从而使所属的五体,失却其应有营养,五脏的功能失调,能导致功能失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变,故亦可称为邪气。正如张介宾说:“五脏之气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

现代医学同样也认为情志刺激对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巴甫洛夫曾说过:“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其所以能引起多种疾病,这是因为当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机体出现了一系列的功能失调及代谢的改变。

避邪护正,还包括对不洁饮食及有毒食物的禁忌。《金匮要略》说:“凡饮食滋味,以养子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须知切忌者矣……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意谓饮食物本对生命的生存起着滋养作用,但食物不宜者,不仅对身体无益,并能导致多种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该篇对肉类不可食的计有十六条,其中虽有一、二不甚科学(如说“父母及身本命肉,食之令人神魂不安”,“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其余均属信而有征。此外,尚有相忌食物,若日食则令人病。

二、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

(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

人体能保持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概念来说,应该保持其相对的平衡;而病后的康复,亦应当恢复阴阳的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说在医疗实践中要仔细观察阴阳失调的病位进行调治,以达到恢复平衡的目的。人的生理功能虽很复杂,但正常的生理现象,都可用“阴阳和调”来概括,疾病机理虽然错综多变,但都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故而调和阴阳,可以作为康复医疗的总则。然而对阴阳的调和,不能有所偏颇,应视具体情况而调之,不能先有成见,而重视阴阳的某一方,所以阴阳必须并重。

调和阴阳在康复方面的应用,范围颇广。如《灵枢·根结》说:“调阴与阳,精气乃充。”意谓调整阴阳后,精气乃能恢复充沛的健康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得更为具体:“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强,气血皆从。如是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明确指出调和阴阳,才能使内外调和,使人体气机获得正常的运行(气立如故),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状态。

调和阴阳在康复医疗的应用,还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的调和阴阳,如保持人体与自然界内外环境的平衡;形体与精神的调摄;动与静的适度,劳与逸的结合等。又如药物调治中的疏表清里、补虚泻实、温寒清热、调补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等都可属调和阴阳的范畴,因内与外、形与神、动与静、劳与逸,以及表里、虚实、寒热等等,都有其阴阳的相对性。

至于狭义的调和阴阳,是指脏腑的阴与阳,确切地说是指物质的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还有是脏腑的功能活动与营养物质的关系,功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为阴。脏腑阴阳的失调,常有标本虚实的不同。故调和阴阳的方法亦有区别,通常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1.养阴潜阳法

适用于阴虚阳亢证,此阳亢是由阴虚而致者,故治法以养阴为主以治其本。

2.扶阳制阴法

适用于阳虚阴盛证,此阴盛是由阳虚而致者,治法则以扶阳为主以治其本。这两种治法,唐·王冰曾将它概括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上两法,主要适用于本虚标实证。

3.祛邪复阳法

适用于阴盛而致的阳虚证,此阳虚是由阴邪盛而致,并非阳之本虚。治法以祛阴邪为主,阴邪散而阳气自复。

4.抑阳存阴法

适用于阳盛而致阴虚证,此阴虚由于阳盛所致,非阴之本虚,故治法以抑阳为主,阳抑则阴自存。与仲景“急下存阴”之意相似。此二法不助阳,不扶阴而阴阳自复,均系治病求本之法。

5.阴阳并补法

适用于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致阴阳两虚者。

以上调和阴阳五法,都是在阴阳平衡观点指导下立法的,不但适用于药物的康复医疗,同样也适用于针灸、按摩、气功、食疗等。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健康之人应是形、神都保持着正常的活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健康的形体是精神充沛,思维灵敏的物质保证;而充沛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又是形体健康的主要条件,所以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必须同时注意形、神的保养。但在某种情况下,神又是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的,正如《素问·灵兰秘典》所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因此说,形神共养,养神为先。从康复医疗的实际情况,形神调养的方法亦有区分。

1.养(治)形和养(治)形的方法

形体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形体,生命才有其物质基础。明·张介宾说:“吾所以有大乐者,为吾有形,使吾无形,吾有何乐?是可见人之所有者唯吾,吾之所赖者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谓非人生之首务哉。”至于养形治形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调饮食、保脾胃。人既生之后,其形体生长、发育、保持健壮,饮食物的摄取,脾胃之气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故有“民以食为天”和“人以胃气为本”之说;前者是说食物对人体的重要,后者是说胃气对人体生存的重大作用。因人体的生存活动,时刻需要多种营养人体的营养素,但食物中的多种营养素,转化为营养人体的营养物质,则有赖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后,然后输送到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从而使形体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不管养性和治形,都应时刻保护好脾胃功能。

所谓调饮食,就是对饮食物要经常调节,不能单一而进,如谷、肉、果、菜、荤素结合,四气五味,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达到充分营养,满足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的需要。所谓气味合而服之,达到补益精气的作用。治形,则指康复医疗而言,又主要指形体之虚证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是对形不足而属于阳虚者,治以气厚之品,如参、芪、巴戟天,甚者桂、附之类。但形不足亦有由于阴精不足而引起者,则当填补精血。张介宾《治形论》说:“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又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他认为精血为真阴之属,而形体的构成,都来源于物质基础——精血。所以临床用药,常以养阴为主,适当辅以补阳。如左归饮、左归丸、大补元煎等;常用补精血药物如熟地、当归、山萸肉、菟丝子、山药、肉苁蓉等。其中尤以熟地为首选。清·叶天士亦主张以血肉有情之品,补益精血,以养形体。他说“议有情之属以填精”,“大意血气有情之属,栽培生气而已”。其常用药物有鹿角胶、龟板胶、牛骨髓、紫河车、鱼鳔等。

(2)常运动、适劳逸。常运动,是养生、康复医疗必须注意的,因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之要在乎动,动之作用在于“通”,通则不病,通则康复,故张仲景《金匮要略》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除体动外,脑亦须多动,实际上就是勤用脑,可锻炼思维的灵敏,这也是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的。但勤用脑,不等于用脑不休,不能过度。

适劳逸,是在强调动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休息,不论动形和动神(脑),都要注意劳逸结合。因过劳和过逸都有致病的可能。所谓过,就是超过生理活动的常度,违反了事物自身的规律。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其中久视、久立、久行是属动之太过而致病,久坐、久卧是逸之太过而致病。这些是养生与康复医疗都必须注意的。

以动治形的适应证很广泛,如肌肉萎缩、超重的肥胖等,均以经常性运动锻炼为较好有效措施之一。

(3)适寒暑、慎起居。适寒暑,包括适四时的寒暑和调节饮食的冷热。四时之寒暑不适则伤外形(皮肤肌腠)。如《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饮食之冷热不调则伤内形(肺胃)。故有“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调适之法,主要在衣服的增减和饮食寒温调适。《灵枢·师传》说:“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又说:“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前者是适外在的寒暑,后者是调脾胃之温凉。

慎起居,就是作息时间要合理,作息除了起身和睡眠的适时外,重要的还有节制房事,因房事不节,易耗精血,最能伤人形体。清·徐大椿说:“知填精而不知寡欲,则药焉有功效。”《醒世良方》说:“独睡能治一切劳伤,吐血、痰喘等症。所谓举者,举一可以类推焉。”所谓独睡,即指节欲,节欲则精血不伤,既是养生、治形之重要方法,又能葆精养气,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于康复医疗亦有很大的作用。

2.养治神和养治神的方法

养神,是指修身养性的一种要求,亦包含合理用脑,因脑为“元神之府”。怡情养性的养神,要达到“恬恢虚无”的境界。“恬恢虚无”是指思想高度纯洁,有不慕荣利的宽旷胸怀。它具有保养人身的真气,精不外泄,神不外驰,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孙思邈说:“勿汲汲于所欲,勿怕怕怀忿恨……若能不犯此者,则得长生也。”他对养神还提出“十二多”和“十二少”,其中提到的少思、少念;因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实质上是指合理用脑,都属养神的范畴。至于养神的具体方法有:

(1)摒除一切有害情绪。养神,首先要治神,治神,就要摒除一切对身心有害的情绪,有害情绪所赅甚广,前人将它概括为“七情、六欲”。人们要摆脱这些有害情绪的刺激,亦应采取不同的思想方法。有人采用精神内守,恬愉无患,爱养神明三法。亦有人采用精神内守,和畅性情,爱养神明,恬惔虚无,闲情逸致,四气调神等六法。不论三法与六法,基本目的要求是一致的。关于这些不良情绪刺激摒除具体方法,在本书中篇调节情志内容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予赘述。

(2)心理和药物治疗并举。

心理治疗:要进行心理治疗,应先掌握病员的普遍心理。普遍心理,即“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但是各人还有不同的实际的心理情况,应该用不同内容的语言开导。《灵枢·师传篇》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就是根据病情的利害关系,引导和开导病员,使其能摆脱苦恼的心境。更有患病后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状态,久而不解而致病不愈者,则又应采用各种不同的心理疗法。如祝由法、行为疗法、暗示疗法、静坐宁心法、以诈治诈法等,这些疗法,在古今医案中都有散在的记载。

药物治疗:药物有养神和补肾健脑法。心藏神,主神明,故养神必须补心。补心有补血,补气之分。养神,在补心中必须安神。安神方药,一般有以矿物药和介类药组成的重镇安神剂,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珍珠母丸等;还有是以植物中含有滋养作用药物组成的养心安神方剂,常用的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甘麦大枣汤之类。此外,神不安亦有因火扰或痰阻者,因火扰者须用清火,由痰阻者必须化痍,火清痰化,则心神自安。脑为髓海,髓源出于肾,故肾不虚则髓海充盈。脑为元神之府,肾藏志,故补肾能健脑,亦起到养神的作用,方如孔圣枕中丹,单味药,如核桃仁、黑芝麻、何首乌等。

(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肾

脏腑功能协调则健康,脏腑功能失调则疾病。故康复医疗中则应恢复其功能的协调。脏腑失调的情况比较复杂,但从其总体来说有五脏之间的失调,有六腑之间的失调和脏腑之间的失调。其失调的病机,不外脏气的偏虚偏盛、气血的虚实、阴阳的失衡。故协调脏腑,应重视这些失调的具体病况而调节。重在脾肾的协调,原因在于脾肾二脏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协调脏腑的方法,大体上分以下几种:

1.协调五脏,补虚泻实

五脏失调有虚实之分,治宜补其虚,泻其实。若属一脏的虚、实,则可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若遇脏之虚实,用补泻法无效者,或两脏同病,虚实相杂,则宜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方法。“虚者补母”如:肺虚补脾的“培土生金”,肝虚补肾的“滋水涵木”;“实者泻其子”常有肝火旺泻心火而效者(木旺清火)。

2.协调六腑,以通为补

六腑都属管道中空的器官。其中胆、胃、大肠、小肠,主要功能为摄取消化、吸收饮食物,排泄食物糟粕。而三焦、膀胱主要是水液的通道,分利水湿,排泄浊液。故六腑的正常功能,可用通、利二字来概括,六腑是传化谷而不藏的,故曰“六腑以通为用”。其中胃肠之间的正常关系是胃实则肠虚,胃虚则肠实,更虚更实;上下通利、胃肠功能正常,则消化吸收功能亦能正常;水谷精微不竭、气血生化有源,不用补益之品,亦能达到补益之功,故又曰“六腑以通为补”。故六腑失调,应视其何处不调而通之、利之。

3.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所谓脏腑互治,即“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因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主传化水谷;脏腑属性上有阴阳之别,功能上有藏泻之异,但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故称为“脏腑相合”。十二经脉的相互络属,是脏腑间联络的基础,联络作用的形成是通过经脉之气的传递。生理上相互联系,故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所以临床上“脏病治腑”和“腑病治脏”者不乏其例。如心火上炎,用泻小肠火者;肺气不降,用泻大肠通便者;又如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都有互治的例子。

4.久病不复,调补脾肾

一般慢性病久延不愈,从病的性质来说,多属不足,故有“久病多虚”之说;从病位来说大多损及肾元,故又有“穷必及肾”之说。据以上两个特点,故决定了调补脾肾为大法。

调补脾土的方法,在康复医疗中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还有循环系统(如高血压病、低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如慢性气管炎),泌尿系统(慢性肾炎、癃闭),血液系统(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神经系统(如重症肌无力、神经衰弱)等病证。凡以脾气虚或脾阳虚为主证的疾病,都可用调补脾胃法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据现代医学对脾的研究,发现脾虚患者的唾液淀粉酶,在酸刺激前活性最高,而酸刺激后则明显下降,且血清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偏低。而用了健脾药如四君子汤类治疗后,唾液淀粉酶等活性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脾虚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如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卵巢或睾丸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性变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经用健脾药治疗后,不少病例的基础代谢率有所上升,对内分泌腺的新陈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脾虚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偏低,吞噬能力减弱,临床主要表现为抗病能力不足。用健脾药物治疗后,可使白细胞恢复正常,吞噬能力亦得到提高。

由此,更可证实补脾(胃)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病康复的机理所在。因此更可领悟前人所谓“万物赖脾以生,脾气一伤,则九窍不通,诸病生焉。治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误也”的真谛所在。

康复医疗用补肾法的范围亦不亚于补脾,除用于单纯的肾虚外,其他如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等病证均有很好的疗效。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研究小组在50年代末就专门对肾作了研究,曾将此项研究写了《肾的研究》一书,提出用补肾法可以治疗六种不同的疾病,这六种疾病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硬皮病、红斑性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中以补肾为本,调整肾阴肾阳,从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肾的研究,并在临床实践取得可靠疗效的基础上,再作动物实验加以印证,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补肾法,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调整能量代谢的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系临床常见的阴虚生热、阳虚生寒证),温补肾阳有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实验中发现在未用补肾阳的药物时微血管数明显减少,微血管口径明显缩小,经用温补肾阳治疗后,微血管数明显增加,口径亦明显扩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实验研究,还发现补肾药物中如补骨脂、仙茅、淫羊藿、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菟丝子等,含锌、锰量都很高。

综上所述,证明补肾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并有整体康复的优点,通过补肾不仅是补肾的本脏,还能起到调补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因肾之阴阳能滋养和温煦其他脏腑的阴阳。故康复医疗中多运用补肾法,从而有利于各种慢性疾患和老年病证的康复。

(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经络不通则导致气血不和,气血不和则能产生诸多病证,这也是某些病证不能康复的重要因素。古有“久病多瘀”之说,故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成为康复医疗常用的治则。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一旦经络闭阻,便会导致气滞,气滞不解,从而导致血行不畅,久而成瘀,且血瘀后又能加重气滞。这是经络不通形成的必然结果。故清·叶天士认为疾病的发展“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叶氏还认为“络病不同于脏腑病,经络系瘀脏腑外廓”。经络阻滞而有瘀者,表现为疼痛者居多。以脉络瘀痹,不通则痛;但也有“脉络空虚,络虚则痛”,虚痛则“重按少缓”,更有“色脉衰夺”的表现。虚者宜补而行之。

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通任督,调奇经。

督脉总督诸阳,为阳经之海;任脉总督诸阴,为阴经之海。故督、任二脉,关系到全身的阴阳二气。欲调和经脉的阴阳,首先应考虑调和任、督,通任、督不仅是康复医疗需要,即养生亦有重要的作用,气功中的“小周天”,即是通任、督的功夫。气功家形容通任、督二脉的功夫:“二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由于在生理上督脉入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所以许多神经、精神系统疾患,如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乙脑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的康复多以督脉理论为基础,以指导各种疗法;而对于全身机能低下者,又多以任脉理论为指导,如有全身虚寒性者,常用灸任脉的气海、关元。若督、任两病者,则以调补督、任,以协调阴阳。药物疗法的龟鹿二仙膏,便是调补督、任的有效方剂。

奇经当然亦包括督、任在内,调奇经特别对老年病的康复更为重要。因人到老年,下元虚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亟须调补八脉。叶天士认为:“八脉丽于下,隶属于肝肾。”由于肝肾的精血两亏,常汲取奇经之经气,故叶氏把其病机归纳为“肝肾损伤,八脉无气”,“下元之损,必累八脉”,故调补奇经,可以达到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有人将叶氏通补奇经对老年病症的康复归纳为:温经消瘢、温经摄带、通阴理经、温养肝肾、强筋振颓等五法,临床根据具体表现,按证选方,从奇经论治,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疏通经络,除任、督和奇经八脉外,其余十二经脉,同样也有通调的必要,可根据其症状,或痛痹的经脉所属部位而通调之。

活血祛瘀与疏通经络,虽亦有一定的关系,但亦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活血化瘀药的本身也具有多方面的功效。根据《中药学》所述活血化瘀药物有止血、止痛、疏通经络、破瘀散结和祛瘀生新等作用。而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抗菌、抗病毒和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成长和转移,促进增生性疾病的转化、吸收,加速创伤的愈合和渗出液的吸收,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纠正代谢失调和体液内分泌紊乱,改变机体免疫反应等多种效能。因此活血化瘀法临床运用非常广泛,据不完全的统计有120多种。而对于康复医疗常用的病种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脑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功血、上消化道出血、硬皮病、角膜瘢痕、烧伤瘢痕、手术后组织粘连、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冻疮、各种肿瘤等。活血化瘀较常用的治法有:

1.补气行血法

适用于气虚血瘀证。凡有血瘀症状和体征较为明显,而病程较长且有气虚表现者,或素有气虚证者,即可诊断为气虚而致的血瘀。气虚是本,血瘀是标,故治疗上应以补气力主,祛瘀为辅。如张仲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王清任用补阳还五汤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近代张锡纯治妇女血闭的理冲汤,均为具有代表性的补气行血方剂。从其药物的组成配伍,用量的轻重,就可以看出其方义了。

2.行气活血法

适用于气滞血瘀证。该血瘀是由于气滞形成的,除有血瘀症状和体征外,更有气滞症状,则化瘀当以理气为先,故治疗上有“调而行之”的原则。气滞的调理当多着眼于肝气,因肝主疏泄,喜条达;在病理上则肝病多郁,郁则气滞,气滞而血瘀者以妇女痛经、月经不调尤为多见。故妇科中有“调经须理气”之说。

3.温经活血法

适用于寒凝血瘀证。该血瘀是因寒而致,除有血瘀症状和体征外,更有寒象,血液有“喜温而恶寒”的生理特点,故治疗上有“温而消之”的原则。常用的方剂,如张仲景治半产血瘀的温经汤,张景岳治产后恶露不尽的生化汤等。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治则,不仅是指导方药的治疗应用,即针刺、温灸、按摩、拔火罐等,都是应该遵循的。

(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扶正祛邪,其一为单纯用扶正药物,扶助正气以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其二为用扶正药物为主,适当配合祛邪药物。都是适用于疾病恢复期。

正气,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祛邪之邪则据各病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扶正法,主要为调补脏腑的气血阴阳。

1.补气法

补气法,适用于气虚证者,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但气虚分五脏气虚之不同。但补气以扶养中气为主,中气属脾胃所生,脾气旺则能灌溉诸脏,胃气旺则水谷之气不绝,故凡气虚未复,都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为主。若五脏中其他脏气虚者,则可随证加味。如心气不足,则在补气方的基础上,适当加柏子仁、酸枣仁以引入心经;如肺气不足,则可在补气方中加玉屏风散;如肾气虚者,可用大补元煎,观其组成亦是在补中气的基础上加温肾之品;肝气不足,临床并不多见,实由肝气升发不及,表现为情志不畅,或有惊恐、视物不明、喜太息,脉弦细等症候,可重用黄芪、桂枝,但还应适当加用补血之药,因肝为藏血之脏,单纯补气温阳,恐升之太过,易于化火。

2.补血法

补血法,适用于血虚证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治疗四物汤为主,该方是治疗血虚证的基础方。五脏中血虚者,亦分心血虚、肝血虚、脾血虚等不同。心血虚,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肝血虚可用四物汤加减,脾血虚可用归脾汤加减。若气血两虚者,则应气血双补,可以八珍汤为基础上随证加减。

3.补阴法

补阴法,为阴虚证的治法,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五脏之阴皆有不足,除五脏外,胃阴虚亦为常见之证。心阴虚者,用生脉饮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肝阴虚,用一贯煎;肺阴虚,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脾阴虚,用参苓白术散;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若肾阴虚火旺者,需加降火之品,常用知柏地黄丸;胃阴虚,可用沙参麦冬汤。

4.补阳法

补阳法,为阳气衰微的治法。阳虚主症为肢寒畏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无力等。五脏之阳皆有虚惫,脾阳虚者,用理中丸;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或景岳右归丸;肺阳虚者(肺气虚进一步发展)可用补肺汤加减;肝阳不足与寒凝肝脉常有联系,证多见少腹胀痛,受寒则甚,得热而缓,睾丸胀坠或阴囊收缩,舌润而苔白,脉象沉弦或迟,宜用景岳暖肝煎,或加黄芪、桂枝;心阳虚者常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神倦四肢欠温,畏寒自汗,动则悸甚,舌质淡胖,脉虚细迟或有结代,可用保元汤;若阳虚较甚者,可用乐令建中汤;气血阴阳的不足,大多涉及五脏,其在临床表现的实际情况,常多错综互见,如气虚多兼血虚,血虚者亦多有气虚。气虚更多阳虚。因阳虚多为气虚的发展,血虚者又多兼阴虚,阴虚亦能导致血虚。气虚和阴虚亦会同时出现,谓之气阴两虚。治疗时都必须兼顾。

5.扶正祛邪法

扶正祛邪,即使是扶正与祛邪同用,但仍应分主次,即是以扶正为主。这是因为正气乃病体康复的根本,任何医疗措施,都要通过人体的正气,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扶助了正气,才能调动自身的抗病能力,加速组织的修复,恢复和改善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曾说:“故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虽是说明对疾病诊断的预后,而其中心思想是重视人身的正气,元气的多少才是疾病预后吉凶的决定因素。

扶正祛邪,除了药物外,还可运用于针灸、按摩。按脏腑气血阴阳的虚衰,以经脉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施行灸治,按摩有关部位或经穴,同样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此外,还有食物疗法,能直接补充营养,使人体气血充沛,增强体质,对康复医疗是非常有益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甚至超过药物,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这是因为食物补养正气,和药物相比,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即很少有副作用,故在疾病的康复阶段,在《内经》中早就告诫人们,不能只用药物治疗,而应继之以食养疗法用以日常生活的调养。其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和食养,孟诜的《食疗本草》中的有关记载,就是对“食养尽之”的具体说明,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挥。

扶正祛邪法,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康复医疗的重视,特别是恶性肿瘤,应用扶正祛邪法已引起中西医的普遍重视,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扶正的各种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放疗和化疗的不良反应,保护骨髓造血功能,而且可以提高疗效。对晚期患者,虽不能根治,但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即在癌症初期,肿瘤尚未增大,症状及体征亦不明显,但从病机分析已是虚在其中;到了中、晚期,气血不足,虚象明显,但亦有邪实的存在,故扶正祛邪合用者较多,但用扶正祛邪法时,仍不能离开辨证论治的原则。据各医院肿瘤的病情分析,有属气虚、阴虚、气阴两虚者,亦有属阳虚、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等等,分别采用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气阴并补,或补气血阴阳等扶正药物,再配合针对性的抗癌中草药,一般即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他如慢性肝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的康复医疗,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采用适合病情的扶正祛邪方药,都能取得近期或远期的疗效。

(六)综合调理,因病而异

综合调理,是指应用多种医疗方法对某种病证进行调理,正如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有效的消灭敌人,使多种疗法能全面的、充分的发挥疗效。这一医疗观点,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就已提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所谓各得其所宜,便是根据病证的需要,而分别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种疗法。临床时要采用综合调理,必须根据客观的病情而决定。疾病的形成,是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因而各种因素对疾病的康复,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调理法所包括的治疗方法甚广,如针灸、按摩、气功,各种传统的保健运动,采用自然条件(如泉水、空气、日光、森林、泥土、高山、岩洞)疗法,其他还有色彩、音乐、花香、冷热的刺激法、磁疗等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调护方法,诸如调神养心,调节饮食,节欲葆精,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寒温调适,必要的护理等等。故对慢性病的康复,宜重视“三分治疗,七分调理”的观点。调理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明·龚廷贤说“既病之后,有调护攻治之法”。《重订通俗伤寒论》的第十章,有“调理诸法”的专论,他认为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须知疾病与调护”并重,意谓医药疗效之显著与否,与调护的合理与否有密切关系。

综合调理的方法虽多,但不是每种病证在康复医疗中全部采用。一定要因人、因病而选择适合病证的方法。例如高血压病的综合调理,有药物、针灸(灸法少用)等均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合单方、验方。其余的疗法,大多用气功、按摩、运动锻炼。如太极拳、降压舒心操、磁疗、音乐疗法以及食疗等。据现代研究,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总之宜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禁烟、忌酒、忌辛辣刺激,少食肥甘厚腻。更有重要者,食盐量不能过度。再者应注意精神修养,控制发怒,避免忧思郁结。再如阳痿不育症的综合调理:在药物、针灸均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合单方、验方。其余的疗法,亦有气功,一般以站桩功为首选;按摩,大多以下腹部、腰部、外肾(睾丸)为主;食疗中大多选用莲子、芡实、胡桃、甲鱼、海参、猪羊肾等,都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和固涩止遗的作用,尤其是甲鱼、海参等,其壮阳添精的功效更为显著。以这些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其补益具有“同气相求”之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应是指此而言。据现代药理研究,莲子肉、芡实、胡桃、麻雀肉、卵、甲鱼、海参、羊肾等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其中:芡实、胡桃、甲鱼、羊肾,还含有核黄素、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维生素A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是人体热能的能源,从而证实了这些物品具有补肾壮阳的科学性。

此外,保持乐观的情绪,对阳痿的治疗,亦至关重要;养心宁神,对有梦遗精者胜于药物,节欲葆精,对精子数少、精子活动能力减弱者尤宜注意,其他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亦宜充分注意。

从以上两种病证所采取的综合调理的方法上来看,大多雷同,但其具体的内容,便有所不同了,即以针灸、按摩、食疗来说,高血压以针为主,灸法不用或少用,而阳痿不育症,以灸法为多,当然所取的穴位亦有不同。高血压病的按摩,都用一般的保健按摩,如干洗脸、擦鼻、叩齿、梳头、擦涌泉等,只是取其疏导气血,扩张血管,起调节血压,改善症状的作用;阳痿不育症,按摩都在下腹部、腰部、外肾(阴囊睾丸)等,对该症还要分辨阴阳虚实而采用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手法,针对性较强,其所以都取腰部和下腹部,是因下焦属肝肾,肝之经脉绕前阴,肾开窍于二阴,腰为肾府,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可以互化互生,故取肝肾所主之下焦部位,针对性甚强。食疗方面,高血压症,总的以清淡为当,切忌辛辣肥腻;而阳痿不育者,一般都滋补为主,多属血肉有情之品,若阳虚更不忌辛辣。由此可见综合调理法的实际应用,也应该以脏腑经脉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为指针,因人、因病而选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中医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方法种类甚多,内容丰富,绝大多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有的是近年来创立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医康复法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医学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同样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色,也有一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本章着重介绍针灸、推拿、传统保健体育、药物、调摄情志、娱乐、自然等康复法以及其他康复法,对在相关课程中如《针灸学》介绍过的内容,则论述从略。

(一)针灸康复法

针灸康复法,是指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选择一定的穴位施以针刺或艾灸,借以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经络通达上下,沟通表里,纵横交错,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具有运行气血,传导感应的作用,在人体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所属。因此,经络既可反映脏腑组织的病变,又是针灸康复辨证归经,循经取穴的依据。俞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分别归属于各条经脉。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不同经络的俞穴,疏通经气,调节人体相应脏腑组织的功能,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的。

1.体针

体针疗法,是按经络循行途径,选择适当穴位旋行针刺等刺激,以促使患者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体针疗法,方法众多,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择其常用方法概述如下:

【毫针法】毫针是针刺治疗中最常用的工具。毫针法,是用毫针给予俞穴一定量的刺激,通过经络俞穴的作用来促使疾病康复的。施行毫针疗法之前,必须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反复练习,以求基本掌握进针的方法,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正确地运用行针的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熟悉针刺补泻等。

毫针刺法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调节气血运行,镇痛、镇静等作用。在中医康复医疗中,诸如瘫证、痿证、聋哑等病残伤残;惊悸、不寐、咳喘、胸痹、头痛、痞满等瘥后诸证以及痴呆、震颠、肥胖等老衰诸证,都适宜进行毫针治疗。

施用毫针刺法,除了应严格掌握针刺的禁忌证,如过于疲劳,饥饿者不宜进针;体弱者不宜强刺激;皮肤有感染,溃疡处不宜进针等外,对针刺时患者体位的选择,也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因为中医康复适应证患者活动能力比一般患者差,而且容易疲劳,如果体位选择不当,既影响疗效,又易导致晕针、滞针、血肿等情况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温针法】温针法,是在毫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式,使针体温热,具有通阳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

加热针体的方法较多,通常是用点燃的艾绒、艾条或酒精棉球紧靠针柄,时间的长短及温度的高低可视病情而定。温针法主要适用于虚寒或寒湿性的病证,如寒湿痹痛、腰膝冷痛、中焦虚寒疼痛等。使用温针,应注意火源的应用及处理,以防造成损伤。

【指针法】指针法,是以手指代针,运用适当手法在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加压以达到康复的目的。一般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端进行治疗。

指针法常用手法有揉法、扪法、切法、叩法等,一般适宜进行针灸治疗的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胃痛、腰痛、肩周病、落枕、小儿夜尿症等,都可采用本法。

指针法总以轻巧有劲,用力均匀,快慢适中,富有弹性为宜。其轻重和频率应视病情而定。施术前,医生应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皮肤,有炎症、溃疡的部位,不宜用指针法。

【三棱针法】三棱针法,因为需刺破皮肤,使之少量出血,故刺激性较强。常用方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等。三棱针法具有活血祛瘀,疏经通络,开窍泄热等作用,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凡是具有较为明显的瘀血内阻,经脉不通的疾病都可使用本法。常用于顽固性痹痛、中风失语、肢体麻木、顽癣、脱发、银屑病等病证。

使用三棱针,须无菌操作,且动作要快,部位要浅,出血不宜过多,匆刺伤大动脉;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防止晕针;气虚血弱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本法。

【电针法】电针法,是用电针机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刺入穴位的毫针作用于人体,使疾病得以康复的一种方法。

电针法的运用,是先持毫针刺入俞穴并行针使之得气后,将输出电位器已调至“O”度的电针机的两根导线分别连在肢体同侧的两根针柄上(如只需用一个穴位,可把另一根导线接在一块25cm大小的薄铝片上,外包几层湿纱布,放于离针稍远的皮肤上,用带子固定),然后拨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至所需电流量。

常用波型选择:

(1)密波:频率快,一般是50~100次/秒。密波对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起抑制作用,可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具有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的作用。

(2)疏波:频率慢,一般是2~5次/秒。疏波对运动神经起兴奋作用,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

(3)疏密波:是密波和疏波自动交替出现的波型。它可弥补单一波型易产生适应性的不足,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

(4)断续波:是有节律地自动间断出现的一种疏波,它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较好的收缩效应。

电针的适应证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所以亦能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广泛运用,诸如各种痛证、瘫证、痹证、痿证;心、胃、肠、胆、膀胱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关节、肌肉、韧带损伤等,使用电针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一毫安之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电流量的调节应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加;有心脏病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脊髓部位电流输出量宜小;孕妇慎用。

【水针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或反应点。通过针刺的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调整相应脏腑组织的功能,改善病理状态以促使疾病康复的一种方法。

水针法的运用,当根据俞穴部位及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如一般穴位用5~6号针头,深部穴位用9号针头等。注射时,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常规消毒后,将抽好药液的针头按毫针刺法的角度和方向快速刺入,然后缓慢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

常用药物:

中药注射液如当归、红花、川芎、丹参、复方当归、复方丹参、黄芪、鱼腥草等注射液。

西药注射液抗菌素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争光霉素、氯霉素注射液等。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B6、B12、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K3、C、E等注射液。其他类:如0.25%~2%盐酸普鲁卡因、25%硫酸镁、阿托品、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维丁胶性钙、利血平、安咯血、50%葡萄糖等注射液。

水针用药的剂量决定于注射的部位和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肌肉丰厚的部位用量较大,一般每穴一次注入2~15mL;肌肉较少的部位用量较小。一般每穴一次注入0.1~0.5mL。

水针疗法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绝大多数可施行针灸治疗的病证,都是水针法的适应证。临床常用的病证如各种软组织损伤、关节病,各类神经痛、头痛、失眠、癫痫、哮喘、高血压、胆石症、子宫脱垂、过敏性鼻炎等。

使用水针需注意:

(1)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须先做皮试;副作用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

(2)在主要神经干旁注射时,注意避开神经干进针或浅刺,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3)药物一般不宜注入血管,不能注入关节腔与脊髓腔。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三阴交、合谷等处,不宜用水针。

【皮肤针法】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它是用特制的针具,沿经络或俞穴叩打皮肤,借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康复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皮肤针的操作,是以手持针柄的后端,食指伸直压在针柄上,对准叩刺部位,腕部发力,垂直叩下。叩刺的强度,根据病人体质,年龄,病情及叩刺部位的不同,有弱、中、强之分。弱刺激,是叩刺部位略见潮红,病人无疼痛感,适于老弱妇儿、虚证患者及头面肌肉浅薄处;强刺激,是叩刺部位隐隐出血,病人有疼痛感,适于年壮体强、实证患者及四肢肌肉丰厚处;中等刺激。用力介于强弱之间,是叩刺部位潮红,但无渗血,病人稍有疼痛感,适于一般慢性病证。

皮肤针常用方法有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等,对大多数脏腑病及经络病如失眠、哮喘、心悸、头痛、脊背痛、腰痛、面瘫、皮肤麻木、顽癣、斑秃、痿证等,本法均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使用皮肤针之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具;做到无菌操作;局部皮肤有溃疡或破损者,不宜使用。

【皮内针法】皮内针又称“埋针”,它是将特制的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的时间,利用其较弱而持续的刺激作用来促使疾病康复的一种方法。

皮内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当视病情而定,一般1~3天,长则6~7天。暑热天不宜超过2天。埋针期间,每日用手按压数次,加强刺激,增强疗效。

皮内针常用力法有麦粒型和图钉型两种。多用于慢性顽固性病证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病证,如失眠、哮喘、高血压病、心悸、头痛、胃痛、痛经、遗尿、胁痛等。

使用皮内针须注意消毒,埋针期间,针处应避免着水,以免感染。另外,皮肤破溃处以及关节、胸腹等经常活动的部位不宜埋针。埋针后,若有不适,应将针取出,换位重埋。

2.耳针

耳针疗法,是根据一定的选穴原则,在耳廓的特定部位用针刺、埋针、电针等方法刺激相应穴位,使疾病得以康复的一种方法。

耳廓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各内脏、肢体及其他组织器官,在耳廓上一般都有相应的部位,而耳廓穴位的定位及其名称,则多与这一分布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耳穴(又称阳性反应点、敏感点、压痛点、良导点等)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机体在遭受疾病侵袭时,耳廓相应部位可出现色、形、感觉或导电性能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改变,通过观察、按压、电阻测定等方法,一般可找出其阳性反应点,为诊断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耳穴用于治疗,在穴位的选择上可选取与病变部位相应的穴位(如胃痛选“胃区”;阑尾炎选“阑尾穴”等);可辨证选穴(如耳鸣选肾穴;目疾选肝穴等);可依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高血压选“降压沟”;神经衰弱选“脑穴”等);还可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发热选耳尖穴;癫狂选神门穴等)。选穴应精练,一般以2~3穴为宜,既可选与病同侧的穴位,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内脏病可双侧取穴。

耳针常用方法有埋针法、压籽法、毫针刺法、电针法、温针法等等。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病证。各系统慢性病以及多种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病、失眠、失语、肢体麻木、消化不良、胆结石、慢性气管炎、慢性肠炎、慢性盆腔炎、阳痿、绝经期综合征等。

耳针疗法,消毒措施应严密,炎症或冻伤部位禁针,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有充血发热感,应适当活动患部,以提高康复疗效。耳针适应证虽然较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应与其他疗法综合使用。

3.头针

头针疗法,是在头部的特定区域进行针刺,以促使疾病得以康复的一种方法。

头针刺激的特定区域,是在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理论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头针疗法,是中医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针灸疗法的发展。

为准确地划定头针刺激区,首先必须确定头部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两条标准定位线,在此基础上,才可分别确定出运动区、感觉区、舞蹈震颤控制区、晕听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足运感区、视区、平衡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等具体的刺激区域。头针刺激区的划分一般需用软尺测量,熟练后可凭经验定位,对不同年龄、头型的病人,也可采用手指同身寸测量法,一般成人中指一寸约为2~2.5cm。头针刺激区,划分确定较为严格,各刺激区临床主治病证针对性较强,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必须一一掌握,正确运用。

头针疗法,在刺激区的选择方面,对单侧肢体病证,多选用病肢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病变,选用双侧刺激区;内脏疾病及不易区分左右的病证,选择双侧刺激区。另外,除可选用与疾病相关的刺激区外,还可根据兼症配合选用其他刺激区,如下肢瘫痪,除选下肢运动区外,还可配足运感区等。头针捻针的速度宜快(每分钟20次左右),捻转幅度宜大(向前捻2~3转,向后捻2~3转)。捻针及留针时,让患者(或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

头针法主要适用于脑源性疾患(特别是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如半身不遂、失语、口眼歪斜、耳鸣、麻木、眩晕、舞蹈病等;此外,头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多种神经痛、遗尿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头部因长有头发,容易感染,故行头针应严格消毒。中风患者在急性期不宜使用;伴有高热、心力衰竭者,也不宜使用。此外,头针刺激量较大,尤应防止晕针,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按压。

4.灸法

灸法,主要是借艾绒点燃后的热力,给人体一定部位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俞穴的作用,以达到促使疾病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1)常用灸法:根据艾绒的不同利用,艾灸可分为艾柱灸和艾条灸两大类。艾柱灸既可直接将艾绒放在俞穴上施灸(直接灸),也可用不同的药物(如生姜片、鲜蒜片、附子饼、食盐等)将艾绒与皮肤隔开施灸(间接灸)。艾条灸可因应用时的手法不同,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在灸法中,另外还有太乙针灸、雷火针灸以及灯草灸、白芥子灸等,临床运用相对较少。

(2)适用范围:艾叶气味芳香、易燃,艾灸的作用,主要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以及散结消肿,灸法经济安全,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在中医康复医疗中,运用甚为广泛。如哮喘、高血压、冠心病、胃痛、腹泻、慢性肾炎、遗尿、阳痿、失眠、各种神经痛、各种关节、肌肉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小儿麻痹、小儿消化不良以及眼底病、夜盲症、鼻炎、耳鸣等。一般在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中,灸法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3)注意事项:

①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上部、背部、后下部、腹部;先头身,后四肢。

②施灸壮数标准,一般头面、四肢末梢宜小宜少(约3~5壮),躯干、四肢近端宜大宜多(约5~15壮),此外还须结合病情及病人体质情况灵活选择。

③实热证、阴虚发热证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④注意观察,防止烫伤。在施行艾柱直接灸时,须注意灸后的处理。

5.拔罐法

拔罐法,是利用罐内负压及热力,对施术部位产生刺激,使之充血、瘀血,进而达到康复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法常用工具有竹罐、陶罐、玻璃罐等,竹罐取材方便,轻巧,不易摔碎,但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陶罐吸附力大,但易摔碎;玻璃罐质地透明易观察,但也易摔碎、损坏。

(1)常用方法:

【吸置法】为使罐内形成负压,有效地吸附于皮肤上,常用的放置火罐的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架火法等,其中闪火法最为常用(详见《针灸掌》)。

【运用法】为使拔罐法取得最佳疗效,在将罐子吸置于皮肤上后,还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合采用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刺络)拔罐法等。

(2)适用范围:拔罐法常用于各种痹证、痛证、气喘、眩晕等,并可与针刺方法、灸法等配合使用,以治疗中医康复临床的各科疾病。

(3)注意事项:

①肿瘤、全身枯痿、肌肉菲薄及高热抽搐者不宜使用本法。

②局部有疮疡、过敏灶、骨骼凸起、静脉曲张以及心前区、乳头等处禁用拔罐法。

③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④孕妇少腹部、腰骶部及水肿患者禁用本法。

(二)推拿康复法

推拿又称按摩、按踽。推拿康复法,是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施以不同手法,使经脉疏通、气血和调,进而促使其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推拿治法历史悠久,方法多样,不但能用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的疾病,而且也是养生保健、康复医疗的理想手段,是中医学治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推拿的应用原则

(1)先后有序:推拿手法的应用,一般应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如上肢应由肩至腕;背部应由肩背至腰骶;分推法应由中线推向两侧等。

(2)快慢结合:在施以推拿手法或在治疗过程中变换手法时,操作速度应遵循“慢—快—慢”的原则。猛起猛停,或突然变换手法,会导致患者精神及肌肉紧张,影响康复效果。如对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在进行牵抖时,速度开始应慢,待患者适应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基本松弛后,再逐渐加快,然后再减慢速度至结束。

(3)刚柔相济:同一种手法我不同手法之间,强劲有力者为“刚”,柔和轻快者为“柔”。刚柔相济,即要求在施行推拿治疗时,多种手法的选择及同一种手法的运用顺序上,均应按“柔—刚—柔”的原则进行。如对股内收肌损伤,开始和结束应用轻快柔和的揉、推法,中间应用强有力的按法。在先后使用揉、按、推法时,力量也应该是由轻到重,然后再由重到轻。

2.常用手法及其运用

推拿手法较多,临床上,根据手形、动作等的不同,一般把常用手法归纳为六大类,即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

(1)摆动类手法:

【四指推法】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分开,附着一定部位对称用力,摆动时,力点放在指腹,屈伸指关节,频率每分钟100~140次。

临床应用:几乎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力量中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宽胸理气、散寒除湿等功效。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慢性损伤和各系统的慢性病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压力、频率、摆幅要均匀,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可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与机体的接触面较小,深透力较大,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头痛、面瘫、失眠、脘腹痛以及关节肌肉疼痛等。

【掖法】

动作要领:将小指掌指关节背侧附着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是以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伸屈(以第二到第四掌指关节背侧为轴)和前臂旋转(以手背的尺侧为轴)的复合运动。手法要求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协调而有节律。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腰、背、臂、四肢等肌肉丰厚的部位。与身体的接触面较大、压力较大,具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缓解痉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肩臂、腰背酸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等运动动能障碍性疾患。

【揉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手指罗纹面,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动作要有节律,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部,刺激量小,轻柔和缓。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常用于胸闷胁痛、脘腹疼痛、习惯性便秘、泄泻等呼吸和消化系统疾患以及慢性头痛、眩晕、各种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患的康复。

(2)摩擦类手法:

【摩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掌指作节律性环旋运动。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临床应用:常用于胸腹、胁肋等部位。力量适中,柔软和缓,具有理气和中、宽胸导滞、松弛肌肉、解除痉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脘腹疼痛、消化不良、气滞腹胀、胸胁逆伤以及腹部手术后粘连等疾病。

【擦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腕关节伸直,手指自然伸开,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带动手掌作直线来回摩擦移动。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但幅度要大。要求动作均匀,呼吸自然,不可迸气,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临床应用:适用于肩臂、腰背、胸胰及四肢等部位,刺激量中等,柔和温热,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腰背疼痛、肢体麻木、胸闷不舒、脘腹冷痛、泄泻等气血失常及内脏虚损性疾病的康复。

【推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指、掌根、鱼际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紧贴体表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

临床应用:常用于胸腹、腰背及大腿部。力量中等,可舒筋活络、开郁散结、消肿止痛等,适于治疗肩背痛、胸胁胀痛、腰腿痛及肢体麻木等。

【搓法】

动作要领: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要求双手用力对称、搓动快、移动慢。

临床应用:适用于四肢、腰背及两胁等部位。刺激量中等。能调气和血、舒畅经络、调畅气机、散结开郁,可用于四肢酸痛、肩臂痛、腰背痛以及胸胁胀闷、疼痛等病症。

(3)振动类手法:

【抖法】

动作要领: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要点是幅度小,频率快。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四肢。可活动筋骨、舒畅经络、调气和血,最常用于上下肢体麻木、瘫痪、四肢肌肉疼痛痉挛以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振法】

动作要领:用手掌或手指着力于体表,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前臂和手部的肌肉作强力而持续的静止性用力,使力量集中于手掌或指端,形成振颤力,产生振颤动作。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要求频率较高,用手稍重。

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力量温和适中,具有祛淤消积、理气和中、解痉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患、肌肉痉挛疼痛等病症。

(4)挤压类手法:

【按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拇指指腹、手掌(单掌或双掌重叠)、肘尖按压体表一定部位。要求紧贴皮肤,不可移动,用力需由轻至重,“按而留之”,不可猛然施以暴力。

临床应用:可用于全身各部。刺激量较大,具有祛寒止痛、通经活络、解郁散结的功效,常用于胃脘痛、头痛、肢体瘫痪或酸痛麻木、脊柱侧弯等病症。

【拿法】

动作要领:用拇指与食、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肉。要求一松一提,用力均匀,由轻而重,有节律性,不可突然用力,或用指尖抠抓。

临床应用:常用于颈、肩和四肢等部位。力量较大,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祛寒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肢体麻木瘫痪、颈椎病、腰腿各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

(5)叩击类手法:

【拍法】

动作要领:将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而形成虚掌,以单手或双手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临床应用:适用于肩臂、腰背及下肢部。刺激量中等,具有活血通络,调畅气机、解除痉挛等作用。适于腰腿痛、肢体麻木疼痛、肌肉痉挛、瘫痪等病症的康复。

【击法】

动作要领:可分别用拳背,掌侧小鱼际、指尖等垂直叩击患者体表。用劲要快速短暂,均匀而有节奏,不能有拖抽动作。

临床应用:根据叩击的部位不同,有拳击、掌击、侧击、指尖击之分,分别用于腰背部、臂部、四肢以及头顶、头面等。力量强弱不等,具有疏经通络、调气和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头痛等病症。

(6)运动关节类手法:

【摇法】

动作要领:颈项部摇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抵住下颏,作左右环转摇动。

肩关节摇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

髋关节摇法:患者取仰卧位,髋膝屈曲,医生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作髋关节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医生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作踝关节环转摇动。要求动作缓和,用力平稳,摇动范围应由小到大,须在患者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

临床应用:可用于四肢关节,颈项部等。刺激量可强可弱,具有通利关节、舒经通络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各关节屈伸不利、酸痛等病症。

【扳法】

动作要领:颈项部扳法患者头略前屈,医生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另一手抵住对侧下颏部,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扳动,此为斜扳法。患者坐位,颈前屈至某一需要的角度,医生在其背后,用一肘部托住下颏部,手则扶住其枕部(向右扳用右手,向左扳用左手)。另一手扶住其肩部,托扶头部的手用力,先作向上牵引,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作扳法。此为定位扳法。

胸背部扳法: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子项部。医生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作扩胸牵引扳动。

腰部扳法:患者侧卧位,医生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将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此为斜扳法。患者坐位,医生立于患者侧前方,用腿挟住患者一侧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医生侧的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此为旋转扳法。患者俯卧位,医生一手抵住患者两膝部,缓缓向上提起,另一手紧压腰部患处,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此为后伸扳法。

临床应用:常用于脊柱及肩髋关节等部位。具有滑利关节、调畅气血、纠正解剖位置异常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相应关节功能障碍性疾病,关节错位等。

3.自我推拿法及其运用

自我推拿法,是患者本人运用某些简单的手法,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推拿,借以达到强身除病、康复身心的一种方法。

除背部稍有不便外,几乎全身都可进行自我推拿。自我推拿常用的手法有揉、按、摩、推、擦、拿等,它不受时间、器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只要接受必要的指导,找穴准确,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可以说,自我推拿具有内容丰富、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等特点。以下介绍各部位常用手法及其运用。

(1)用于头面部的手法:

揉按睛明穴:以拇、食两指尖分别按两侧睛明穴20~30次。用于治疗视物模糊、近视以及其他多种眼病。

推摩眼眶:两手食指屈成弓状,以第二指关节的桡侧面自内而外、先上后下推摩眼眶10~20次。治疗同上。

揉按印堂穴:以拇指罗纹面揉按印堂穴20~30次,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等病。

分推前额:两手二至五指并拢附于印堂穴,沿两眉毛向外分推至太阳穴3~5次,然后沿着印堂穴垂直向上逐次升高向外分推,至前发际下,之后再逐次向下分推,到两眉处。可用于治疗头痛、头胀、眩晕、失眠等。

揉按风池穴: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由轻而重,向外揉按20~30次。常用于头项强痛不舒、眩晕、失眠、头痛等病症。

揉按百会穴:用中指或食指指腹由轻渐重向前揉按百会穴20~30次。可用于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头痛、耳鸣、失眠等病症。

(2)用于上肢的手法:

擦肩:以掌心紧贴肩部上下擦动,以热为度。常用于上肢瘫痪、手臂麻木、疼痛等病症的康复。

按揉肩髃穴:以一手中指罗纹面用力按揉肩髃,至酸胀感为宜。可用于治疗肩周炎、肩臂风湿痛、上肢瘫痪等。

按揉肘关节周围:以一手拇指罗纹面,在曲池、手三里、尺泽、曲泽等穴位处交替按揉,酸胀为宜,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咽喉干痛、腹痛肠鸣、肘臂痛、麻痹不仁等疾病的康复。(www.xing528.com)

按揉合谷穴:一手拇指按于对侧合谷穴,食指按于掌面相对部位,由轻至重揉按20~30次,可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咽痛、目痛、面神经麻痹、腹痛腹泻、便秘以及上肢疼痛、麻木、手指痉挛等。

(3)用于下肢的手法:

按揉大腿:以两手掌根相对紧贴大腿,自上而下,用力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度。用于治疗下肢酸痛、痿痹、屈伸不利及下肢瘫痪等疾病。

点按环跳穴:握拳,用食指第一指关节,或用拇指尖点按同侧环跳穴20~60次。可治疗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病。

按揉足三里穴:以拇指按同侧足三里穴,其余四指附于小腿后,向外按揉20~40次。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噎膈、泄泻、失眠、头晕、下肢痿软无力、瘫痪等。

拿小腿:以一手拇、食、中指指端,提拿腓肠肌,自上面下,用力柔和,酸胀为宜,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脱肛,便秘等病症的康复。

擦涌泉穴:用一手小鱼际紧贴足心涌泉穴,快速用力擦,发热为度。两足交替,可用于治疗头顶痛、眩晕,咽喉痛,失音、失眠、足心痛等。

(4)用于腰部的手法:

按揉腰眼:两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紧按腰眼,旋转用力按揉,酸胀为宜。可治疗腰酸、腰痛、活动不灵、腹泻等。

擦腰:两手掌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要快速有劲,发热为止。可用于腰痛、遗尿、遗精、耳鸣、失眠等疾病的康复。

(5)用于胸腹部的手法:

按揉胸部:以中指罗纹面,沿锁骨下,肋骨间隙,自内向外,从上至下,适当用力按揉。可治疗胸胁痛、咳喘、心悸、胸闷、咽喉痛、久呃等。

擦胸:以手大鱼际紧贴胸部,内外往返用力摩擦,发热为止。治疗同上。

揉中脘穴:以一手大鱼际或手掌紧贴中脘穴,用力柔和,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约2~5分钟。可治疗胃脘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疾病。

擦少腹:以两手小鱼际紧贴天枢穴上下,作斜向外上方的上下往返擦动,2~5分钟。可治疗腹痛、腹泻、小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以上介绍自我推拿法,仅是该方法中的一部分,临床上,除可根据需要酌情选用这些方法外,还可结合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寻找其他相关部位、穴位或采用其他手法进行自我推拿。

4.注意事项

(1)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2)皮肤破损部位及各系统疾病的急性期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3)体质极度虚弱、饥饿及剧烈运动后,一般不宜推拿。

(4)自我推拿,应在医生指导下,在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一般操作手法的基础上进行。

(5)自我推拿用力要适当,过小达不到应有的刺激量,过大易导致疲劳及损伤。

(6)自我推拿方法并非万能,必要时须到医院就诊,配合运用其他治疗方法。

(三)传统保健体育康复法

传统保健体育康复法,是指经常而持久地进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通过练意、练息、练形,以调养患者的精、气、神,进而促使其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是中医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作用原理,各种主要功法锻炼的基本要求、练习方法、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等,已在中医养生学概要中作了介绍,本节着重讨论其在中医康复医疗中的应用原则。

1.合理选功,练养结合

在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方法体系中,一般无论选择哪一种功法,只要方法得当,坚持练习,最终都会有所收益。但是,由于不同的功法,运动强度大小有别,适应范围略有侧重,加上康复对象的病性、体质各不相同,因而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就有必要对所练功法进行一定的选择,以求获取最佳的效果。

在众多的功法中,一般静功运动量较小,适宜阴虚者用,动功运动量较大,适宜阳虚者用;松静功、内养功、周天功等,重在调整阴阳,练养精气神;放松功、鹤翔桩、保健功等,犹可宣畅经络、调和气血;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对锻炼筋骨,调整脏腑功能较为有利;各种禅定、静坐等,有助于强记益智。对于不同的康复对象,则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功法进行锻炼,如体质虚弱者,宜选内养功,且多取卧式、坐式;体质较强者,可选站桩功、行功等;心血管系统疾患,应以练放松功为主;慢性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患,宜选内养功、简化太极拳等;神经衰弱、阳痿、早泄者,则可选强壮功、固精功等。总之,在中医康复医疗中,功法的选择,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考虑到功法和患者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切忌无根据、无目的乱练、蛮练。

绝大多数康复适应证患者,因久病、功能衰减,形神均不如正常人健康,因此,在选择并进行各种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锻炼时,既要把握住运动量的强弱,又要注意获取充分的休息及充足的饮食营养,不讲究锻炼的节奏,不考虑劳逸结合以及没有合理饮食调配,极易造成形体疲劳或精神紧张,轻则影响到锻炼效果,重则加重形神的损伤。养而不练,功效不见,练而不养,形神损伤,只有练养结合,才能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体质,康复疾病的目的。

2.严于律己,持之以恒

康复适应证患者进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锻炼,必须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应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之外,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详细而合理地拟定每日的锻炼项目、时间及强度等,计划一经制定,就应严格遵守,除特殊情况外,无论闲忙,都应“行之有素,持之以恒”,借体育锻炼来促使疾病康复,是“用进废退”。一曝十寒,必然前功尽弃,难以奏效。另外,练习各种功法,不能只满足于动作、姿势的模仿,还应学习及理解所练功法的一般理论,力求掌握其精髓,藉以牢固地树立康复疾病的决心信心,并积极地从整体上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全神形。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中的练意、练息、练形,是一个逐渐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而且,已初步形成的调控能力,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不继续练习,已取得的效果也会逐渐消退,得而复失。

3.循序渐进,忌持妄念

进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锻炼,在功法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先简后繁,从易到难,做具体功法练习,则应分段学习,逐步完成。在康复医疗中,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详细地设计适合于个人的阶段性训练计划,有步骤地分段练习,随时从强度、时间、效果等方面进行检验,并根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拟定下一步的练习方案,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实践证明,在锻炼过程中操之过急,“调形”上就难以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出现呆板,紧张的现象,若强度太过,还易导致肌肉疼痛,倦怠无力;“调息”上会使呼吸不畅,胸胁闷胀,甚至憋气心慌,头晕与四肢麻木;“调意”上则会因“急”而杂念丛生,心急浮躁或心意散漫,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精神错乱。这就如揠苗助长,其后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各种功法的练习,在时间上应有一般的规定,如安排于起床后或睡前锻炼。对制定好的锻炼日程,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打乱,但若因故偶尔中断一、两次,也不要焦虑自责,避免不必要的精神负担。练习各种功法,应在无勉强之苦、无精神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只有一切顺其自然,轻松愉快,才能从中获益。执意追求所谓“内气运行”、“外气发放”等,会使精神紧张、形体疲劳;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目标或所谓神功异术,预执妄念,最终除了导致偏差的产生外,必定是一无所获。

(四)药物康复法

药物康复法,是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观以及中药方剂理论为指导,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有选择地运用药物进行调整,从而促使患者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药物康复法可分内服法和外治法两大类。

1.药物内服康复法

药物内服康复法,是在严格按照中医基本理论、辨别证型、处方用药的基础上,通过药物内服。补虚泻实,调整机体内在的功能,调动抗御疾病的能力,以达到康复疾病的目的。有关药物内服法所必须掌握的审证立法、据法遣方、随证加减用药等理论,已在相关课程中做过详细介绍。本节仅就药物内服法在中医康复医疗中的运用特点作一概要阐述。

(1)补虚疏郁。针对康复适应证患者的气血津液亏虚、血瘀痰浊阻滞等病理特点,补虚损、化痰祛瘀自然就成为药物内服康复法的两大治法。补虚损,当辨别气血阴阳的不同。气虚者,可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随证加减;血虚者,可在四物汤、归脾汤等基础上增损;若气血皆虚,则应气血双补,选方如八珍汤、人参养荣丸之类;津液亏虚者,可酌情选用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等,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方剂化裁;阳虚者,则可选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疏通郁滞,除了应辨别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别给予处理之外,还应注意痰瘀的相互夹杂为患,不失时机地作相应的治疗。另外,不论是补虚损还是疏郁滞,分析判断疾病所处的部位。只有在明确病因、病性、病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由于康复适应证具有病程长,病势较缓的特点,一般难期速效,而长期煎服汤药,易使病人感到厌烦,且有诸多不便,因此,中医药物内服康复法在剂型的选择上,多不拘一格,如丸、散、膏以及口服液等,都是常用剂型。病人乐于接受,利于长期服用。

(2)治养结合。药物内服康复法治养结合原则中的“养”,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注意到培补虚损、顾护正气;二是在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日常的生活调养。中医学在充分注意到邪气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正气在机体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看,中医康复医疗的一切措施,就是以扶养正气,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为目的的,所以,面对久病体虚的康复适应证患者,药物内服康复法在处方用药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治养结合的原则。对于气血津液亏虚者,自然要以补益为主;对于痰阻血瘀较明显,或在原有病患基础上又有新感者,也应在祛邪的同时,注意顾护正气,切不可置素体亏虚于不顾,一味祛邪,妄加攻伐。在中医康复医疗中,仅仅着眼于药物治疗是不够的,为了获得好的康复效果,让患者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也十分重要。众多中医康复适应证的形成,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果不注意调整于机体不利的生活习惯,消除有害因素,只依赖于药物治疗,疾病就难以得到康复。

在大多数康复适应证中,伴随形体之损,多有神志之伤;神志之伤者,亦多有形体之损,也就是形损必及于神,神伤必及于形,因而,形神并重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康复医疗实践之中,对治形为主者,辅以调神;对调神为主者,辅以治形,形神并重,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促使疾病的康复。

(3)守法守方。中医康复适应证,多有病程较长的特点,而且在较长时间内,其病机变化不大,基本证候相对稳定。所以,在施行药物内服进行康复治疗时,只要辨证准确,遣方用药得当,一般应遵循不变,法亦不变的原则,守法守方,耐心等待药效的发挥,切不可不明疾病特点,心急浮躁,一见疗效不显,就变法更方,不仅打乱了治疗的步骤,而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实践证明,对于康复适应证患者,只要精心立法选方,静守缓图,多能取得好的效果,而朝三暮四,随手更方者,疗效多不理想。另外,还必须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局部和整体的病理变化,既要注意发现和分析一般性的局部症状的改善,增强治疗的信心,又要对疾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到心里有数,不能因满足于局部症状的缓解而忽视对整个病势趋向的分析判断。

2.药物外治康复法

药物外治康复法,是将中草药做必要的处理,通过一定方式施用于患者体表(全身或局部),借以达到促使疾病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药物外治康复法,是中医治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医其他治法一样,在运用过程中,它同样受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

中医药物外治康复法由来已久,内容丰富,运用广泛,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在于“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根据用药的不同,它也能理阴阳、调升降、扶正气、通营卫、祛邪毒、折五郁、安五脏。现选择其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1)熏蒸法:利用中药加水煎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气,或中药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熏蒸病人肌肤,以促使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熏蒸法。

其用法可在特制的治疗床上进行,也可根据具体病情、病位、条件等的不同,自行设计,采用不同器皿。药物的煎煮或燃烧,总以既有较强的温热感而又不至烫伤、烧伤为度。一般先将配制的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入贮药器皿中,加适量水煎煮至沸,20分钟左右后即可开始使用,或将配制的药物置入贮药器皿,点燃起烟(无火焰)后开始使用。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熏蒸法所用方药,可根据病证的不同酌情选用。如经脉瘀滞者,可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寒湿痹阻者,可选温经散寒,除湿通痹之方等。其审证立法,依法处方之理,与药物内服康复法相同。总之,熏蒸法通过温热与药气两方面的作用,具有疏通毛窍、解毒止痒、调畅气血、化瘀消肿、温经散寒、除痹止痛等功效,可用于各种皮肤顽疾、风湿痹痛、头痛、痿证、瘫证以及外伤性筋骨肌肉酸痛等病症的康复。

使用熏蒸法时需注意:

①熏蒸部位(全身或局部),必须根据病情决定,不可千篇一律。

②正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痈肿化脓、皮肤溃烂者禁用。

③孕妇、月经期间慎用。

(2)洗浸法:用中草药煎水洗浴,浸泡全身或局部,以促使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洗浸法。

其用法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加清水8~10倍,浸泡15~20分钟,煮沸后再煮20分钟左右,过滤药液,倒入池、盆或其他器皿中,先熏蒸患部,待温不致烫伤皮肤后,再浸泡或用毛巾蘸药水洗浴全身或局部。每日1~2次,一剂药可用2~3次。

可作洗浸用的方药很多,应根据病症的不同酌情选用。一般洗浸法可直接清洁皮肤,杀虫止痒,借助药性和温热作用,还可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等,常用于治疗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瘙痒、痔疮、子宫脱垂、脱发、早期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瘫症、痿症、疳证和外伤诸证。

使用洗浸法时应注意:

①注意避风寒,勿过度疲劳。洗浸后应立即卧床休息。

②凡皮肤出血、妇女月经期间禁用洗浸法。

③洗浸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慌、干呕等不良反应,应暂停洗浸。

(3)敷贴法:用加工过的中草药直接敷贴于患部或穴位,借以促使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敷贴法。

其用法应将所选鲜药捣烂成泥,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加适量水或醋、蜜、麻油、鸡蛋清、凡士林等调和成膏状,直接敷于患处或某个穴位,一般每隔1~3天换药一次。

不少鲜药及一般临床上常用的汤剂、丸剂等,大多可以捣烂成泥或制成膏状作敷贴用。所以敷贴法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根据选方用药不同,在康复医疗中,一般可用于失音、咳喘、失眠、眩晕、头痛、腹痛、腹胀、痹证、痿证以及痛经、小儿疳证、骨折、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使用敷贴法时应注意:

①局部破溃者慎用。

②随时注意观察局部病变情况,防止感染。

③孕妇腹部及腰骶部慎用。

(4)熨贴法:用中草药加热后直接敷于患部或穴位。或以布袋盛装外熨以促进疾痫康复的方法,称为熨贴法。

其用法是:直接将加热后的药敷于患部或穴位,用布包扎。若冷则设法(如用热熨斗)加热。也可用二个布袋盛蒸热或炒热的药物,一袋熨摩患部或穴位,并可上下左右移动,冷则另换一袋,交替使用,一般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熨贴法借热力和药力的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导滞、活血通络等功效。根据选用方药不同,常用于治疗各种风寒湿痹痛、头痛、胁痛、脘腹冷痛、阳痿、宫寒不孕、小便不畅、久泻脱肛等疾病。

使用熨贴法时应注意:

①皮肤破损者禁用。

②孕妇小腹及腰骶部禁用。

③注意温度适宜,勿致烫伤。

(五)调摄情志康复法

调摄情志康复法,主要是指医生以语言、举止或事物等为手段,通过对病人感受、认识、情绪、行为等的影响,改善和消除病人的病态心理,促使其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千金翼方》说:“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认识到情志之病必以情治的深刻道理。又因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主宰,形损可伤及神,神伤也可损及形;形全有利于神复,神复也可促进形全。所以,调摄情志康复法不仅在因心理因素为主引起的心身疾病的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因外伤、病后所致的形残和顽疾沉疴等的康复也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调摄情志康复法的有效运用,要求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其他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而力争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处理疾病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则又是施行本康复法的重要前提。

1.常用方法

【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学独特的心理康复疗法。医生在正确判断病人不同性质的情志病的基础上,根据五行相胜理论,归纳演绎出不同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利用各种手段(语言、行为、声响等),使病人产生可以克制其病态情绪的另一种情绪变化,借以达到促使由病态情绪所导致的疾病得以康复的目的。如医生通过谈心、鼓励等办法让病人感到喜悦,以此来治疗因悲伤太过而导致的疾病;通过语言、行为等手段激怒病人,借此来治疗因过度思虑导致的疾病等。情志相胜的一般规律是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有关情志相胜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历代医书中有不少记载,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能够使患者身心得以康复的有效方法。

【开导法】是医生通过语言,就与疾病有关的各种情况,对病人作耐心地解释,给予鼓励、保证等,以此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办与信心,最终达到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由于患者的病态心理十分复杂,开导法的具体形式也就多种多样。解释,是向患者剖析疾病的因果及可能出现的转归,目的是让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顾虑,不胡思乱想。鼓励,可以使患者精神振作,消除低落、悲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是医生以科学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承担许诺,担负责任,以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忧愁。疾病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的共性或个性的心理特征,是决定开导法具体形式和内容的主要依据。《灵枢·师传》“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论述,就是根据患者共有的求生的愿望来进行说理开导的。即告知病者疾病之所害;向患者讲明遵从医嘱,积极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的重要性;告诉病人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给病人以安慰和热情关怀,减轻和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这一论述,对康复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顺情法】是医生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方法,顺其心情而调之,使患者得到满足,感到喜乐,从而达到消除其形神损伤目的的一种方法。

情志疾病,有不少是与情或物的得失有关。对于这类病人,如果其需求是正当合理的,或者是非原则性的,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医生或家属尽量设法给予满足,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某些气度较小的人或性情乖戾的老年人,常因非原则性的“是”或“不是”,“应该”或“不应该”,“我的”或“你的”等问题郁郁不乐,忧思成疾,此时,顺其心意,投其所好,就是一种较好的愈病方法。另外,对某些容易郁气内结,情绪亢奋的患者,顺势利导,任凭或鼓励其痛哭,有利于消散内郁之结气,消除亢奋的情绪,比其他可能导致其心情压抑的方法收效好。《戒庵老人漫笔》说:“顺气为药,顺情为机,顺时为剂。”该书中载有不少借顺情法以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顺情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暗示法】是医生通过语言或行为,让病人(受暗示者)接受并相信其说理或所做之事,借此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功能,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暗示法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疗法,在康复医疗中,对不少疑难病证,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素问·调经论》有如下论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日,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即医生在行针刺治疗时,结合暗示,使病人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又如《儒门事亲》记载,一位姓庄的医生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人无意中受到暗示,认为医生不来,是因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从此悲伤不已,没想到疾病却不知不觉好了,问其缘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也。”庄医生有效地结合运用了情志相胜法和暗示疗法。

暗示法按性质分,有积极性暗示和消极性暗示;按形式分,有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康复医疗中的暗示法,大多采用积极性的他人暗示。

借助语言进行的暗示,称为直接暗示。借用事物进行的暗示,称为间接暗示。在康复医疗中,两种暗示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结合运用。

暗示疗法,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也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觉醒状态下的暗示容易施行,最为常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有一定难度,较少使用。但是,在催眠状态下,病人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处于明显受支配地位,遗忘的经验可能再现,压抑的情感可获得释放,流露的想法较真实,医生的言语刺激(安慰、保证等)具有较强的力量,因而效果较好。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大致有三种:用药物诱导催眠,言语诱导催眠,用单调重复的声响(如滴水声等)诱导催眠。

【行为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或行为心理疗法。它是根据学习的理论和奖惩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进而达到矫正其不良行为或恢复其功能障碍目的的一种方法。

病态行为及某些功能障碍是左生活中,特别是在心理创伤的体验中逐渐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因而,通过再学习,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就能够纠正病态行为或恢复功能障碍,促使身心康复。

详细了解病人异常行为或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是正确施行行为疗法的基础,而向病人说明治疗的意义,寻求病人的积极配合,根据行为改变或功能恢复的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等,则是有效地行使行为疗法的前提。

行为疗法在具体施用过程中,内容丰富,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不需要仪器设备的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法、厌恶法、奖励法、行为指导法、模仿法等。各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运用。

第二,需要借助仪器设备的行为法,即通过各种仪器,让病人看到或体会到本来看不到或意识不到的体内的生理变化和脏器活动情况(如血压波动、温度上升、血管收缩、脑电波形等),并使之学会如何控制这些变化与活动,使其维持在理想的水平上。

2.适用范围

以情志损伤为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各种神经官能症等,是调摄情志康复法的主要适应证。但由于各种伤残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性功能障碍、口吃、血管性偏头痛、儿童行为障碍等)以及众多的慢性病,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异常情绪的产生,所以调摄情志康复法也可结合其他各种治疗方法,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

3.注意事项

(1)调摄情志康复法中各种具体方法的选择运用,须根据患者个人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的不同来决定,避免方法不当,或太过、不及。

(2)要掌握好施行具体方法的时机和延续时间。如应该事先给予预感的,不突然进行,该突然进行的,不事先给予预感;情志相胜法的治疗时间一般不宜延续太久,顺情法往往需较长时间的重复进行等。

(3)调摄情志康复法常需与其他康复方法(如娱乐法、色彩疗法、针灸康复法等)结合运用。在家进行康复的,要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

(4)在用本治疗方法缓解病情之后,须尽快让病人重建生活乐趣和积极进取精神,注意巩固疗效,避免旧病复发。

(六)娱乐康复法

娱乐康复法,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调节病人的神情,锻炼病人的形体,促使其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娱乐康复法的方式可分为二种:一是让患者观赏各种文娱表演,娱耳目、乐心意,借以调畅病人的情志,并通过调神以全形。二是让病人亲自参与各种娱乐活动,诸如吹拉跳唱,琴棋书画等,以此养心怡情,锻炼体魄,促进气血的运行。

娱乐康复法亦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与调摄情志康复法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娱乐康复法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娱乐形式为主要手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较之以说理,行为或某些事物为手段的调摄情志康复法更为自然,更易为病人所接受,而且,不少娱乐康复法还可锻炼形体,有利脏腑气机调畅和肢体气血的运行。不过,娱乐康复法在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和对疾病的针对性等方面,又不如调摄情志康复法。

音乐疗法属娱乐康复法的范畴,但因其内容较为丰富,理论较为系统,故列专节进行讨论。

1.常用方法

【舞蹈疗法】本疗法可以是让病人有选择地观看舞蹈,欣赏优美的舞姿,舒畅情怀,但主要的还是组织患者参与舞蹈活动,陶冶神情,锻炼形体。

舞蹈的种类很多,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兴趣等特点,选择或编排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形式和动作,如迪斯科、探戈、伦巴、华尔兹以及各种民族舞蹈等。就舞蹈本身的特点来说,一般迪斯科要求头、胸、腰、胯、腿、手等各部位都要有节奏地扭动,而且要求全身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兴奋感强,活动量较大,跳迪斯科可使人充满活力,热情奔放;探戈舞要求步伐稳健,动作敏捷,幅度较大,稍带摇荡感,活动量也较大,探戈舞情趣高雅,使人意气风发;伦巴动作柔和,旋律活泼,感觉优雅,给人轻松愉快之感,运动量较小,民族舞一般多有旋转及关节动作,旋律活泼、幽美、运动量中等。

舞蹈疗法,应以集体室内活动为主,以便于指导和看护。除音乐外,跳舞时,最好配以适宜的灯光色彩。

【书画疗法】是指通过书法或绘画练习以促进康复对象身心康复的一种疗法。练习书画,是一种集肢体活动和全身气力于笔端的艺术劳动,它要求运用指力、腕力、臂力甚至腰力,类似于轻微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有助于舒筋活血,贯通血脉。进行书画活动,要求凝神贯气,认真思索,呼吸调畅,与打太极拳、练气功相似,具有“心静”、“体松”、“用意”等特点,可修身养性,防病治病,书画作为一种艺术,还可调节情趣,丰富生活,灵心益智,使人精神愉快,有利于医治各种心理创伤。

书画的内容较为丰富,如书法中有楷书、隶书、行草等;绘画中有水粉画、国画、油画等,在进行书画疗法时,可根据病人的情趣灵活选择。就书画本身来说,一般认为楷书、隶书可除烦躁、宁心神,行草可激情旺志;绘画除了所画的内容(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对人的情绪影响有一定差异外,不同色彩对人的影响也不尽一致(详见色彩疗法)。

【垂钓疗法】是指通过钓鱼活动,让患者借钓鱼为乐,以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种疗法。钓鱼,要求凝神静气,精诚专一,既无思虑之患,又无形疲之忧,加上环境的选择,应该是空气新鲜、宁静幽雅之处,所以具有较好的调神爽身,积思生智的作用。

垂钓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决定,但一般不宜太长。垂钓时,一定要注意体位的舒适。康复适应证患者外出钓鱼,一般应结伴而行,有条件的应有医护人员相随,以便相互照顾和看护。

【琴棋疗法】是通过弹琴、弈棋以怡情畅志,练习指掌,进而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弹琴疗法具有锻炼指掌灵活性,锻炼听力的作用,操作时的神情专一,又可调节情志;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技巧,还能从中获得优美的音乐享受。琴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身体状况等灵活决定,一般弦乐乐器较为轻巧,键盘乐器较为笨重。对不能或不喜欢弹琴的病人,可以刺绣、雕刻、编织等代之。弈棋疗法,可使病人心神集中,杂念尽消,随着棋子起落,神情有弛有张,对病人的情绪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患者消除郁闷、孤单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下棋还是锻炼智力的好方法,经常进行此活动,可逐步叩开智慧之门,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康复对象施以弈棋疗法,必须强调不得过于计较输赢之理,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注意适当的休息,避免耗神太过。

2.适用范围

娱乐康复法,可以怡心志、畅神明,也可练形体、行气血,因而在康复医疗中,运用十分广泛。一般各种病残伤残患者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慢性病,都可根据病情不同灵活选用。

3.注意事项

(1)较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胃下垂、糖尿病等患者,不宜进行运动量大的娱乐活动,如舞蹈等。

(2)施行各种娱乐疗法,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因此而导致过度的神劳、体劳。

(3)要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性格、喜爱等各方面的不同特点,以此作为选择不同娱乐方法或同一方法不同类型的依据,不可机械从事,千篇一律。

(七)自然康复法

自然康复法,是广泛利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自然因子,以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类一方法。

人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之一,各种自然因素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人类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避免病邪的侵害,消除疾病的影响,不仅需要积极地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还应有选择地利用一切有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帮助人类祛病延年。

当前,随着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转变,利用自然环境因素以防病治病,已成为未来医学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医康复学在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指导下,应合时代的需求,在自然康复法的应用及发展方面,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

自然康复法所以能促使疾病康复,主要是借助了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但它是纯自然因素的利用。因此,一些取材于自然界,但带有较大人工因素的理化疗法和药物疗法。

1.泉水疗法

泉水疗法,是通过沐浴或饮用泉水以促使疾病康复的一种方法。

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泉水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了广泛开展泉水疗法的良好条件。泉水除了极少数不宜用于饮疗或浴疗外,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由于泉水中所含物质、气体或温度等的不同,其医疗作用亦略有差异。

(1)常用分类法:因为泉水的成分和性质极为复杂,所以泉水的分类方法及标准很不一致。我国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以所含化学成分分类:根据泉水中含有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对泉水进行分类,一般是以泉水中的六种主要离子(碳酸氢根、硫酸根、氯、钠、钾、镁),三种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氡)及某些活性微量元素(铁、砷、碘、溴等)为其认识的基础,如氡泉、碳酸泉、硫化氢泉、碳酸氢钠泉、硫酸钙泉、铁泉、碘泉、硅酸泉、淡泉等等。

以温度分类:具有一定的温度,这是泉水所以能用于康复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将泉水大致分为五类:冷泉(25℃以下)、微温泉(26~33℃)、温泉(34~37℃)、热泉(38~42℃)、高热泉(43℃以上)。

以酸碱度分类:根据泉源处测定到的pH值,大致将泉水分为七类:强酸泉(pH值2以下)、酸性泉(pH值2~4)、弱酸性泉(pH值4~6)、中性泉(pH值6~7.5)、弱碱性泉(pH值7.5~8.5)、碱性泉(pH值8.5~10)、强碱性泉(pH值10以上)。

按以上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我国的泉水性质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矿化度低〔矿化度: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不包括气体)含量的总称〕。

②温度高。一般在42℃以上,有高达70℃以上甚至100℃的。

③含氟量高。多在1.0mg/L以上,不宜长期饮用。

④多属单纯性温泉。

⑤酸碱度(pH值)高。

(2)作用原理:中医学认为,可供饮用的泉水,大多性味甘平,具有补养之功。它既可调和脾胃,滋阴清热,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赖以滋荣的源泉;可作浴疗用的泉水,则具有温经通络、调畅气血、舒畅情志、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等功效。如《本草纲目》说:“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乃止,旬日自愈。”《水经注》说:“大融山石出温汤,疗治百病。”现代医学认为,泉水的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药物化学、水温、静水压力以及水浮力等因素来实现的。

药物化学作用:泉水中的阴阳离子、游离气体、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质等,可不断刺激体表和体内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改善机体各系统的调节功能,消除病理影响,促进了机体的康复。

水温作用:水温既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又可刺激皮肤,使其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乙酰胆碱等,对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肌肉活动等产生良好的影响。在饮疗中,则可影响胃的蠕动(一般冷饮可增强胃蠕动,热饮可减弱胃蠕动),改善病理状况。

静水压力作用:泉水对水平面下的机体所形成的压力,可影响到血液的再分配,改变人体的胸、腹围,进而调整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功能。

水浮力作用:由于泉水有较大的浮力,在池中泉浴,可使肢体活动变得轻便省力,极有利于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锻炼。

此外,泉水的酸碱度还可对胃液的分泌以及血液和尿的性质构成影响。在康复医疗中,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适宜酸碱度的泉水进行饮疗,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常用方法及其运用:利用泉水来促使疾病康复,方法有很多,如浴疗、饮疗、含嗽疗、吸入疗、肠浴疗等等。但最常用的是浴疗法和饮疗法。

①浴疗法及其应用:浴疗法多数是在澡盆或浴池中浸泡,但也可采用淋浴、喷浴、敷浴等方式。浴疗部位当根据病情而定,常用的有:

全身浴:仰卧澡盆或浴池内,浸至乳头水平。浸泡时间随病情需要及身体状况而定。短时热浴者,水温在42~45℃之间,入浴几分钟即出浴,休息片刻,再入浴,反复2~3次,时温浴者,水温在35~37℃之间,时间可1~3小时不等,一般以出汗为度。多用于各种皮肤病、关节痛、腰痛、瘫痪、痿证、失眠、眩晕、郁证等。一般38℃左右的温水浸浴具有镇静、缓解血管痉挛等作用;42℃左右的热水浸浴则具有兴奋、增强新陈代谢等作用。

半身浴:坐在澡盆或浴池内,下半身浸入水中,水面平脐或平腰,上半身用大毛巾盖好,以防受凉。水温一般在38℃左右,也可视病情采用冷浴、热浴等不同方法。根据水温及按摩强度的不同,具有兴奋、强壮、镇静的作用。30℃以下水温结合用力摩擦皮肤,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等;36℃左右水温结合较有力的摩擦,有较好的强壮作用,主要用于体质虚弱、久病恢复期等病人;39℃左右水温结合轻微按摩有镇静作用,可用于失眠、烦躁不安等患者使用。此外,半身浴还可用于腹腔、盆腔炎症、痔疮、下肢损伤等疾病的康复。

坐浴:坐于“坐浴盆”里,将臀部、骨盆及大腿上部浸入泉水之中,水温一般在40℃左右,浴15~20分钟,保持水温,上身及下肢注意保暖。此法能改善骨盆部及相应内脏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产物的吸收,缓解疼痛,并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常用于直肠、前列腺、膀胱、肛门、生殖器炎症以及失眠、烦躁不安、头痛等症的康复。

足浴:将两足浸入泉水之中,要浸过踝关节,水温40~45℃之间,浸15~30分钟,保持水温。足浴可增进足部血液循环,减少头部充血,适用于早期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等症,也可用于治疗足部关节病变、关节扭伤等。

②饮疗法及其应用:饮疗法,又称饮泉疗法。它主要是依靠药物化学、温度、渗透压等作用来达到康复目的的。作饮疗用的泉水,可冷饮,也可加热饮,还可用于煮菜、煮食品等。

冷饮法:取新汲冷泉水适量(以自觉舒适为度),空腹或饭后片刻饮用,一日2~3次,一日量最多不超过1500mL。泉水冷饮法有滋阴、解毒、通淋、通便等作用,常用于消渴病、慢性胆囊炎、习惯性便秘、关节疼痛、淋证等。

热饮法:将泉水煮沸、待温饮用,饮入量也以自觉舒适为度。服法同上。具有较好的温阳、疏郁等作用,可用于中焦虚寒诸证、慢性肝胆疾病、寒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③注意事项:

a.老年、体弱、低血压、高血压病人的全身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内脏有较重宿疾、常发心悸、怔忡者忌用长时间温浴。

b.浴疗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的脉搏变化及其他耐受情况。若浴中病人脉搏超过120次/分,或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应停止浸浴。

c.禁止空腹或饱餐后立即入浴。浴后要注意休息,并避免受凉。

d.饮泉水与服药一样,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e.饮疗,一般是“就泉饮之,新汲为佳”,时间过长,会因泉水有效物质的丧失(如气体)或变质而影响到疗效的发挥。

f.饮疗法一般以3~6周为一疗程,若须再用,最少间隔一周左右。一年内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避免破坏体内酸碱平衡,导致电解质紊乱。

g.一般饮泉以空腹饮用最好,若稍有不适,可喝少许温茶或咖啡,但铁泉、碘泉、砷泉等应饭后饮用,以防刺激胃粘膜,睡前不宜饮。

2.空气疗法

空气疗法是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中的新鲜空气,以促使患者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在高山、森林、海滨、瀑布旁、喷泉边等良好的自然环境,由于日光、雷电的作用,产生出大量的负离子(也称阴离子),加上少有灰尘、废气,空气十分清新。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慢跑、散步或练太极拳等,有利于体内“呼而出故,吸而入新”的代谢过程,起到调养五脏,祛病延年的作用。

经常大量地吸入新鲜空气,可使人感到头脑清新、胸境开畅,还可消除疲劳,另外,由于自然环境与人体皮肤间存在着湿、温差,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锻炼,空气中的湿度、温度及其流动,对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天长日久,即可提高人体对寒冷和炎热的适应能力,改善血液、神经、呼吸等系统的功能,进而促使疾病得以康复。

(1)常用方法:

空气吸入:在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慢跑、散步或做健身操,以充分地吸入新鲜空气。体力较好者,可在运动之后再做深呼吸运动;体力较差者,可在散步后或在通气良好的室内做深呼吸运动。做深呼吸运动时,上肢应随吸气而上举、外展,然后随呼气面向下、内收,借此尽量扩展胸部,加深呼吸程度。

空气浴:在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尽可能地裸露肌肤,接受外界空气中温度、湿度及其流动的刺激,裸露部位的多少,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好者,可只穿背心、短裤进行空气浴;体质较差者,可逐渐减少衣着,直到穿背心、短裤。

空气吸入和空气浴常可结合运用。一般多在作适当的体育运动和深呼吸运动时,尽量裸露皮肤做空气浴;而在暴露皮肤进行空气浴时,也尽量做深呼吸以进行空气呼入。

(2)适应范围:空气中的负离子可加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速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空气浴也能促使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因此,空气疗法广泛用于血管、呼吸、神经以及消化等系统的疾病,如头痛、眩晕、失眠、咳喘、心悸、胃脘疼痛等。

(3)注意事项:

①空气疗法以清晨进行为好。

②进行空气浴,时间应从少到多,衣服应逐渐减少,可配合做一些体育活动。冬天做空气浴,常须事前做一些准备,如运动、擦热皮肤等,穿衣多少以不出现寒战为度,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③大风、大寒天气,一般应停止空气浴;有外感发热或正出血者,不宜脱衣行空气浴。

3.日光疗法

日光疗法,又称日光浴,是指在阳光下沐浴,利用太阳光的照射,以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接受日光照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日常生活、生产和体育活动中自然地接受照射;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治疗场所、治疗部位有选择地进行的专门照射。日光疗法主要是指后者而言。

曹廷栋说:“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接受自然界之“真火”——阳光的照射,可以温壮人体的阳气,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督脉行于脊背正中,总督一身之阳,并下出会阴,入脑贯心,所以一般认为日光疗法以背晒方式最佳。背日而照,直补督脉之阳,进而可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

日光是由紫、蓝、青、绿、黄、橙、红七种可见光线和紫外线、红外线两种不可见光线构成,尽管不同光线对人体的作用不尽相同,如红光有兴奋作用,蓝光有抑制作用;红外线有加热作用。紫外线可促进钙磷的吸收等,但从总体上看,日光可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调整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还可振奋情绪,使人心情舒畅,消除抑郁。

(1)常用方法:

全身日光浴:患者多取卧位,将全身置于日光之下。衣着当根据季节气候及病人体质而定,总以尽可能暴露肌肤为好。为使身体各部都能得到照射,应不断变换体位(一般将身体分为前、后、侧三区,轮流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的长短,以自觉有热感为度。

局部日光浴: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将身体一定部位如上肢、背部、胸腹部、下肢,甚或某个关节分别置于阳光之下,选择或分段进行照射。照射的时间也以自觉有热感为度。

日光疗法,时间以上午8~11时,下午2~5时为好,场所应是空气清新、洁净安宁之处,如湖畔、海滨、旷野、庭院、阳台或室内近窗处(打开窗户)等。治疗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季节气候、病人的病情、体质等不同灵活制定,一般应由短到长,逐渐增加。日光疗法常与游泳、泉浴等治法结合应用,多在日光浴后休息几分钟,然后下水游泳或进行泉浴。

(2)适应范围:日光疗法广泛运用于阳虚气弱,精亏失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知腰膝冷痛、久咳喘息、眩晕、健忘、失眠、脘腹冷痛、遗精阳痿、小儿佝偻、智能低下等。其他多种慢性久病,如贫血、肥胖病、慢性胸膜炎等等,也可运用。

(3)注意事项:

①头部一般不宜进行月光浴。在进行日光浴时,可用白布或草帽遮盖。眼睛不宜受阳光照射,最好戴上太阳镜。

②在施行日光疗法过程中,若出现心慌、眩晕、恶心、失眠、食欲不振或全身不适者,应暂时停止治疗。

③作日光治疗,一般忌暴晒、久晒。进行日光浴,思想要集中,不宜看书、抽烟等。

④不宜在空腹时或饭后立即进行日光浴。冬季老年人及体弱者在进行日光浴时,要注意保暖。有发热症及体质太弱者,不宜行日光浴;出血性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疾患、活动性肺结核及尿毒症患者禁止做日光浴。

⑤浴后应注意休息和多饮水,有条件者可用温水沐浴。

4.泥砂疗法

泥砂疗法,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泥或砂敷于病变部位或敷盖全身,以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该疗法所用的泥砂种类很多,如淤泥、矿泥、腐泥、煤泥以及河砂、泉砂、磁砂等。其中除腐泥、煤泥外,其他均为临证所常用。

中医学认为,泥砂也有性温、性凉的不同。温热(或加热)者具有温阳散寒、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寒凉者则可清热解毒。另外,泥砂疗法还具有按摩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淤泥及矿泥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有机物质、气体、少量放射性物质和内分泌物质、抗菌物质等,因而具有较强的化学刺激作用,可调整并改善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增加细胞活力,促进新陈代谢。泥砂类物质有一定的重量,涂上人体后,对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压力,加上泥砂微粒对皮肤的摩擦作用,可形成一种机械刺激,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此外,泥疗一般还具有保温作用(热的对流性极小,冷却非常慢),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助于组织器官功能的迅速恢复。天然泥疗,因为都在日光下进行,故除了温热、化学、按摩等作用外,还兼有日光疗、空气疗的综合作用。

(1)常用方法:

全身泥疗:病人取卧位,将天然或经加热的温热泥砂(一般为40~50℃)敷盖于全身,只露出头部。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之后用温水将泥或砂洗净。

局部泥疗:根据病情需要,病人取合适体位,将具有一定温度的泥砂或冷泥直接作局部敷盖,也可将准备好的泥土涂在胶布上,做成泥饼,贴敷于某一部位或穴位,时间同上,之后用温水洗净。

(2)适应范围:泥砂疗法可用于各种风湿痹痛、肌肉肿痛、外伤后遗症、腹腔内粘连、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以及慢性腹痛、泄泻等。

(3)注意事项:

①所用泥砂温度要适宜,防止过热烫伤皮肤。

②皮肤有破损溃烂者,不宜施行泥砂疗法,以免感染。

③有发热、出血倾向以及心肾功能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活动性肺结核等患者,禁用泥砂疗法。

5.森林疗法

森林疗法,是利用空气清香,优美宁静的森林环境,以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山村深处,固是佳境。”森林之内,绿叶繁茂,花香鸟语,空气新鲜,环境宁静,是促使心绪平静,消除疲劳的理想场所。冬天林内温度高于林外,夏天林内温度低于林外,气候平稳宜人,优美舒适,极有利于培养正气,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在阳光的照射下,森林能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及二氧化硫等工业源有机毒气有良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同时,森林又呼出大量氧气,可分泌萜稀物质之类的杀菌素,又是奇妙的阴离子发生器,因此,森林中的空气十分清新。森林还可散射声波,是不可多得的噪音消声器;森林的绿色对人的大脑、视网膜具有调节作用,可使皮肤温度有所降低,心跳略略变慢,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头脑清晰。

(1)常用方法:一般是到位于森林中的康复机构或疗养院生活一段时间,同时配合进行适当的治疗和锻炼,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病人的体质、爱好等不同,居住于森林中的时间可长可短。短的可10~15天,长的可3~5年。在施行森林疗法期间,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详细地安排好每天的生活日程,对睡眠、饮食、娱乐、运动的时间和量等,都拟定具体的计划并严格遵守。只有在森林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在得到良好休息的基础上,动静结合,注意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条件都得到落实,才能算森林疗法的真正实施。

(2)适应范围:森林疗法可较大程度地影响到人的情绪、心跳、血压、呼吸等,因而可广泛用于小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森林中分泌出的杀菌素(如萜稀物质),经肺吸入后,具有较好的镇静、消炎、止咳、解痉、祛痰甚至抗癌作用,因而也可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

(3)注意事项:

①森林疗法是多种手段的综合实施,因而不可长期卧于室内,过于安逸。

②治疗期间,应丢开日常工作及其他琐事,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③定期作健康检查。

6.岩洞疗法

岩洞疗法,又称洞穴疗法,是利用岩洞(或其他洞穴)内的特殊气候和环境条件,以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利用岩洞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如唐代推崇居住“石室”养生延年,即“洞府养生法”。北魏到北宋,宣武帝为治疗“斑烂皮肤病”,人工凿石为洞达2100个,至今尚存“药方洞”遗址。《本草纲目》中亦有“医置山穴中”的记载等。认为岩洞内幽静清雅,能使人精神安宁,心志怡悦;洞中冬暖夏凉,寒暑变化小,有利于防寒避暑,保养正气,恢复病体。

岩洞内尘埃及有毒微生物极少,含有大量的负离子,空气新鲜;另外,洞内湿度较高,多数时间温度较低且变化不大,居于洞穴内,可明显改善大脑皮质、植物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功能,使人心情舒畅、思维敏捷、血压平稳、食欲增加、易于入睡,还可使鼻部、咽喉部粘膜保持湿润,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有些洞穴因地质结构的差异,空气中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吸入这些微量元素,有助于体内形成各种酶、激素和维生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常用方法:可将病床设置于洞内,让病人住宿,每天有3~5次洞外活动,并配合其他治疗及锻炼;也可白天去洞内,各种治疗和锻炼在洞中进行,晚上仍回到室内住宿。洞内滞留时间的长短,应因人而异。

(2)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多种心脏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多种皮肤顽疾的康复。

(3)注意事项:

①洞内须保持清洁、安静。

②神志异常及严重神经衰弱的病人,不宜与其他病人同住。

③风湿性疾病患者,一般不宜进行岩洞疗法,或不宜在洞内滞留时间过长。

④对有特殊地质结构的洞穴,要有选择性地应用。

(八)其他康复法

在中医康复医疗实践中,有一些康复方法,虽然其取材及手段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但却含有较大的人力因素。现将这类疗法列入本节中介绍。

1.色彩疗法

色彩疗法,又称颜色疗法。它是利用不同的色彩,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对人体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进而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根据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青、赤、黄、白、黑五色各有其脏(腑)所属,即白色入肺、赤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黑色入肾。色彩疗法,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分别调整相应脏腑的功能,如用青(蓝、绿)色疏肝解郁,用黄(橙、茶)色培益脾土等,另一方面可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通过调配不同的颜色,以调节五脏之间的失衡,如脾虚者用青色以抑其肝郁之强;肝虚病证,可用黑色补其母,以滋水涵木等。

不同的颜色,可以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它们可像药物一样,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的疾病,这已为世界上许多医学家所证实。但是,不同颜色为什么能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其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有人认为,每一种颜色都能发出一种作为主体的电磁波长,通过神经渠道,作用于大脑下的“松果体”和“脑下垂体”,使之分泌激素影响全身,达到治疗目的。也有人认为,色彩影响到人的情绪,进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定型性的联想来达到的,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长期与自然界和社会中带有不同颜色的各种事物及现象接触,产生出这样那样的感受或感觉,如太阳、炉火产生大量热量让人感到温暖,而它们呈红色;月光使人感到清冷、静谧呈白色;森林、海洋让人觉得心胸舒畅呈绿、青、蓝色;婚喜事欢乐、激动用红色;丧亡哀事悲痛、抑郁用黑色、白色等等。天长日久,这些事物或现象与颜色之间的一定关系,很自然地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定型性联想,当人们再次接触到这些不同的颜色时,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不同感觉,引起不同的情绪及生理变化。

(1)常用方法及其运用:

冷色法:青、蓝、紫、绿色为冷色。治疗时,可选其中一色、二色或多色。冷色可使人感到清凉、宁静、优雅、沉着,并能给人以幻想,具有解热、镇静、定神等功效,可用于阴虚阳亢、种情过激引起的病证,如长期低热、咳血、吐血、烦躁、失眠、心慌、易怒以及狂证、瘸证、惊恐证等。

暖色法:红、橙、黄色为暖色。治疗时,可选一色或多色运用。暖色能使人感到温暖、快乐,可激发人的朝气,使人热情、活泼,具有散寒补血、行气化淤,令人兴奋等功效,常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病证、气血不足证、神情抑郁证以及痰饮淤血阻滞等证。具体病症如头疼、眩晕、耳鸣、心慌、胸闷、咳喘、胁痛、脘腹痛、嗜睡、痴呆、痿软等等。

黑色法:黑色可以给人严肃、哀痛、暗淡等感觉,具有宁神、致悲、致恐等特殊作用,常用于治疗过喜、易怒、烦躁不寐等病症。白色除具有与黑色相似的功效外,还可使人产生公正、神圣、超脱的感觉,可用于神情易于激动、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调色补泄五脏法:即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按虚实补泻原则来选色。具体运用时,可将众多的颜色划分为五大类,即红色类、青色类、黄色类、白色类、黑色类。对大致相近、深浅不同的同类颜色,一般认为,色浅者为补,色深者为泻。实施色彩疗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室内颜色的调配。其中包括墙壁、地面、用具、门窗、陈设、衣被、灯光,甚至医护人员在同病人接触时的衣着颜色等。二是在专门的治疗室内进行“色光浴”。即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治疗室内随时打上冷色光、暖色光或其他治疗光线。三是用“颜色仪”,将各种颜色的电磁波放大后,通过电线传导到患者体内产生疗效。

(2)注意事项:

①色彩疗法,无论用什么色调,一般以浅淡为宜。颜色过深,相反会导致异常感觉的产生。如过冷的色调易使人忧郁、苦闷;过暖的色调易使人感到紧张、烦躁等。

②色彩的调和,尽可能准确、明了。颜色过多或杂乱无章,会使人过度兴奋、烦躁。

③色彩疗法的应用,除了以病情为主要依据外,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喜好等其他因素,如儿童喜欢鲜艳生动的色彩,老人喜欢素净的色彩等。

2.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用音乐来调节入的性情、协调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音乐本是一门艺术,它起源于自然之音响。《吕氏春秋·古乐》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豁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磐之音,以致舞百兽。”音乐的一般作用,在于感化,调节人的性情,让人们获得美的亭受,即“乐之为务,在于和心”。

音乐与医学的关系相当密切,《灵枢·邪客》篇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认为五声音阶中的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级分别与人体五脏有特定的联系,即肝与角音、心与徵音、脾与宫音、肺与商音、肾与羽音。音乐作为一种养生益寿、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如张子和《儒门事亲》说:“好药者,与之笙笛。”把懂得使用音乐疗法的人,看作是擅长治病者。吴师机《理瀹骈文》曰:“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可服药者矣。”强调了音乐疗法在防病治病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音乐凭借其节奏、旋律、和声、音响四大要素的有机组合,决定着乐曲松弛(或镇静)、兴奋(或紧张)以及庄严、悲切的不同特性,可唤起人们强烈的感情反应,通过怡情养性,以情制情,促使身心得以康复。音乐具有引起一般情调如镇静、欣喜、凄凉、眷恋等的力量,但不能直接导致特殊情绪如嫉妒、愤怒等的产生。音乐疗法,注重人之整体,可调节情志,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正常运行,并使之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心理及身体上的病态,加上情操上的熏陶,哲理上的启迪,极有益于身心健康。音乐疗法所以能防病治病,主要是通过心理作用和物理作用两条途径来实现的。心理作用,是美妙的旋律影响到与情绪密切联系的大脑皮质、丘脑下部、边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改善其功能状态,加强其作用,进而调整了人体内脏组织器官的功能。物理作用,是音响的振动频率、节奏、强度经听觉器官和神经传入人体,与机体内某些组织结构的振动频率相一致,产生共振,使人体内贮存的潜能被激发起来,由静态变为动态。不同的乐曲,因节奏、旋律、和声、音响的不同,可分别起到镇静、兴奋、镇痛以及调整心律和降压等不同的治疗作用。

(1)常用乐曲种类及其应用:

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类:选曲如《喜洋洋》、《新疆之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这类乐曲旋律舒展、节奏鲜明、富于动感,具有醒神志、开郁闷、舒畅情怀等功效,可用于抑郁症、多寐症等。

节奏缓慢、优美婉转类:选曲如《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这类曲子节奏舒缓、优美典雅、感情深挚,有宁心安神,顺情除烦的功效,常用于阳盛上扰,心神不宁的失眠、烦躁、头痛、眩晕等症。

曲调低沉、凄切悲哀类:选曲如《二泉映月》、《江河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哭灵片段等等,这类曲子旋律环回萦绕,辛酸凄楚,催人泪下,能收到“悲制怒”的效果,常用于狂躁、易怒、头痛、不寐等情志亢奋诸证。

节奏跳跃、欢快诙谐类:选曲如《回娘家》、《赶花会》、《双合风》等等。此类乐曲节奏轻巧、旋律动人、生动风趣,能怡情顺志,给人以欣快,喜乐之感,可用以消除焦虑、忧伤、烦闷及紧张的心情。

沉稳有力、庄严雄壮类:选曲如《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延安颂》等等。这类乐曲气势豪迈、雄浑壮阔、充满激情,可振奋人的情志,增强信心和决心,使情绪消沉甚至绝望者受到激励和鼓舞。

另外,音乐电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它将录音磁带中的音乐信号处理、放大后输出,经电极导入人体,改变电流的物理信息为体内的生理信息,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音乐电流随着旋律的起伏不断变化,形成复杂而有机的调节信息,比其他电疗单调,重复及固定的电子振荡优越,从而能更好地调整气血的运行及脏腑的功能。此法适用于各种神情异常病症、各种慢性痛症、失眠、劳损、痿症等。在进行音乐电疗的同时,如果再用耳机兼听音乐本身,则效果更好。

(2)注意事项:

①乐曲选择,应以“悦耳”为基本前提,一般忌用狂乱的、不和谐的以及消沉的曲调。

②要认真分析病情,以有关精神情志理论力指导,尽量选用针对性强的乐曲或乐章,即“辨证施曲”。

③应考虑到病人不同的经历、文化素养、兴趣特点等,因人而异,力求选曲客观。

④为了使乐曲发挥最理想的感染力,必须尽可能地让患者了解乐曲在节奏、旋律、和声、音响四大要素组合上的特色,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标题含义、作者的创作个性等,以提高病人的欣赏能力。

⑤音乐疗法的施用应有一定规律,一般每日2~3次,每次0.5~1小时。在实施音乐疗法时,应配以相应的色彩、花卉及灯光,创造清雅宁静的,与乐曲特点相适应的环境。

3.香气疗法

香气疗法,主要是通过嗅觉,感受花木或药物的香气以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花木及药物的芳香,可以醒脾助运,调畅气血,宁心安神,让病人经常嗅各种香气,使之持续地作用于机体,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便可达到康复疾病的目的。

大多数具有特殊香味的花木、草药,通过光合作用,都可从其体内的“油细胞”中分泌出“芳香油”,这种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到空气里,飘散很远。有的花草不含芳香油,但却含有一种“配糖体”,配糖体分解时可散发出大量香味到空气中。由于芳香油的分泌和配糖体的分解,使人借助嗅觉闻到花草浓烈的香味,进而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变。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香味不同,治疗的疾病也不完全一样。如天竺花的香味可使人镇静、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白菊花的香味能降低血压;丁香花的香味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熏衣草的香味对神经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疗效;香叶天竺葵的香味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治疗哮喘等等。香气对疾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这早已被医疗实践所证实,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常用方法:

香室法(香园法):有条件的,可根据病情的不同,在治疗室或庭院内放入具有适合病情香气的花卉或植物,让病人不定时地在室内或院内休息或进行娱乐活动,以经常性吸入一定量的香气。亦可在庭院内种植大量花木,让病人到院内休息或活动,吸入各种香气,这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益无害的。

香袋法:将具备某种特殊香气的花木或药物研末装入特制香袋,放入贴身衣袋、枕下或床单下,每半月或一个月更换一次。

香枕法:按病情的不同,灵活选用具有独特香气的花木或药物,研末,装入绢袋内,再置于枕内,或直接将花草或药物置于枕内。放置时间,视香气有无及是否潮湿为度。

香瓶法:酌情选择具有特殊香气的花木或药物,研末、装瓶,加盏备用。每日开瓶盖鼻闻数次,或以少许擦手心内用鼻嗅之。

(2)适用范围:香气疗法可用于高血压病、低血压、各种神经官能症、肺结核、习惯性便秘、紧张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癔病、失眠症等。

(3)注意事项:

①用走窜性较强的药物,如麝香、冰片、细辛等制作的香袋、香枕、香瓶,孕妇禁用。

②制作香袋、香枕、香瓶时,所用花木或药物种类不宜太杂。

③对花粉或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有过敏史者慎用。

4.热疗

热疗,是利用热水、炒砂、炒盐、炒豆等物,在人体一定部位进行浴、洗、熨、敷等,以促使病人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温泉和自然热混、热砂疗法,虽然也同样具有热疗的效果,但它们还有其他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而且完全来自于自然。

热可祛寒,气血得热则行。热疗的主要作用,在于振奋阳气、温煦脏腑、温经通络、运行气血等。现代医学认为,热疗主要是借助热传导、热辐射两条途径对人体产生作用,因此,热疗所用的物质应该热容量大而导热性差,如砂、盐、豆、石蜡等等。

(1)常用方法:

热浴(洗)法:全身或局部浸浴热水中,或用热水淋浴,使全身微微出汗或局部温暖后出浴。以睡前进行最好。每日2次,每次20~40分钟。

热熨法:将砂粒,或大豆,或盐粒等加热后,装入布包,或将热水盛入热水袋、热水瓶,在病人患部来回移动滚熨。温度以不致烫伤为限,冷则更换。可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

热敷法:用热水毛巾或加热物质布包敷于患部(不移动),冷即换之。可随时运用。用毛巾浸沸水敷贴患部,称为湿热敷;用盐、豆等炒热布包敷贴患部,称为干热敷。

(2)适用范围:热疗可广泛用于寒性的脘腹痛、腰背痛、四肢酸痛以及痿证、瘫证、痹证、失眠症、慢性头痛、外伤后遗症等等。

(3)注意事项:

①患者应尽量取舒适体位,要注意保暖,防止复感风寒。

②施行热疗前,医护人员应试试温度,避免因温度太高烫伤皮肤,热熨时,注意勿擦伤皮肤。

③热疗后要注意休息。

④有身热、急性炎症、出血、过敏症、皮炎等患者,不宜施行热疗。

5.冷疗

冷疗,是利用冷水、冰、雪或冷冻石块、玻璃球等物,通过饮用或在病患部位进行浴、熨、敷等,以促使患者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

寒可祛热,血液得寒则凝。冷水、冰、雪等物,其性寒凉,可以清热、止血;其质纯阴,可以保护阴液,因而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作用。

冷疗,一般可使周围神经传导受阻,降低肌肉的张力,能使收缩与松弛的速度变慢;可使组织温度下降,减少周围组织的血流量,使组织细胞的代谢率降低等,因而具有镇痛、解痉、防止水肿等作用,短暂的冷刺激(如冷水浴)对神经系统相反具有兴奋作用,并可增加血管弹性、增加氧气吸入、增强胃肠蠕动等,有助于情绪忧郁患者症状的改善,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

(1)常用方法:

冷浴法:参照泉水疗法中的浴疗法进行。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等施行全身冷浴、半身冷浴和局部冷浴。

冷饮法:参照泉水疗法中的饮疗法进行。可采用冷水、冰水、雪水等。

冷熨法:取自然或人工冰块、冷石、冷玻璃球,或液氮冷冻探头等,隔着垫物(如毛巾),或直接外熨患处,慢慢移动或轻轻滚动,每日一次,每次20~40分钟。

冷敷法:用冷石、冰袋,或用冷水毛巾直接敷于患处,以物围护,防其移动。每日1~3次,每次20~30分钟。

(2)适用范围:根据方法不同,可分别用于虚热内郁及阳亢上扰之烦躁、头晕、身痛、便秘、消渴、狂证、痈证、肌肉痛无定处、胸腹热痛、热淋以及疣、痤疮角化等皮肤痫。

(3)注意事项:

①空腹、饱食、酒后、疲劳者以及女子月经期不宜进行冷浴疗。

②有严重的内脏疾病者、局部皮肤破溃者不宜用冷疗。

③冷饮法要注意消毒,且不宜在早晨空腹时进行。

④冷疗时,局部皮肤若见暗紫色者,应停止治疗。

⑤冬季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