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扬子古大陆中段裂谷盆地铜矿成矿规律

扬子古大陆中段裂谷盆地铜矿成矿规律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地层、岩性及沉积建造的控矿作用地层控矿作用:根据区内铜矿床产布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冷家溪群小木坪组和板溪群为主要的矿源层,其中最重要的赋矿层位为板溪群马底驿组,如寺田坪、杨堡、张家坪、响水洞 晒谷塔铜矿(床)点及松溪金、铜矿点均产于其中。

扬子古大陆中段裂谷盆地铜矿成矿规律

(一)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地层、岩性及沉积建造的控矿作用

地层控矿作用:根据区内铜矿床产布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冷家溪群小木坪组和板溪群为主要的矿源层,其中最重要的赋矿层位为板溪群马底驿组,如寺田坪、杨堡、张家坪、响水洞 晒谷塔铜矿(床)点及松溪金、铜矿点均产于其中。

岩性及沉积建造控矿作用:铜矿受马底驿组紫红色条带状粉砂质板岩所夹富含砂质、粉砂质条带的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即浅色层)控制,如寺田坪、杨堡、张家坪铜矿(床)点,而响水洞-晒谷塔铜矿及松溪金铜矿则产于马底驿组硅化白云岩中。岩性控矿明显。

2.变质建造的控矿作用

本区区域变质岩系为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在区域低级变质作用过程中,绢云母化、硅化对金铜的成矿具较大控制作用,它制约着铜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是本区金铜矿重要的控矿作用之一。

3.构造控矿作用

铜矿床(体)的分布:一种仅严格受地层、岩性及沉积建造控制,构造控矿作用不明显,如寺田坪、杨堡及张家坪铜矿(床)点,后期次级断裂仅对其起进一步富集作用;另一种铜矿点严格受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控制,如响水洞-晒谷塔铜矿点及松溪金、铜矿点。

(二)铜矿成矿规律(www.xing528.com)

1.成矿物质来源

矿源层形成期铜的来源具多源性:它可以来自古陆风化、海底火山喷发和地下深处;热液期铜来源亦具多源性:它可以是多旋回的非岩浆变质渗滤源、天水或地下水滤源,所以本区金铜的来源是复杂的。

2.综合因素控矿

铜矿主要受马底驿组紫红色条带状粉砂质板岩夹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的钙质-粉砂质泥质复理石建造控制明显;区域变质岩系为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区域低级变质作用是本区金铜矿重要的控矿作用之一。铜矿床(体)的分布:一种仅严格受地层、岩性及沉积建造控制,构造控矿作用不明显,后期次级断裂仅对其起进一步富集作用;另一种铜矿点严格受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控制。

因此,本区铜矿成矿的机制可归纳于:地层、岩性、沉积建造及火山活动控制矿源层的形成和分布,构造运动及变质作用是促使矿源层中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的驱动力,构造变动造就成矿热液运移通道及沉淀场所;物理化学地球化学条件促使成矿物质从成矿热液中沉淀出来;成矿后的叠加、再造与次生富集产生富矿体。

3.时间与空间分布

本区的岩金矿床、铜矿床产于由板溪群—寒武系组成的雪峰-加里东构造层中,矿体赋存于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三段。一般矿床分布于背斜一翼或两翼,矿体分布受浅色层控制;另一类铜矿床受区域性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