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扬子东南缘裂谷盆地成因及资源效应

扬子东南缘裂谷盆地成因及资源效应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鄂湘黔岩石圈断裂带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巨型重力梯度带南段。断裂带东侧软流圈抬升,莫霍面深40km左右。剖面重力正演定量计算表明,断裂两侧地壳存在明显密度差。在平面上断裂带两侧重磁特征各异。在断裂带西南部盘草等地及断裂带南东部,大塘坡组以灰绿色板岩为主,夹黑色碳质板岩,未见含锰灰质白云岩。断裂带南东侧南沱组直接超覆于板溪群之上,而在大断裂北西均为富禄组超覆于板溪群之上,其上还发育大塘坡组、南沱组。

扬子东南缘裂谷盆地成因及资源效应

鄂湘黔岩石圈断裂带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巨型重力梯度带南段。主断裂在松桃附近,切穿地壳深达岩石圈底部,俗称花垣-慈利断裂带,亦称江南断裂带(柏道远等,2010),倾向南东—南,倾角55°左右。断裂带东侧软流圈抬升,莫霍面深40km左右。西侧软流圈下降,莫霍面深45km左右,东西落差达5km左右。据地壳速度分层结构,发现壳内低速层东薄(2.5km)西厚(3km)。在断裂带西侧,大地电磁测深反映了断裂带存在明显电性差异,西部为50~300Ω·m的低电阻带,地壳部分往东南倾,上地幔部分略向西倾。断裂东侧出现向南东倾斜的n(0.102~0.103)Ω·m中高电阻带与西带斜接。

剖面重力正演定量计算表明,断裂两侧地壳存在明显密度差。莫霍面西深东浅,落差达4km。在平面上断裂带两侧重磁特征各异。

在航片上断裂带影像清晰,呈挤压密集带,宽3~5km。(www.xing528.com)

断裂带发生于中元古代末期,是长期活动的断裂,它控制了雪峰地块的发展演化及沉积相变化,是一条陆缘裂谷盆地内侧的边界断裂。断裂带西侧是一个长期沉降区,形成线状断陷海槽,构成堑-垒构造。在南华冰期阶段,在断陷海槽北西侧的北段沉积了大塘坡组黑色碳质板岩夹含锰灰质白云岩等,形成了花垣式锰矿。在断裂带西南部盘草等地及断裂带南东部,大塘坡组以灰绿色板岩为主,夹黑色碳质板岩,未见含锰灰质白云岩。断裂带南东侧南沱组直接超覆于板溪群之上,而在大断裂北西均为富禄组超覆于板溪群之上,其上还发育大塘坡组、南沱组。往北西至保靖边境地区亦为南沱组直接超覆于板溪期地层之上。该断裂的成生和演化制约了南华纪—震旦纪古丈-吉首断裂北西线状断陷海槽的成生和发展,断裂活动对大塘坡组沉积锰矿和震旦系陡山沱组沉积型磷矿的形成及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