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运动在本区为块段差异上升运动,以伸展作用为主。表现于南华纪地层与下伏的新元古代早期地层(板溪群、高涧群)为微角度不整合、假整合接触。但本次构造运动规模大、范围广。南华早冰期的冰川活动,南至澳大利亚,北迄华北的广大地域均有发生,具有洲际性,显示当时陆地上升幅度大、气候寒冷、海拔高。随着地壳的隆升,盆地拉张裂陷作用也很显著,形成堑垒式盆地格局,充填以重力流为主体的碎屑沉积。同时深断裂带的继续活动,引发了基性-超基性岩浆的侵入或喷溢。
故雪峰运动在本区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该运动影响下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铁、锰、磷等大型沉积矿床的形成,工业意义大。
南华冰期古地势仍维持北西高、南东低的格局。由于造山运动,扬子东南陆缘裂谷盆地持续拉张裂陷,同沉积断裂活跃,在通道—新化一带形成断陷凹地,古地理沉降幅度大、沉积厚度增大。
早期(南华早冰期),上述陆缘裂谷盆地在本区内自北西至南东有较显著的变化,沉积出现了自南向北的超覆。以通道—溆浦—双峰—攸县为界,北部为滨-浅海杂砾、砂砾、含砾泥质沉积夹碳酸盐锰矿层。上部杂砾岩发育,下部仅发育一部分或大部分富禄组,缺失长安组,与下伏板溪群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南部为浅海-陆棚至斜坡相的杂砾、含砾泥质沉积,夹铁矿层、碳酸锰矿层,具工业价值。地层连续完整,与下伏高涧群呈假整合接触。(www.xing528.com)
早期(长安期)为杂砾岩、含砾泥质沉积,为寒冷气候下,一套与重力流有关的正常海相和海洋冰川混合堆积,为金、锑赋存层位;所夹铁矿层表明其间有温湿气候、氧化环境,在陆棚上接受来自古陆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铁质并富集成铁矿。
中期(富禄期)为砂岩、泥质及碳酸锰矿沉积,在间冰期形成滞流、还原、藻类繁育的局限 半局限海湾。
晚期(南沱期)为杂砾岩、含砾泥质沉积,砾石成分复杂,外形不规则,具冰川动力结构(如擦痕、条痕、凹坑),无分选或分选极差,成熟度低,又有海洋冰川独特的落石构造,含砾泥,为含砾石远海悬浮沉积等特征,为冰筏搬运形成。属寒冷气候下滨岸泥石流-陆棚、上斜坡的正常海相与海洋冰川混合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物源区为北邻冰川覆盖的山地及陆缘斜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