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职业教育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加工和利用这些信息的基础。传统的教师主要与教材打交道,以至于被人们称为“教书匠”。现代教师实质上是一名信息工作者,需要采用恰当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信息资源,将一定的信息内容高效地传播到信息接收者。因此,掌握一些信息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一个使用非常频繁的词汇,但许多教师对于信息涵义的理解并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这里对几个相关的概念做些简要解释。
(1)信息与教育信息化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现代研究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总之,“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信息具有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和特定范围有效性等特征。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这四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照片被传送到计算机,就把图像转化成了数字。信息由信息源、内容、载体、传输、接受者等因素构成。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1]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包括师资队伍培养、教学环境建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教学模式的重构等。教育信息化中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技术。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整合有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二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教师和学生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到课程的教与学中。三是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与教师教学工作关系最为紧密的因素。教学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师资、设备、课程等;狭义的教学资源仅指信息形态的课程资源。也有人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这里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主要分析教学信息资源,并将教学信息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二是试题库。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三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体现教学策略,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两种,网络版课件需要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版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四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由一个或多个媒体要素表现的可作为典型教学的已有事例。
五是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各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著、重大事件记录、政策、法规文件等。
六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通过多媒体表现的,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
七是常见问题解答。
八是资源目录索引。资源目录索引是某一学科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列表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由此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因而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库,促进不同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学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是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第三个层次是对资源的评价与筛选,需要对评价的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第四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管理(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管理、试卷库管理、案例库管理、课件库管理、文献库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库管理、资源目录索引库管理和网络课程的管理等),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等),资源建设与使用交流(资源更新、邮件列表订阅、资源定制、异步交流、同步交流)。这三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教学资源的评价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在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它们进行评价:(1)资源的教育性。考虑所整合的资源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 (2)资源的科学性。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或使人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3)技术性。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4)艺术性。主要是针对多媒体素材而言,主要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几方面来考虑。
(4)管理信息系统(MIS)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信息管理,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效益。目前,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职业院校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发展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过程控制系统(C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内部网)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ra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架构比起CS架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M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操作环境,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操作MIS系统,这其中的优劣差别是不言而喻的。完善的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通过MIS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MIS是发展变化的,有一个生命周期。
MIS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教学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MIS的开发。因此,为适应MIS的开发需求,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等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根据学校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系统开发通常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从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
2.教育信息学基本理论
自从信息的概念产生以后,教育心理学者和教育技术学者对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认为学习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该理论往往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以及工作模式来解释人脑加工信息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信息加工和记忆。[3]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这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让一度被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排除在主流心理学研究之外的记忆、信息加工等课题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并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帮助下得到发展。目前,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类: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曾提出一个关于学习与记忆的基本的、典型的模式,它是信息加工论的基础。该模式如图4-1所示。
这一模式指出了信息的流程,即信息从一个大脑结构流到另一结构的过程。来自环境的刺激输入到感觉记录器(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然后进入短时记忆,最长大约可以持续30秒。如果学习者进行复述的话,信息能在这里保持稍长的时间。随后,将信息编码贮存,并且进入长时记忆里。长时记忆被假设为永久的贮藏仓库。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功能不同。经过短时记忆到达长时记忆的信息可能恢复而回到短时记忆中去。例如,当新的学习需要部分回忆起先前习得的某些事物时,就需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出这些事物,重新回到短时记忆中去。贮存在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恢复后,就到达反应发生器。反应发生器把信息转换成行动,也就是激起效应器的活动,作用于环境。在这个模式中,“执行控制”与“预期”是两个重要的结构,它们可以激化或改变信息流的加工。前者起调节作用,后者起学习定向作用。
图4-1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加涅认为,参照以上学习与记忆模式可以揭示学习的各个内部过程。有些过程如注意、选择性知觉(简称为选择)、行为表现是人们熟知的,有些过程如编码和检索则是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加涅根据对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分析,提出了学习行动的八个加工阶段(可称为学习过程结构的八级阶梯模式):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加涅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他认为人的学习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他把学习看成一个不断复杂、不断抽象的模式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础的、大量的是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结。在学习新知识时,新的信息输入进来,和原有的经验相联系,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条件化(信号化而形成条件的联结),由此就形成一个在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技能上相互联系的新的、高一级的模式体系。这个不断形成高一层次模式体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加涅指出,新输入的信息(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旧知识)之间要联系得好,两者差距要适当,要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他还认为,学生的学习,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才容易收到效果。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吸收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主张从学习过程的层级系统上来阐述学习问题,强调研究学习问题时,既要注意外部反应及外在条件,又要注意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它们都对学习心理的研究起着积极作用,这对指导当今学生的学习是有实际意义的。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启示我们,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学出发,且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依据学习的层次精心组织好教材,要重视教学反馈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直接探索和钻研教材。把学习看作信息的加工和贮存,是近代认知心理学家最为强调的一个观点,它是现代认知派关于学习观的一个新动向、新发展。
(2)教育信息传播理论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它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它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传播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送或交换。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包括人的内在传播(自我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4]传播按其涉及人员的范围大小以及对象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内在传播: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自我思考、自我安慰、自我剖析等,都属于人的内在传播的范畴。
②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其目的有二:一是沟通,二是调节。
③组织传播:指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④大众传播:是指传播者专门编制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⑤教育传播: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教育对象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教育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教育传播的特点是:目的明确性(培养人才),内容严格规定性(按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受者的特定性,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⑥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较之传统传播,网络传播有以下特征:数字化、互动性、快捷性、大容量、便利性、综合性、再生性、开放性、选择性。网络也非常适合于完成教育传播。(www.xing528.com)
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传播理论和模式,最主要的两种模式是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其中工程学模式以香农—韦弗模式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香农出于对电报通信问题的兴趣,提出了一个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单向直线式的,不久,他与韦弗合作改进了模型,添加了反馈系统。此模型后来被成为香农—韦弗模式,在技术应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心理学模式关注的是信息源、接受者以及传播产生的效果。罗密佐斯基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提出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
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型中的要素来解释教学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了表述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模式(表4-1)。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
表4-1 7W直线传播模式
二是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利用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西北师范大学的南国农教授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5]
确定教学信息。教学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传递什么信息,要依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般说来,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由专家精心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递的教学信息。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师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仔细分析,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选择传播媒体。选择传递信息的媒体,实际上就是信息编码的活动。某种信息该用何类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和传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用一套原理作指导。如选择媒体要能准确地呈现信息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容易获取,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大,而又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媒体传递信息。这一阶段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至多远,多大范围。要根据信号的传递要求,应用好媒体,保证信号的传递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递顺序问题。在应用媒体之前,必须做好信息传递的结构设计,在媒体运作时,有步骤地按照设计方案传递信息。媒体传递信号时应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传递质量。
接收和解释信息。在这一阶段,学生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实际上就是信息译码的活动。学生首先通过各种感官接收经由各种媒体传来的信号,然后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随之储存在大脑中。
评价和反馈。学生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发展了智力,但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需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书面作业,以及阶段性的反馈信息来实现。
调整和再传递。通过将获得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的作比较,可以发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以便调整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顺序,进行再次传递。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可即时进行调整;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补习和个别辅导;在远距离教学中发现问题,可以增发辅导资料,或在一定范围内组织面授辅导。
四是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随着现代教学中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地结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这些规律包括:
共识律。所谓共识,一方面指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建立传通关系。另一方面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知识技能,传授知识,以便使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要求。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教学信息的选择、组合和传递必须首先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潜能。由于教学传播过程的动态平衡特性和学生心智水平的不断发展,“共识”的状态总是相对的,总是按“不共识—共识—不共识”的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例如,在创设共识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学生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层面上。
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通方面产生共鸣。它是教学传播活动得以维持和发展,获得较优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传播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容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破坏师生双方谐振的条件,从而造成传播过程中的滞阻现象。教师或信息源的传递速率和传递容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但仅凭这点还不足以产生信息传播的谐振现象,教师还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情感交融的传通氛围,即师生双方应该建立起合作关系,教师需要时时注意收集和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传播活动的进程。为了产生和维持谐振现象,各种信息符号系统、方式和方法还应当有节奏地交换使用。
选择律。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代价与效果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教育技术领域最为关注的是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师和学生对媒体的选择,一般来说,总与可能获得的报偿或成效成正比关系,与所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关系。据此,选择媒体时就应考虑尽可能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如果产生的功效相同,我们应该选择代价低的媒体;如果需付出的代价相同,我们应该选择功效大的媒体。
匹配律。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剖析学生、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运转状态之中。实现匹配的目的在于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使相关的各种要素特性组合起来,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因为每一要素都具有多重的功能特性和意义。目标的特点规定着各相关要素必须发挥与目标相关的功能,以便优化地达成既定的目标。否则,这些相关要素会产生松散无序、功能抵触的现象。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必然要使用到多种传播媒体,而各种媒体有各自不同的多重的功能特性,只有对它们了解熟悉,扬长避短、合理组合、科学使用,才能使它们相得益彰,决然不是随便凑合在一起便可产生匹配的效果的。
应用于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的媒体,被称为教育传播媒体,它是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人们把它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在教学环境中,带着一定的目标,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后面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三元模型。在现代教育传播活动中,媒体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媒体作为教学传播系统的要素之一,于是我们得到的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四元模型实际上是由三元模型细化而来的,因为我们把学习材料看作为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把学习材料这一要素分成了“教学信息”(即内容)与作为内容载体的“媒体”两部分。这四个要素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教学系统各要素的组合和联系,构成了系统的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是静态的,而静态的结构是无多少功能可言的。只有当系统内各要素在信息传播和控制下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动态过程时,才能形成系统的特有功能。在教学系统中产生的动态过程就是教学传播过程,它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须有一定的功能条件,受制于一定的基本规律。教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实现的,而欲使上述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教学系统本身必须具备下述几个条件。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要求是高标准的,性能应该是优良的。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而必须深刻地了解学生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和媒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教师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所教授的课程领域是与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和能力,如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方法,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设施;三是要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对自身、对学生和师生关系的调节和控制。总之,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应该精通专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传播技能。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系统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也是整个教学系统功能实现的首要标志。学生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使个人的学习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统一;二是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各种接受信息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并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三是学生要有自控能力,能够调节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行动,并与教师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修正学习措施,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教学内容应为在科学上已经经过检验、证明为正确的东西,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加以更新。对具有潜在发展意义的前沿知识,也应适当进入教学内容,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除了要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或知识结构,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注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从已知到未知,使内容结构序列化;融汇贯通,使教材内容纵横联系;具体形式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
第四,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注意三个“符合”和三个“考虑”,即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适应性、考虑教师的可行性、考虑环境的可能性。教学系统中可用的方法非常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另外,各种教学方法总是相互渗透的,因此,必须把这些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得益彰。
第五,从教学媒体的角度看。教学媒体的选用要考虑到学习任务的因素、学生特点的因素、教学管理的因素和经济成本的因素。与教学方法一样,教学系统中可用的媒体非常多,每一种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同样必须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所不同的是,教学媒体能否在教学系统中发挥功能,还将受到媒体自身特点及其使用等一些实践性因素的制约,如媒体资源的硬件、软件的现有贮备或添置的可能性,媒体操作的复杂程序和学会操作的培训时间,媒体使用时功能的稳定性,多种媒体配合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增效性,媒体使用时对时间、空间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等。
教学系统五个构成要素的上述功能条件保证了作为系统运行基本特征的教学信息的正常传播。但是,其传播效果的好坏除了取决于系统中每一要素之间的功能强弱,还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状况。也就是说,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教学系统还要符合信息传播过程的规律或法则。
(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问世不久就开始应用于教育。世界上最早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是IBM公司,该公司在1958年设计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之后各国都对计算机的教育应用非常重视,并催生了教育技术学的诞生。开始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但没有使教学过程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大量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促使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使教学过程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以致出现了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远程教学、移动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6]
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以下四点:
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培养其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③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大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要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要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离开现代信息技术,就谈不上教学过程的优化,也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的传播技术和信息资源都已失去价值,而是指教学设计必须将各种资源统筹考虑,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资源效益。
教育传播学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它与教育技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教育技术则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的总体目标都在于为教育服务,即为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服务。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按照具体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结合,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它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选择与使用学习资源,如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等。教育传播的目的则在于借助各种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技巧来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技能,提高受教育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吸收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教育传播研究教学中涉及的传播系统、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通道、传者与受者、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问题,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与教育传播相对应,学习过程各要素(教学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者)对应于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信息、媒介、受者),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设备、学习环境等)也与传播各子系统相应。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经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的发展轨迹,即借助视听媒体辅助和传播教学的模式以及其他资源以促进学习。我国的教育技术早期以电化教育的概念引进,当时主要研究视听媒体传播的应用,发展视听传播的功效是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教育传播着重于对信息传递的方法处理。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编码解码、媒体环境的选择、媒体传播技巧的实施达到传播知识的效果。在教育传播活动前,传者作为先行组织者,要为受者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难度;在传播中,要通过媒体传播信息的延伸功能将教学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在传播活动后期,及时对受众的反馈信息及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补救措施和解决办法。与此相似,教育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为指导、统筹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相关的策略方案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试行解决的方案并对试行结果进行修改,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育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媒体来传播知识,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性交流。在知识传播中,媒体的应用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人作用。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M.Mcluhan)更提出了媒体即信息(The medium is message.)的观点。媒体作为人体器官的延伸,将蕴含在其中的信息赋予人类感官。近年来,通过现代媒体的研究与运用,媒体的传播效果更加显著与广泛。而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运用先进的媒介进行教学活动。如幻灯、投影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Internet网上漫游,受教育者可以获取更多、更全的知识。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借助种类众多、功能强大的现代教育媒体,不仅老师能方便顺利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成为自我传播知识的主体。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前进的强大动力。
[1] 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何克抗.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EB/OL] .http://www.edu.cn/20010829/209326.shtml.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20~50.
[5]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20~50.
[6] 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