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院校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训等工作,仅依靠职业院校本身的财力、物力、人力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一个先进的实训基地建设势必涉及到先进设备的购置、仿真教学软件的开发以及培训设施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部分职业院校财力有限,很难从资金上予以保证。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实训基地各项设施必须同步跟进,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训环境。“双师”素质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熟练的操作技能,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到企业、现场中去体验和磨炼。因此,仅仅依靠职业院校自身是很难提供各种真实的实训环境的,也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双师”素质教师。惟一的出路就是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资源、人才资源,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中“零距离”地接触职业技术岗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生产者的心理与角色转换。同时,也为学生展现生产操作技能、取得企业认可,获取就业契机提供机会。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的平台,也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它是校内实训基地不可或缺的延伸与补充。
1.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
(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教学任务。
(2)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利于学生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同时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艺术等非专业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3)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的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4)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不仅可以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5)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教师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
(6)承担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水平。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总体规划,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优先选择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
(2)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训、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互惠互利。
(3)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在企业的选择方面不一定要大而全,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为宗旨。
(4)实训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得到提高与完善。
(5)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到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和地缘条件,要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服务,还要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使培养的学生有好的就业机会。在满足学生实训实习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
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法
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加入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它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旨在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它的特征包括: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团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各组成单位保持独立法人资格;一般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以集团章程为纽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与沟通,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
(2)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大多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其中的很多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和空洞。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这种实训基地,最初一般由任课教师或相关的专业教师与企业进行联系。如果在长期的合作中双方产生了信任,有意进一步加强协作,学校就可以此为基础,正式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商,拟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最后通过一定的形式挂牌后,就可正式成立校外实训基地。
“协作型”实训基地的建立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实训内容多样、真实感强的优点。但这种基地的建立,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长期不懈地与企业保持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仍然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
(3)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为了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学校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生产(毕业)实习型实训基地。目前,职业院校建立这类实训基地的最常用方式是通过校企之间的长期合作来构建“合作制”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前述“协作型”模式有所不同,“合作制”模式的合作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了实训安排、科技转化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专业设置的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等内容。建立“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的最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吸收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般由企业、政府和学校的相关专家组成。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学校可以适时了解与本专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动向、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加强本专业师生与社会的联系,最终促成“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②与企业合资办学,成立股份制学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系统的投资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同时,有远见的企业家也开始注意到操作型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开始注意培养既熟悉本企业的组织文化,又愿意长期为企业效力的实际操作人才。此时,如果企业能够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参与学校事务,就能够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大量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自然也就成了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
③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训。“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工作。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计划,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对学校而言,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专业口径的错位,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使学生在企业这一实训基地学到真本事,练出真才干。对企业而言,有助于塑造稳定的骨干队伍,学生的实际能力强,到企业后可立即上岗,可节省企业培训时间,减少企业人力资本成本。就学生而言,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产生压力、形成动力,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校、合作企业和学生三方都明确该企业就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可以使学校和学生免除学生实训期间寻找就业单位的麻烦,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
(4)通过服务社会、企业,搭建实训平台
职业院校可以利用学校师生群体的知识、技术优势与开发能力为社会、企业服务。在此过程中,学校不仅可以给社会、企业等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服务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中,与海尔集团联合建立了“海尔学院”,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与海信集团、交通银行、香格里拉大饭店等知名大企业开设联合培养专业,建立了110个校外教学基地,可利用资源4.5亿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先后与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州地铁总公司、上海地铁总公司、株洲时代集团等10余家企业在电气化铁道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软件技术等专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电气化铁道技术、数控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100%带薪顶岗实习一学期。
4.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1)校外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
①校外实训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协议应注明实训专业、实训项目、内容、时间,双方的责任、义务,协议期限等。其管理按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校外实训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②校外实训基地要建立校企协管机制。协调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好实训基地生产、培训、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校企双方应分别建立质量双保制度,明确各自在合作质量保障中的职责分工。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过程进行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以确保合作的质量。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加大行业标准的权重,实现教育内部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有机结合。[1]
③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按照“校外基地学校化”的建设理念,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分级管理机制,制定指导性建设与管理标准,定期专题研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目标、落实责任、绩效考核、动态调整。
④校外实训基地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健全与实施诸如《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践训练考核办法》、《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文明生产规章》等一系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⑤处理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功能,提高基地的综合效益,增强实训的有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www.xing528.com)
⑥校外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⑦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计划和记录等基础工作。
(2)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
①编制包括从适应性训练到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高级训练乃至专业技能认证考核全部内容的实训手册,使受训者明确自己掌握的技能程度和差距,并向最高目标努力。
②从提高受训者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爱护设备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入手,制订管理规范,为受训者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③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实践训练大纲、实践训练指导、实践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办法。聘请基地技术骨干参与实习指导,负责实训内容的实施,及时将岗位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知识引入实践教学中,以保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④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意见等对实习结果做出评价。
⑤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
⑥加强基地教师团队的培养。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订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轮训校外实训基地兼职实训教师,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对专任实训教师来说,通过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和社会选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⑦注重课程教材建设。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
(3)校外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
①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教育学生严守安全用电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艺规程;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严禁酗酒、按时作息,保证睡眠;严格考勤请假制度,杜绝私自外出;指导教师全程跟班,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②严格纪律。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训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双重角色。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使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心态进行实习。
③保证实训实习质量。必须对学生的实训实习过程和实训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监控及考核。
④实训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训实习报告。同时,由校企双方共同做好对每个学生的实训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分和实训实习总结工作,并在“学生成绩汇总表”上简述学生的实训实习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企业工作经历的凭证。
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意识
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才会有做好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原动力。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职业院校才能有自身发展潜力与动力。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全体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真正打造出一批“双师”素质人才。只有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上有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成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伙伴,职业院校才能发现机遇,抢占先机,才能使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2)健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
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谋求发展,为学生寻找就业门路主动找企业寻求合作而建立的。企业是经济实体,企业只关心在毕业生中或在社会上“选择人才”,一般都认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事,而且由于学生在生产安全、劳动保障等方面没有国家和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故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通常作为旁观者仅提供一定的场地、设备、收取相应费用,基本不参与办学。实训学生只能进行参观或简单操作,不仅实训效果差,且难保持校外实训基地长期稳定地运行、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其实,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的核心点还是在于“取予互求、互利共赢”。大多数职业院校仅是授业型的,应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能力,朝科研型与授业型双向发展。这样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校外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取予互求、互利共赢”、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不应该是一个口号。为保证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健康地发展,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职业院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校企合作工作,制定合作战略,对合作的重大项目予以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各系部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促使校企合作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进行。成立校企合作共建委员会,作为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平台,成为职业院校与各企业单位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发展。[2]
(3)扩大校企合作领域,谋求广阔的实训基地共建空间
职业院校要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每一个专业应与两三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努力增强职业院校在企业内的品牌效应,积极扩大职业院校在企业中的影响。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精神,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4)提升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层次
当前,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须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行为,变校企合作的学校单方面的需求为校企双方面的共同需求,变校企合作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为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变学校与企业阶段性的合作行为到逐步建立起一个全面、稳定和长久的合作关系,变学校被动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和学校各自满足对方需求,共同谋划双方的发展大计,从而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5)做好合作企业的选择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要作好合作企业的选择工作。对企业的选择应把握四点:一是与专业对口并具有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的区域的企业。二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企业。三是与学校已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四是热心于教育事业,能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的企业。
(6)制定周密的实训实习计划
学生实训实习前教师必须先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在企业的帮助下,按照实训实习要求制定完善周密的计划,做到实训实习场所、内容、时间、教师、工厂辅助人员五落实。学校要努力取得实训实习单位各部门的支持,保证实训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7)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实训实习管理
实训实习期间师生的言行不仅影响实训实习效果,还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以及后续学生的实训实习。为此实训实习前要进行实训实习动员,强调学校的实训实习纪律。入厂后要进行实训实习教育,严格实训实习考核,加强实训实习辅导,要对参加实训实习的学生加强纪律上的约束,保证实训实习取得较好效果。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