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它可使学生接触受训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要素,即技术、人员与设备等。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及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资源,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1.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立足为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要突出职业岗位需要,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国家(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通过进一步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应能够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融满足教学需要与企业需要于一体,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完善的实训基地应具有专业实践教学功能、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对外服务功能、“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等。[3]
(1)专业实践教学功能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因此专业实践教学功能应是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实训基地应能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经验,创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建筑面积九万余平方米。目前,该中心建有26个实训室(104个实训分室)。各实训室(分室)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打破按学科组建的格局,分别按照技术模块、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和实务流程进行建设,针对性强。教学内容设计和设备配置努力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其中既有三坐标测量仪,Festo液压、气动设备,海德堡四色全自动胶印机等高端贵重设备,也有大批能够反映当前高新技术,在实际生产第一线应用广泛的各种设计与技术应用软件,如UG、PRO/E、CAD/CAM软件,MoldFlow、CAE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Cimatron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SmartGroup制造信息化管理软件,港口、航运和货运代理企业生产管理操作模拟软件,金蝶、用友财务软件,3Dmax、Maya三维动画应用软件等,学生使用的是当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学到的是较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2)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提升办学品位、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体现科研功能,应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实训基地不仅要有优良的科研场所、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还应具备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管理体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双赢,既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运作的平台,也为职业教育建立校外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课堂与实践教育结合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天津职业大学围绕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等问题开展科研工作,曾获得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专利等。
(3)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
国家劳动部门正在逐步要求各个工种职业岗位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上岗,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技能也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实训基地最有资格成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点和考试点。目前国家劳动部门一般都在职业院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应具备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并努力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实践很好的阐释了实训基地的这一功能。该院的航海系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福建船员进行各类培训,其中高级培训如轮机员补电培训人数达一千多人,各类初级培训近万人,为福建航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4)对外技术服务功能
通过提供对外技术服务,职业院校可以提升自身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并给学校争取到额外的办学资金。通过对外技术服务,能够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生产发展的动向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学校来,学校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使职业教育改革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学校也可以及时将科技方面的成果及学校办学的有关信息与社会沟通,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训基地对外技术服务是多方位的服务,包括培养技术人员和直接完成服务项目。所以,它既是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也是对外服务的基地。实训基地应建立对外技术服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开展有效的对外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开展技术服务,先后为宁波世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机器手,为宁波海利达有限公司研发出塑料粒子干燥机,为敏孚企业开发出汽车自动天窗等。由该院教师研制的潜艇专用微型电机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同时,该学院承担了地方政府部分咨询和委托项目,以及宁波市规划局北仑分局、宁波元胜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波导公司、永发集团等企业的研发项目共近百项,获技术专利11项,横向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
所谓“双师”素质,是指教师既有职业院校教学经验,又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实业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具备“两个职称”。[4]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就是使其培养的学生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就必须有更高水平的教师。只能讲不能练,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强的学生。职业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是搞好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教师应首先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实现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该院由实习厂和相关系组成“校企合一、交叉任职”的领导班子,专业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兼任实习厂的工程师,实习厂的高级技师或工程师兼系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工厂中许多产品都是由教师参与开发,实训基地成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平台。
3.实训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1)突出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普通教育的属性。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职业院校学生与一般普通学校学生的明显区别是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区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数环节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完成,甚至许多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离不开实训的环节。因此,实训基地的教学基础设施、工作状况和组织管理将直接反映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2)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联系社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表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大力提倡走校企、校所(研究所)、校场(农场)共建联办的道路。共建联办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可以节省投资,使其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高起点建设、低成本管理和高效率运营,有利于共建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通过共建联办实训基地,大大加强了校企(所、场)双方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与市场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吸收一批企业技术专家参加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学校设置专业、制定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等提供咨询和指导,把专业建设融入到社会行业背景,大大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3)实训基地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载体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在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过程,既是教师展现自身才华和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培养锻炼“双师”素质师资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和发现一批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把他们吸收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充实学校的教学队伍。这些兼职教师对所从事行业或专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前沿动态较为熟悉,能把实践知识运用于教学过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摇篮
①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工作中人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能力与知识二者并不等同,需要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
②拓宽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www.xing528.com)
技术是技能型人才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尤其是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需要在各种实践性环节中获取。实训基地的综合技术训练,可拓宽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③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
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是技能型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为了强化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训练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缩短就业与上岗的时间间隔,做到一就业就能顶岗。
④接触与学习高新技术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而对激烈竟争的市场,只有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实训基地既要跟上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技术起点高、技术含量大、技术先进的特色,以使学生能够涉猎高新技术领域,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
⑤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实训基地的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和科技开发等一系列实践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能力。
⑥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实训基地可以在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和工程技术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发展奠定基础。
⑦有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学生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实训,可以按照企业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特别是当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之后,企业还可能长期接收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实现“订单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增强和“订单式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4.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训基地要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增加体现现代高技术的设计性实验和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在基地训练,能够很好地掌握当前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标准和管理实务要领。这一原则要求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应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做到“真题真做”。实训基地设施和装备技术先进性水平要把握恰当,既不能落后于当前行业或专业的一般水平,也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过分超前,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真实性原则
现代企业所强调的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必须在生产和服务的真实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磨练才能获得。如果没有真实、综合的职业现场,就很难完成“养成”和“内化”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要能完全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实训操作本身就是实际生产加工。尽可能贴近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与实际的生产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岗位,按照未来专业技能发展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训练专业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基地建设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学校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训中心可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确保实训的真实性。
(3)开放性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发挥共享和辐射功能,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设计基地建设方案,要建立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新模式,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新机制,按市场规律来经营和管理的新体制。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构建与行业、企业、社会的良好沟通渠道,不仅能承担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与服务任务。使学校实训基地紧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4)适度超前原则
实训基地的设施和装备在技术先进性方面要适度超前,对一些技术更新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专业采用接近该专业最新技术水平的设施和装备。实训设备要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要能体现近年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避免实训基地刚建成就落后于生产和管理实际。实训基地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要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根据地区和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5)重点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中一项高投入项目,所需经费多,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能进行多专业的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与时俱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做好实施方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应把基地建设的重点首先放在学校的主干专业,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水平、高质量。
(6)通用性原则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功能是多元的,包含实践教学功能、研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实训基地必须既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单位,是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基地,是终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依托,并为相关专业实训提供服务。实训基地应具有培训学生及受训者职业技术能力的功能、社会性功能和研发功能。应按照技术大类进行群分,以便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师资、管理人员等各种资源的效能,从而提高投资的效益。实训基地在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
(7)软硬件相配套原则
无论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还是开辟校外实训场所,都要做到软件和硬件相配套,以提升基地的内涵水准。硬件建设是指实训设施和装备的建设。软件建设是指实训基地管理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包括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等。
[1] 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吴启迪.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教发展(在2004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3] 吴玖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9),120~122.
[4] 王丙利.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 .黑龙江教育,2006,(1,2),151~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