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适应新常态,明确“一体两翼、分两步走”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呈现出全方位的新常态。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全区省级领导和厅级主要领导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上围绕“十三五”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这三个重大问题作的专题报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和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进一步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学习领会透、贯彻落实好。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把战略方向定得更准,把战略任务抓得更牢,把战略举措落得更实,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怎么看”就是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明确新任务,“干什么”就是要开辟新路径、厚植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怎么干”就是要树立新理念、增强新本领、实现新作为。
对于高校而言,新常态有四个特征。一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速度从高到低,二是发展的方式从规模和速度转向质量和效益,三是高等教育的结构从增量扩张变为调存量、做优增量,四是发展动能从依靠低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特征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特征,而教育领域是典型的“社会需求”和“人才供给”相结合的领域。因此,供给侧改革是我们整个“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线。
在“十三五”关键的开局之年,我校将迈入发展“新常态”,即“一体两翼”“分两步走”战略。“一体两翼”是学校“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格局,其中的“一体”是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持学校文化与理念,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推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其中的“两翼”,“一翼”是人才培养,以全日制教育为主,普通专科与成人本科相互衔接,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为依托,建成结构优化、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链;“一翼”是社会服务,面向广西教育需求,做大做强教育教学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期刊信息、教育教学评估和教育整体服务。在新常态下,我们将以一体为中心,强化两翼驱动。
“分两步走”是学校“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路径,即第一步,2016—2018年,保留现有成人高校建制,在推动人才培养办出亮点特色的同时,提升社会服务特色功能的内涵和水平,争取到2018年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新校区建设实现新突破。第二步,2018年以后,基于学校发展状况及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在合并、转型并转制、维持现有建制、转型发展等四个方案中,优选其一,继续发展,争取到2020年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的定位不是写在纸上的,是以“一体两翼”为基本格局,积极推进“两步走”之后,靠大家的智慧、力量和努力做出来的。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工作的方向。
图1 “一体两翼”的基本格局
图2 “分两步走”的基本路径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央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供给侧改革是针对结构性问题、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要素有效投入结构调优,如人力、资本、土地等;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三大发动机”决定。我校目前就是需要人力、资本、土地,需要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因此,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找准“痛点”,树立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 、品牌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强化“双翼驱动”,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1.树立“痛点”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补短板谋转型。
所谓痛点,顾名思义,就是用户疼痛的点,即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抱怨、不满、让人感到痛苦的接触点。对应到我们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存在很多痛点,比如,我们属于成人本科学校,无法享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许多政策,如招生、项目申报待遇;没有学位授予权,制约学术资源的开发、形成和成长; 学校土地面积过小,办学空间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学校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学校部分改革和整体建设严重滞后;我们2014届的毕业生认为在校体验不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有待加强;我们的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岗位工作的对口率不高;我们的成教、培训、教研、期刊、信息化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点”。(www.xing528.com)
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下,学生、学员就是我们的用户,学校的使命就是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和产品。“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学校想要顺畅发展就必须树立痛点意识,准确地抓住痛点,着力降低或消除用户的痛点。痛点之所以痛,是因为用户不满意;痛点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和迫切的需求。痛点对应的是点,而不是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加快解决。学校,各二级单位,每位教职工都要从不同层面挖掘真正的痛点,找准真问题,将痛点变为支点,撬动学校的发展、部门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这也就是彭清华书记所说的,找到新路径,练就新本领,要有新作为。
2.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提升执行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实现“一体两翼”新格局,是一场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自始至终地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贡献”。全员参与,要求我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一说到“主人翁”,大家一般会联想到“主动、积极、负责、奉献、坚持、进取”,这里我们说的“主人翁意识”是“岗位主人翁意识”,核心是以主人翁的心态做好岗位工作,包括传统集体主义精神下强调的主动贡献,包括人本主义精神下强调的自我价值实现。岗位是个人贡献的着力点,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树立新主人翁心态,就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岗位任务,要全力消灭主人翁精神的敌人,包括:拖延、拖拉、计较、贪婪、应付、推诿、埋怨、迁就、缺位、疏忽、怕麻烦、怕担责、怕吃苦、无所谓、得过且过、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总的来说,学校转型发展,不是几个领导、几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大家共同的事。每个人应该增强历史机遇感、责任感、使命感,满腔热情,全力以赴,不畏艰苦,不计得失,追求卓越,视工作为事业,视事业为己任,履行好岗位职责,争当学校转型发展的经历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全员贡献,则要求我们提升执行力。落实战略规划的关键在于执行。“一体两翼、分两步走”的新格局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的是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用卓越的成效来书写,因此,特别强调每一个人切实提升执行力。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只有提高了执行力,个人才可以贡献更大的力量,学校才能实现美好的蓝图。至于如何提升执行力,一是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要学文件,政策就是生产力;要学前沿的知识、理念,转化到实践中。要形成综合改革的观念,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要注重团队、沟通、融合。二是要掌握工作方法,例如掌握PDCA管理循环。三是要强调细节,要把工作细化到人。
3.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强化“双翼驱动”。
品牌是高校的竞争力,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是市场化竞争下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供给侧改革下产品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培育社会服务品牌,形成一批品牌专业、品牌师资、品牌学生、品牌培训、品牌教研、品牌期刊、品牌校园文化,才能确保学校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拥有立足之地。因此,我们要通过技术进步、知识更新与创新、人力资本提升等,实现职前职后两个动能齐驱并使,相互转化,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例如,我们的社会服务在基础教育一线很受欢迎,但是我们校内的职前的学生没有能够享受到这些优质的资源,这些职后的产品没有能够很好地转化到职前教育中去。如果能够在人力、内容上相互转化,这便会成为我们学校最大的优势。
4.树立开放意识、见贤思齐,为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当中,需要开放的眼界、良好的心态和博大包容的情怀。首先我们要鼓励创新,但是,在创新过程中有可能会有失误,会有闪失,只要不是有意而为,我们要用包容的情怀来看待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下,我们才能有独特的个性价值和创造精神,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5.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制度创新,贯彻落实综合施策。
所谓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就是要突破规则,打破平衡,超越现状,效率至上。创新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突破传统思维和传统经验,才能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深厚的思想根基。
创新的内涵很丰富,但创新的核心之一是制度创新,制度变革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途径。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变革,释放改革红利。当前,在政府管办评分离的背景下,为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政府管理高校的制度已经发生了变革,具体体现在“放权与监管同步”。一是“放权”,政府给高校下放了7个方面的权利,高校自主办学权利扩大了,比如,学科专业调整方面,高校可自主设置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内所有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教育教学方面,鼓励高校推进全面学分制,鼓励高校支持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堂互选、学分互认;其他的,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选人用人、资产经费使用管理、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高校的自主权都扩大了。二是“监管”,政府在放权的同时强调“坚持权责统一,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党组织领导权力、学校行政管理权力、学术自治权力以及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力等四种基本权力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规则,从而提升学校在政府监管下的自主办学、 自治管理、自我发展的水平。
在政府宏观管理制度变革的背景下,学校必须思考和处理好两件事情:一是学校层面需要怎样的制度创新?例如,校院两级管理下,学校对二级学院该怎样下放权力?下放哪些权力?下放后如何监管?二是学校层面如何落实制度创新?我认为,其关键的抓手就是以学校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为契机,贯彻落实“综合施策”。所谓“综合施策”,就是要全面系统性地进行综合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好学校与政府、学校内部治理两个层面的关系问题。章程是学校是基本法,是制度创新的基本载体,章程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助推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