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跟着自己的叔叔项梁一起起义。项梁是当地的一个豪杰,相当于今天的社会名流。项梁的家族比较显赫,家里世世代代是楚国将领,功勋卓著。这么说来,项羽不仅是个“富二代”,还是个“官二代”。
项氏一族的显赫,离不开项梁的父亲——项燕。项燕是楚国大将,秦国将领王翦攻破楚国,楚王成了秦国的俘虏。国难当头,项燕另立昌平君为王,带领流亡政府继续在淮南一带与秦军抗争。第二年,筋疲力尽的项燕还是没能抵挡秦军的攻击,最后兵败,昌平君被杀,项燕以身殉国。
项燕以身殉国后,项氏一族也不复往日,流落民间。项梁因为牵扯进了人命案,带着项羽到吴县躲避仇家,后来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恢复了往日的声望。如今天下大乱,郡守当然要来找他商量对策了。郡守的打算是要加入起义。
当时桓楚逃亡到吴县。于是项梁对郡守说:“桓楚流亡在外,只有我侄子知道他在哪。”听项梁这么一说,郡守便把项羽请了来。谁知项羽一进门就接到叔叔的暗示,拔出剑把郡守的头砍了下来。
项梁一手拎起郡守的人头,一把将郡守的印绶别在腰上。门下的侍从大惊,陷入混乱,项羽杀死了几十上百人,全府的人都被项羽所震慑,没有人敢反抗。有了这颗官印,项梁“篡位”,担任新的郡守,任命项羽为自己的副将。吴县上下决定追随项梁起义的脚步。项梁开始攻取下辖各县。
项羽自小受过良好教育,项梁在对项羽的培养上也十分上心。可是项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还没学几天就撂挑子了。项羽先学写字,没几天就不写了,后来又学习剑术,没过几天又不学了。项羽还振振有词:“学写字有什么用,不过能记下别人的名字罢了;学会剑术又有什么用呢?最多也就打败一个人,没啥意思。要学就学可以一次打败千万人的战术。”
项梁细细一想,侄儿说得也有道理,于是让他学习兵法。项羽只大致了解兵法的主旨,又不愿意学。项羽虽然兵法没学完,但是他的天赋很不错。据说项羽身高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多,力大无穷。(www.xing528.com)
起义后的项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王,仍号楚怀王,这已经是他们起兵九个月以后的事情了。此时,陈胜、吴广战死的消息已经传到他们的耳朵里,并且,陈胜“旗下”的楚王已经兵败身亡。项梁另立楚王刚好填补了空白,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起义军的大旗。项梁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起义军中的权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项氏起义军,包括大名鼎鼎的英布和刘邦。然而,随着其他部队的加入,逐渐稀释了项氏一族在楚怀王心中的地位,于是楚政权开始出现裂缝,逐渐变成一个个敌对的政治小团体。虽然楚怀王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但是当时的权力大部分还是在项氏一族手里。
项梁引兵向北,连胜两仗,骄傲轻敌,被章邯大败,兵败被杀。为了削弱项氏一族的势力,显示自己的王权,楚怀王做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让军队兵分两路,项羽和宋义带领军队,往黄河以北进攻,刘邦一人带领军队向西进攻,约定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这个约定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在项羽和宋义这支军队中,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宋义和项羽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宋义的很多做法都令项羽十分反感。宋义曾下了一道命令:凡是那些像老虎一样威猛、像羊群一样心狠、像狼一样贪婪、不听指挥的人,一律军法处置。这令作战勇敢、力大无穷的项羽感到很愤怒。
终于有一天,项羽忍无可忍,杀了宋义,并很快稳定了军心。楚怀王无奈,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
解决宋义之后,项羽带领军队渡过漳河,并且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行军锅都打碎,把所有的渡船都凿穿沉掉,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战士们背水一战,却越战越勇,以一敌十,打败了声势浩大的秦军,还活捉了秦军的统帅王离。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典故。
这个王离又是谁?他是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也是当初被赵高派到前线,逼死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的元凶。他接手蒙恬的军队后,和另外一员大将章邯成为大秦帝国最后的军事支柱。项羽一举歼灭了秦国的军队后,章邯兵败投降。
破釜沉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