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三百年:大明远征抗倭,倭寇再次来袭!

明朝三百年:大明远征抗倭,倭寇再次来袭!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是先前作战过于顺利,让明军有些轻敌,没想到在王京附近遭到日军伏击,明军损失惨重,李如松差点儿阵亡。值得一提的是,明军这次出征海战十分出色,将领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配合密切,将小西行长的水军打败。朝鲜之战、宁夏之战和播州之战,史称“万历三大征”,这三场战争巩固了明朝的边疆,维护了明朝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明朝三百年:大明远征抗倭,倭寇再次来袭!

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明朝政府连续收到多次倭寇入侵朝鲜的报告,主导这次入侵行动的是日本的实际掌权者—丰臣秀吉。其实明朝上下都已经看透,日本的实际目标是大明朝,所以万历皇帝果断决定出征朝鲜抵抗倭寇。

丰臣秀吉在1585年时接受了日本天皇的册封,成为全日本头衔最高的官员—关白,使得日本长达二百余年的战国时代结束。丰臣秀吉一直觊觎中华大地,所以他发誓要将中国纳入日本的版图。

当时,丰臣秀吉派将领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领兵渡海攻占釜山,渡过临津江,进逼朝鲜王京(今韩国首尔)。朝鲜国王李昖又偏偏是个扶不上墙的主儿,听到日军来袭后,撒丫子一个劲儿地逃跑,可以说兔子都是他孙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明朝求援。

万历皇帝朱翊钧一开始没太重视,仅仅派出少量援兵前往支援,没想到被日军打败,游击将军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带着几名亲兵逃回国内。这一下明朝政府开始重视起来,任命宋应星为经略,将军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领兵四万入朝作战。

明朝政府一重视,战局立马改观,明军在次年(1593年)正月进攻平壤,打败了小西行长率领的日军,取得了平壤大捷,朝鲜国王李昖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明军此后又为李昖带来惊喜,攻克开城让李昖欣喜若狂。

李昖的激动表现,也让明军备受鼓舞,准备一鼓作气替李昖收复王京。或许是先前作战过于顺利,让明军有些轻敌,没想到在王京附近遭到日军伏击,明军损失惨重,李如松差点儿阵亡。

明军被日军不慎咬了一口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决定继续增兵朝鲜,派将军刘、陈璘领兵入朝作战,扼守临津、宝山等地,意图切断日军后勤的补给线。这样一来,坚守在朝鲜王京的日军不得不放弃王京,退守至釜山一带。

面对明朝政府的不断增兵,丰臣秀吉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开始向明军抛媚眼,准备与明朝政府展开谈判。谁都知道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能谈成的绝不动武,但日本人并没有诚意,提出以大同江为界来划分双方的属地,这就有点无耻了。(www.xing528.com)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万历皇帝朱翊钧以邢玠为总督,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在此之前李如松已经在和蒙古人的战斗中牺牲,所以朱翊钧派出“麻”字辈儿的麻贵,可能是取个名字的谐音,让日军瞬间麻痹。

明朝政府这次出征朝鲜,可谓是下了血本,征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以及福建、吴淞地区的水军一同出征,转年二月进入朝鲜后兵分四路,分别向釜山挺进。值得一提的是,明军这次出征海战十分出色,将领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配合密切,将小西行长的水军打败。

总体来讲,明军和日军在朝鲜呈现胶着态势,一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朝鲜战场的态势才有所改变。日军主动撤退,明军趁势进攻打败日军,但是明军也有损失,老将邓子龙在露梁海战中阵亡,战争持续到十一月基本结束。

丰臣秀吉吞并中华大地的野心终究没能实现,日本人在此后的三百年间也没能再给中原王朝带来威胁。但万历皇帝朱翊钧一定想不到,真正威胁到明朝国本的却是他最看不起的女真人。

历史小贴士

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前期,除了在朝鲜战场和日本人展开较量之外,在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定了蒙古人叛乱,在西边边疆播州平定了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朝鲜之战、宁夏之战和播州之战,史称“万历三大征”,这三场战争巩固了明朝的边疆,维护了明朝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