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视角中的教育:重塑人性,唤醒潜能

生命视角中的教育:重塑人性,唤醒潜能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命在教育理论中逐渐显现人的完整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自卢梭之后,人的生命的价值、情感、体验才逐渐在教育领域中显露出来。罗素不仅把生命的冲动视为改造教育的基础,甚至将其作为改造社会的基础。(二)生命视角中的教育的含义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具有生命意识的教育重视养成儿童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塑造有个性魅力的平凡人。

生命视角中的教育:重塑人性,唤醒潜能

(一)生命在教育理论中逐渐显现

人的完整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实际上,达到这种共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欧洲中世纪,儿童被认为是恶的,必须加以严加管理才能改变他们的天性。儿童之所以是恶的,一方面是因为人性是恶的,另一方面儿童的天性自由,不喜拘束,在他们身上有道德情感的直觉,而这正是生命之源。于是,教育意味着鞭笞,学校成了心灵的屠宰场。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基本上可以被人任意镌刻和雕塑。赫尔巴特认识到教育的起点是人的个性,谨慎地论证着儿童的“可教育性”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他也看到了儿童与生俱来的烈性,意识到“儿童心灵中有着宽广而无人问津的活动余地”,在这块领地上,教育并不能如平原跑马一样随心所欲。他小心翼翼地得出教育目的的消极规定来:“这种消极规定的重要程度正如其难以遵守的程度一样,那就是说,应当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7]

如果说赫尔巴特对个性持警惕态度,那么卢梭则对它持欢迎和赞美的态度。他认为要保护人的自然天性,如果教育不得不扭曲人的自然天性,如果教育一定要将社会的理性的偏见灌输给学生,那么还不如不要人的教育,把这件事情交给自然,自然会比人干得更好。

自卢梭之后,人的生命的价值、情感、体验才逐渐在教育领域中显露出来。教育视野中才开始出现完整的人。例如罗素认为,冲动比有意识的目标在形成人的生活方面有更大的影响。“要使个人生活成为整体,它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他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冲动的教育。”[8]他创办的学校就以不压抑人的本性与冲动,解放学生的创造性冲动为宗旨。罗素不仅把生命的冲动视为改造教育的基础,甚至将其作为改造社会的基础。

从上述论述可知,生命在教育领域中的呈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生命的活力和冲动开始被贬乏、被压抑,继而被认识、被慎重对待,接着被利用、被引导、甚至被弘扬。与这个过程相伴随的是人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开始时认为强制的教育无所不能,甚至能改变人的天性,就像驯象者能用鞭子和棍棒将野性的大象驯得服服帖帖一样;继而认识到并非无所不能,教育要改造人,就会遇到某些来自个性的或明或暗的阻力;接着认识到教育的阻力正是来自于人的生命,教育是改变人的生命,要成为人的天性,就必然会遇到这种内在的强大的力量之流。人的生命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这便是教育的界限。所以,教育无法成为人的第一天性,只能是“第二天性”。教育必然要遵循生命的轨迹,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和保全生命的成长,或引导生命的创造性冲动不断发展。

因此,现今的教育不能重蹈无视生命、无视生命的价值的覆辙,而必须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尤其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警惕变形的遗传决定论,这种思想认为人的自私、小气和懒惰是其基因决定的,教育无能为力,改良素质的大任应全部交给生物学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过度的教育可能会以损害生命的和谐和完整为代价。

(二)生命视角中的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类生命”。

雅斯贝尔斯曾经比较过教育与控制的区别。他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之流的活动(尤其是年老一代对年轻一代)……”;控制是针对自然与人而言的,其方法是主体在完全疏离的情况下,将我(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控制以被控制者的个性泯灭为代价。[9]换句话说,控制无视个体生命存在的自由,而试图规定、限制被控制者的生命,以使别人的生命成为自己意志的体现或自己生命的继续。例如:一位父亲自己过得不得意,就发誓要让孩子活出个样来,他把孩子从学校接到家中,亲自教他,让他背诵教科书,天天早起晚睡,否则就鞭打责骂。孩子成了少年大学生,父亲满意了,可是孩子却非常怨恨他的父亲。在此例中,父亲对孩子只是控制,没有教育。为什么?

1.控制损坏了生命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虽然孩子获得了知识和学历,但是情感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却被忽视,甚至被扭曲。孩子的童年留下的是鞭打责骂,没有友谊和欢乐,没有自己的兴趣,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2.破坏了生命发展的其他的可能性。虽然,孩子很快上了大学,可是这是以破坏生命其他的发展为前提的。父亲的控制,使孩子没有自己的意志空间,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法按自己的愿望来自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而不得不成为学习的机器和达到父亲愿望的工具。

教育与此相反,教育能促进生命的整体发展,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正是生命的原则在控制和教育之间划下了截然分离的界限,教育必须遵循生命的特征。

其一,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所以真正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真正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保证学生最大的自由,坚持“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获得”的原则。控制有时并不是用强力形式明确表现出来的,而是以父母的期望、常识权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可是,教育毕竟是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所以必须给学生以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人过有意义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独立的人的先决条件。交往和爱使教育免于沦为控制。正如贺麟先生描绘的,师生的分别只是职位的区别,师生在共同的交流中成长,感觉到生命的充实和意义。

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每一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与气质、冲动、情感体验等。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一无是处的生命是不存在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教育意义蕴藏于此,即教育是打开生命意义与发展之门的钥匙。具有生命意识的教育重视养成儿童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塑造有个性魅力的平凡人。

其三,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自发的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生命不是被决定的,而是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应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儿童的自我教育。在学习、劳动与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与力量,产生一种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至乐感觉,也即“高峰体验”。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发现到创造是生命的应有之义;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以更积极的姿态去生活、钻研和探索。然而它的意义不仅于此,它将令孩子感到:即使他们不能成才,他们仍然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用的人。另外,生命是完整的,同一时期的生命是相互联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所以教育要协调好身体与心理、学习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生命视角中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接受生命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

(三)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从生存走向存在(www.xing528.com)

我们期待着一种新的教育的出现,这种教育不只是教人生存、谋生,而是能使人存在的教育。

在自然条件很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命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物质保障和安全保障,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保全生命,是生存。但是,生命保持着原始的整体性,而在市场经济物质主义流行的今天,生存的压力仍然很大,受教育者也要肩负着生存的压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正如弗罗姆所说的,“现代消费者已可以等同于这样一个公式:我就是我所占有和我所消费的一切。”[10]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充分地占有知识,并获得与其占有知识量相当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它将人塑造成一个具体的模型,使人得以生,使人获知,使人有技术,使生活获得更多的物质保障和享受,但是它却使人陷入物质与自我的牢笼,遗失了生命的本原和意义。

而存在的教育使人突破当时当地的局限,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使个人突破狭隘的个体之间的分割的墙,进入他人和历史之中,进入“类”的存在之中,并因此而达到澄明、丰盈、完满而无限的境界。教育是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教育是个人向“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

教育并不是将人具体地塑造成某种工具,而是使人成为存在的人、不断发展和超越的人。任何具体规定的教育目的都有沦为虚妄的危险,只有将生命导向完整和无限的教育目的才有意义。

最重要的是,教育要引导人走出自我中心和欲望的藩篱,将他们的兴趣引向更宽广的社会、生活和创造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16-117.

[2]〔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杨照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222.

[3]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6.242.

[4]〔法〕昂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55.

[5]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2.

[6]〔德〕马克思.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43.

[7]〔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7.

[8]〔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1.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3-5.

[10]〔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M].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