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黎明
作为教师,作为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塑造”,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他们无法随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作无原则的迁就和迎合,它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时代发展到今天的需要所决定的。就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合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一步一步的开掘和充分的体现,那么,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就会成为一桩差事,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阻碍。要使教育适合学生的需要,就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要求,学生的个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才能充分地拓展。另一方面,就国家的需要来说,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都应培养。特别在当前,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如何使人与自然取得协调,如何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到交融统一,都是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的问题。要适应这样的形势,教育只有重视适合学生的需要,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时代的洪流之中,这样,各种各样的人才才有可能脱颖而出。(www.xing528.com)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在于不能墨守成规,关键在于去努力创造。创造的依据,就是要以优良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样,我们教师的定位,就要从“传道授业解惑”进一步转向“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功”,教师就要以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确立与学生平等相等的地位,在“促进”与“引导”上花功夫。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切,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去“创造”适应“教育”的学生,这是教师工作的一门主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