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酒的象形字。至周代,我国的酿酒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礼记》《周礼》等古代典籍里都记载了酿酒的过程。立冬是周代各地农村共同的酿酒期。此时,五谷已登场,田里农事已完,寒冷的天气即将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忙着酿春酒了。
《诗经·七月》里面便有如下诗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些诗句描述了周代农民用枣或稻在十月份酿酒,并在年末用酒祈求长寿的欢乐场面。周代十月酿酒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代,形成了立冬酿酒的习俗。
古代,酿酒对民众来说是一件颇为神秘的事情。古人酿酒完全依靠经验传承,稍有一点闪失就会失败。因此,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大小酒坊,每年立冬开酿之前,为求能酿出一坛好酒,都会上香摆供品,祭祀酒神杜康。关于酒神杜康的真实身份,我国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酿酒
相传,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后,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积越多。可那时候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的保管方法,黄帝属下的一名主管粮食的大臣杜康就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发霉了。黄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降职。(www.xing528.com)
酒神杜康塑像
杜康尽管很难过,但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粮食保管这件事情做好。后来,他在树林里发现一些枯死的大树,有的树干里面已经空了。杜康灵机一动,带领众人把那些枯死的大树一一掏空。然后,就把收获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并封存起来。谁知时间一长,装在树洞里的那些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酒。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杜康是东周人,曾做过有虞氏的庖正。今河南汝阳县还有个杜康村,传说是杜康造酒的地方。民间相传,杜康家住在空桑涧,涧旁有棵树干中空的老桑树。杜康经常把吃剩的饭菜倒进树洞里,日久天长,树洞里竟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气,于是酒便出现了。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酒不是一个人发明的,它应该是集体智慧的产物。立冬祭祀酒神的习俗,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造福子孙的祖先的崇敬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