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鞭春牛,一个有趣的二十四节气习俗

鞭春牛,一个有趣的二十四节气习俗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立春日另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鞭春牛。所谓鞭春牛,即用泥造土牛,于立春日置于东郊的春台上以杖鞭之,象征着农耕开始。鞭春牛又称“打春”,所以后世也把“立春”称为“打春”。汉代,鞭春牛的风俗已相当流行。这一习俗被称为“抢春”。在喧闹的锣鼓、鞭炮声中,官吏手执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牛腹中的干果、五谷顿时撒满一地。除鞭春牛外,立春这天,有些地方的民间艺人也会制作许多小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

鞭春牛,一个有趣的二十四节气习俗

立春日另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鞭春牛。所谓鞭春牛,即用泥造土牛,于立春日置于东郊的春台上以杖鞭之,象征着农耕开始。鞭春牛又称“打春”,所以后世也把“立春”称为“打春”。

汉代,鞭春牛的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这种仪式,逐渐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

宋代鞭春牛时,四门皆打开,各出土牛,牛身饰彩,鼓乐相迎,照例是首席长官用装饰华丽的“春鞭”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

随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这一习俗被称为“抢春”。民间俗信:抢得牛头,大吉大利;抢到牛身上的“肉”,养蚕必丰收;抢到牛角上的土,庄稼必丰收;抢到牛肚子里的粮食,一年五谷丰登,仓满囤流。

《春牛图》年画(www.xing528.com)

明清至民国时期,鞭春牛活动更加趣味盎然。人们用彩纸扎成春牛,并在春牛的肚腹里装满核桃栗子、枣等干果及五谷。在喧闹的锣鼓、鞭炮声中,官吏手执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牛腹中的干果、五谷顿时撒满一地。围观的民众在欢闹声中,争先恐后地拾捡地上的五谷果品。

除鞭春牛外,立春这天,有些地方的民间艺人也会制作许多小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报酬。

此外,民间的木版年画艺人还会创作各种各样的“春牛图”。印刷之后,由一些商贩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一张张送上,称为“报春”。送“春牛图”,其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