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菲利浦·多德辞去了英国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ICA)主席的职位,担任“中国制造”文化传播机构的合伙人兼主席,其曾经说过:“现在每个人都还认为,创意工业属于西方,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英国人就该学会如何去适应中国创意风行全球的局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受到国人的重视,也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在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各个方面完整继承并发展了5000多年的大国,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不是消失,就是存在严重的历史断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可以寻求到历史考证的体系。随着新中国的强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海外华人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对传播和宣扬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中国连续十几年以来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国这个广大市场也是各国争先抢占的对象。据日本共同网2009年4月6日报道,因为看准了中国是“唯一有望发展的市场”,日本的汽车厂商争相拓展在中国的业务。英国广播公司2009年4月7日称,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措施推动增长,对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发展是一个好消息。世界第二大游艇建造厂商——德国巴伐利亚游艇公司也与中国奢侈品代理商签订销售合约,布局中国市场。据《纽约时报》2009年4月5日报道,谷歌将与世界多家唱片公司合作,在中国市场提供免费下载音乐服务。报道称,谷歌并没有在其他市场提供这种服务的计划,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赢得新的广告商,抢夺中国市场。此外,2009年8月9日由法国前总理拉法兰领衔、法国十大企业高层组成的大型代表团抵达北京,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法经济研讨会,抢占中国市场。(www.xing528.com)
(3)中国近几年来加大设计投资力度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力度,中国企业已经充分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当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或中国元素的设计产品受到人们青睐,像海尔、联想这样的民族大企业,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的审美理念和文化融入到现代工业设计中,给产品设计带来一丝新的气息和不同的感受。
圆明园的璀璨辉煌引来外国人的惊叹和抢掠,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应用是否也会遭遇类似圆明园似的现象,值得我们加以思索和探究,终究其责任和义务在我们国人身上。首先,我们是否正确、合理地提供传播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直接导致人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其次,我们自己是否真正完全参透中国传统文化,并体现到设计上,也会对人们造成影响;最后,国外设计师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也会对人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一种误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