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与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及变迁

设计与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及变迁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数千年以来保持统一和持续发展的国家,尤其是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保持了持续的生命力,这使得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迹可循。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的一席,其中就包括设计哲学,对中国古代设计哲学与造物史观的梳理有助于当代设计哲学体系的完善,对设计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先秦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奴隶制的消亡和封建制度的建立。

设计与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及变迁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数千年以来保持统一和持续发展的国家,尤其是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保持了持续的生命力,这使得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迹可循。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的一席,其中就包括设计哲学,对中国古代设计哲学与造物史观的梳理有助于当代设计哲学体系的完善,对设计学的发展意义深远。

根据考古资料,华夏文明大概在两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以殷周时期的天命、神权阴阳五行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意识、价值取向、哲学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设计思想和设计哲学的产生经历了无意识、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例如从石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造物思想的变化,北京人的石器并无定形,随石材的种类和打制方法而成,丁村人则开始有目的性制器,可能与当时石器的使用目的、方式有关,有些呈尖状,有些呈椭圆形,山顶洞人时期,石器发展更为规范和成熟,石器的种类齐全、规整,而且进一步发展出有磨制、打孔和纹样的骨器,以及其他装饰器物。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脱离了神秘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的重要转折期,提出和形成了庞大、复杂而成系统的哲学知识体系,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先秦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奴隶制的消亡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各种意识形态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文化哲学观点,例如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强调的是内容与形式协调发展;道家提出“虚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视自然为世界的主体,缺乏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考量;墨家则追求实用主义,注重实践。同时,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发展迅速,经济商业手工艺农业等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冶铁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铁器成为青铜器之后最为广泛使用的生产、生活、军事、商业用品[1]。社会构成形态从简单的以家庭农业生产为单元开始扩展到小作坊手工艺、商业、制造业、娱乐等行业,社会形态开始多样化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摆脱原始生产、生活条件的困境,社会开始层级分化,主流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以大众农业化生产为主。(www.xing528.com)

先秦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意识观念获得飞速发展,制造业开始逐渐由官方主导向民间传播,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壮大的过程中,出于军事目的的战车成为制造业优先发展的对象。《孙子兵法》中提到“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在当时,车乘的主要用途是战争武器和战争运输工具,当时车乘的发展成熟,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使用地域、时间、目的,车辆的结构不同,官方有专门的设计和制造机构,“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就是形容车辆的设计与制造的复杂程度和精美程度。

先秦时期的设计制器与造物观念在不同领域、不同的使用目的上体现当时的观念,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