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记忆:沙县的消失子弹

红色记忆:沙县的消失子弹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廷发时年27岁,却已经是个成熟老练的军事指挥官了。战役第一阶段任务是消灭局部地区的敌人,防范敌人的增援。25日,张廷发率领支队3000多人,负责对敌人后方的进攻。28日黄昏,张廷发率部追击逃敌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侧面击中了他的大腿。张廷发将军与夫人熊培玉合影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数日后,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人们终于看到了这颗65年前的子弹头。

红色记忆:沙县的消失子弹

陈嘉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不久,毛泽东主席离开延安到重庆参加谈判。国民党顽固派以为有机可乘,借机向红色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9月中旬,我军组织了上党战役,进行了有力地反击。

正当上党战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从陕北延安回到山西太行山根据地,配合上党战役,对兵家必争之地邯郸发起攻击。张廷发率领的太行军区第七分区所属的三个团组成独立大队,号称“张廷发支队”,编入战斗序列。张廷发时年27岁,却已经是个成熟老练的军事指挥官了。

1945年10月24日,邯郸战役拉开了序幕。战役第一阶段任务是消灭局部地区的敌人,防范敌人的增援。25日,张廷发率领支队3000多人,负责对敌人后方的进攻。他们立即截断了敌人从河北到河南安阳之间交通,阻止敌人援兵北进,以争取时间,保证友邻部队完成对邯郸守敌的全歼。

28日黄昏,张廷发率部追击逃敌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侧面击中了他的大腿。他当时感觉腿麻了一下,好像被人咬了一口似的,并没有在意,只顾冲锋杀敌,也顾不上看一眼。

“支队长,你受伤了!”跟在后面的卫生处长叫道。卫生员闻声赶了过来,担架也抬了过来。张廷发低头一看,整个裤管都是血,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张廷发被抬进一处民宅救治,这里是临时救治站,条件极为简陋。没有麻药止痛,张廷发强忍剧痛接受手术,脸上的汗珠像黄豆般不停地滴落下来。

伤口流血不止,军医在伤口上找了好一会儿没有找到子弹头的具体位置,按照贯穿伤的推测,在弹着点的另一侧又开了一个口子,但还是没有找到弹头。张廷发脸色苍白,见军医束手无策,淡然说道:“找不到就算了,留住做个纪念吧!”于是,对伤口进行处理之后,医生便把伤口缝合起来,将张廷发将军送往后方医院。

得知张廷发负伤之后,刘伯承、邓小平心急如焚。他们立即指示卫生部长钱信忠,安排他到条件较好的指挥所边上的一栋小洋楼内治疗。张廷发一到,两位首长就前来看望,询问伤情。(www.xing528.com)

“好些了吗?”刘司令关切地问道。

“报告首长,没问题了。离心脏还远着呢!”

“你呀,莫急。仗有得打,大仗还在后头呢。蒋先生是不会让我们省心的。哈哈!”邓小平说。

子弹始终没有找到,当然也就无法取出了……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造反派对空军高干的批斗不断升级。张廷发坚持党性,一不胡说八道,不乱咬同志,二不跳楼上吊,三不还手。造反派知道张廷发负过伤,子弹还在腿上,就专踢他的腿。长时间的罚站和被打,张廷发的腿部和膝部肿胀得不能弯曲。斗了两年多时间,才被下放农场劳动。在夫人熊培玉医师的精心护理下,张廷发的腿伤才一天天痊愈。

张廷发将军与夫人熊培玉合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由于铁路和公路交通中断,唯有机场未受到重大损失,仍可正常使用。空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每天数百架次的起降、运输,一连数日,张廷发旧伤复发,实在无法支撑下去,又住进了医院。9月底的一天,就在与“四人帮”斗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元帅派其办公室主任到医院打招呼:病要治,部队也要管。张廷发立即出院,亲临作战值班室,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一直坚持到粉碎“四人帮”。

2010年3月,张廷发同志走完了人生92年的光辉历程。数日后,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人们终于看到了这颗65年前的子弹头。看到它,大家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