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时期建筑
早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据考古发掘,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做法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有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无论是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运用和色彩、装饰的使用,都初具雏形。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封建时期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大兴土木,今天仍可在燕赵古都30多所高大的台址上窥见当时宫殿建筑之一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工程,如上林苑、阿房宫。汉代建筑规模更大,到汉武帝之时更是大兴宫殿、广辟园囿,较著名的建筑工程有长乐宫、未央宫等。
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国古建筑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有了新的发展。(www.xing528.com)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给中国建筑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寺庙建筑大盛,唐代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值得一提的是,北朝不仅寺庙建筑众多,而且依山开凿石窟,并在其中造佛像、刻佛经,今天我们仍可见的云冈、龙门石窟都是中国及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将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了朝鲜、日本。隋唐建筑的主要成就在皇宫建筑方面。隋唐兴建的长安城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城市。唐代增建的大明宫,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另外,隋唐时期还兴建了一系列宗教建筑,以佛塔为主,如玄奘塔、香积寺塔、大雁塔等。
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兴建,是中国古代封建帝都建设的总结与终结;木构造技术的变革——拼合梁柱的大量使用、模数制的进一步完成促使设计标准化、定型化及砖石建筑普及。
3.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在材料、施工手段、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框架、网架、悬索、壳体、筒体等结构层出不穷,给建筑的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中较为瞩目的有首都机场的三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址、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国家大剧院等。21世纪,建筑正向着生态、科技、个性和艺术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