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回顾
【试题6.2.2】 抗震等级(2010年)
某底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建筑场地。该建筑物地上31层,地下2层;地下室在主楼平面以外部分,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纵向两榀边框架在第三层转换层设置托柱转换梁,如图6.2.2所示。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fc=19.1N/mm2,ft=1.71N/mm2)。
图 6.2.2
试确定,主体结构第三层的核心筒、框支框架,以及无上部结构部位的地下室中地下一层框架(以下简称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的抗震等级,下列何项符合规程要求?
(A)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特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一级
(B)核心筒一级;框支框架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二级
(C)核心筒二级;框支框架一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三级
(D)核心筒二级;框支框架二级;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三级
(二)规范规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6条的规定和条文说明:
10.2.6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等级应符合本规程第3.9节的有关规定,带托柱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转换柱和转换梁的抗震等级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框架采纳。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按本规程表3.9.3和表3.9.4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已为特一级时可不提高。
10.2.6(条文说明) 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高位转换对结构抗震不利,因此规定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按本规程表3.9.3、表3.9.4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已经为特一级时可不再提高),提高其抗震构造措施。而对于托柱转换结构,因其受力情况和抗震性能比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有利,故未要求根据转换层设置高度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
表3.9.3 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2 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转换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表中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采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表6.1.2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表11.1.3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三)算例
【例6.2.4】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
条件: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为Ⅰ类,房层高度为30m,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
要求:问该结构的框支柱在确定柱端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时所用的抗震等级?
答案:(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9.1条第2款规定,按设防烈度8度考虑。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9.3,抗震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3)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6条规定,抗震等级仍为一级。
【例6.2.5】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
条件:架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为Ⅰ类,房屋高度为40m,转换层设在第3层。
要求:该结构的框支柱在确定加密区箍筋最小面积含箍率时所用的抗震等级。
答案:(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9.1条第2款的规定,应将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即按设防烈度7度考虑。(www.xing528.com)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9.2,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3)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2条,框支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6条规定,底部加强部位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
(4)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例6.2.6】 某60m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Ⅰ类,转换层在第3层。试问,该结构框支框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以下何项数值正确?
(A)一级、一级 (B)二级、二级 (C)二级、一级 (D)一级、二级
正答:(A)
(1)60m,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3.1-1知,该结构属A级高度。
(2)丙类、8度、Ⅰ类场地,按7度考虑抗震等级;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9.3知:
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剪力墙其他部位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3)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6条规定,框支框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即:
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剪力墙其他部位的抗震等级仍为三级。
【例6.2.7】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
条件: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为Ⅰ类,房屋高度见图6.2.3。
要求:(1)确定该房屋高度的级别;
(2)确定该结构的抗震等级。
答案:
(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2.1.2条的规定,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高度,即
H=(81.5-0.5-1.5+0.5)m=80m
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3.1-1,在8度设防烈度部分框支剪力墙、A级高度的最大适用高度为80m。
符合本题条件,故该结构为A级高度。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9.1条第2款的规定,应允许将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即确定抗震构造措施时按设防烈度7度考虑。
(3)在确定抗震措施时,仍按设防烈度8度考虑。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按设防烈度7度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9.3得:
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4)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按8度再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9.3得: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图 6.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