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人教育理念:历史渊源与现实重要性

全人教育理念:历史渊源与现实重要性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教育思想家Ron Miller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全人教育这一术语,正式确立了全人教育思想。虽然全人教育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但是全人教育理念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我国古代先贤孔子的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人教育理念:历史渊源与现实重要性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顾名思义,即旨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进行的教育。美国教育思想家Ron Miller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全人教育这一术语,正式确立了全人教育思想(文旭、夏云,2014)。虽然全人教育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但是全人教育理念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我国古代先贤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述而篇》中谈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是说,孔子以四项内容教导学生,分别是文化知识、行为规范、忠诚和守信。由此可知,孔子所倡导的教育不仅包含对知识的传授,更包含对品德的塑造,其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有知识的人,更是培养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古希腊三贤的思想中也有全人教育理念的萌芽。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除去外显的知识外,美德作为内隐的知识同样重要。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对学科进行区分,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此后逐渐形成了西方教育中的“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将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部分,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三种教育,分别是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以及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新时代的全人教育在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www.xing528.com)

新时代全人教育主要包含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侧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融合,重视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全面挖掘,强调跨学科、跨领域、跨方向的知识整合与互动五个方面内容(文旭、司卫国,2018a;2018b)。全人教育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价值性而非工具性,其最高和最终目的始终是道德教育(文旭,2014),这与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基于全人教育理论,秉持“教单科,育全人;教外语,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探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旨在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