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2]。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外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该如何落实课程思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要落实课程思政,首先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中的“德”究竟是什么。
“德”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德者,本也。”(《大学》)“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所以修身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要努力做的事情。《左传》中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把“德”放在首位,也足见“德”的重要性。东汉王充在其《论衡·定贤》篇中说“故心善,无不善也;心不善,无能善”,这其实是继承了立言必先立德的观点。那么,“德”是什么呢?孔子认为,一切道德都以仁为根本,仁是一切道德的总称。“仁,亲也,从人二。”(《说文解字》)有视人如己的意思。《论语》中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就是孔子用来教育弟子以培养其个人品德的四字箴言,他希望弟子规范好自己的言行,说好话,做好事,言行一致,久而久之,美德养成则指日可待。四书之一的《大学》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把“道德”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大学问,《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书中明确提出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要以修身为根本的主张,奠定了“修己安人”的大道。此外,书中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明明德开始,以亲民为总原则,不断地修炼和改进,以求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内向外发扬光大,尽己之力,善尽责任。
中华文明始终强调“以德为先”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无疑为世界现文化中最优秀者(钱穆,2009)。“中华文明确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举其大者有四: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陈来,2015)。“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并且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质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韩震、章伟文,2016)。此外,像天人合一、虚怀若谷、孝道为先、尊老爱幼等,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儒家所倡导的五常道“仁、义、礼、智、信”就是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遵守。(www.xing528.co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在对“德”的理解上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今天,立德树人的“德”,“既是指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也是指社会主义道德观,还包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教育部课题组,201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明确了我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也为我国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就是要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