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竺山:纬度差异与宗教传播

天竺山:纬度差异与宗教传播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竺山凌云亭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在经度上与关中华阴市华山相若,在纬度上相差可就多了。天柱山又名天竺山,这一称谓与宗教文化有关。由此可知,佛教以天竺山为根据地,在当地四周传播。天竺是印度古称,乃佛教发源地,故称天柱山为天竺山。天竺摩霄是山阳古八景之一,为天竺山自然景观之主体象征。“云盖天柱”的自然地理缘由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天竺山的柱峰形态。

天竺山:纬度差异与宗教传播

◎天竺山凌云

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在经度上与关中华阴市华山相若,在纬度上相差可就多了。华山居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中轴线,东望黄河,脉气入中原;天竺山位于商洛市山阳县鹘岭,陕南之南,与湖北郧西相望。一北一南,华山和天竺山在纬度上的距离有一百多千米之遥吧。早在《禹贡》《山海经》等诸国学经典中,华山已是华夏的西岳圣山。山阳天竺山既处秦、鄂两省之汇,又是秦文化共育,兼之乾坤氤氲,雾绕云遮,真容甚为难辨。就说名称吧,先是牛山,又叫作天柱山,现在是天竺山——并以天竺山之名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4月16日正式开园。

鹘岭山脉自西向东绵延60多千米,横亘在山阳县版图的中部,鹘岭主脉向南斜出一支成天竺山,天竺山古称牛山。天竺山山峦由南到北起伏上升,整体山势一如山民耕作的黄牛,天柱峰恰如牛头的犄角。

◎天柱摩霄

称天竺山为天柱山源于腰围300余米、高500余米直插云霄的石柱,石柱在如雨后春笋般的峰林间鹤立鸡群,众星捧月,一派独尊的气象场面。天柱方圆40多千米,大小60多处景点,摘星岩、僧道观,每一处都是美景如画。登临大顶,绵绵群山一如微风中的细浪;目视八荒无尽景,耳听来风无阻隔,心潮澎湃若林涛!峰顶是一片面积不大、树不粗壮的原始松林,其间一树异乎同类——在半人多高处五枝分开,枝丫呈一龙椅状。常有胆大者攀上去,或坐或立,模仿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说真的,只要登上这“龙椅”,或坐或立,眼前尽是云海连绵、雾气蒸腾之景观。远方云霞明灭,仙山琼阁,于云雾往来间,身边峰林、大顶道观忽隐忽现,瞥一眼山脚下的群山和屋舍,偶尔显现的,可真是沧海一粟啊!伴着微风,对面云盖观传来阵阵风铃声,声音夹杂在一片松涛声中有如千军万马驰过一片原野,不啻昂首挺胸的王者马铃声。看这苍茫起伏的变迁,不舍昼夜东去的江河,云蒸霞蔚的日月,不禁感叹:人的一生似哪一缕云雾?哪一片霞光?又似哪一阵铃声?

天柱山又名天竺山,这一称谓与宗教文化有关。史载,东晋时候,佛教传到山阳,慧远禅师曾住锡天竺山,造云盖寺;清朝顺治年间,蜀僧超古也来天竺山并于山麓碾子石凿洞藏经460部。据传,宋代,山上曾拥有800功夫了得的铁头僧。由此可知,佛教以天竺山为根据地,在当地四周传播。天竺是印度古称,乃佛教发源地,故称天柱山为天竺山。

其实,在中国,只要是好山好水,无不与宗教文化攀宗附亲,无不与文人雅士相依相偎。《山阳县志》记载,唐代以来,天竺山就一直是佛、道更替,你来我往,罗公远、吕洞宾、超古、慧远禅师都先后在山上从事宗教活动,唐代诗人白居易贾岛曾驻足天竺山云盖寺,留下了“云遮菩萨顶,瓦盖众僧堂”的诗句。宋代嘉祐年间,著名理学家邵雍在天竺山隐居八年,潜心研究易经,留下了《皇极经世》等著作,并在《栖天柱山》诗中这样写道:“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万古千秋名同姓,得随天柱数峰存。”现今,天竺山既是商洛道教发祥地,又是商洛道教活动中心。

天竺山是天然的动植物天堂和中药材宝库,有华山松冷杉、高山杜鹃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植物200余种,有明显的高山草甸和垂直植物分带景观,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豹猫、金雕等珍奇野生动物40余种,有灵芝天麻党参何首乌、百步还原草、百合猪苓黄连等珍稀中草药500余种。

天竺山景区有雄伟独特的地质地貌奇观,天然裸露的地表石灰岩经充沛的雨水冲刷和较大的气候差异作用形成了典型的熔岩地貌,有天柱峰、秀女峰、摘星峰等12奇峰,峰峰奇异;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洞洞深幽;有三里峡、七里峡,石峡线天,壁立万仞;有阎王碥、刀背梁,奇险无比,风光无限;有二三百万年前形成的冰臼群和第四纪冰川地质奇观……巨石如阵,美不胜收。(www.xing528.com)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著名自然景观有天柱摩霄、刀背云亭、天竺日出和“云盖天柱”。

在天竺山北峰大顶北侧绝壁处有一座天然石柱拔地而起,柱高近500米,宛若擎天巨臂。《山阳县志》载:“俨似蓬莱仙子,冠碧烟,披紫霞,带红霓,手臂绎霜,口吸银河,直若天为山所擎也。”天柱峰像巨人,像蜡烛,又像天柱,昂首向天,高大伟岸,古松倒挂,云烟缭绕,蔚为壮观。天竺摩霄是山阳古八景之一,为天竺山自然景观之主体象征。

刀背梁长百余米,左临陡崖,右是绝壁,前面临空,最窄处不盈尺,游人可沿凌空而建的栈道攀缘而上,目不敢斜视,气不敢出,是极险之所在。在刀背梁的最前端建有凌云亭,在凌云亭俯瞰有云海翻腾,远眺目极几十里以外。看大小天柱,近在咫尺,伸手可及。正所谓千峰万壑脚下踩,疑是仙子腾云天

◎红日映天竺

在天竺山大顶观日出,但见朝曦微露,旋即紫霞浸染,渐成一片红云,愈来愈娇艳;就在一片红霞云海之中,一颗耀眼的红日如火球冉冉浮出海面,从仅露光亮的一个红点,到小半边脸,再到露出整个圆圆的笑脸,妩媚动人。此时,天空愈来愈清明,红日放射出万道光芒,远山在雾霭之中若隐若现,在天际和山岚的接汇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山。近身处,千沟万壑被朝霞披上了一层红幔,连绿树也变成了紫红色的。天竺日出,雄壮瑰丽,气象万千。

天竺山最神奇壮观的胜景还是“云盖天柱”。天竺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奇峰怪石、古松悬崖和神秘道观常常淹没在茫茫雾霭之中,时隐时现,依稀可见,如临仙境。每当雨雪初晴,一朵朵白云或汇聚在山脚,或飘荡在山腰,或升腾上山顶,向四面八方铺展开去,霎时便形成波涛汹涌的海洋,颇有“云盖天竺山”之势。登临天竺,欣赏“云盖天柱”之美景,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有恍若入蓬莱仙山之念,此身已幻化成仙,神游天界,难以言表。“云盖天柱”的自然地理缘由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天竺山的柱峰形态。天竺山又名天柱山,天柱山的名称即源于其柱峰形态,天竺山的柱峰形态能够与云雾最大量地接触。其二,天竺山的天柱并不高。天柱腰围300余米、高500余米,是云量最聚集的空间区域。其三,天竺山的地理位置。天竺山地处商洛盆地,北有秦岭阻挡西北劲风,南有楚山屏蔽东南气流。天低云停、风微雾重兼之柱峰形态就是天柱插云——“云盖天竺山”的自然因缘吧。

据地质考察说,天竺山所在的山脉10亿年前还是一个古海槽,历经数次地壳升降,直到约两亿年前,印支地壳运动后,这些沉积的地段上升,海水退出,受地质构造断裂控制,发育成岭谷结构地貌。自第三、四纪以来,间歇性断裂分异运动及长期风化、剥蚀和雨水冲刷,河流切割,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模样是经过千年万年风云际会千锤百炼才有的一个大自然硕果。这段天竺山的地质历史,就是专家们洋洋千万语也难以一下子说得清楚明白。对于我们普通人,登临山阳天竺山是意会大于言传;更有一种“云盖天竺山,难睹其真容”的感觉

西岳华山的云海也很有名,华山北峰就叫云台峰。高度上,西岳华山和天竺山大致相当,海拔2000米左右。由于莲花形状、秦岭北麓的干燥和飓风诸原因,不大会出现经典的“云盖太华山”;而在秦岭南部出现了神奇壮观的“云盖天竺山”。秦岭南坡的镇安县有云盖寺,山阳县天竺山有云盖观,都源于“云盖天竺山”的自然景观吧。西安、商洛等6市签署的《秦岭旅游宣言》,在山阳天竺山隆重问世。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就目前宣传天竺山的文献看,选择“天竺”已成定局,既于史有据,也无可厚非。据悉,“天竺山旅游开发还将在山上建邵雍广场,开设邵雍论坛,把这里建成道教研究中心”。如此背景意向,原来的天柱山名称显然更亲和融通。如果说天竺山与邵雍广场拼接尚属小遗憾的话,那么,宣传山阳天竺山的文章屡屡将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归于北宋邵雍名下,就完全是在“道教中心”乱烧香了,这是有别于自然地理的另一种“云盖天竺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