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宝物华:秦岭自然地理特色

天宝物华:秦岭自然地理特色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观台秦岭因终南山而缥缈,终南山因楼观而自然。自然本来无须假言,强为之道,则洋洋大观,成为自然文明。◎宗圣宫◎楼观丹炉◎花映楼观在楼观,老子谱写了他与秦岭的关系,代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独特的地理空间为我们定格了一种不变和变化的自然模式。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天宝物华:秦岭自然地理特色

◎楼观台

秦岭终南山而缥缈,终南山因楼观而自然。

如果要从楼观一带的山势里找到不同,就一定可以找到,那是一种安稳和对称的美丽,恬淡安静。看东西楼观的丘台峦势,如龙头探海,如青牛耕耘,就是风水里说的近案山峦秀润,瞰关中沃野而心存高远;而远靠首阳高峻,当是心高地阔,背阳抱阴,冥然安静。

离开这些文化意象,这里溢满的是自然的本质。

自然本来无须假言,强为之道,则洋洋大观,成为自然文明。人作为自然的精灵,活跃在自然的自在里,看不见茫茫的边际,找不见自在的核心,于是逶迤西去,不知所终,如日月衔山,长河奔去,这些就是自然。

一个圣人代天地立言,在这里希言自然,道法自然,常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于是,这里成为自然之地,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成为这里的图腾、龙象,文明与自然在这里成为不分内外的一体。它的焕然文采使之斐然闻名,于是,有万物之母,因之,终南楼观成为“天下第一福地”。

道教圣地

一切缘于道家始祖老子:老聃。老聃大约生于公元前581年,或前571年,卒年不详,他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的家世世代为周史官,他自己曾做过周守藏室之吏,是周朝掌管典籍图书的史官。后因避内乱,他隐归故里。《史记》本传是这样记载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

据道教典籍记载,楼观的创始人尹喜是周朝时著名隐士。尹喜字公文,甘肃天水人。尹喜因爱好天文、地理及星象易理之学,为寻清雅之地修道,乃涉览山水,选终南山下周至县境内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精思至道,因号其宅为草楼观,后人简称为楼观。相传周昭王二十五年,老子西行入秦,受到时任函谷关关令尹喜的盛情接待。嗣后,尹喜以病为由,辞去官职,迎老子归草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遂著《道德经》五千言授之。尹喜还在草楼观南约千米的小丘上筑台请老子讲经,后人称此处为说经台。后因曾在说经台建祠祭祀老子,故说经台又名老子祠。又传说老子逝世后,就近安葬于距说经台西数里的大陵山,后人称为老子陵,其地又名西楼观。沿山而上,峰顶有“吾老洞”,相传为老子飞升之地,清圣祖康熙二十年(1681年)刻立的“吾老洞”石匾嵌于洞门额,后世犹存。《史记》所载:“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各种文字的《道德经》译本的印量在全世界的出版物中仅次于《圣经》,居第二位。

一言成就一座山,五千言接起五千年。名山名观从此车水马龙,有违了道家的清净,却使大道得以流行。

◎宗圣宫

◎楼观丹炉

◎花映楼观

在楼观,老子谱写了他与秦岭的关系,代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独特的地理空间为我们定格了一种不变和变化的自然模式。在大自然大社会面前,个体必须寻求自我生存的空间,个体的存在又以自在的方式叩开了自然之门,进而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无穷无尽。

相传周穆王曾来此游乐,建造“楼观宫”;秦始皇在观南建清庙,前来求拜神仙;汉武帝在观北建祠;晋惠帝在此植树十万余株,迁来居民300多户专门维护建筑和园林;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大多集中于此,形成颇有影响的“楼观派”;隋文帝初年又进行大规模修建;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远祖,亲往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宗圣宫”为“宗圣观”,并扩建规模,殿宇豪华,道士众多,盛极一时。

楼观台的盛名吸引着历代文人学士。唐代王维李白岑参欧阳询温庭筠白居易、卢纶、李商隐,宋代苏轼苏辙兄弟和米芾,元代赵孟,明代康海,清代王阮亭等人,都游历过这里,赋诗作画,刻石题字。其中“宗圣观”碑侧有苏东坡题楼观诗云:“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

“山以文传,文以山载。”自然因人的参与,免不了文以载道的路数,似乎是远离了自然,其实是在接近自然的本质,在追究自然隐秘的一面,用人心道情温润自然。

“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

走过千年的悠悠历史,精神传承,自然依然是自然。今天的楼观台环境怡人,视野所及有奇峰峭崖、瀑布溶洞、曲水温泉、奇花异卉,更有殿、塔、台、洞星罗棋布。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楼观台东距古城西安70千米,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古今都是通途之地。道以通为第一义,择地之缘于此可见。

楼观位于北纬34°12'、东经108°20',为秦岭中段北麓突出的中低山地,岩层复杂,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千枚岩角闪石英片岩、绿泥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均为太古代前震旦纪秦岭系地层。此也为古始,也谓道纪,可以知沧海,明兴废,道在青砖,道在沙砾,也在危岩,也在海底,周流六虚,变化成器。

这里年平均温度13.6℃,绝对最高温度(7月)39℃,绝对最低温度(1月)-18℃,最高月平均温度29℃,最低月平均温度-1.5℃;年平均雨量约800毫米,雨季7、8、9月,分布不均匀,最高月平均雨量(8月)270毫米,最低月平均雨量(1月)19.8毫米;年平均湿度78%,最高月平均湿度84%,最低月平均湿度60%。可见这里水汽丰沛,阴阳激越,氤氲弥散,变化多端。

此地多西风、西北风,西风最大时达8级。秋冬时节,风彻夜呼啸,充分呼应道家以风为动、进退自如的玄虚境界。(www.xing528.com)

这里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早早就成为农业社会的富饶之地,“金周至银户县”就是对楼观终南山一带的真实描绘。

因为“古、秀、幽、奇”的风景特色闻名遐迩,这里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75平方千米,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有四十里峡一线天、野牛河高山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等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的植被景观;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等诸多人文景点,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千余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气象景观丰富多彩,一天里一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随着四季交替和阴晴雨雾,景观变化无穷,给游人以秀美的享受。

◎仙山意远

森林公园海拔507~2997米,地形地貌复杂,游览空间多变。青峰碧水、幽谷含秀、重峰叠峦气势巍峨,悬崖峭壁,怪石嶙峋,石峡深邃,飞瀑深潭,令人神往,金林峡、兴凤峡、四十里峡三峡风光格外诱人,旺子沟溶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迎宾石、将军石、蛇退壳、鬼推磨、望乡台等景点曲径通幽,让人流连忘返,公园有田峪、九峪、耿峪三条主河,源于秦岭,飞瀑流泉流入渭水,水质清冽甘美。淙淙溪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闻仙沟“拐李”十八瀑曲径绵延,似一幅水墨画卷;野牛河瀑布似玉柱连天,飞流直下;阴司潭、龙王潭深不可探;高山湖泊的仰天池、首阳天池碧波荡漾;龙瑞泉、洞宾泉、化女泉热则热,凉则凉,清流终年不断。

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森林覆盖率81.3%,风景林面积186平方千米,生长繁茂,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有山皆青,有水皆碧。据调查,常见木本植物78科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以及苔藓、蕨类等共计14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太白红杉银杏、山白树、青檀、领春木、香果树、金钱槭、杜仲水曲柳、野大豆天麻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

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郑板桥的《题画》曰:“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翠竹婆娑,绿影摇曳,仙风道意,也是楼观自然写实。

秦岭是竹子的故乡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而且自古引种栽植,到近代愈发普遍。

楼观台的竹林历史久远。20世纪60年代,楼观台试验林场开始南竹北移,先后从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引进190多种竹子品种,建成了中国第二大竹类品种园,栽植竹6000余亩。

楼观台以老子说经台名扬天下,而楼观台的连绵竹林也和道教文化相得益彰。

竹子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道家的遁迹山林、淡泊自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就是面对青青翠竹的超然体验。

竹子的清风瘦骨到“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都是形象感悟的结果。

由生产生活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关照。由此,道家也从中凝练出国人的精神范式

走进楼观台百竹园,翠竹林立,苍翠欲滴。在竹园里信步漫行,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园内一片翠绿,绿得各不相同,墨绿、葱绿、黄绿,深的、浅的、浓的、淡的……竹叶也是有窄有宽,如手掌、如鸡爪、如眉、如剑;有的通体金黄,叶子却是绿得醉人;有的中直通天;有的随地而息,参差不齐。群竹簇拥而高耸,直插入云霄,层层密密错落有致。这里的竹子永不孤独,群生群长,患难与共,高可摩天,低可触岩。上以天力透苍穹,下可对地入三分,参透天地的不懈之功形神毕现。

◎竹林荫

花有盛衰,草有荣枯,树有轮回,而竹从不在意四季的更替,从不折腰俯就,自成清韵。竹叶秀美清丽,竹枝洒脱袅娜,竹竿笔直刚劲,难怪与梅、兰、菊共享“四君子”之殊誉。站在透射过竹林缝隙、洒落在地的星星点点的阳光中间,微风吹来,竹叶响动,竹语喃喃,身心俱忘。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竹子的用处不可尽数,竹筏、筷子、椅子、桌子毛笔、牙签……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竹子做房子、床、背箩、杯子、竹席、乐器……

竹子的种类很多,有楠竹、斑竹、罗汉竹、毛竹、紫竹、方竹……

竹子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在高山峻岭有土的地方就可以茁壮成长。

竹子属于禾本科,最矮小的竹种,其竿高10~15厘米,最高大的竹种,其竿高达40米以上。(李世东,颜容)

自然也人为,人为本自然。一竹一道人,相忘洞天地。在秦岭中,这难得的郁郁竹林千年不绝,这千里引进的竹种蓊蓊郁郁,清瘦的身影传达着简朴的信息,留给会心的人类体悟无穷的奥义。

今日看说经台,南依翠峦,北瞰渭水,古木参天,绿荫蔽日。置身于翠峦茂林之间,吞吐那山水含蕴的灵气,旷若不见古始,究兮窈兮冥兮,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大音希声于山风林雾之中,西望仿佛见青牛,唯恍唯惚两苍茫。五千真言,传于斯台;老子已去,楼观犹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涣涣流行,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自然无始无终,道妙存乎见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