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开篇难!相信没有什么最合适的语言可以对太白山吐露最恰切的第一句。我们就权且无语,啊,一个感叹;哦,太轻了,唯有愕勉强可以与之,只有确切的“四声”可以表达秦地的厚重心情,可以比拟秦岭太白的巍峨雄峙!太白从何来,又向何处去,茫茫乎,不可语。
不可语,也可言,太白在天。
那凌云的一点就是拔仙台,就是六月雪,就是大爷海,就是云舒云卷……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宿太白诗》云:“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李白的《登太白峰》云:“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李白的《古风·太白何苍苍》云:“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古人豪劲的诗歌让太白之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人地关系的冲虚回荡、俯仰唏嘘永恒地定格为一种不可企及的意象。大哉精神!大哉太白!
太白山名由来已久,《尚书·禹贡》谓之“惇物山”,《说文解字》云:“惇者,物之丰厚也。”可见古人对其得天独厚的物产早有发现,以“惇物”名山,也可见当时经济发展与此山关系密切。《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的。《古今图书集成》《关中胜迹图志》《眉县志》等均有记载,而“太白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理志》中,隋、唐后一直沿用至今。《水经注》记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过去,人们以太白山气势岿然,风雨无时,仅在六月盛暑时始通行人,俗呼“开山”。六月以外,雾雪塞路,人迹罕至,俗称“封山”。以致《水经注》有“山下行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的近乎神话之说。今人已不受什么“开山”“封山”限制,即可随时登山。“不得鼓角”“疾风雨至”的说法只能说明山上气候变化无常。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
◎连绵山海
◎太白奇景(www.xing528.com)
今之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鳌山以及连接二者的跑马梁等,原太白山与鳌山东西对峙,两山名称来历不一。太白山夏商时称“惇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今又有西太白山之称。李白的《登太白峰》“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说的就是如今的鳌山。
太白虽高,却始终在人们面前,从文明开始,太白之耀眼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它虽巍峨却可登攀,它远在白云间,却悠悠在眼前,它是一座仙山,一座宝山,一座让人敬畏的山。它离我们实在太近,不可分开须臾,伟大与平凡,高山与平原,山水依偎,云气弥漫,构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实在与精神层面的完全融合,强烈的对比与和谐无可比拟。
历史在人事的过往中逝去,百代的认识散佚在零落的记载里。从体验与感想中走来,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对秦岭、太白山的认识越来越丰富,逐渐地可以以各种视角去分析,也可以全方位地去综合和观察。太白山也终将更全面更完美地展现它无穷无尽的奥秘,而生发出历史、人类的多重意义。
太白山主峰位于陕西周至县西南端与眉县、太白县交界处,以势拔五岳的气势独领中国东部最高峰,海拔3767.2米,遥遥摩天,孤峰独立,势若天柱,黄山、泰山不能比其高,同处秦岭的著名的西岳华山,也比它低1600多米!
雄浑的太白山西起太白县城嘴头镇,东到周至县老君岭,南以湑水河在太白县黄柏塬以上的东西向河段为界,北至眉县营头。在东经107°19′~107°58′和北纬33°40′~34°10′之间,东西长约61千米,南北宽约39千米,山体近东西向展布。
地质力学认为,太白山处在秦岭受南北向挤压力最强烈的地段。在这里,我国最大的山字形构造体系——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体系的弧顶由北向南强烈挤压,而在南边,又受到汉南地块的有力抵制,太白山夹在此二者之间,因此,太白断块比秦岭其他部分易被抬高。
新生代以来,在南北向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地壳中的物质迅速由两侧向秦岭部位集中,使秦岭急骤升高。与此同时,因秦岭南北两侧的地下物质一时得不到补充,而使那里的地壳表层失去平衡,发生断陷,在秦岭北边形成渭河盆地,在秦岭南边形成汉中盆地等,这样一来,使得秦岭的相对高差迅速增大。现在,太白山已高出渭河盆地3000多米,难怪古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
板块的运动是不平衡的,其速度时快时慢,其影响各处不一。扬子古陆板块时快时慢地向北俯冲,使得秦岭山系以跳跃的方式上升,并且在作用力最大、影响最强烈的部位形成秦岭的主峰太白山。
终于诞生了拔仙台,海拔3767.2米,雄踞于秦岭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成不规则三角形锥体,三面陡峭,雄险无比,孤高峥嵘,参天入云,巍然嶙峋,在云雾里隐现。台顶宽阔平坦,突兀的巨砾满布,向西南倾斜,西宽东窄,面积约84000平方米。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令人不由得想象出姜太公挥舞打神鞭,打得山崩地裂,云急雨骤,地辟天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