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1 航道现状及整治措施
三滩浅滩长约15.6km,航道礁石较多,碍航浅滩有蟠龙滩、新滩及都乐滩3处。多年以来位置基本固定,主要集中两个局部滩段(图5.13)。上游碍航河段属于蟠龙滩浅段,其自谷圩沙洲尾至井涌村,长约6.0km,航槽水深2.5~3.0m左右;下游碍航河段属于都乐滩浅段,其位于长岗镇附近,长约0.6~1.0km,航槽水深约3m。
图5.13 三滩河段(谷圩沙—都城)2006年11月航深图(单位:m)
三滩河段河道顺直放宽,洪、枯季水流动力轴线不一致,洪水期在航槽中落淤的泥沙枯水期冲刷不及时是该碍航浅滩的主要成因。此外,潮汐的顶托影响及航道整治引起河道的再造床作用也是浅滩形成的重要原因。针对该浅滩成因,整治原则为充分利用主导河岸,因势利导,按照河势发展的有利趋势,以中水期水流动力轴线为主,适当照顾低水流路,设计整治线,并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适当缩窄整治线宽度,使得中、枯季水流动力轴线尽可能趋于一致,有利于泥沙向下游输移,同时考虑行洪、工程量及工程效果等因素。
经多组方案的比较,形成三滩整治方案,如图5.14所示。拟充分利用蟠龙右岸丁坝,适当拆除部分丁坝头部,最大拆除10~20m。在蟠龙左岸抛筑新坝,以束窄河床,集中水流,整治线宽度为550m左右。在新滩—都乐滩过渡段,在右侧凸岸新筑、加高加长丁坝,巩固右岸边滩。设计流量为1150m3/s,设计航槽宽度为80m,设计水深3.5m,超挖0.5m,整治高度为3.0m。
图5.14 整治方案实施1年后三滩航深图(单位:m)(www.xing528.com)
5.3.4.2 整治工程效果计算
图5.15给出了三滩工程前后整治流量时(4740m3/s)沿航线的水位变化,图5.16给出了整治前后该流量时沿航线的流速变化。可见,三滩整治方案实施后,受丁坝壅水影响,蟠龙及其以上河段水位壅高0.00~0.05m;长岗镇—龙湾河段水位降低0.01~0.06m。沿程航槽流速增加,其中蟠龙滩以及新滩与都乐滩的过渡段流速增幅较大,青皮塘—井涌村航槽流速增加0.11~0.39m/s,大桥地—都庙航槽流速增加0.21~0.42m/s。与整治前相比,蟠龙滩、扶赖河段及长岗镇河段(新滩—都乐滩过渡段)枯水与中洪水水流动力轴线有所调顺,都乐滩弯道差别仍较大,枯水与洪水的动力轴线最大相距650~700m,较工程前小。计算表明,三滩各方案实施后,三滩及上下游河段洪水位壅高很小,仅壅高0.01~0.02m,流量越大壅高值越小。三滩整治工程对西江防洪影响甚小。
图5.15 三滩整治前后沿航线水位变化(Q梧州=4740m3/s)
图5.16 三滩整治前后沿航线流速变化(Q梧州=4740m3/s)
在河床变形验证的基础上,采用2004年、2005年水文年计算了整治方案实施后的整治效果。由图5.14可知,方案实施1年后,三滩河段3.5m等深线贯通,满足航深及航宽要求。航线走向较为平顺,中、枯水航槽主流向相对接近,与航线夹角较小。应当说,整治工程的效果比较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