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三角洲网河低水位变化及水文泥沙特征

珠江三角洲网河低水位变化及水文泥沙特征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1.2水文泥沙特征西江梧州—肇庆河段的来水来沙状况以梧州水文站资料为准,梧州站1981~2005年多年平均流量为6411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9386m3/s,最小年平均流量为3878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最小年平均流量的2.48倍。

珠江三角洲网河低水位变化及水文泥沙特征

5.3.1.1 河道概况

西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为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曲靖市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四省,在珠海市磨刀门入海,全长2216km,流域面积35.31万km2,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3%。西江上游主流为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红水河横贯广西中部,在广西象州县的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黔江在广西桂平县城与郁江汇合后称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市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西江东流至界首进入广东境内,在三水思贤滘与北江相互沟通后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主流最终经磨刀门注入南海。

西江水量充沛,含沙量小,河道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目前运量仅次于长江大运河,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梧州—肇庆河段是连接东、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是我国水运建设重点“两横一纵两网”主通道中的“一横”,河段全长171 km,属于平原河流。河床由沙卵石组成,平均坡降0.0128‰,一般河宽800~1500m;枯季都乐滩附近已经明显受潮汐影响。主要支流有贺江、罗定江、马圩河、悦城河、新兴江等。

本河段目前航道维护标准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尺寸为2.5m×80m×500m。其中界首—都城约37km的河段由于上游来水来沙较复杂,河面宽阔,河床宽浅,浅滩、礁石较多,自上而下依次有界首、蟠龙、新滩、都乐4处碍航浅滩,习称四滩。经历次整治,西江四滩河段通航条件得到改善,基本达到内河Ⅲ级航道标准,但是近年来四滩河段每年都需要进行航道疏浚才能满足维护水深。都城—肇庆长约134 km河段航道自然条件优良,常年平均水深均在4m以上,航道宽度充裕,弯曲半径最小840m,均能满足2000t级船舶常年通航。

5.3.1.2 水文泥沙特征

西江梧州—肇庆河段的来水来沙状况以梧州水文站资料为准,梧州站1981~2005年多年平均流量为6411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9386m3/s(199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为3878m3/s(1989年),最大年平均流量为最小年平均流量的2.48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西江中游大量无序采砂的影响,导致河床下切,同级水位下高要站过水断面面积明显增大。高要站中洪水时同一流量下相应的水位有逐年下降趋势,而枯季同一流量下相应的水位变化由于受潮汐影响变化较小,水位流量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梧州水文站及德庆站水位—流量关系稳定,同一流量级下水位无明显下降趋势。(www.xing528.com)

西江干流研究河段主要以径流动力为主,但枯水期全河段基本属于潮区界的范围。高要站常年有3~6个月(10月至翌年3月)受潮汐影响,多年最低潮位为0.18m(2004年),最大潮差1.23m(2005年3月),潮差沿程自上游至下游递增。近年受河床采砂等人类活动影响,纳潮量有增大趋势。

西江为一少沙河流,以悬移质输沙为主。根据梧州站1968~2000年实测资料统计(表5.2),梧州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75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7850万t;最大年输沙量为1.4亿t,最大年平均含沙量为0.57kg/m3(1983年);最小年输沙量为1978万t,最小年平均含沙量为0.16kg/m3(1989年)。悬移质输沙量多少与年径流量变化基本一致,年输沙量一般随年径流量增大而增大。由于西江流域水量充沛,因此,西江中游具有含沙量小、输沙量大,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的特征。

表5.2 梧州站1968~2000年悬移质泥沙输沙量及含沙量特征值表

西江中游梧州—肇庆河段河床质泥沙具有以下特点:①河床质泥沙颗粒组成较粗,以中粗砂为主。河床质泥沙平均粒径为1.06mm,中值粒径为0.58mm,砂样最大平均粒径为4.02mm,最大中值粒径为1.50mm。②泥沙颗粒中值粒径d50与水流挟沙能力相适应。若床沙中值粒径越粗,则表明水流挟沙能力强,反之则说明水流挟沙能力较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