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 羚羊峡—青岐涌口河段
表3.4、表3.5分别给出了西江干流羚羊峡—磨刀门不同年代的河道特征值和冲淤变化。由表3.5可知,羚羊峡—青岐涌口河段1977~1992年河床以轻微淤积为主,1992~1997年则表现为显著下切。其间河槽容积增加了1642.8万m3,平均每年增加328.6万m3;河床平均下切了0.59m,约0.118m/a。据图3.2,1992~1997年该河段除个别断面外,沿程普遍表现为河床下切和冲刷态势,河床向窄深方向发展。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河道采砂,且由表3.4可见,1997年前本河段便有一定的采砂规模,属采砂强度较大的河段。
表3.4 西江干流羚羊峡—磨刀门不同年份的河道特征值
续表
表3.5 西江干流羚羊峡—磨刀门不同年限冲淤变化
续表
1998年调查时,本河段正在作业的采砂船8月有11条,12月有6条;2000年3月正在作业的采砂船有12条,7月有18条,估计年采砂量约为187万~320万m3;2003年10月调查期间,该河段已被列入禁采区,自肇庆市至青歧涌口约38km的河段上无一采砂船。根据3次现场调查,可判断该河段在1998~2000年还有一定量的河床下切,近年则由于采砂规模急剧减小,河床将处于一种略有冲刷或冲淤平衡的状态。
图3.2 西江干流羚羊峡—马口河段河床高程、宽深比、河槽容积沿程变化图
3.2.1.2 青岐涌口—马口河段
由表3.5中河槽容积和水深变化可知,1952~1991年间,本河段均表现为轻微淤积态势,平均淤厚1.67m,约0.04m/a;1991~1997年,河床由缓慢淤积迅速转为大幅度的冲刷。其中,河槽容积增加了1798.0万m3,平均每年增加299.7万m3;河床下切了1.73m,约0.288m/a;河床断面平均宽深比减小约1.07。据图3.2,1991~1997年该河段除个别断面外,沿程普遍表现为刷深趋势,河槽向窄深方向发展,可以推断其曾存在过较大规模的河道采砂。2003年进行采砂调查时,该河段已经划为禁采区,但1998年调查时仍存在一定数量的采砂船,故该河段在1997年之后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河床采砂,近期河床将处于一种略有冲刷或冲淤平衡的状态。
3.2.1.3 马口—富湾河段
据调查,该河段20世纪90年代存在大规模的河道采砂,由于1997年资料缺失,因此无法计算1991年后反映采砂效应的冲淤量。1998年该河段洪季有11条、枯季有5条采砂船正在现场作业,年采砂量约160万m3;2003年进行采砂调查时,该河段有17条采砂船,采砂区主要集中在马口大桥下游至金本间以及富湾附近的河段,年采砂量850万m3,采砂规模与1998年相比有所增强,故河床在近期仍将表现冲刷态势,河床将有大幅度的下切,其下切幅度要比青岐涌口—马口河段强。
3.2.1.4 富湾—天河河段
据表3.5分析,该河段1952~1961年处于淤积状态,1961~1977年由淤积转为冲刷,但冲刷的幅度和速度要比淤积的小,1977~1991年则再次转为淤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该河段存在较大规模的人工采砂,河床大幅下切,1991~1997年下切了1.23m,年均刷深0.21m,河槽容积扩大了9700万m3,如此大的冲刷幅度说明在该时段内有较大规模的采砂活动。图3.3为本河段的河床断面平均高程、宽深比与河槽容积的沿程变化。由图可知,除个别断面外,该河段水深有明显的增大,表现为明显的冲刷作用,但靠近富湾附近的几个断面冲刷量变化较小。(www.xing528.com)
图3.3 西江干流富湾—天河河段河床高程、宽深比、河槽容积沿程变化图
1998年该河段洪季有51条,枯季有21条采砂船正在现场作业,年采砂量约830万m3;2003年10月该河段有45条采砂船,采砂量约为2250万m3。两次调查发现采砂区都主要集中在富湾、太平沙洲头,但近年的采砂量有所增加,故河床仍会有进一步的刷深。
3.2.1.5 天河—百顷头河段
由表3.5可知,该河段1952~1961年表现为缓慢淤积,1961~1977年转为轻微冲刷,1977~1991年则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的状态。1991年后,河床则表现为明显下切的趋势,河槽容积在1991~1997年增大了1103.4万m3,年均增加183.9万m3,平均水深增大0.9m,约0.15m/a。造成如此大幅度河床下切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河床采砂。图3.4给出了本河段的河床断面平均高程、宽深比与河槽容积的沿程变化。由图可知,该河段沿程整体上表现为冲刷态势,河床下切,断面宽深比减小,但不同河段的冲刷幅度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中游段的冲刷幅度较小,下游段和上游段的冲刷幅度要明显较大。在进行采砂情况现场调查时,该河段1998年8月有27条、12月有29条采砂船正在作业,年采砂量约为550万m3;2003年进行调查时,该河段有16条,年采砂量约为800万m3。从两次调查可以看出,该河段近年的采砂规模有所加强,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河床还会进一步冲刷下切。
图3.4 西江干流天河—百顷头河段河床高程、宽深比、河槽容积沿程变化图
该河段潮莲洲右汊的冲淤趋势与主干水道稍有不同,自1977年以来就一直表现为较大的冲刷趋势,1977~1991年河槽容积增大了639.6万m3,平均水深增大了1.07m,约0.076m/a;1991~1997年河槽容积增大了220.1万m3,平均水深增大了0.79m,约0.132m/a。潮莲洲右汊紧靠江门市,这里在1991年前可能就有一定规模的采砂活动。
3.2.1.6 百顷头—竹洲头河段
该河段长约17km,1952~1961年处于接近冲淤平衡的状态,1961~1977年表现为轻微的冲刷。自20世纪90年以来,河床则由于人工采砂表现为明显的下切和冲刷。由表3.5可知,1977~1999年,本河段河槽容积增大了1592.5万m3,平均水深增加了1.42m。由于西江干流大规模采砂主要在90年代之后,年均刷深若不从1977年起算,冲刷幅度会大得多,可达0.3m/a以上。由其河床平均高程、宽深比、河槽容积沿程变化图(图3.5)可知,该河段全段都表现为明显的冲刷作用。
1998年8月有12条、12月有4条采砂船在作业,估算当年的采砂量约为146万m3,采砂区主要集中在大鳌尾附近。2003年10月见有采砂船4条,年采砂量约为200万m3。从采砂量来分析,近年该河段的采砂强度没有大的变化,故河床仍将表现为冲刷的趋势。
图3.5 西江干流竹洲头—磨刀门口门河床高程、宽深比、河槽容积沿程变化
3.2.1.7 磨刀门水道(竹洲头—灯笼山)
据表3.5中的河槽容积对比分析可知,1952~1960年间磨刀门水道呈缓慢淤积状态,1960~1967年表现为轻微的冲刷,1967~1977年再次转变为轻微淤积。受20世纪90年代期间人工采砂的影响,本河段表现出显著下切的态势,1977~1999年间河槽容积共增大3852.7万m3,河床平均下切1.65m,断面宽深比减小至原来的3/4,河槽断面向窄深方向发展。图3.5给出了本河段的河床断面平均高程、宽深比与河槽容积的沿程变化。该河段位于口门地区,受潮流影响较大,河沙含淤泥质较多,质量较差,所采河沙主要用来填地。
人工采砂是磨刀门水道河床下切的主要原因。1998年8月有42条、12月有13条采砂船在作业,估计当年的采砂量约有540万m3。其中在磨刀门大桥附近8月有30条采砂船在作业,12月只有2条,反映磨刀门水道采砂集中,规模大,季节变动大,这可能与填地任务变化有关。2003年10月在该河段只发现2条采砂船在作业。与1998年相比,该河段采砂活动有所减弱。因为填地的需要,磨刀门水道在未来还会存在一定规模的采砂活动,填地规模的大小可能对磨刀门水道的冲淤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但河段近期整体上仍将处于冲刷状态。
综上所述,西江三角洲主要水道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河段普遍处于轻微的自然淤积状态;进入6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开展了普遍的大规模的联围筑闸活动,其直接结果造成河宽变窄和水位升高,产生了束水攻沙效应,使得河床有所冲刷,但河床的冲刷深度与冲刷量都不是很大,这种冲刷效应一直持续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河道又普遍的由轻微冲刷转为轻微淤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西江三角洲邻近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用沙量急剧增加,故使得西江主要水道普遍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工河床采砂活动,大规模的河床采砂使得河床迅速下切,河床也由原来的淤积作用为主又转为冲刷作用为主。由于河床采砂分布的不均衡,故不同河段的采砂量有所不同,河床下切的深度也有所不同。目前,大规模的采砂区主要集中在西江干流德庆市下游的附近河段以及磨刀门拦门沙浅滩附近。虽然采砂规模大大减小,但由于多年河床采砂以及上游来沙量渐减,西江干流的河床演变近年来将持续保持轻微冲刷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