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人工河床采砂一直都未间断过,但在不同时期,人工采砂的分布范围、强度规模、主要用途以及政府控制程度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时期河床采砂的特点,珠江三角洲的人工采砂的发展情况可大致划为4个阶段。由于人工河床采砂的历史资料保留下来的极少,且不同河道的人工采砂情况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所以不同河道的采砂历史阶段的划分可能稍有不同。现将人工河床采砂4个主要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分述如下。
3.1.1.1 大规模人工采砂前期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期及之前的时期,也是最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人工河床采砂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一些靠近繁荣城镇的水道局部岸段,就近挖取的河沙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围垦和城镇建设。由于沙量需求不大,采砂工具也比较简陋,故这一时期河道人工采砂的规模和强度都很小,采砂量小于河道的天然泥沙淤积量,河床的演变表现为自然缓慢淤积的趋势。
由于该时期的河道人工采砂处于一种原始自然状态,规模较小,对河道没有明显的影响,故除了一些有组织的围垦造地外,政府基本没有参与管理。
3.1.1.2 大规模人工采砂的无序无度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进入大规模的河道人工采砂时期,并于9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大规模的河床采砂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结果。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4.16万km2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现有大小城市30座,还有近400个都市化水平较高的各级建制镇,城镇间距不足10km,居住着3000多万人口,珠江三角洲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据规划,2010年的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含桥梁)、港口、机场、深水航道、大型滨海电站、城市群扩建等,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三角洲的产业结构,产生一些新的行业,如经营砂石料行业十分兴旺发达。由于建筑用砂、填地用砂的需求量极大,且三角洲地区其他砂源较少,故用砂基本取自网河区河床。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筑、填地等方面用砂量激增,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大大小小的河道都出现了不同规模的河床采砂,河床采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广州、深圳、香港及经济发展最快的东莞、佛山、顺德、南海等地需沙量最大,因此东江网河与北江网河成为该时期最大的采砂区。
河道采砂量基本依经济发展进程和市场需求确定。由于可无偿采砂或只象征性交费就可采砂,于是采砂业成为拥有丰厚利润的行业,争相经营,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继而形成了缺乏控制、盲目无序和超量无度的采砂态势。这一时期,河道采砂量十分巨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河道内泥沙的自然淤积量,采砂对河床的作用强度也大大超过和改变了河床的自然演变过程。大规模河床采砂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河床下切,水深增大,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三角洲航道网的建设;同时河床采砂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诸如近岸采砂引起的堤岸崩塌和一些抽水站因水位过低而抽不到水等,但由于河道本身有一定的天然调节能力,产生的诸多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而当地政府又忙于经济建设,故该阶段社会和政府部门对人工河床采砂的认识仍主要停留在原来的认识阶段。个别县市主管河床采砂事务的行政部门曾明令在一些河段禁止采砂,但相应的法令法规不健全,现场管理不力,在市场需求量大,采砂可获得丰厚利润的驱动下,网河区河床采砂一直处于“无序”、“无度”、“无偿”状态。
3.1.1.3 大规模人工采砂的初步监管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的人工采砂达到高潮,但至90年代中期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房地产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有所减慢,相应珠江三角洲河道人工采砂的势态有所降温。根据东平水道河口—紫洞25km长河段的几套不同年代航道图对比计算河床冲淤量的数值,可获得1984~1999年不同时期河床采砂量的变化。1984~1990年年平均采砂量为223万m3/a;1990~1994年出现采砂高峰,为523万m3/a;1994~1999年采砂量下降为215万m3/a。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人工大规模采砂造成的各种效应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一些负面效应更是屡见报道,如大量采砂导致河道河岸崩塌、损毁堤防工程,危及防洪安全;河床整体下切,咸潮入侵加剧;河流水位降低,供水灌溉无法保障;航道深浅不一,潜伏交通隐患等问题。河床采砂对河床的破坏及产生的许多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一些政府部门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控制河床采砂,对一些重要河段实行禁止采砂,并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来维护河道。如政府曾组织对河源到东江桥头的河段进行抛石固定断面。(www.xing528.com)
随着东江网河和北江网河中、上段开始限制河床采砂,东江和北江的主要河床采砂区转到石龙—惠州河段与河口—清远河段;西江网河则由于本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磨刀门河口整治和澳门机场填地用沙,加之河床沙资源丰富,所以西江网河河床采砂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处在增加的趋势,并保持着较大的采砂规模。西江网河中上游段及干流段的河沙主要为粗中沙,适宜建筑使用,网河下段和口门地区的河沙多含泥质,主要用来填地。
这一时期是社会和政府部门对河道人工采砂的一个初步认识和管理阶段,但由于认识、研究不深和相应规章制度的缺乏或不完善,偷挖、盗挖河沙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对河床采砂的监管和控制仍待进一步加强。
3.1.1.4 人工采砂的严格控制管理和研究阶段
自2000年以来,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珠江三角洲的河道人工采砂的管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该时期政府部门对河道人工采砂及产生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采砂给予严厉打击;召集专家对河道采砂进行规划,划定了可采区和禁采区,并对可采区进行采砂许可权投标,只有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后才可依法采砂,且对重要采砂场实施现场监管。2001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的通知》;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河沙开采权招投标,4月24日广东省首例河道采砂许可权公开招标亮相东江流域;2003年4月10日,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会议要求全面整顿非法无序采挖河沙,确保汛期江河堤围防洪安全;2004年10月,制定了《广东省水利厅河道采砂管理规范化暂行规定》和《省管河道采砂禁采区可采区划定指引》,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河道采砂禁采区、可采区进行科学论证;2005年5月1日,《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河道采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至此,管理规范不明确、权力与责任不统一的广东河道管理体制终于画上了句号。为了加大对《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全省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管理,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广东省水利厅2006年底还成立了打击违法采砂专业队,并于2007年2月17日发布第一号公告,规定可采区和禁采区统一由省级管理,一定一年,以后将每年公告一次。此举属全国首创,有利于社会知情维护河道采砂秩序。
由于政府的积极参与,该阶段的河床采砂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1)禁采区的划定和河道沙源状况使采砂区进一步趋向集中,采砂区有向上游转移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网河在过度开采后,已基本无砂可采,如北江采砂区现主要集中在上游清远市石角镇附近,西江网河除了中游的几个大规模的采砂区外,上游采砂区已经转移至德庆市悦城镇附近,东江网河区的河床采砂也主要集中到上游博罗县城附近河段。
(2)虽然随着政府管理的加强,网河区采砂船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船型却趋于大型化,单船的采砂能力增强,故三角洲河道的人工采砂量仍然较大。
(3)采砂量随着市场需求和河沙出口量的变化而变化,河沙出口量迅速增加。据海关统计,2001年广东口岸天然沙出口量为1077万t,与2000年相比增长7.1倍,价格则下降51%,只有5~6元/m3。河沙1992年的价格高达12~15元/m3。2003年由于采砂实行投标和市场需求增加,河沙价格大幅提升,特别是2005年5月1日《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河沙供应量明显减少,河沙价格大幅上涨,高达40~50元/m3。
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河床采砂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政府部门的控制和管理外,一些科研项目,如“九五”攻关项目子课题《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河床演变研究》,也对河床采砂及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较深入研究,并有相关论著和大量论文发表。此外,广东省水利厅还于2004~2005年组织完成了《广东省主要河道采砂控制规划总报告》,其包括《珠江三角洲河道采砂控制规划报告》、《广东省主要河道采砂控制规划数学模型专题报告》和《采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7个专题,该项规划成果对规范主要河道的采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3]。尽管如此,在现场调查中仍发现不少问题,如采砂规模仍然过大,这样挖下去会不会引起灾害或环境不可修复的伤害;科研工作跟不上,很难对采砂河道做实时科学监控及对河流环境的响应做科学预报;宏观和现场行政管理仍需加强,还有不少非法采砂活动,如昼伏夜出或跨区乱采,使采砂的实际规模远大于管理部门允许采砂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