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沙运动及影响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沙运动及影响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江口八大口门上承珠江流域的来水来沙,其潮汐与波浪动力作用对网河区水道内的水沙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伶仃洋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它主要汇集东四口门的来水来沙,为珠江主要出口和最大的河口湾。黄茅海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是崖门及虎跳门出口处的一个喇叭状的河口湾。由于湾口有两列NEE—SWW向的岛屿为其屏障,使其具有内湾性质,南北长约40km,湾顶宽约2km,中腰宽约17km,海湾面积约为538km2。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沙运动及影响

珠江口八大口门上承珠江流域的来水来沙,其潮汐与波浪动力作用对网河区水道内的水沙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珠江口上窄下宽、上浅下深,为喇叭状河口湾,北以八大口门为起点,南至外海30~50m等深线,主要包括伶仃洋海区、磨刀门海区、鸡啼门浅海区和黄茅海(图2.1)。

伶仃洋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它主要汇集东四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的来水来沙,为珠江主要出口和最大的河口湾。伶仃洋呈喇叭状,走向接近NNW—SSE方向,湾顶(虎门口)宽约4km,湾口(澳门—香港大濠岛)宽约30km,纵向长达72km,水域面积超过2000km2。伶仃洋湾顶由沙角和大角山对峙形成峡口,湾口面对万山群岛天然屏障。东部沿岸多湾,由北往南有交椅湾、大铲湾、深圳湾;西岸由北往南多滩,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的出口附近堆积着许多浅滩;中部有淇澳岛和内伶仃岛扼守湾腰,东南有暗士顿水道经香港的汲水门入维多利亚港,西南有洪湾水道与磨刀门河口相通。伶仃洋的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和湾顶窄深、湾腰宽浅、湾口宽深的分布特点,以“三滩两槽”为基本格局,其中“三滩”指西滩、中滩和东滩,“两槽”指西槽(伶仃水道)和东槽(矾石水道—暗士顿水道)[2]。(www.xing528.com)

磨刀门海区主要接纳西江干流经磨刀门水道的泄流输沙,是西江主要的水沙输运通道,有一主一支两条出海水道,其中磨刀门水道“灯笼山—横洲口”河段为泄洪纳潮的主通道,洪湾水道则为重要的航运通道;鸡啼门浅海区主要接纳西江分支鸡啼门水道的来水来沙。黄茅海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是崖门及虎跳门出口处的一个喇叭状的河口湾。湾顶有崖门水道和虎跳门水道汇入,自交汇处至白排岛以东为汇流水道深槽,尔后分为东、西两槽,东槽经三角山西的峡口,出荷包岛与高栏岛峡口入南海;西槽经大杧岛—大襟岛峡口入南海。深槽和西槽以西为西滩,赤鼻岛西北广阔浅滩已被围垦,下段浅滩依岸缘分布;深槽和东槽以东为东滩,上段基本上已被围垦,下段为大海环浅滩;东槽与西槽之间的浅滩,即大杧岛西北部的浅滩,称为中滩,呈西北走向[3]。其水下地形总的趋势是中间高、两侧低、西北高、东南低,呈二槽三滩格局。由于湾口有两列NEE—SWW向的岛屿为其屏障,使其具有内湾性质,南北长约40km,湾顶宽约2km,中腰宽约17km,海湾面积约为538k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