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朔三年。起初,匈奴归降朝廷的人说:“月氏国原来居于敦煌和祁连山之间,是一个强国,匈奴冒顿单于攻破了它。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饮酒的器皿。残余的月氏部众逃走往远方,怨恨匈奴,但没有人与他们联手共同攻打匈奴。”武帝就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人。汉中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从陇西郡出发,直接进入匈奴的地盘;匈奴单于捉住了张骞,把他扣留在匈奴十多年。张骞找到机会逃脱,向着月氏国所在的西方走去。走了数十天,终于到达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中国富有,想通使结好,却不能实现,见到张骞,非常高兴,替他安排了向导和翻译,将其送达康居国,再转送到大月氏国。大月氏国原来的太子做了国王,攻打大夏国后,分割了大夏国的土地而安居下来。当地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外敌入侵,因此已丝毫没有向匈奴复仇的打算了。张骞滞留了一年多,终究不知道月氏人是什么样的打算,就启程返回。张骞沿着南山走,想通过羌人的居住地返回,结果又被匈奴人捉住了,拘留了一年多。正逢伊雅斜驱逐於单,匈奴国内一片混乱,张骞就和堂邑氏的奴隶甘父逃脱归来。武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当初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们二人活着回来。
……
汉武帝元狩元年。当初,张骞从月氏国返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大宛国在汉朝的正西方,相距约一万里。当地人定居,耕种田地,多产良马,马汗像血一样红;有城郭、房屋,与中国相同。大宛国东北为乌孙国,其东面为于阗国。于阗国以西,河水都向西流入西海;以东的河水则向东流入盐泽。盐泽的河流潜行地下,为暗河,往南就是黄河的源头。盐泽距长安约五千里。匈奴国的西界在盐泽东面,直到陇西长城,南面与羌人地界接壤,将我国通往西域的道路隔断。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都是游牧国家。随牲畜逐水草而居,风俗与匈奴相同。大夏国在大宛西南方,其风俗与大宛相同。我在大夏国时,曾见到我国邛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的布。我问他们:‘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大夏人说:‘是我国商人去身毒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约几千里之外,习俗是定居,与大夏国一样。据我估计,既然大夏在我国西南一万二千里外的地方,而身毒国又在大夏国东南几千里外,且有我国蜀地的东西,说明身毒国距蜀地不太远。如今我国出使大夏国,取道羌人地区,道路险恶,羌人又厌恶;如从稍北的地区走,便会落入匈奴人手中;而通过蜀地,应当是直路,又没有强盗。”(www.xing528.com)
汉武帝听到大宛及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国,出产许多奇异之物,百姓定居,与中国类似,但军事力量薄弱,喜爱汉朝的财物;北面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盛,但可以用贿赂、引诱的方法使他们归附,如果真能通过仁义的方式争取他们归附,就能使汉朝的疆域扩大万里,远方的人将通过九重翻译来朝见,风俗各异的国家都将归顺,天子的威德将遍布四海。因此,欣然同意了张骞的建议,命令张骞从蜀郡、犍为郡派王然于等人作为使者,由、冉、徙及邛、僰间四道向身毒国进发。各路使者分别走出一二千里后,北路被阻于氐、莋,南路被阻于嶲、昆明。昆明一带没有君长,盗匪众多,经常劫杀汉朝使者,所以始终无人能通过。这次汉朝使者为寻访通往身毒国的道路,第一次通过滇国。滇王当羌问汉朝使者说:“汉朝与我国相比,谁大呢?”夜郎王也向汉朝使者提出同样的问题。因为道路阻塞,他们都各自为王,不知汉朝的广大。使者回国后,一再强调滇国是大国,值得争取它归附。汉武帝注意到了,于是重新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