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李零先生写过一本解读《论语》的书,名为《丧家狗》。其中称:“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据此,李零先生说孔子四处游说,拼命地劝当政者改邪归正,但这种努力最后都失败了,孔子“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就某种层面来说,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可是不全面。孔子是儒家宗师,他是一个面相丰富的人物,他固然有“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失落一面,但同时他也有“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喜乐一面。就史实而言,“累累若丧家之狗”也仅是孔子被卫国权臣桓魋追杀、逃到郑国时的“片段表情”,而非他的“全部表情”。
其实,孔子是一个活得很讲究、生活品位很高的人,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论语》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馁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吃东西非常讲究,饭菜做得越精致越好。鱼、肉之类的一旦腐烂了,他不吃;食物的颜色有所改变,他不吃;食物的气味不对,他不吃;调料不对,他不吃;不按季节上市的东西,他不吃;在烹饪的过程中,食物切割的方法不正确,他不吃;吃肉的数量绝不超过主食;喝酒也绝不喝醉;在市场上随便买的酒肉,他不吃,原因是来路不明,害怕其卫生、选材、制作等方面不合格。这么多的“不食”,便是孔子的养生学。“病从口入”,管住了嘴,不乱吃东西,生病的几率当然大大降低。这一条原则至今仍然适用。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生活这么讲究,维持他高品质生活的钱来自何方?
不要紧,我的朋友李开周先生写过一本书《何以为生》,其中专门有文《孔子不差钱》。经他考证、计算,孔子根本不差钱。孔子创办私学,既培养学者,也培养政客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儒”是一门礼仪技术),其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如此一来,办班所收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另外,孔子后来做官一直做到鲁国大司寇,年薪很高,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有50万元之多。史书记载,孔子“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而坐,列鼎而食”。孔子“南游于楚”是他周游列国后期之事,时间在公元前489年至公元前485年之间,孔子当时已年逾六十。(www.xing528.com)
孔子自称“六十而耳顺”,这话应该是真的。孔子一生以“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待人接物,修行到六十岁,他见多识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生气了,心态极其从容淡定。另一方面,到了晚年,孔子所教的许多学生都已成为社会栋梁,他们有的是高官(如冉求),有的是富商(如子贡),有的是知名学者(如子夏)。在孔子那个年代,师生关系比现在要亲近得多,说“师徒如父子”并不算太过分。学生当上“成功人士”之后,自然不能亏待老师。
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也说,孔子晚年的生活优裕得很,“很可以当得起一个退职的司寇:行则有车代步,衣则‘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食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孔子晚年的生活为何会过得如此幸福?答案也很简单:学习。孔子曾经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你努力耕种,有时还难免遇到天灾,会挨饿;但你若肯坚持不懈地学习,物质生活就一定会有保障。孔子本人的一生也算为他的这句话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孔子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且三岁的时候老爹就死了,完全是一个苦孩子。可是,这个苦孩子“爱学好礼”,“年十五而有志于学”。经过学习,他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大成至圣先师”,并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调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