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学大师孔子的遗憾:孔子与鲁哀公

国学大师孔子的遗憾:孔子与鲁哀公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去世让鲁国国君如此哀伤,这充分证明了国家领导人对国学大师的高度尊重,实乃千古佳话。与礼崩乐坏相对的是,鲁国的国政在鲁哀公之时也日益不堪。其二,孔子本是主张遏制“三桓”、为国君“正名”的,可是,鲁哀公对孔子的建议并不听从。鲁哀公十四年,齐国大夫陈恒杀害了齐简公,立齐平公,自任执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齐代姜齐”事件。

国学大师孔子的遗憾:孔子与鲁哀公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自发表诔文(悼念文章),说:“旻天不吊,不憗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这段话很深情,大意是:老天呀,你真不够慈悲,就不肯为留下一位智慧老人,让他帮助我当好国君。现在,我一个人茕茕孤立,忧苦万分。呜呼哀哉!失去了仲尼先生,我都没效法、学习的对象了。

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去世让鲁国国君如此哀伤,这充分证明了国家领导人对国学大师的高度尊重,实乃千古佳话。可是,孔子的弟子却很不买账。对于鲁哀公的做法,子贡批评说:“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则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子贡指出鲁哀公有两处“失礼”:其一,对孔子“生不能用,死则诔之,非礼也。”意思是,我老师活着的时候你不能用他,死了你却发表悼念文章来表达关怀,这本身就不靠谱,也不符合礼法;其二,鲁哀公自称“余一人”也不合礼法。按照礼法,国君应该称名以示谦逊,而不该称“余一人”。这一点跟现在礼俗其实是一致的,尊称是别人称呼你的,你自己在文章中当然不宜继续使用。

那么,子贡批评鲁哀公对孔子“生不能用”又是指什么事呢?这就要结合鲁哀公和孔子之间的关系来谈了。

鲁哀公是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公”中的最后一位,后人将其谥号定位“哀”那实在是恰如其分的。“哀”这个谥号,既含有同情,也含有批判,用鲁迅的话概括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春秋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礼崩乐坏的程度是越到后来越严重。到了鲁哀公之时,即便是礼乐传统最深厚的鲁国,礼乐文化也已经崩坏得不成样子了。所以才出现了鲁哀公在诔文中称呼自己“失礼”的现象。也正是因为礼崩乐坏到了极点,孔子才奔走呼号,念念不忘恢复“周礼”,以弘扬礼乐文化,匡正社会风气

与礼崩乐坏相对的是,鲁国的国政在鲁哀公之时也日益不堪。当时,鲁国的国政把持在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之中,因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称之“三桓执政”,而身为国君的鲁哀公则是没有实权的。另外,身为小国的鲁国还受到吴、越、齐等大国的欺压,日子愈发不好过。

在国际国内大环境都不乐观的情况下,若鲁哀公本人能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情况或许会好转,可惜的是,鲁哀公这个国君也当得不太靠谱。其一,他带头违反礼法,非要将宠妾立为夫人,将妾所生公子立为太子,虽遭众人反对,但仍一意孤行,结果,“国人始恶之”。其二,孔子本是主张遏制“三桓”、为国君“正名”的,可是,鲁哀公对孔子的建议并不听从。鲁哀公十四年,齐国大夫陈恒杀害了齐简公,立齐平公,自任执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齐代姜齐”事件。弑君之后,陈恒害怕国际社会干预,就将此前齐国侵略鲁国、卫国的土地归还,以换取国际舆论对其弑君篡权行为的容忍和支持。这时,孔子斋戒三日,“而请伐齐”。在孔子看来,“陈恒弑其君,民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在春秋时代,弑君篡权是典型的“乱臣贼子”之所为,而对“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齐国不愿意依附陈恒的有一半人,此时若鲁国再去讨伐,鲁国是可以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的。在孔子想来,鲁国若能出头平息齐国的叛乱,不仅能在国际社会重新确立威信,对内也能加强国君权威,遏制“三桓”的势力。应该说,这是鲁国寻求重振的一次良好机会。可惜的是,鲁哀公没有听从孔子的建议,还以“子告季孙”(你去跟执政季孙建议吧)来推托。

对于鲁哀公“不争气”的做法,孔子当然很生气。孔子“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意思是说,我以前曾经做过鲁国的官员,所以不敢不说。须知,孔子早已赋闲在家,已经没有为鲁国操劳的义务了,只因为他以前曾做过官员,出于慈悲心和责任感才特意出来建言的。对孔子来说,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出来建言,心意已经尽到,鲁哀公听或不听,悉听尊便。如果不听,那只能是鲁哀公和鲁国的损失。

鲁哀公曾就修身的问题请教孔子,他说:“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意思是自己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不知哀”,“不知忧”,“不知劳”,“不知惧”,“不知危”,该怎么学习当国君?

孔子跟他说:“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这段话的大意是,您到祖庙祭拜,祖先生前所使用的器物尚在,而他们的人已经不在了,这样不就可以“思哀”了吗?您上朝听政,一件事情没处理好,祸乱就有了开端,如此用心,就是“思忧”;您上朝听政,大臣们总是在庭下听从您的调遣,您由此即可“思劳”;您若走出鲁国国门,到郊外看看,您会看到从前亡国朝代的废墟,这就是“思惧”呀;国君是船,百姓是水,想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便是“思危”。孔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告诉鲁哀公如何“思哀”、“思忧”、“思劳”、“思惧”、“思危”,可感可触,今日读之,亦能感受到孔子教学水平之高妙。可惜的是,鲁哀公并没有按照孔子说的去做。(www.xing528.com)

鲁哀公还曾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政在选臣。”还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提拔正直无私的人做高官,不用那些邪恶之人,老百姓就服从管理;如果提拔腐败邪恶的人做高官,不用正直无私之人,则老百姓就不服从管理。

鲁国的执政官季康子曾对鲁国盗贼横行的情况很忧虑,也曾向孔子问政,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是说,事情都是上行下效的,如果身在上位的高官不贪图财物,你即便是给赏赐,老百姓也不会去做盗贼。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人物的要求是,“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惜的是,无论是鲁哀公还是季康子,他们都不愿意也不肯在“正己”上下工夫,所以,“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就在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鲁国在一次大型的打猎活动中捕获了麒麟。麒麟本是瑞兽,现在居然被猎杀,看到这种情形,再联系自己及其所处的时代,孔子感物伤怀,说:“吾道穷矣夫!”并喟然叹曰:“莫我知夫!”

两年之后,孔子去世。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曾说:“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这段话不光对爱情适用,对其他事情也适用。对普通人来说,能亲近圣贤、当面向其请教,何尝不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可是,对于这样的机会,如果人们不懂得珍惜,那他以后大概也是要后悔莫及的。鲁哀公之于孔子就是如此。孔子是圣贤,他曾给过鲁哀公建议,可是,鲁哀公不听,鲁国也“终不能用孔子”,机会就这样丧失了。

机会失去之后,鲁哀公才后悔莫及,说什么“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云云。其实,哪里是老天不慈悲呀,老天明明将孔子安排在你身边,是你自己没有珍惜,“生不能用”呀。

孔子去世之后,鲁国的国政继续恶化,鲁哀公的日子也更不好过。鲁哀公二十五年,他在宴会上,面斥季康子和孟武伯,将鲁国的政治矛盾公开化,君臣之间变得水火不容。到了鲁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而“三桓亦患公之妄也”,鲁哀公嫌实际掌权的“三桓”家族太放纵,想借诸侯的实力清除“三桓”;“三桓”呢,也觉得鲁哀公太狂妄了。于是,君臣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一次,鲁哀公出游,在孟孙氏门前的大街上遇到孟武伯,他试探地问:“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意思是,我冒昧地问一句,我能得到善终吗?三问,孟武伯均不答。鲁哀公感到形势不妙,就辗转“如越”,流亡到越国,希望越国能帮助他清除“三桓”,实现复国。结果,越国不肯帮助他。随后,他四处流亡度日,他先后流亡卫国、邹国,最后又到越国,可是他到死也没能再返回鲁国。更可怕的是,鲁哀公去世后,鲁悼公即位,“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可以说,在与“三桓”的斗争中,鲁哀公彻底失败了。他不仅自己落了个客死异乡的悲剧,而且鲁国公室的地位也由此更加不堪。

说到底,鲁哀公犯的是跟众多凡夫俗子一样的毛病: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若问:为什么不懂得珍惜?原因也很简单,一切珍惜都需要先从“正己”做起。肯在“正己”上下工夫,自己成了明白人,才会知道什么值得珍惜并懂得用什么方式珍惜;如果不肯“正己”,自己一身毛病,珍惜之说往往无从谈起,即便这些人心里想“珍惜”,可在需要拿出行动,抓住难得机会之时,他们也会因“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等原因而与大好机缘失之交臂。机会失去之后,他们当然也会后悔,他们后悔之时所说的一些话,听起来往往蛮深情的,很多人也会为之感动,可是在有智慧的人(比如子贡)看来,他们追悔之际的种种表现亦大可质疑。原因就是:若上天再给其一次机会,他们多半依然如故,还是不懂得珍惜。这便是好多人一次次地与好人、好事、好机会擦肩而过的重要原因。不懂得珍惜,很多好机缘就会错过,若干次的错过,就会铸成了一生的过错。枝繁叶茂的过错,结出的果实一定叫做“后悔莫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