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替鲁昭公隐恶的原因

孔子替鲁昭公隐恶的原因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孔子与鲁昭公之间的关系了。随后,鲁昭公又接受南宫敬叔的请求,资助孔子“适周问礼”。因此,追根溯源,在孔子的成长道路上,鲁昭公算是一个“恩人”。鲁昭公资助孔子“出国游学”,此举可谓功德无量,但鲁昭公本人却并不是一个恪守周礼的人。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周礼”大师,孔子当然知道鲁昭公此举“违礼”。

孔子替鲁昭公隐恶的原因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陈国司寇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知礼。”待孔子退出来之后,陈国司寇又给孔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请他进去,跟他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人的过错,难道君子也会袒护别人的过错吗?鲁昭公娶了同姓的吴国公主做夫人,称之为吴孟子。如果说鲁昭公都算是知礼的人的话,那还有什么人是不知礼的呢?”

巫马期回去就把陈国司寇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回答:“我孔丘真是三生有幸,只要我有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并指出来。”

从这段话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孔子“闻过则喜”的美德。圣人偶尔也会犯错,但是当别人指出错误时,圣人不会像凡夫一样极力掩盖,而是心情愉悦地接受监督,改正错误。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替鲁昭公掩盖过错呢?(www.xing528.com)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孔子与鲁昭公之间的关系了。

孔子“年十五而有志于学”,等到了十九岁,孔子就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遇。这一年,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送鲤鱼祝贺,孔子就此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

随后,鲁昭公又接受南宫敬叔的请求,资助孔子“适周问礼”。借着这次公费游学的机会,孔子拜访了在周朝担任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两位圣贤见面,彼此惺惺相惜。老子赠孔子以言,告诉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人之恶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返鲁,弟子越来越多,名气也愈来愈大。因此,追根溯源,在孔子的成长道路上,鲁昭公算是一个“恩人”。

鲁昭公资助孔子“出国游学”,此举可谓功德无量,但鲁昭公本人却并不是一个恪守周礼的人。他娶吴国的公主为夫人,这一条明显违反周礼。因为鲁、吴均是姬姓之国,在春秋时期,礼法规定同姓不能结婚。春秋时期,国君夫人的称呼应该是国姓加本姓,鲁娶于吴,这位夫人就应该称为“吴姬”。由于鲁国也姓“姬”,如果把这称呼叫出来,那等于毫无遮拦地违反了“同姓不通婚”的周礼,所以故意改称“吴孟子”,企图掩饰一下。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周礼”大师,孔子当然知道鲁昭公此举“违礼”。他仍然坚持说鲁昭公“知礼”,这跟当今的一些学者替利益集团代言有些类似——由于接受过鲁昭公的资助,孔子评价鲁昭公时便“嘴下留情”。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看来,这条真理对圣人孔子都适用,可见物质利益对真话的杀伤力是多么巨大!这种解释似乎说得通,但是,果真如此吗?若真这样,那孔子岂不与那些庸俗的学者没什么两样?

我更倾向于从积极的角度理解此事。其一,陈国司寇问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本身就是鲁国人,他出于爱国观念,不宜在外国官员面前公然批评本国领导人,因此才以“知礼”搪塞,这算是一种“为尊者讳”;其二,君子要知恩报恩,出于感恩心理,孔子“为恩者讳”,也不宜公然批评鲁昭公“无礼”。若上述两条成立,那么,陈国司寇的提问反倒让人感到有“无礼”之嫌。你想,一个陈国的高级官员问一位鲁国学者:你们国家的领导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孬种?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有点没事找事的味道?孔子若据实回答“不知礼”,显然与臣子身份不符,若说“知礼”,则又是不说真话。这种情况下,以“无可奉告”四个字来回答似乎最妙,可惜,当时还没发明这个说法。或者,即便有了这个说法,孔子也会感觉这四个字硬邦邦的,不符合儒家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