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个穿越,假设李娜是孔子的弟子,她在得了澳网女单冠军之后,孔子会不会再奖励这个得意弟子一大笔钱?
正确的答案是:不会。
冉 有
举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公西华是孔子的优秀弟子,他很有外交才华,被鲁国选中,出使齐国。冉有也是孔子的弟子,他看着公西华同学风风光光地出使齐国了,就觉得应该对公西华的家人有所表示,于是就问孔子:能不能给公西华的妈妈送点粮食?孔子说,可以。给她一釜米吧。釜是容积单位,一釜粮食等于六斗四升。
冉有觉得太少了,请老师再多加点,孔子说,那就给一庾吧。一庾等于十六斗,已经不少了。
冉有仍然觉得少,就给公西华的妈妈送去了五秉米,在当时,一秉等于十斗,五秉就是五十斗。
孔子知道此事后批评冉有:“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是,公西华(公西华也称公西赤)出使齐国,乘坐的是肥壮之马拉的车子,穿的是轻便暖和的皮衣。我听人说过这样的话:君子帮助人,是为了帮助人摆脱急难,而不是让人富上加富。
以公西华类比李娜,我想孔子肯定也会说,她拿了澳网冠军,已经得到一笔巨款了,她不缺钱,不用再给她了。
可是,你若以为孔子是个小气鬼,那也错了。(www.xing528.com)
李开周先生写过一本书《君子爱财》,书中第一篇就是《孔夫子不差钱》,他详细地“审计”了孔子的财务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孔子不差钱”。不仅如此,孔子在花钱的问题上还很大方。比如,孔子的一个朋友死了,家里没钱安葬,孔子就仗义地站出来,说“于我殡”——我来出钱安葬。有朋友到鲁国来,怕没地方住,孔子就说:“生于乎我馆,死于乎我殡。”意思是,您尽管来,来到鲁国,我提供住处;即便您不幸去世了,我也会出钱好好安葬。后面一句虽带有调侃,但孔子对穷哥们的那份深情溢于言表。
孔子还有个“发小”(幼年时的伙伴)叫原壤。此人混得很不好,母亲去世,他都没钱给母亲的棺材刷漆。孔子对这个“发小”说:“没关系,我出钱。”
更有意思的是,在去山东郯城的路上,孔子遇到一个叫程子的人,两人谈话很投机。临分手时,孔子对弟子子路说:“去把咱们的丝绸拿一捆来,送给这位程先生。”
朋友遇到事,缺钱,孔子乐意慷慨解囊;与路人谈得投机,孔子也乐于赠送钱财以表心意。可见,孔子绝不是小气鬼。他批评冉有给公西华母亲送的粮食太多,就在于冉有违反了孔子“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花钱原则。
顺便说一下,冉有这个人向来喜欢干“锦上添花”的事。他后来当了季康子的家臣,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执政官。季氏家族非常富有了,但冉有依然帮助敛财。孔子对冉有的做法十分不满,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不但表示不承认冉有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让其他同学敲锣打鼓地去声讨冉有,大有将冉有逐出师门之意。
赚钱时坚守怎样的底线,花钱时秉承什么,这两条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财富观。孔子赚钱的底线,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不义而富且贵,富贵于我如浮云”,坚决不赚不义之财;他花钱的原则则是“君子周急不继富”,愿意“雪中送炭”,而不喜欢“锦上添花”。
近日,李娜在庆功宴上发言,明确表示喜欢“雪中送炭”之人,而不喜欢“锦上添花”之人,“但现实中这样的人少,大家都愿做锦上添花的人”。如此看来,我所设想的让李娜做孔子弟子的想法也并不算多么唐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