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因此在春秋时期它的国君都姓姜,比如,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原名就叫姜小白。可是,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就不再是姜姓,而是田姓了。国君血统的变更源于齐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股权转让”——田氏代齐。那么,此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了一次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逃亡到了齐国。齐桓公很器重他,要任他为卿。陈完力辞,说您能收留我就很不错了,我怎么敢再在贵国当这么大的官呢?最后,齐桓公只好任命他为“工正”。陈完在齐国立足之后,改陈氏为田氏。
田氏家族在齐国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介入到了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之中。齐景公时期,田氏于公元前545年联合鲍氏、栾氏、高氏等政治家族,共同灭了执掌国政的庆氏家族;公元前532年,田氏又联合鲍氏灭掉了专权的栾氏,并召回了流亡在外的齐国的公子、公孙,此举使田氏得到了齐国公室的支持。为表彰田氏家族对齐国公室的忠诚,公室将“高唐之邑”封给田氏家族。有了高唐这块根据地之后,“陈(田)氏始大”。
齐景公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国君,他对老百姓征收极重的赋税用以个人享受,同时还用严酷的刑罚镇压百姓。《左传》记载:“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意思是:齐国百姓的收入,三分之二都被公室征收,只有三分之一用于自家维持生计。齐景公积聚的财物都腐烂起蛀虫了,可是农、工、商这三种人老了之后还常常挨饿受冻。齐国市场上,正常人穿的鞋子很便宜,可供断了脚的人穿的“踊”却非常昂贵(因为受刖刑而断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人民对齐景公的残暴统治不满,怨声载道,“民人苦病,夫妇皆诅”,意思是,齐国的百姓都活得苦哈哈的,幸福指数极低,他们都诅咒齐景公及他所代表的政权。
就在民众对齐景公极度失望之际,身为卿大夫的田氏开始收买人心。遇到灾荒之年,田氏就向民众贷粮。一般的贷粮都是“小斗出,大斗入”,为的是收利息。可田氏正好相反,“以家量贷,而以公量入之”,因田家的家量大于公量,这种放粮贷就成了贷多收少了。这样一来,齐国百姓对田氏“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由此得到了齐国民众的拥戴。这可以说是田氏买下的最大一笔“股票”,这种“股票”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因为它的名字叫民心。(www.xing528.com)
齐景公死后,齐景公之子姜荼为国君。姜荼的妈妈并非齐景公的正室,只是一个宠妾,再加上姜荼年少,“母贱无行,子少不贤”,缺乏足够的政治威望,害怕其他兄弟跟自己争权,姜荼继位之后就“逐群公子”,把异母兄弟全都赶出了齐国。他以为这样自己的国君之位就安全了,殊不知这正好授人以口实。公元前489年,田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田乞以此事发难,攻入公室,废掉了公子荼,重新立公子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齐悼公为田乞所立,理所当然,田乞为齐国相,执掌齐国国政。
齐悼公死后,齐简公继位。田乞之子田常与贵族监止一同辅佐简公。田常与监止不和,遂于公元前481年发动政变,杀掉了监止,接着又杀掉了齐简公,立简公的弟弟姜骜为国君,是为齐平公。自此之后,“齐国之政皆归于田常”,至此,齐国的“股权转让”基本完成。到公元前379年,田常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自立为侯。姜氏与田氏之间彻底完成了有关齐国的“股权转让”手续,齐国国君的姓氏也相应地由姜姓改成田姓了。
齐国“股权转让”的历史,过程虽然漫长,但它所证明的道理却很简单:民心是一个政权最大的股份。失去民心是失去政权的先兆,而赢得民心则是赢得政权的先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